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酸雨对植物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综述了酸雨在个体水平上对植物形态结构、植物生理生化、逆境生理等方面影响的研究:酸雨影响叶片中的细胞器、破坏叶片的膜系统、腐蚀叶肉组织;破坏花的结构;酸雨对植物的出苗率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是对植物的出苗速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酸雨还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叶片的N代谢;酸雨淋洗植物造成植物营养元素的析出,使得植物营养失衡;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指出在包括酸雨在内的多因素的综合影响研究、酸雨对植物影响的机理研究、酸雨对植物影响的长期定位系统研究及尺度转换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酸雨对陆生植物的影响;探讨了酸雨对植物危害的机理;分析了在酸雨危害植物过程中,物种(品种)、生物学特性、酸雨特性及SO_2、O_3、病虫害等复合因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酸雨对彩叶植物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酸雨的发生与分布规律,综述了酸雨胁迫对彩叶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光合生理影响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今后酸雨对彩叶植物影响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酸雨对植物的危害机理及其防治对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酸雨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林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综述了酸雨对植物的危害机理、酸雨对森林和植物生长的影响,并提出了减轻酸雨危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酸雨对园艺植物危害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20年来国内外酸雨对园艺植物危害机理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酸雨对植物形态结构、细胞膜功能损伤和植物代谢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6.
UV-B辐射增强和酸雨胁迫同时发生并对植物及生态系统产生复合影响.为了探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UV-B辐射增强和酸雨加剧对C4植物的交互影响,单子叶C4植物和双子叶C4植物对两者交互作用响应是否存在差异及其可能原因,该研究选择单子叶C4植物玉米[糯玉米(Waxy corn)Zea mays L.certain Kulesh,品种"渝糯7号"]和双子叶C4植物苋菜[(Edible amaranth)Amaranthus mangostanus L.,品种"红圆叶苋菜"]为实验对象,采用自控设施模拟酸雨处理(pH值为6.5、4.5和3.5)和增强UV-B辐射[0,2.88和5.76(玉米)或4.32(苋菜)kJ/m2·d]处理,研究增强UV-B辐射和模拟酸雨及复合作用对两种C4植物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增强UV-B辐射降低了玉米和苋菜的株高、叶面积等生长指标,并减少了生物量的积累.在无酸雨或者轻度酸雨下,增强UV-B辐射并不改变玉米生物量的分配,仅在重度酸雨下降低其根冠比.轻度酸雨下苋菜的根冠比随着UV-B辐射增强下降,在重度酸雨下随着UV-B辐射增强而增加.轻度酸雨刺激了两种C4植物的株高生长和叶面积增大,并促进了生物量的积累,但重度酸雨表现为明显的负面效应.对于玉米,在任何浓度的UV-B下,酸雨均降低其根冠比.但对于苋菜,在无UV-B辐射时,轻度酸雨增加其根冠比,但重度酸雨降低其根冠比,而在有UV-B辐射时,轻度酸雨降低其根冠比,而重度酸雨增加其根冠比.UV-B辐射和酸雨复合处理对玉米的生长表现为拮抗作用,即酸雨减缓了UV-B辐射增强对玉米生长的负面影响;但对苋菜而言,轻度酸雨对UV-B辐射增强有减缓作用,但重度酸雨与UV-B产生了协同作用.玉米和苋菜对UV-B辐射和酸雨增强的复合作用响应存在显著的种间差异,玉米所受到的影响低于苋菜,说明玉米对UV-B辐射和酸雨胁迫复合作用的抗性或者耐受性大于苋菜.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红豆杉属植物中对酸雨胁迫耐受性较强的物种,为酸雨灾害地区红豆杉属植物的资源保存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年生红豆杉(Taxus chinensis)和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幼苗为试验材料,以pH值5.6为对照,设置4个模拟酸雨胁迫处理(pH值分别为4.5、4.0、3.5、3.0),探讨酸雨胁迫对2种植物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和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随着酸雨酸度的增加,2种植物叶片抗氧化酶(APX、PPO、SOD、POD和CAT)活性和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叶绿素(CHL)含量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呈下降趋势。【结论】红豆杉和云南红豆杉对轻度酸雨均具有一定的耐受性,但云南红豆杉对模拟酸雨的耐受性比红豆杉强,其中红豆杉对pH 4.5的模拟酸雨耐受性最好,云南红豆杉对pH 4.0的模拟酸雨耐受性最好,但pH 3.0的重度酸雨会严重影响2种植物的各项生理指标,抑制其生长。  相似文献   

