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探索从药用植物细胞中提取黄酮类活性物质,用简单、易工业实现的低成本工艺获得较大的总黄酮提取率,为工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以银杏愈伤组织为材料提取总黄酮并测定含量。利用乙醇提取、超声波提取和水提取3种方法对银杏愈伤组织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以络合分光光度法测定的黄酮得率为衡量指标,得到各自最佳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利用乙醇法提取愈伤组织中总黄酮提取最佳条件是:80%的乙醇作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7(m∶v),于60℃提取3次,总黄酮得率为3.67%;超声波法提取最佳条件为60%的乙醇作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34(m∶v),提取65 min总黄酮,得率为4.57%;水提法的最佳条件是:水温90℃,料液比为1∶30(m∶v),提取3.5 h,总黄酮得率为2.95%。3种优化后的提取方法黄酮得率依次为:超声法>乙醇法>水提法。  相似文献   

2.
以国槐槐角培养出的愈伤组织为试材,以槐角苷为标准品,利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研究乙醇浸提法提取国槐槐角愈伤组织中异黄酮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了L9(34)(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乙醇浸提法提取槐角异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9 h;提取乙醇浓度60%;提取的液料比70∶1,槐角异黄酮的最大提取量为:12.045 mg/g。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钾肥对白桦防御酶及三萜含量的积累,从而建立生产三萜为目的的白桦栽培技术,建立钾肥调控三萜合成体系,以2年生白桦幼树为试材,通过施加高(15 g/盆)、中(10 g/盆)、低(5 g/盆)3种钾肥(KCl)对白桦进行处理,分析白桦叶片总三萜积累变化,同时对相关抗逆酶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施用钾肥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白桦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以及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并使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其中以中浓度钾肥效果最好,可使三萜含量达42.16 mg/(g?DW)。在生长旺盛季节7-9月(哈尔滨),对白桦实施中浓度钾肥,可有效促进白桦叶片中三萜含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4.
采用超声辅助乙醇溶剂法对红豆种皮中的花色苷进行了提取工艺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料液比、pH、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温度以及超声功率对红豆种皮花色苷提取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响应面试验,进一步优化了红豆种皮色素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影响花色苷提取效果的各因素顺序为 pH>超声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功率对提取率的影响不大。超声法提取红豆种皮花色苷的最适工艺条件为: 料液比1∶34(g/mL),pH为3,乙醇体积分数30%,超声温度55 ℃,超声功率350 W。在上述最佳工艺条件下,红豆种皮中花色苷的提取效果最好,提取液中花色苷含量可达(82.35±3.28)mg/100 g。  相似文献   

5.
为了优化冬瓜皮中总三萜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了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和提取温度为影响因子。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原理设计三因素三水平试验,以冬瓜皮中总三萜的提取量为响应值进行响应曲面分析。结果表明,冬瓜皮中总三萜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1(g∶m L),乙醇体积分数95%,提取温度80℃,且实际提取量为3 798.63μg/g,与模型预测值(3 817.43μg/g)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6.
目前关于多糖的研究报道很多,但在榛子多糖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对野生榛子多糖进行研究,能提高野生植物的科学综合利用,对进一步挖掘药用植物资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用苯酚-硫酸法测定从野生平榛的叶片、种仁及叶片的愈伤组织中提取的粗多糖含量。以上述各多糖液(12.5mg/mL)给小鼠灌胃,10d后对小鼠的免疫器官、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血清溶血素含量进行测定,评价多糖的免疫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榛叶多糖含量最高,高达(2.93±0.06)%,愈伤组织多糖次之为(2.26±0.01)%,而榛仁多糖含量最低仅为(0.40±0.08)%;榛仁多糖的免疫活性最强,愈伤组织多糖的免疫活性次之,榛叶多糖不具有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7.
亚硝酸钠和精氨酸对白桦悬浮细胞中NO和三萜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分析亚硝酸钠和精氨酸处理12h后白桦悬浮细胞中一氧化氮(NO)和三萜含量的变化。在白桦悬浮细胞的生长末期添加硝酸还原酶(NR)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底物亚硝酸钠和精氨酸,采用比色法和荧光显微镜方法分析白桦悬浮体系中三萜含量和NO含量的变化。500μg/L和100μg/L的亚硝酸钠和精氨酸均促进了白桦悬浮细胞中NO和三萜的合成,其中500μg/L的亚硝酸钠和精氨酸促进作用最强。500μg/L亚硝酸钠处理下白桦细胞中的NO荧光强度和三萜含量均高于500μg/L精氨酸处理,其中三萜含量增加了1.5倍。将NR和NOS的抑制剂NaN3和L-NAME分别添加到亚硝酸钠和精氨酸处理的白桦悬浮体系中,发现亚硝酸钠和精氨酸对NO和三萜合成的促进作用被抑制了。NR和NOS来源途径的NO参与了白桦三萜的合成,可能NR来源途径的贡献大于NOS途径。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果实多酚的提取率和评价目前多酚含量测定方法的可比性,利用福林酚试剂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冬枣果实多酚含量,并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甲醇-水、乙醇-水提取体系对2种方法测定结果的影响。试验表明,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法的线性范围为1375~12500 mg/kg,福林酚试剂测定法的线性范围为7500~15000 mg/kg。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都显著低于福林酚法测定法。通过测定回收率,发现这2种测定方法都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冬枣多酚适宜提取体系为60%~80%(v/v)甲醇-水或乙醇-水的复合体系,且前者的提取率显著(P<0.001)高于后者。利用福林酚试剂法测定的冬枣多酚含量明显高于紫外分光光度法,两者的关系为Y(福林酚试剂法)=1.538x+1221(紫外分光光度法),r=0.956。研究结果为果实多酚的提取、测定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9.
植物鞣质是一类重要的天然活性物质,其在石油、矿业、建材、化工、纺织、食品、医药、农林等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法国墨红玫瑰是一种可食用玫瑰花品种。对比了溶剂浸提、超声波辅助提取和超临界CO_2提取3种不同提取方法的提取率,最终得到溶剂浸提法提取率20.344 mg/g,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率为23.72 mg/g,超临界CO_2提取法提取率为44.838 mg/g。确定了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工艺为玫瑰花粉碎粒度40目,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60 min,分离温度40℃,分离压力8 MPa,夹带剂乙醇体积分数50%,流速15 m L/min,乙醇用量3 m L/g。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从酒花超临界CO2萃余物(废酒花)中提取芦丁的工艺条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芦丁含量,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废酒花中芦丁的最佳提取条件:浸提剂体积分数40%乙醇,料液比1∶35,超声辅助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1.75 h,在此条件下芦丁的提取量为1.546 mg/g废酒花。  相似文献   

