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秋汛对虾渔获量预报是为渔业生产服务的一项重要研究工作,在海洋鸟渔场开展对虾增殖放流的进程中,积累了渔获量预报的系统资料,不断总结完善了预报方法,并在每年秋汛做出渔获量预报,有效地指导了增殖放流对虾的回捕生产。  相似文献   

2.
渤海区发生的对虾是黄渤海对虾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黄海区对虾发生量的88%左右(见表一),这部分虾主要为我国和日本所捕捞。它具有生长快、经济价值高、资源结构简单等特点。因此,搞好渤海区对虾秋汛渔获量预报工作无论是从对日斗争,对渔业生产,还是对渔获量预报工作的研究方面均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丁永敏 《海洋渔业》1982,(5):200-201
<正> 自1962年秋冬在渤海内大捕秋汛对虾以来,各水产研究所在8月份联合发布秋虾可能渔获量预报。预报的准确性逐年提高。可能渔获量是资源蕴藏量中的一部分。因此探索蕴藏量就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我曾在六十年代前期,运用鱼类标志放  相似文献   

4.
回顾黄渤海对虾渔业的应用技术研究,主要成果是对虾渔获量预报和人工育苗。对虾工厂化育苗的成功,促进了对虾养殖业的大发展和苗种放流增殖资源计划的实施,并成功的将中国对虾移殖东海、南海,且在东海水域初步形成自然种群。但对资源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的机制、并从中找出起主导作用的的因素及其控制措施的研究尚未起步。对于中国对虾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笔者应用已建立的预报方程,预报了1989—1997年闽南地区灯围春汛和夏汛的渔获量。其预报准确率春汛单位日渔获量为83.75—98.16%,平均为91.27%,春汛总渔获量为66.92—97.37%,平均为87.9%;夏汛单位日渔获量为73.71—99.97%,平均为90.10%,夏汛总渔获量为47.79—98.39%,平均为85.33%。同时根据1983—1997年渔业统计资料及所收集的环境因子等数据,应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渔获量与相对资源量指标和捕捞力量及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并对渔获量的丰歉进行了综合探讨。  相似文献   

6.
闽南地区灯光围网夏汛渔获量预报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中上层鱼类群聚资源的变动趋势为依据,建立了闽南地区灯光围网夏汛(6~9月)单位日渔获量与前三年夏汛(6~9月)单位日渔获量的平均值的一元回归方程,预报复汛单位日渔获量。并以此推算汛总渔获量和单位汛渔获量的预报值。该预报可比1982年和1989年报道的两种预报法提前3~4个月发布。在1992~1995年的现场预报,准确率在76.70~99.85,平均90.85%。  相似文献   

7.
乳山近海渔业资源种类组成及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3—2015年乳山近海拖网渔船的渔捞日志,分析了乳山近海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渔获种类组成及生物多样性等特征。结果表明:(1)乳山近海渔获物共有36种,隶属于19目28科33属。其中鱼类有26种,虾蟹类4种,头足类4种,水母类1种,贝类1种。(2)2013—2015年全年优势种差异明显。其中,蓝点马鲛3年均为优势种,鳀鱼是2014年和2015年优势种,网纹狮子鱼为2013年和2015年的优势种。(3)乳山近海渔获物主要集中在休渔期前后的4—5月、9—11月,渔业生产存在明显的春汛和秋汛。2013—2015年乳山近海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逐年增加,但与历史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相比还是存在明显下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变化趋势一致,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较高值出现在秋季;春汛和秋汛期间,渔业资源种属组成及群落结构相似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渤海对虾补充量变动原因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长期以来对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种群渔业生物学、补充量动态、渔业资源评估和管理进行了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并为生产单位提供了及时、有效和准确的秋汛渔获量预报,也为渔政部门制定渔业资源管理办法和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1]。但80年代后期,随着对虾池塘养殖业的兴起和发展,渤海对虾补充量逐年下降并在低水平上波动;90年代以来,补充量锐减,渤海秋汛对虾渔业迅速衰落。为了恢复和增加渤海对虾补充量,重建渤海对虾秋汛渔业,本文根据现有的调查和渔业统计资料,阐述和分析了渤海对虾补充量的动态特点、锐减原因1 材料…  相似文献   