8.
南平市园林绿化植物抗酸雨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南方常见的18种园林绿化植物置于不同的pH值酸雨条件下进行模拟酸雨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的酸雨对植物的影响不同,表现为随着pH值降低植物的伤害程度越大,但18种园林绿化植物对pH3.5以上的酸雨具有较强的抗性.2)18种园林绿化植物对酸雨抗性按强弱顺序依次为构骨、海桐、柳杉、竹柏、短叶罗汉松、棕榈、佛肚竹、紫玉兰、桂花、羊蹄甲、含笑、云南黄素馨、沿阶草、鸡爪槭、马缨丹、杜鹃、石榴、九里香.3)18种园林绿化植物受到酸雨危害其表现的症状变化规律性不同,有些植物受害变化急剧,如含笑、棕榈、杜鹃;有些植物在处理初期受害比较轻,但经一定的时间后伤害程度一下变得急剧,如紫玉兰;有些是一下子伤害到较大程度,如马缨丹、沿阶草、九里香、羊蹄甲、云南黄素馨、石榴;有些植物受害变化缓慢,过较长时间才有症状,抗性较强,如构骨、海桐、竹柏等.  相似文献   

9.
酸雨及铝能破坏植物对外界环境的抵抗性,导致植物体中毒染病,从而造成森林植物大面积死亡。要减少和防止酸雨对森林的危害,主要应从消除污染源着手,尽量减少工业污染。  相似文献   

10.
酸雨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酸雨形成、我国研究的现状、酸雨的特点及对生态环境(植物、土壤、水体)的影响和危害,针对我国酸雨存在的严峻现实,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植物酸致损伤机理与化控减灾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综述了酸雨对植物酸致损伤机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钙调控、有机物调控与稀土调控等化学控制植物代谢,减轻酸雨伤害的研究近况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酸雨能改变土壤中稀土离子赋存状态从而影响其生物可利用性已是不争的事实。较之单一酸雨和单一稀土离子对植物的影响,研究两者复合作用对植物的影响将更接近自然环境的现实状况,能为客观评价酸雨危害及稀土农用的潜在风险提供丰富的基础数据。鉴于此,本文以重要经济作物大豆(Glycine  相似文献   