11.
乙醇提取及重结晶法制备辣椒总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建立从辣椒中提取并通过重结晶获得高纯度辣椒总碱的方法,以花溪朝天椒干粉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有机溶剂提取法中乙醇浓度和固液比等对提取率的影响,摸索了后续纯化过程中碱溶解-乙酯萃取辣椒碱的最适pH值和辣椒碱的结晶条件。结果表明:用95%乙醇、1:10(m/V)的固液比、80℃回流2 h,可达到3.7 mg/g(辣椒总碱/辣椒粉)的提取率;在pH 9.0时用乙酸乙酯萃取辣椒碱的NaOH皂化液可获得较高的辣椒碱纯度和回收率;在实验条件下,该萃取物在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氯仿及石油醚等溶剂中均未结晶,而在乙醚中于-20℃重结晶3次得到纯度为96.4%(HPLC法测定)的辣椒总碱,达到美国药典24版(USP24)中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建立了苹果中氯苯嘧啶醇的残留检测方法,用丙酮/水为提取溶剂,机械振荡法提取,二氯甲烷液液分配,弗罗里硅土柱层析净化,气相色谱电子俘获检测器(GC-ECD)检测。添加浓度为0.03mg/kg、0.3mg/kg、1.0mg/kg时,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103.12%、86.06%和91.76%,变异系数分别为0.03%、0.12%和3.55%。方法的最小检出浓度为0.00375mg/kg,满足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月季花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月季花的化学组成和生物活性开展本研究。干燥的月季花瓣用乙醇浸泡,减压浓缩后分别用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到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三相。对三相粗提物清除DPPH·的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月季花粗提物乙酸乙酯相有较强的清除DPPH·的能力,当样品质量浓度达到2.5μg/mL时,清除率达到89.71%。对乙酸乙酯相用硅胶柱层析,氯仿和甲醇梯度洗脱进一步分离得到5个分离片段,都具有不同程度的DPPH·清除能力,以片段5(V甲醇:V氯仿=1:10)及片段1(V甲醇:V氯仿=1:1)时的洗脱剂所得到的分离成分抗氧化性最强。  相似文献   

