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7种樟属树种木材比较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对国产樟属 17种木材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如下 :管孔排列为散孔材和半环孔材 ;较高的单管孔率 ;具有梯状穿孔和单穿孔两种类型 ,管间纹孔式主要为互列 ,少数种具对列。单列射线稀少、细而短 ,多列射线量多 ,形状差异较大 ;射线组织以异形Ⅲ和ⅡB型为主 ,射线 -导管间纹孔式主要为刻痕状。轴向薄壁组织以稀疏傍管状和星散状为主 ,部分种具环管束状、翼状 ,数量差异较大。樟属所有木材的射线或轴向薄壁组织中含油细胞或粘液细胞。木材的上述特征表明 ,樟属木材内部结构具有明显差异 ,并可作为种级分类依据。另外 ,根据木材结构的显著差异 ,建议光叶桂和细叶香桂按两个种处理。  相似文献   

2.
樟科10属14种木材解剖学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樟科10属14种木材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除檫木外,其它木材的管孔分布均为散孔材,具较高的单孔率;导管分子穿孔板兼有单穿孔和梯状穿孔2种或者仅具有单穿孔;导管间纹孔式为互列;导管-射线间纹孔式类型丰富,主要为刻痕状和大圆状.木射线有单列和多列射线2种类型,单列射线稀少、短,多列射线数量多;射线组织主要为异形Ⅲ和异形Ⅱ;轴向薄壁组织以傍管状为主,少数有带状或轮界状.油细胞和粘液细胞普遍存在于射线薄壁细胞或轴向薄肇细胞中.木纤维由韧性纤维和纤维管胞组成,部分树种具分隔纤维.从樟科木材结构特征与系统演化关系看出:樟科木材结构表现为过渡型,即不完全低级,也不完全进化.  相似文献   

3.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樟科10属14种木材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除檫木外,其它木材的管孔分布均为散孔材,具较高的单孔率;导管分子穿孔板兼有单穿孔和梯状穿孔2种或者仅具有单穿孔;导管间纹孔式为互列;导管-射线间纹孔式类型丰富,主要为刻痕状和大圆状。木射线有单列和多列射线2种类型,单列射线稀少、短,多列射线数量多;射线组织主要为异形Ⅲ和异形Ⅱ;轴向薄壁组织以傍管状为主,少数有带状或轮界状。油细胞和粘液细胞普遍存在于射线薄壁细胞或轴向薄壁细胞中。木纤维由韧性纤维和纤维管胞组成,部分树种具分隔纤维。从樟科木材结构特征与系统演化关系看出:樟科木材结构表现为过渡型,即不完全低级,也不完全进化。  相似文献   

4.
王云龙  沈华杰  王宪  邱坚 《广西林业科学》2019,48(2):266-268,272
以重阳木(Bischofia polycarpa)为研究对象进行解剖实验,观察其宏观及微观的解剖特征。结果表明:重阳木心材深红褐色,生长轮明显;散孔材,管孔组合主要为单管孔及径列复管孔(2~5细胞),单穿孔,管间纹孔式互列;木纤维平均长878.51μm,长度略短,含树胶;薄壁细胞量极少,傍管状,含树胶,具分室含晶细胞;木射线非叠生,少数单列,多数为2~5细胞多列射线,射线组织异形Ⅱ型及Ⅲ型,含深色树胶;导管-射线间纹孔式大圆形及横向刻痕状。  相似文献   

5.
以闽楠(Phoebe bournei)木材为研究对象,利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闽楠木材的构造特征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闽楠木材弦切面易出现"金丝"般花纹;生长轮明显;散孔材,管孔组合主要为单管孔及短径列复管孔(2~3个细胞),导管分子穿孔板多为单穿孔,梯状复穿孔偶见,管间纹孔式互列;轴向薄壁组织量少,主要为环管状;木纤维长度平均值1 087μm,属于中等水平;木射线不叠生,少量单列射线,多为2~3列宽木射线,射线组织为异形Ⅱ型及Ⅲ型,射线内含树胶及晶体,油细胞或粘液细胞丰富。  相似文献   

