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先美 《中国蜂业》2001,52(6):17-17
我地处江汉平原中部 ,油菜是主要蜜源 ,但是我地春季常有风、雨、雪等恶劣天气 ,这给早春繁蜂带来很大的困难。加之油菜品种的不断改良 ,花期不断提前 ,我地区油菜谢花在 4月 1 0日前。近几年很多蜂农春季油菜蜜无收成。今年我将春繁时间提到“小寒”前 ,于 2 0 0 0年 1 2月 31日放王 ,今年 1月 3日紧脾喂糖喂粉。在饲喂上改天天奖饲为根据需要适当供给。改单脾开繁为双脾开繁 ( 1张半糖脾、1张整粉脾 )。改双王春繁为单王春繁。 3月 4日加继箱同时下浆框 ,1 0日摇第一次油菜蜜。春季油菜蜜平均群产 75公斤 ,生产蜂王浆 1公斤 ,在我地区今年…  相似文献   

2.
<正>一、何时开繁正当时我国地域广大,各地蜜源和气候存在差异,且养蜂人的管理方式也不尽相同,放王没有统一的时间表。沿江江南一般在小寒至大寒之间(1月初)放王开繁,为什么选择在全年最寒冷时放王?一是考虑在第一个蜜源到来前完成新老交替,培育出大量采集蜂。选择油菜开花前40~50天放王产卵,油菜一开花,已是满箱蜂,一般是准备加继箱或已经加继箱,呈下8上4态势,不低于七八脾足蜂,由新蜂担任采集重任。放王迟了,不会有足够的采集蜂;二是春繁和秋繁不同,秋繁是气温从高向低,蜜源从有到无,而春繁气温由低向高,蜜源由无到有。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我一直坚持用老方法囚王越冬,从当年秋繁结束起囚王,到翌年春繁时放王,蜂王被囚长达50多天。当春繁开始放王时,蜂王死亡率50%。原因有三:1)蜂王长时间被囚,体格缩小,“蜂王激素”减少,出现工蜂围王(有的围死在王笼内);2)工蜂不饲喂,特别是对老、残、弱质蜂王,导致蜂王饿死;3)蜂王冻死:“立冬”后气温一天比一天低,冷空气一来,工蜂结团,囚王的王笼被置放到蜂团外,蜂王被冻死。这样就直接影响了春繁,影响全年蜂群的发展和当年的经济效益。笔者自2004年试用“三擒三纵法”,组王越冬,效果有了明显改善。方法是:当蜂群秋繁为卵、虫、蛹1∶2…  相似文献   

4.
江名甫 《中国蜂业》2009,60(3):23-24
一月 “小寒”越冬正中时,蜂儿冬眠人清闲,周年蜂事早打算,周密计划不宜迟;“大寒”时节寒极至,春将来临蜂先知,蜂王兴奋要产卵,加强管理防早产。  相似文献   

5.
蜂群春繁保温的意义和措施黑龙江地区春繁时间一般在3月20日左右。时节虽然已到“春分”,但寒流频繁、气候多变,而蜂群孵化蜂儿的温度是恒定的。因此,春繁期对蜂群进行适当的保温对促进春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春繁保温的意义1.1节省饲料和延长工蜂寿命:春繁...  相似文献   

6.
我地大寒后中蜂开始春繁。土法饲养的蜂群在气温达到10℃以上的晴天迅速打开蜂桶盖,快速用烟把蜂驱向巢脾的一边,用快刀将巢脾大部分割下,只留脾基。如果是活框饲养,则在晴天气温10℃开  相似文献   

7.
<正>近些年来,爬蜂病困扰许多蜂场。爬蜂病包括传染性的孢子虫病、麻痹病、下痢大肚病和无传染性的"软翅"爬蜂病等。2004年的春繁期,我地气温偏高,油菜和榆树相继开花,粉源充足,工蜂采集  相似文献   