14.
植物叶绿素含量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索不同提取液提取爬山虎叶绿素的效果,分别采用80%丙酮溶液、96%乙醇溶液、90%乙醇丙酮混合溶液、95%乙醇丙酮混合溶液四种提取溶液来提取五叶爬山虎叶片叶绿素。结果表明:叶绿素溶液吸收峰的峰值和不同提取液对植物叶绿素的提取能力随提取液的不同而不同,由大到小排序的顺序为95%丙酮乙醇溶液>90%丙酮乙醇溶液>80%丙酮>96%乙醇,相比于研磨法,用试剂浸泡法的叶绿素提取效率更高,这可为准确提取与检测植物叶绿素的提供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石油醚(30~60℃)、石油醚(60~90℃)、乙醇、丙酮和水等5种溶剂对采自6月份的黄花蒿的根、茎、叶分别进行活性成分的初步提取,然后用柱层析进行分离检查,并进一步用分离得到的组份对朱砂叶螨进行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在黄花蒿根、茎、叶的不同溶剂提取物中,丙酮提取物对朱砂叶螨普遍具有较高的触杀活性。其中叶的丙酮提取物杀螨活性最高,在48h内(5mg/ml)的杀螨校正死亡率达到98.95%。在分离的13个大的组分中,第11和12组分活性较高,48h,5mg/ml对朱砂叶螨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9.30%,和99.29%。用这两组份对朱砂叶螨进行毒力回归分析,得到它们的LC50分别为0.3683、0.1586 mg/ml。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枇杷叶科罗索酸的工艺条件及参数,以枇杷叶为原料,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枇杷叶科罗索酸浓度,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枇杷叶科罗索酸,并用活性炭进行脱色和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提取液中的科罗索酸。试验结果枇杷叶中科罗索酸提取得量为7.76 mg/g 干粉;枇杷叶提取液脱色条件为:氢氧化钠用量0.2%,活性炭用量1.5%,脱色温度为70℃,脱色时间20 min,枇杷叶提取液的色素去除率达90%,科罗索酸回收率为91.2%;大孔树脂分离静态试验结果表明,NKA9 大孔吸附树脂较适合枇杷叶科罗索酸的分离纯化,静态吸附率为96.3%,解吸率为80.9%。动态试验结果表明,枇杷叶科罗索酸的分离工艺参数为:上样流速为3 BV/h,洗脱剂体积分数为90%乙醇,用量为7 BV,洗脱流速为3 BV/h,获得科罗索酸的纯度为43.12%。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野百合碱的提取率,为野百合碱药物的制备提供广泛的来源,从海南野生野百合种子中提取野百合碱。采用恒温浸提与超声波处理相结合的工艺,分别以盐酸、乙醇、氯仿作为提取溶剂进行提取,利用生物碱的溶解特性进行纯化处理。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方法工艺为:乙醇法,料液比为1:4,先在75℃下浸提4 h,再用超声波细胞粉碎仪处理30 min。此条件下提取得野百合种子中野百合碱的平均含量为34.736 mg/g。  相似文献   

18.
适当提高蔗糖浓度能明显改善甜樱桃试管苗的状态,在F14培养基蔗糖浓度由原来2%增加到6%,增殖倍数由1~2增加到25~30,叶片由黄绿无光变为浓绿油亮,保持天数由原来的15d增加到70d。经过4步骤程序培养可以获得小叶片再生,即:①将普通继代试管苗接入F14(附加6-BA0.5mg/L+IBA0.05mg/L+GA30.2mg/L+蔗糖6%+琼脂7.0g/L,pH5.8)继代培养30d,获得小叶型高分化试管苗。②剪取并且横切2~3刀后将小叶片,先在0.1%VC无菌水中浸泡1到30min,然后接入MS或F14或WPM(附加6-BA2mg/L+2,4-D2mg/L+蔗糖4%+琼脂7.0g/L,pH5.8)进行光照培养3~4d,获得剪切口组织脱分化的小叶片。③转接1/2大量元素的WPM培养基(附加6-BA2mg/L+IAA2mg/L+蔗糖4%+琼脂7.0g/L,pH5.8)及在环境控制(15h/24h日光周期变化,光照2000lux,温度20℃;黑暗,温度15℃)下培养20~30d,得到诱导出红色愈伤组织(含有花色苷)的小叶片。④转接F14培养基(附加6-BA0.5mg/L+IBA0.05mg/L+GA32mg/L+蔗糖6%+琼脂7.0g/L,pH5.8)培养20d后得到由红色愈伤组织中萌发出不定芽,同时颜色变淡。小叶片再生不定芽率可达91%。  相似文献   

19.
不同处理条件对烟草烟碱提取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斯雅  王颉  王敏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1):150-155
试验以烟草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法提取烟碱,气相色谱法测定,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不同甲醇浓度、超声时间、料液比对烟草烟碱提取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烟草烟碱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的优点,单因素试验结果:当甲醇浓度为40%时,烟碱的提取量可达41.52 ±0.28μg/g;超声时间为45min,烟碱提取量可达39.92±0.25μg/g;料液比为1:20,烟碱提取量可达42.21±0.16 μg/g。并通过三元一次回归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了甲醇浓度(x1)、超声时间(x2)、料液比(x3)与烟碱提取量(y)之间的关系,得到了烟碱提取量(y)和提取条件的回归方程:y=89.824-6.964x1+2.106x2-2.461x3-3.194x1x3,为进一步优化提取条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