9.
门摩西 《水产学报》1965,2(2):77-82
气压变动能引起渔获量显著的变动,这是渔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所了解的事实,在国内过去的文献中,也曾有些记载,在国外,日本学者多从数理统计方法着手,曾进行了低气压对渔获量丰、歉的影响等研究。 探明低气压对渔获量的关系,可为渔情预报提供渔获丰、歉的依倨,对掌握渔场,提高产量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在本文中根据历年渔汛资料,讨论了低气压对小黄鱼、大黄鱼及带鱼渔获量的关系。小黄鱼是根据1957—1964年吕泗渔场春汛(4—5月)资料;大黄鱼是根据1961—1964年吕泗渔场春汛(5—6月)资料;带鱼是根据1963年舟山渔场冬汛(11—12月)资料。  相似文献   

10.
闵信爱 《海洋渔业》1985,7(3):129-131
<正> 南海北部的对虾指的是对虾属的种类,这一属的虾个体大、数量多、质量好、经济价值高,是南海北部重要的经济虾类。在1979年到1980年的南海北部近海虾类资源调查中,对虾属占虾类总渔获量的23.21%,仅次于赤虾属和新对虾属,名列第三。南海北部对虾属的种类有下列八种:  相似文献   

11.
渔业动态     
1985年世界渔获量估计减产据FAO估计,1985年世界渔获量比1984年的8,277万吨有所下降。依据是狭鳕、日本沙丁鱼和智利沙丁鱼(这三种鱼的合计产量占了1984年世界渔获量的1/6)的产量在1985年1——7月期间均呈现减少,其次底鱼的渔获量和主要生产国的金枪鱼渔获量也呈现减少。这样,1985年的主要水产品(金枪鱼、底鱼及虾类)的价格,在同年年底前就始终保持着上升趋势。此外,根据有关方面事先预测,1985年在国际市场上成交的鱼类与其它水产品的数量有相当的增加,惟印度、墨西哥、印尼等国所产的对虾的  相似文献   

12.
浙江近海冬汛带鱼渔获量预报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近海(包括嵊山渔场)冬季带鱼汛,是我国海洋渔业中规模最大、产量最高和时间最长的渔汛。做好渔汛的渔情预报工作,对统筹安排渔场、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浙江近海历年冬汛带鱼总产量及其有关因子,建立了多元回归预报方程。方程的检验和独立样本检验的各主要指标表明,方程是可取的,预报效果也较好。一、材料与方法我们收集整理了浙江近海1954~1977年冬汛带鱼总产量,与各预报因子的资料。采用多元线性回归作为渔获量预报方法。渔获量的变动往往受到许多因子影响,主要可归纳为三方面:渔业资源量的多寡、  相似文献   