6.
从生态学角度对沙棘和沙枣的木材结构进行对比研究.两树种具有的共同特点为 :生长轮明显,半环孔材,具单穿孔,导管间纹孔交互排列,无分隔木纤维,导管较窄, 环管管胞和纤维状管胞具螺纹加厚,轴向薄壁组织缺失或很少.所选树种明显区别是射线类型、宽度和叠生排列方式:沙棘射线,轴向薄壁组织细胞和导管分子具有明显的叠生排列方式,但沙枣的叠生排列不规则;沙棘射线为异型,1~2列,沙枣射线为同型,2~5列;并且二者之间数量化指标有差异,沙棘导管频率较大,导管分子较短及导管管孔较小,因此V和M值也较小,更能适应干旱环境.两树种导管分子长和纤维长的水平变动不规律,并且树种间和同一树种个体间差异显著.本文最后对该树种的解剖学特征和沙漠环境的适应性进行了讨论 .  相似文献   

7.
1 丛生竹简介 竹子生长快、产量高、用途广、经济效益大,一次栽种,2~3年管护,可以受益几十年。发展竹业,是农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竹子按地下茎类型不同可分为三大类:合轴型丛生竹、单轴型散生竹、复轴型混生竹。分类学家把地下茎为合轴型,竹秆密集成丛的竹子称为丛生竹。丛生竹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华南和西南各省区。在云南的28属230多个竹种中,丛生竹占80%左右,下面介绍16个常见的丛生竹种。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戴云山区竹种的调查,建立了定位到各乡镇林班或小区的竹种和竹林资源系统,计有12属63种。茎竿类型以单轴散生型和复轴混生型竹种为主,区系地理成分则以东亚成分和热带分布型为主。这一过渡性质的竹类区系具温带兼少量热带性质。闽西地区→戴云山区→三明地区→武夷山区的竹类分类群的比较,显示出合轴丛生型竹种逐渐减少、单轴散生型竹种先增加后减少、复轴混生型竹种依次递增的规律,表明竹类在该地区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同时意谓着戴云山山脉基本上是竹种天然分布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9.
对平阳县的竹类资源调查表明,该区域有竹类资源11属52种,其中原生竹种有10属30种,外引竹种有5属25种(含变种、变型);该区域竹类丛生竹种和乔木状竹种占相对优势地位,分布具有明显热带分布特点,兼有温带分布性质,显示竹类区系过渡性质,竹类区系更接近福建中北部区系类型;按竹子分布现状,该区竹子水平分布可划分为两小区,东南丛生竹区和西北散、混竹区。  相似文献   

10.
天目木兰(Magnoloa amoena Cheng)系落叶乔木,导管单穿孔,较少数梯状穿孔,厚壁的纤维状管胞,并具有少量的带缘纹孔,纹孔缘不清楚。纤维状管胞的端部有四种形态:1.双斜渐尖;2.单斜渐尖;3.分叉状;4.呈不规则的缺齿。木射线系混合异型Ⅱ,极少数为混合异型Ⅲ。  相似文献   

11.
对非洲崖豆木、白花崖豆木和铁刀木的各类细胞形态进行观察,并测定分析其各类细胞的属性。结果表明:三者的相同之处:以鼓形和圆柱形导管为主,一部分导管端口变窄,单穿孔,导管纹孔为互列纹孔;木纤维细胞略弯曲,纺锤形为主,兼含其他类型,细胞壁甚厚,纹孔小而稀少;木射线为同型,部分木射线的端部细胞略高;轴向薄壁组织串含2~4个细胞,叠生;有分室含晶细胞,通常内含一粒六边形结晶体。不同之处:非洲崖豆木的鼓形导管远少于圆柱形导管且尺寸为3个树种之最大,白花崖豆木和铁刀木的鼓形导管和圆柱形导管的数量略等且含树胶多;铁刀木的部分射线薄壁细胞含晶砂;铁刀木含3~4个细胞的轴向薄壁组织串稀少。  相似文献   