8.
一月 小寒大寒一月小寒至大寒,蜂群检查最关键。室外开窖看天气,饲料余缺快速检。加温蜜脾酌情添,通气不良要改善。防潮防冻处置妥,精心管理保安全。二月 立春雨水二月立春在上旬,值此蜂群不安稳。强群蜂王要产卵,弊大利小成定论。蜂群排泄雨水临,晴暖无风八度温。清理蜂箱扣蜂王,合并无王弱小群。三月 惊蛰春分三月惊蛰与春分,春繁最宜中下旬。超前春繁易春衰,得不偿失丢根本。四框蜂量方为佳,弱群双王是上策。保温供水加花粉,减少病害防为本。四月 清明谷雨四月清明和谷雨,气温变化无定日。昼夜温差波动大,加强保温当仔…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入汛以来,受几十年来最强一次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全国各地暴雨洪水频发,不断有蜂友的蜂群遭受洪水浸泡、冲毁、冲走的事故发生,2016年7月笔者摆放在汶川县映秀镇303省道旁的中蜂场也未能幸免。笔者常年养殖中蜂200群以上,在成都市周边几十千米范围内转地放蜂,以提高蜂蜜产量。全年转地路线为:春季在眉山市东坡区油菜场地春繁,然后在成都平原采油菜蜜,油菜蜜结束后卖掉三分之二的蜂  相似文献   

10.
1月份本月气温平均在-1~3℃,最冷可达-15℃,是全年最冷的月份。上、中旬处于越冬期,下旬放王准备春繁。蜂群管理措施:1.清理巢门积雪和打扫场地,前期保持蜂群安静,严防震动。2.细心观察判断蜂群情况,严防蜂蜜结晶、蜂群饿死;蜂箱、蜂具进行消毒处理。3.缩小巢门,适当保温,保持箱内空气对流。4.1月20日左右,在晴天的中午紧脾至15mm,放王,饲喂促排泄。此时外界无粉,气温极低,喂虫要少;阴天及气温在12℃以下则杜绝奖饲促飞。紧框,使蜂多于脾,前后侧梁有蜂密集护严,这是1~2月繁蜂的主要措施。弱…  相似文献   

11.
<正>三峡中蜂两个特性的思考每年冬季,我都要过几桶土蜂饲养。在我多年过箱的过程中,发现蜂巢里并无花粉存在,有的最多也就十几个房眼有粉,可以少到忽略不计的程度。从冬季蜂巢的剖析中发现,三峡中蜂是以蜜越冬,有无粉开繁的生物特性。这个特性给活框养蜂一个很好的提示,不必考虑冬季存粉多少,留足冬蜜最重要。那中蜂春繁的蛋白来源呢?三峡中蜂春繁时间在小寒后大寒前,这时本地白菜和千灵光始花,晴天可见工蜂少量带粉回巢,此时子脾比半块手掌还小,说明繁蜂时间与花期吻合。我做过对比观察,一箱喂粉,一箱  相似文献   

12.
春繁好,产浆好,花期天气不好 产量低,价格低,蜂蜜浓度更低 蜂蜇人纠纷增多,蜂农难以承受 清明节到了."清明时节雨纷纷",天阴了,又要下雨了. 从2012年秋繁开始,天气一直很遂养蜂人愿,但在进入油菜花流蜜的关键时节,天要么阴沉着,或刮北风,或有雾霾.现把湖北的油菜蜜产季整个过程记录如下.  相似文献   

13.
2012年我家乡“小雪”、“大雪”节气气温高,有时高达31℃,“小寒”、“大寒”节气不寒冷,甚至“大寒”那天太阳暖烘烘的。“立春”节气应当晴暖,反而下雨。种种迹象表明气候反常。农谚讲:冬暖春寒;“大寒”不刮风(不寒冷),冷到明年5月中;“立春”下雨叫犯春,将要阴雨45天。这不是确切数字,意思是阴雨时间长。“立春”节气到,谁都盼望春暖花开,有个好心情,特别是养蜂人员。但是犯春却使人感到遗憾。我看天气预报,“立春”这天,我国中东部及华南大部分地区都下雨,从而判定这些地区将会发生倒春寒现象。阴雨寒冷的天气,将会影响蜜源植物的生长、开花、流蜜,影响到蜜蜂的春繁,  相似文献   

