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近几年来研究的最新资料,从植物病毒RNA间的重组位点的特征以及重组体亲本链双方的来源的角度对植物病毒RNA的重组类型作了介绍,并对其重组机制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双链RNA分析技术在鉴定RNA病毒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dsRNA技术是以无RNA病毒或类似病毒因子侵染的植物组织中不含有容易鉴定的同原大分子的dsRNA(>0.1×106)存在为前提。在植物体内dsRNA是RNA病毒和类病毒因子存在的迹象,dsRNA包括dsRNA病毒的基因或ssRNA病的复制中间型。dsRNA在寄主组织相当稳定,可以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分离出来。叙述了dsRNA技术用于植物病毒群、成员、同一病毒的不同株系、感染作物的新病毒及其复合侵染、类病毒、卫星病毒等的鉴定。证明该方法使用广泛、快速准确,不需要贵重设备,在一般实验室中即可进行。该方法有重要应用和学术价值,已引起植物病毒和植物病理学工作者广泛兴趣。  相似文献   

3.
用人大肠癌细胞内分离提取的一种RNA病毒颗粒,对374只NiH小鼠进行了4代感染和遗传研究。实验结果均未出现明显的感染和遗传症状,表明这种RNA病毒颗粒对NiH小鼠的感染是无效的。  相似文献   

4.
类病毒作为已知最小的致病RNA,无论在致病性,还是在诊断上都不同于一般的病毒。由于类病毒可引起许多重要经济作物的严重损失,因此,要防止其危害,必须找到迅速、简便和灵敏的检测方法。本文对植物类病毒病的发生生态、传染方式、诊断方法及其防治措施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植物抗病毒病基因工程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讨论了植物正链RNA病毒的侵染循环、分子生物学以及据此所设计的抗病毒基因工程的策略和研究现状。这些策略包括利用病毒衣壳蛋白基因、卫星RNA基因、病毒复制酶基因、反义链RNA以及核酸裂解酶基因等为外源基因所进行的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并对各种策略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将办云金芽胞杆菌杀虫晶体蛋白CryⅠA基因的高保守区EcoRI-F片段重组到pSE-LECT-1载体的EcoRI位点,构建出能够高效转录RNA的探针载体pSBPL-1。该载体在T7RNA聚合酶作用了,通过DIG体外标记转录制备的RNA探针,具有灵敏度高,背景清楚,省时等优点,为苏云金芽胞杆菌分子生物学研究,及对鳞翅目有特异毒性高效菌株的筛选提供了一种方便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来自云南省22个县市的烟草丛枝症标本均检测到与云南烟草丛枝症病害相关的稳定RNA,大小相当于800bp左右的DNA;病株的根、茎、叶、花和枯叶中含有此RNA,种子中未检测到此RNA;此RNA的最大吸收峰为269nm;能被蛇毒磷酸二酯酶I消化,不具有类病毒结构特征,推测可能是病毒的基因组分;支持莫笑晗等对此RNA的结构推测,即可能是有广泛内部配对、具有类似发叉结构的线性长度为161kb的单链RNA.与云南烟草丛枝症病害相关的低分子量RNA目前发现的超稳定RNA.  相似文献   

8.
描述了土传小麦花叶病毒(soil-borne wheat mosaic virus,SBWMV)的基因组结构,并将之与一些植物病毒作比较。发现重复摩擦接种或在高温下(25 ̄30℃)培养引起的SBWMV部分RNA2序列迅速缺失。在最初几次重复摩擦接种后,小麦病株存在野生型SBWMV RNA2和几个不同大小的外壳蛋白通读(CP-RT)基因的缺失突变体。在以后的几次重复摩擦接种后,一个缺失突变体成为占优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100例人大肠癌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研究了癌细胞内一种直径约为30nm的RNA病毒颗粒对癌细胞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病毒颗粒大部分分布在胞浆中,只有少数颗粒聚集在线粒体内或被溶酶体吞噬;癌细胞内存在另一种直径为150~500nm的特异性颗粒,开始是一种高电子密度的均质体,然后其结构逐步发生变化,最后整个颗粒内部形成很多与RNA病毒颗粒大小相似的小颗粒而释放到胞浆中,只留下一个明显的大颗粒外壳。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大麦黄花叶病毒的外壳蛋白及基因组RNA的性状。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表明,该病毒的外壳蛋白由单种亚基组成,其分子量为34.9KDa,在常规提纯过程中,该病毒的外壳蛋白较不稳定,部分易降解为28.0KDa和26.6KDa的组分;不同毒源病毒的外壳蛋白分子量无明显差异,但其稳定性差异较大,1.2%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测定结果表明,大麦黄花叶病毒的基因组RNA由二组分组成,其大小分别为7.78  相似文献   