12.
特大冰冻雪灾后长沙市竹类的冻害状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8年1月中旬至2月初,我国南方遭受了1954年以来最严重的低温冰雪灾害.对冰雪灾害后长沙市75种(含变种、变型和栽培变种)竹类的冻害程度进行调查,并于同年4月调查气温回升后冻害竹类的恢复生长情况.依据竹类的冻害等级和竹类的3种地下茎类型,对不同地下茎类型中竹子的冻害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冻害程度为Ⅰ,Ⅱ,Ⅲ和Ⅳ级的竹子分别有2,10,24和34种(含变种、变型和栽培变种),未受冻害的竹种有茶秆竹、刚竹、红哺鸡竹、湘妃竹和爬地竹;2)所有Ⅰ级冻害的种类及70%的Ⅱ级冻害种类为合轴型,80%的未受冻害种类为单轴型;3)在合轴型的竹类中,属Ⅰ,Ⅱ和Ⅲ级冻害的种数分别为该类型总种数的10.5%,36.8%和47.4%,而复轴型与单轴型的竹类中均无Ⅰ级冻害的种类,前者以Ⅳ级冻害为主,后者以Ⅲ和Ⅳ级冻害为主,单轴型的竹类中无冻害的种类高达该类型总种数的11.8%,全市所有竹子中合轴型竹类的冻害程度最重,单轴型竹类的冻害程度最轻.  相似文献   

13.
为给杏(Armeniaca vulgaris)木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利用生物数码显微镜对杏木的宏观和微观特征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杏木边材为黄红色至黄褐色,心材为红褐色和灰褐至带红的浅黄褐色;心、边材区别明显。环孔材;早材管孔宽1~3(稀4)列;晚材管孔为单管孔及径列复管孔(2~3个),少数呈管孔团,散生或斜列;单穿孔,穿孔板倾斜;管间纹孔式互列;未见侵填体;早材和晚材管孔螺纹加厚明显。木纤维壁薄,具缘纹孔较多。木射线非叠生,射线组织异形Ⅱ型,少数为Ⅲ型;单列射线高1~18个细胞或以上;多列射线宽2~8个(多数为2~6个)细胞,高8~64个细胞或以上。生长轮外缘具创伤树胶道。杏虽为进化树种,但保留了部分原始形状特点,说明杏的进化是不同步的。杏木的结构与生长环境相适应。  相似文献   

14.
广德的竹林面积、蓄积、产量长期以来一直位居安徽前列,即使在全国也占有一定的地位,资源优势比较明显。广德县为世界刚竹属和短穗竹属植物的分布中心,这里既分布有大量的散生型竹子,又生长有少数丛生型竹子,  相似文献   

15.
广西5种丛生竹的开花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西5种开花的丛生竹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5种丛生竹为多年生一次性开花结实、枯死的竹种,属于无叶花枝类型;麻竹、沙罗单竹、吊丝竹、云南龙竹、车筒竹均为假花序;5种丛生竹盛花期在3-7月;麻竹、吊丝竹无论年龄大小,可同时开花,并且全株开花;车筒竹、沙罗单竹、云南龙竹为个别竹株开花,个别开花的竹种花而不实,没有种子;车筒竹花为开放型,其余竹种花为闭合型.  相似文献   

16.
姜笑梅  张立非 《林业科学》1996,32(1):62-68,T002
利用直接碳复型和超薄切片技术,在透射电镜下观察了我国45种(隶28属、15科)阔叶树材的纹孔超微构造。其中有10种(隶8属、4科)木材维管间具绷纹孔膜具纹孔塞,其余不具纹孔塞。纹孔膜上微纤丝排列有3种类型:随机排列、辐射状排列、平行排列。维管间具缘纹孔室内有5种具附物,19种具瘤状物。以上特征有木材识别价值。在新鲜材和部分脱木素的试样中17种木材的管间具缘纹孔膜和半具缘纹孔膜有明显开孔,直径0.0  相似文献   