13.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高低直接影响人们的吃饭问题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本研究通过模拟酸雨胁迫小麦种子萌发的过程,探时其萌发过程对酸雨胁迫的伤害反应。目的是认识酸雨伤害植物的机理,并为防治酸雨研究积累基础数据资料,同时也为选育抗酸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陈展  王琳  尚鹤 《勤云标准版测试》2013,33(20):6526-6533
外生菌根能够提高宿主植物对外界环境胁迫的抵抗力,促进植物的生长,本文试图揭示外生菌根对酸雨胁迫下马尾松生长的保护作用。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共设置四个处理:酸雨对照处理(Control check (CK), 约pH值5.5)不接种,酸雨对照处理接种,酸雨pH值3.5处理不接种,酸雨pH值3.5处理接种。pH值3.5的酸雨处理降低马尾松的生物量,在试验前期降低根冠比,试验中后期则提高根冠比,在试验初期增加了叶面积,但中后期显著降低了叶面积。接种外生菌根菌有利于马尾松幼苗的生长,pH值3.5处理下接种外生菌根菌能提高马尾松幼苗的生物量,外生菌根菌对生物量分配和叶面积的影响与酸雨胁迫的影响是相反的,即外生菌根菌抵消了酸雨胁迫对马尾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西南酸雨区属于传统酸雨沉降区,是我国4个主要酸雨分布区之一。为筛选适合酸雨区生长的园林绿化植物,文章研究采用盆栽试验,设置pH 5.6(对照)、4.0、3.0、2.0共4个pH梯度的模拟酸雨胁迫桃树,每10d喷施1次模拟酸雨,共喷6次,研究胁迫60d后桃树叶片中丙二醛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桃树对酸雨胁迫响应积极;(2)桃树可以承受短时间的酸雨胁迫,并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但长时间的酸雨胁迫会损害桃树的酶系统;(3)桃树对pH2.0的酸雨反应敏感,不能抵抗pH2.0的酸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酸雨污染类型由硫酸型向硫酸、硝酸复合型转变,为了解转变对我国陆地植物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为试验对象,研究模拟硫酸型酸雨(SAR)、硝酸型酸雨(NAR)及混合型酸雨(MAR)对山核桃的生理特征影响。试验测定了山核桃在不同酸雨类型下,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反应参数在pH值为5.6,4.0,2.5时的数据。结果表明:SAR处理下,山核桃的株高、基径在pH 5.6时高于另两个梯度,NAR处理下,生长量的大小为pH 5.6处理MAR>SAR,有显著差异,但三种酸雨类型各梯度间的叶绿素含量差异不显著;三种酸雨对山核桃的光合作用都产生抑制,净光合速率在pH 2.5处理下小于pH 56处理,对表观量子效率(AQE)、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光饱和点(LSP)都表现为MAR相似文献   

17.
用溶液培养法研究了镧对酸雨胁迫下酸雨敏感植物番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0mg/L氯化镧对酸雨胁迫下番茄幼苗的保护效应较好,稀土元素镧的施用,可使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及质膜透性下降,叶绿素含量增加,SOD活性下降,减弱了由于酸雨胁迫所导致的POD活性的下降幅度。表明适当浓度的镧对酸雨胁迫下番茄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起到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孔郑  李秋娜  董召荣  倪蕾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7812-7813
[目的]研究酸雨对佛甲草生长的影响,为佛甲草在合肥的进一步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年生佛甲草的盆栽扦插苗为试材,将98%的浓硫酸滴入蒸馏水中,配制成pH值分别为2.0、3.0、4.0和5.0的4个酸度梯度的模拟酸雨对佛甲草进行处理,研究酸雨对佛甲草根冠比、体内pH值、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酸雨pH值为2.0和3.0时,对植物体内pH值有显著影响,导致植物体地上部分叶片脱落或萎蔫,对植物的根冠比有明显影响,使佛甲草的根冠比大于对照,植物体内pH值和叶绿素含量均显著减小,植物体内pH值由酸雨pH值为5.0时的4.99降至pH值为2.0时的4.11;叶绿素含量由pH值为5.0时的0.184mg/g降至pH值为2.0时的0.1mg/g。[结论]佛甲草不适于在自然降水pH≤3的区域生长。  相似文献   

19.
模拟酸雨对植物形态学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pH值的溶液模拟酸雨对6种南方城市常用的绿化植物进行处理,来研究酸雨对植物叶面积、单叶质量、根冠比等形态学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6个树种的3个形态学指标都受到一定的影响。①pH为5.0,4.0和3.0的模拟酸雨降低了广玉兰Magnoliagrandiflora,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桂花Osmanthus fragrans的叶面积。②pH为5.0,4.0和3.0的模拟酸雨降低了广玉兰、樟树、桂花的单叶质量,使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叶片的单叶质量增加。③模拟酸雨促进樟树、红花木Loropetatum chinensevar.rubrum地下部分的生长,使二者的根冠比增大;与此相反,皋月杜鹃Rhododendron indicum的根冠比在模拟酸雨的作用下减小。④从植物形态学角度上看,广玉兰和桂花2个树种不适于在自然降水pH≤4的环境中生存,皋月杜鹃不适于在自然降水pH≤3的区域生存。图1表2参13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国内大气污染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发现酸雨对多数高等木本植物有明显的伤害,并就其伤害机理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尚未见到酸雨对植物核酸代谢影响的研究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