11.
以痘苗病毒HA基因为侧翼,在多种类型痘病毒)启动子的下游,插入HIV-1的gag基因及其上游序列、或HIV-1gag-env嵌合基因、或狂犬病病毒的糖蛋白基因,从而构建了12株重组痘苗病毒。统计发现,以HA基因为侧翼构建重组病毒的重组率约为0.1%,与TK基因为侧翼的重组率差别不大,但阳性重组率有很大差别,从2.7%到100%。试验观察发现,HA基因为侧翼的重组病毒具有以下生物学特性:(1)感染性稍低于野生型病毒;(2)能够稳定地表达外源蛋白;(3)可引起细胞融合。根据重组病毒能引起细胞融合的特性,改进了重组病毒的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作试验改进的脲-酚-氯仿-醇-SDS系统方法,对江西畜牧良种场奶牛一分场的黑白花奶牛群的5头公牛家系的191对母女牛进行了血液RNA的测定,分析了被测奶牛血液RNA含量的变化的规律性及其与产奶量的关系,建立了利用血液RNA含量估测产奶量的回归方程。测定分析结果:试验牛血液RNA遗传力(h^2)及其与产奶量的遗传相关(rA)分别为0.8558(P〈0.05)与0.5817(P〈0.05)  相似文献   

13.
细胞和病毒起源问题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评价了有关生物起源的主要学说.提出代谢对生物分子,蛋白质对RNA基因,细胞对病毒的同步起源假说,将各种观点综合为统一的细胞和病毒起源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侵染绿花椰菜的黄瓜花叶病毒(CMV)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杭州市郊菜园表现严重花叶、矮化症状的绿花椰菜病株上获得一病毒分离物C-931。汁液摩擦接种6科21种植物,C-931可侵染其中的6科19种;体外抗性测定表明C-931的稀释限点(DEP)为10 ̄(-2),致死温度(TIP)为55-60℃,25℃体外存活期(LIV)为4d;提纯病毒粒体球形,平均直径28nm;在琼脂双扩散反应中C-931能与CMV抗血清呈阳性反应;SDS-PAGE测得其衣壳蛋白亚基分子量为29kD;用CF-11纤维素柱提取受侵植物组织中dsRNA,电泳鉴定表明共有5个核酸组分,长度(kb)分别为3.3,3.0,2.2,0.9和0.35.根据上述性状,C931被鉴定为黄瓜花叶病毒,且该分离物含卫星RNA。  相似文献   

15.
表达禽流感病毒凝素基因的重组禽痘病毒的构建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为构建表达禽流感病毒(AIV)血凝素(HA)基因的重组禽痘病毒,将禽痘病毒启动子LP2EP2驱动的H7亚型AIV HA基因cDNA和大肠杆菌LacZ基因插入禽痘病毒疫苗株F-017的复制非必需区。经蓝班筛选后,对重组病毒又进行了3次蚀斑克隆。以不同代次重组禽痘病毒核酸为模板,利用H7亚型AIV HA基因特异的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均扩增出1条特异的1.7kb DNA条带。收集不同代次的重组禽痘病毒细胞培养物进行免疫斑点试验,均检测到HA蛋白,表明H7 HIV HA在重组禽痘病毒中获得了成功表达。该重组禽痘病毒的构建为AIV病毒活载体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突变、重组和重排等病毒进化的主要推动力,分析了细胞基因、转基因和入侵病毒等对植物病毒进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了从植物组织中快速检测李坏死环斑病毒(Prunusnecroticringspotvirus,PNRSV) ,根据该病毒RNA 3序列设计引物 ,对感病和健康组织总RNA进行RT—PCR ,结果从感病组织中扩增出了大约 450bp的目的版段 ,而健康组织中无此扩增带。将此PCR产物连接到pGEM -T -easy载体 ,转化大肠杆菌DH5α菌株 ,得到了含有目的片段的重组子 ,并采用双脱氧终止法进行序列分析 ,结果与美国报道的李坏死环斑病毒 (PNRSV)RNA 3序列对应部分核苷酸基本一致 (其同源性达93 6%) ,这表明应用RT -…  相似文献   

18.
为检测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基因组存在的重组RNA,采用RT-PCR方法扩增并克隆云南楚雄分离物(YCX07)的RNA重组片段YCX07R.克隆重组片段并测定序列.序列分析表明,YCX07R由RSVRNA2的3''端序列与RNA3的3''端序列重组而成,具有RSV基因组结构特征,采取双义编码策略,即在正、负链的5''端分别存在一个阅读框,编码两个重组蛋白YCX07R-5P、YCX07R-3P.分析推测重组更可能通过类似于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的引物互补延伸机制发生.  相似文献   

19.
对目前RNA介导的病毒抗性的特点、机制以及与转基因沉默的异同作一概括,并对RNA介导的病毒抗性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0.
榨菜瘤状茎形成与多胺变化及RNA和蛋白质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高温和自然温度条件下榨菜瘤状茎的形成及其茎中相应的多胺,RNA及蛋白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温(>25℃)明显不利于瘤状茎的形成,且后期植株茎趋向于抽苔;在自然温度条件下,植株瘤状茎可以形成,生长于高温条件下的植株茎在前期积累较多的多胺;多胺中的精胺变化主与瘤磁的形成有同步性。瘤状茎形成过程中单位茎切片中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而RNA则早期上,后期下降,不形成瘤状茎的榨菜茎中蛋白质和RNA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