17.
利用直接碳复型和超薄切片技术,在透射电镜下观察了我国与种(隶28属、15科)阔叶树材的纹孔超微构造。其中有10种(隶8属、4科)木材维管间具缘纹孔膜具纹孔塞,其余不具纹孔塞。纹孔膜上微纤丝排列有3种类型:随机排列、辐射状排列、平行排列。维管间具缘纹孔室内有5种具附物,19种具瘤状物。以上特征有木材识别价值。在新鲜材和部分脱木素的试样中17种木材的管间具缘纹孔膜和半具缘纹孔膜有明显开孔,直径0.04—0.19μm。新鲜村单纹孔的纹孔膜有胞间连丝存在,膜上有微孔。还讨论了阔叶树材具缘纹孔在系统发育中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云南竹类植物分布与资源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云南是世界上木本竹子资源多样性最富集的地区之一。文章从竹类资源分布、竹种多样性及竹林类型3个方面对云南省竹类植物分布与资源区划进行了研究。根据云南省自然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和复杂多样化的生境条件,将云南竹类资源划分为滇中暖性中小型混合竹类区,滇东、滇东南热性大型丛生竹区,滇东北暖性中小型散生竹类区,滇南热性大型丛生竹类区,滇西、滇西南热性大型丛生竹类区,滇西、滇西北寒温性小型混生竹类区等6个区;分别论述了各分区地理位置、竹类植物区系特征等。此外,文章初步总结了云南省竹亚科植物资源,截至2017年底共记载竹种41属389种。依据竹类植物分布区气候特点,将云南省竹林分为热性竹林、暖性竹林、寒温性竹林3个植被亚型以及41个竹林类型。  相似文献   

19.
苍山杜鹃(Rhododendron delavayi)、锦绣杜鹃(Rhododendron pulchrum)同为杜鹃花科(Rhododendraceae)杜鹃花属(Rhododendron)植物,为了掌握锦绣杜鹃的解剖构造特征及其与苍山杜鹃的差异,对两种木材的解剖构造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平枝栒子(Cotoneaster horizontalis)的解剖构造进行研究,对比栒子属与杜鹃花属的解剖构造差异。结果表明:锦绣杜鹃与苍山杜鹃仅在木射线、导管弦向直径及射线导管间纹孔式有差异,其余构造差异不明显。平枝栒子与杜鹃花属植物解剖构造差异明显,弦切面木射线类型、导管穿孔板类型、导管间纹孔式差异均明显。  相似文献   

20.
龙眼是起源于中国热带地区的一种珍贵水果树木,龙眼木密实硬重、纹理细腻、材质坚韧、材色名贵,是优良的雕刻和家具用材。为进一步提高其利用价值,通过扫描电镜技术研究了龙眼木的超微观构造特征。以龙眼木超微观特征为素材,采用分形图案设计等方法,创作木材美学图案。然后根据木材美学图案,开展以龙眼木构造特征为美学元素的艺术作品设计,从而发掘龙眼木的美学利用价值。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龙眼木生长轮不明显,为散孔材,单管孔、径列复管孔或管孔团。导管为单穿孔,管间纹孔式为互列,纹孔为椭圆形或多角形,纹孔内口外延,多出现几个外延纹孔口相连合生的状态,在导管内壁形成长条形凹槽,且离穿孔越近,合生纹孔口的凹槽越长,以至于在靠近穿孔的区域演变为类似密集螺纹加厚的构造。龙眼木的木射线较细,肉眼下不明显,多为单列射线,偶有多列,高2~14个细胞。射线细胞全为横卧细胞,截面为方形或椭圆形,胞腔内多含有珍珠般晶莹泛亮的淀粉颗粒。龙眼木的轴向薄壁组织为环管和傍管带状,带宽4~6个细胞,细胞腔内多含有菱形晶体。龙眼木中有些超微观构造特征,如导管内壁上特殊的合生纹孔口结构和木射线薄壁细胞腔内珍珠般淀粉颗粒,除了具有树木生理和木材鉴别方面的意义,还具有很好的审美价值,可以作为美学元素,应用于装饰挂画和手包等生活用品的美饰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