14.
正春繁的主要任务是繁殖蜜蜂。但由于蜂情、气温和外界蜜粉源情况的影响,春繁的前期和后期,管理蜂群的主要目的大不相同。简而言之,前期要"控",后期要"促"。我地位于黄河中下游交界处,"立春"前后,只要气温适宜,蜂群就可以排泄飞翔、放王,开始春繁。在此后的1个月内,由于越冬的蜂群哺育力低,  相似文献   

15.
<正>泰安市泰山区冬天气温平均在-8℃左右,有时还高些,最冷在元旦前后,气温达-14℃左右。从9月20日扣王或戴蜂王节制套,大部分蜂场秋繁基本结束,开始饲喂越冬饲料,扩大蜂路,冻蜂。越冬时间长达90天,从扣王到放王春繁达110天左右,由于过度包装使蜜蜂在越冬期间空飞,造成春衰,甚至患上很多疾病,如大肚病、麻痹病、白垩病等。  相似文献   

16.
杨海波 《中国蜂业》2003,54(1):18-18
以往我市及周边县市的养蜂户都采用传统的春繁管理方式 ,常常不能较好地利用早期蜜源。为此 ,我们改进了饲养方法 ,采取改进后的方法 ,使蜂群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春季油菜蜜源。一、传统管理技术存在的问题1 开繁日过早 传统管理一般在 1月上旬“小寒”开始繁蜂 ,保温严密 ,隔日奖饲 1次 ,其目的是为了促蜂早繁殖 ,使蜂提前强壮夺得高产。2 存在的其它问题 在我省任何时间都不存在蜜蜂没有排泄日的问题 ,所以有人就提出全人工春繁法 ,以保早日养成强群。但是我省早春长期阴雨天气 ,蜂王产卵不兴奋 ,每到晴天蜜蜂就会大量出巢空飞 ,一不小心…  相似文献   

17.
我对流蜜期前换王好不好的看法笔者是小转地养蜂的。养蜂十多年来,一直采用流蜜期前换王,都获得可喜的效益,通过多年的对照,我认为:流蜜前换王好,在同样条件下,流蜜期前换王蜂群的产量高于不换王的。我是中、意蜂同场兼养。每年春繁采完本地油菜花后(“春分”节后...  相似文献   

18.
徐子成 《蜜蜂杂志》2013,33(2):25-25
我地“甘蓝型”油菜开花一般在“二十四节气”的“惊蛰”节后,“春分”节前。这时,寒潮仍多,气温不稳。我地农谚“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则说明这时的气候还是十分寒冷。此时是蜜蜂春繁的后期,若蜂量不满巢箱则不要急于加继箱。  相似文献   

19.
王金亭 《中国蜂业》2003,54(1):11-12
南阳地区地处河南省西南部 ,气候适宜 ,蜜、粉源充足。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油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我们这里的养蜂户只要抓住油菜蜜源 ,达到高产丰收 ,就可挣回养蜂成本 ,并有较大盈利 ,还为刺槐的丰收奠定良好的基础。实践证明 ,一个有经验的养蜂员油菜花期每群蜂可取油菜蜜 5 0kg ,获净利润 10 0元以上。下面我谈一下在春繁期间着重抓的一些关键性措施。一、春繁前的准备工作1、合并蜂群 :实践证明春繁养弱群是不合算的 ,它存在管理难和消耗相对多的缺点 ,所以应在春繁前合并弱群。合并的方法是利用早晨气温低直接把弱群并入他群。…  相似文献   

20.
1987年秋末冬初,我利用当地最后一个桉花蜜源组织中蜂活框双群的越冬管理,克服了往年单群春繁保温不好,繁殖慢,难得在油菜花期养成壮群的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988年油菜花期低温阴雨的情况下,许多单王越冬的蜂友未收到油菜花蜜,而我的蜂群收油菜花蜜箱平均30斤左右。并且在油菜花后期分了蜂又换了王,为下一个柑桔花期采蜜创造了条件。我的做法是:在最后一个桉花流蜜期,将两个总共不到5框的小弱群放在一个蜂箱内,巢门开在中间,在蜂箱中隔板分为两个巢门。最初,发现有部份工蜂偏集现象。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