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水曲柳、胡桃楸和黄波罗是东北东部山区天然次生林的主要组成树种。采用红外气体交换分析仪,分别在叶片生长初期、中期和末期,同步测定了净光合速率(A)、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E)及其相关的外界环境因子的日变化。三大硬阔的A和E的日变化格局随树种、生长季节和天气状况而表现为单峰、双峰和多峰曲线等三种类型。水曲柳、胡桃楸和黄波罗单位面积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分别为1511、2154和2303μmol·m-2·s-1;但测得的日平均净光合速率峰值(Amean)以胡桃楸最大,为1107μmol·m-2·s-1,水曲柳和黄波罗分别为851和865μmol·m-2·s-1。在所测定的日期中,三大硬阔的光合作用变化主要是由非气孔限制引起的。三个树种的蒸腾速率的差异及其变化均不大,平均Emean为20mol·m-2·s-1左右。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我国南方三种酸性土壤(红壤,赤红壤和砖红壤)在去除铝键结合腐殖质和铁键结合腐殖质前后土壤微团聚体组成及腐殖质氧化稳定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0.5mol.L^-1NH4F(pH8.2)除去部分铝键结合腐殖质后,三种土壤的微团聚体组成中5~10μm粒级的变化最在,其中在红壤中该级数量急剧减少,小于5μm微团聚体增加,再以0.1mol.L^-1Na4P2O7+0.1mol.L^-1NaOH(p  相似文献   

3.
环境因素对番茄单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论述了环境与番茄净光合速率间的关系及番茄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规律,在日光温室番茄光饱和点和补偿点范围内的光光合曲线呈直角双曲线型,光饱和点为1361.49μmol·s-1·m-2,光补偿点为37.05μmol·s-1·m-2,最大净光速率为17.70mgCO2·dm-2·h-1。番茄在7~50℃之间均有净光合,其温度光合曲线呈抛物线型,且光合作用适宜温度范围为24~34℃,最适温度为26~32℃。光照度在1023.75μmol·s-1·m-2时,CO2饱和点为1925μL·L-1;光照度在526.5μmol·s-1·m-2时,CO2饱和点为1718μL·L-1;光照度在312μmol·s-1·m-2时,CO2饱和点为1721μL·L-1,但CO2补偿点为57.1~71.7μL·L-1,不同光照度间差异不大。番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但中午时的“午体现象”不明显。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CO2浓度乃是经常的限制因子。因此,生产上人工施用CO2对提高番茄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矮牵牛育苗基质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对不同基质上矮牵牛幼苗的生长发育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草炭基质上幼苗生长较好,叶绿纱含量,光合速率和根系活力分别比蛭石提高0.3mg.dm^-2,0.16-0.28μmol.m^-2.s^-1和4.96-5.72mg.g^-1h^-1,说明草炭是矮牵牛较理想的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5.
密植板栗树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8年生密植板栗园“九家种”品种树木叶片光合作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①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为40~50μmol·s-1·m-2和800~900μmol·s-1·m-2;②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进程在生长初期和生长末期为单峰曲线,而在生长盛期(6~8月)为双峰曲线;③光合速率的年变化进程也表现为双峰曲线,其高峰分别出现在开花期及果实速生期;④叶片的光合速率直接受光合有效辐射的制约,同时还受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8-QAQ与Cu(Ⅱ)在PH=8.4缓冲溶液中的显色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此反应测定Cu(Ⅱ)的灵敏度较高,表观摩尔吸收系数为5.9*10^4L.mol^-1.cm^-1,线性范围0.8-1.6μg。应用于大米中微量Cu(Ⅱ)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4种不同类型越桔叶片光合作用温度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对4种不同类型越桔叶片光合作用物比较结果表明:红豆越桔、矮丛越杆、半高丛越桔和高纵越桔叶片净光合速率(CO2)的变化分别在5.58~8.28、5.30~7.48、4.95~7.24和4.06~7.18μmol(m^2.s),其光合作用温度下限分别为0℃~3℃、2℃~4℃、3℃~6℃和3℃~6℃,其温度上限分别为42℃~45℃、42℃~45℃、44℃~46℃和44℃~47℃,了适温度范围分别为18、  相似文献   

8.
高粱叶片光合作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用FQ型CO2分析仪测定了高粱叶片的光合作用特性,并对核质杂种与双亲叶片的光合作用和叶绿素含量进行了比较测定。主要结果是:(1)长成的高粱功能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范围在21.2-38.5μmol/(m^2.s)之间。品种或遗传类型间具有显著性(P〈0.01)差异。(2)高粱叶片光合作用的低温补偿点为4℃=6℃。此后,光合作用随着温度的增加呈线性增加,在35-36℃达到最大值后开始下降,光合作用的高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非水溶性显色剂meso-四(4-氨基苯基)卟啉(简称T(4-AP)P),研究了Cd(Ⅱ)-T(4-AP)P-Tween-80-8-羟基喹啉体系的最佳形成条件,在pH12.5 ̄12.8的强碱性介质中,沸水浴加热20min反应进行完全。Cd(Ⅱ)与T(4-AP)P的摩尔比为1:2,在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446nm处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是3.08×10^5L·mol^-1·cm^-1,镉量在0 ̄6.0  相似文献   

10.
低温弱光对黄瓜类囊体膜耦联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与低温黑暗处理相比,低温弱光处理使黄瓜叶片的放氧活性显著降低,2℃黑暗处理6.5h后黄瓜叶片的放氧活性降低到处理前的66%,2℃35μmol/(m^2.s)处理6.5h后则降低到处理前的-50%。研究结果显示,在5℃低温条件下100μmol/(m^2.s)光照使黄瓜发生下列变化:叶片毫秋延迟发光的慢相强度显著降低;从叶片中提取的叶绿体的PSⅡ及PSⅠ+PSⅡ的电子传递速率显著升高;加NH4Cl和加  相似文献   

11.
杂种小麦“901”某些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994-1997年田间连续测定表明,春型杂种小麦品种“901”的光合特性明显不同于常规小品种陕229和小偃6号。杂种小麦的叶源量大,功能期长,衰老缓慢,预三叶的净光合速率差异小,从抽穗期到灌浆末期,杂种小麦的旗叶,倒二叶和倒三叶的净光合速率变幅分别为9.66-17.82,9.66-17.68和4.61-12.37μmol/L(m^2.s),平均值分别为13.61,13.74和9.01μmol/l  相似文献   

12.
本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酸钠存在下,meso-四(3-溴-4-羟基-5-甲氧基苯基)卟啉与铜的显色反应。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2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4×10^5mol^-1.cm^-1。铜含量在0~6.0μg/(25ml)范围仙符合比尔定律。络合物的组成为Cu(Ⅱ):T(BHMOP)p=1:2,本法已用于水样中痕量铜的测定,其结果与原子吸收法(AAS)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低温下光照对黄瓜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为揭示低温下光照对黄瓜光合作用的影响,在叶片水平对5℃ 100μmolm·-’·s-1和5℃黑暗处理4h后黄瓜叶片光合-光响应和光合-CO2响应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5℃黑暗处理4h使黄瓜叶片光饱和光合速率、表观光量子效率、CO2饱和光合速率以及梭化效率分别降低 22.5%、28.0%、31.3%和 37.2%,5℃ 100μmol·m-2·s-1使上述指标分别降低 56.1%、61.0%、54.0%和 54.3%,说明 100μmol·m-2·s-1光照明显加剧5℃低温对黄瓜叶片光合功能的伤害。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低温光照处理使黄瓜叶片 PSⅡ光合中心受到较严重的光抑制,类囊体跨膜质子梯度显著降低。对低温下光照对黄瓜叶片光合作用具有不良作用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在PH7.00缓冲溶液中,当有0.0020%OP在在时,泰尔登在-1.95V产生一灵敏极谱波,利用此波可测定痕量泰尔登,检测下限为5.4×10^-9mol/L。用恒电位库仑法,计量库仑法和循环伏安法测得反应电子数为2,吸附量为1.17×10^-10mol/cm^2,扩散系数为4.3×10^-5cm^2/s。  相似文献   

15.
小麦组织培养再生植株营养需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对基本培养基的筛选和无机盐的调整,研究了小麦组培再生植株的营养需求,结果表明:再生植株在总氮为42mmol.L^-^1(其中铵态氮为7mmol.L^-^1)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2.5mmol.L^-^1Ca(NO3)2的生根效果优于CaCl2;0.4μol.L^-^1Cu-EDTA和1μmol.L^-^1Na2MoO4对试管苗的正常生长是必需的;Cl离子浓度不宜超过1mmol.L^-^1。形成  相似文献   

16.
山谷型养殖水库施化肥后氮磷营养盐分布及变化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山谷型小水库施化肥(尿素和过磷酸钙)前1在及后第3、8、12天分别进行垂直方向0、0.5、1、2、3、5、7、10米八个层次PO4^3--P,NH4^+(NH3)-N,NO3^--N,NO2^--N等指标测定,结果显示:氮磷营养盐在施肥后前3天仅在5米以上的表温层内大幅升高;第8天在表温层基本维持第3天的较高水平;在7米以下深水层出现升高趋势;第12天在表温层明显下降,其中NH4^+(NH3)  相似文献   

17.
实用光源的lx与μmol.m^—2l.s^—1的转换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不同光谱组成光谱的光照度(lx)与光量子数(μmol.m^-2.s^-1)辐射通量密度(W.m^-2)的关系,针对不同光源确定了其定量转换关系,为使用照度计进行光合作用等涉光农业科学研究的数据向国际标准单位制换算实现定理化。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了在混合表面活性剂SDBS和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共存下,meso-四(3-溴-4-羟基-5-甲氧基苯)卟啉T(BHMOP)P与钯的湿色反应,并以该反应为基础建立了高灵敏度的痕量钯的光度分析法。钯与该显色剂形成1:2的配合物,其表观摩尔吸吸光系数在422nm处为1.27×10^5L·mol^-1·cm^-1。钯量在0.0-12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本法用于合成样品中钯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落叶松光合特性与初级生产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不同立地条件下落叶松树冠各个方向的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日进程及季节进程。利用落叶松净光合速率计算出固定能量和葡萄糖量,作为初级生产力(Pn)的指标,来评价不同地区落叶松生长的能力。结果表明:哈尔滨林场的长白落叶松纯林和老山生态站的针阔混交落叶松林的初级生产量大为8.597MJ/m^-2.h^-1,其次二龙山林场的针叶混交的落叶松为7.632MJ/m^-2.h^-1,再次长白落叶松(大树)为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PPR技术,对温室条件下连续观测的与黄瓜光合速率有关的12个因子、上百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时期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为温度、二氧化碳和水分。深冬期晴天13∶00~15∶00时的计算机模拟分析显示:保持室内CO2浓度4.6×10-4~5.0×10-4,温度20~25℃,光合速率可达30~32μmol·m-2·s-1,为模拟试验的优化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