13.
为预报池塘养殖凡纳对虾(Penaeus vannamei)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HPND)的发生,自2020年开始,笔者对凡纳对虾养殖区开展了连续监测工作,包括与疾病发生相关的环境理化因子、微生物因子、虾体自身健康状况等18个候选预警因子指标,通过数据标准化处理后分析病原、宿主与环境之间的相关性,对候选预警因子进行筛选,基于Python语言编程结合Deep Forest、LightGBM、XGBoost算法进行数据建模和预测性能评判,仿真环境为Python2.7,以预警因子指标作为输入样本(即警兆),以对虾是否发病指标作为输出结果(即警情),根据输入样本和输出结果各自建立输入数据矩阵和目标数据矩阵,利用原始数据矩阵对输入样本进行初始化,结合函数方程进行拟合,拟合的源代码能利用已知环境、病原及对虾免疫指标数据对目标警情进行预测。最终建立了基于Deep Forest算法的虾体(肝胰腺内)细菌总数、虾体弧菌(Vibrio)占比、水体细菌总数和盐度的4维向量预警预报模型,准确率达89.00%。本研究将人工智能算法应用到对虾AHPND发生的预测预报,相关研究结果为对虾AHPND疾病预警预报建立了预警数学模型,并为对虾健康养殖和疾病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流刺网船的捕捞作业情况,根据海阳市2014—2016年流刺网船的渔捞日志,对流刺网船渔获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对近海渔业资源利用动态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流刺网船分为4种作业类型,分别是A类:交替使用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漂流三重刺网、鲅鱼漂流单片刺网和对虾漂流三重刺网;B类:交替使用海蜇漂流三重刺网、对虾漂流三重刺网和青鳞小沙丁鱼(Sardinella zunasi)漂流单片刺网;C类:交替使用海蜇漂流三重刺网、鲅鱼漂流单片刺网、对虾漂流三重刺网和单拖网;D类:交替使用海蜇漂流三重刺网、对虾漂流三重刺网、青鳞小沙丁鱼漂流单片刺网和单拖网。B类的全年单船日平均渔获量低于同一年的其它3类,C、D两类的全年单船日平均渔获量年间波动较大,C类和D类大部分月份单船日平均渔获量都高于A类和B类。结果显示,不同类型各年常见优势种为海蜇、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和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夏季4类作业类型渔获物群落结构相似度较高,A、C类在春季或秋季的部分月份渔获物群落结构相似度高,B、D类在春季和秋季的部分月份群落结构相似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正> 渤海西部的毛虾(Acetes chinensis)是渤海的重要水产资源之一。成为河北、天津、山东惠民、昌潍地区转网、樯张网等定置网具的主要捕捞对象。解放以来的三十多年里,其资源发生过很大变化,从产量看,分为三个变动时期,前后渔获量高,中间渔获量低,呈马鞍形。尤其引人注意的是,在渤海里近十多年来,除对虾进行人为保护外,其它多数经济鱼类因捕捞过度而衰退。唯独渤海西部毛虾资源仍处较稳定上升的趋势。上升的原因何在?有人认为保护对虾的同时,也保护了毛虾。那么保护对虾的措施是否完全适用于毛虾资源数量变  相似文献   

16.
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是我国在西北太平洋重要的商业捕捞对象,对其渔场进行准确预报是提高渔业生产能力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分别选取2005~2013年我国在该海域的柔鱼渔获量和捕捞努力量作为计算适宜度指数(SI)的2种指标,利用包括海表温度、叶绿素a(Chl-a)浓度、表温梯度强度和100 m水深的Argo浮标水温数据在内的海洋环境因子,通过非线性回归,生成了不同环境因子的SI曲线。在考虑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建立2种柔鱼渔场的栖息地指数(HSI)模型,并利用逐步回归剔除不显著的解释变量。2种模型拟合优度比较的结果显示,利用渔获量建立的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其中,7~11月模型的调整后相关系数分别为0.853(P0.001)、0.773(P0.001)、0.789(P0.001)、0.745(P0.001)和0.724(P0.0001)。各环境因子的SI权重系数符合约束条件,并随着季节的变化,权重值有所不同。在主要渔汛期间(7、8和10月),100 m水深温度的SI对HSI得分起到了最关键作用;而在渔汛末期(11月),与海表温度相关的SI成为影响HSI的最重要因子。利用该模型对2014年进行预报实验,预报结果与实际渔场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致性。全年统计结果显示,高HSI(0.7)的区域渔获量占总渔获量的49.06%,而低HSI(0.3)区域渔获量仅占9.06%,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渔场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08年5、8、11月和2009年2月开展的“东海区主要渔场重要渔业资源调查”及1998-1999年开展的“福建海区渔业资源生态容量和海洋捕捞业管理”资料,分析了闽东北海域假长缝拟对虾的生物学特性、数量分布及变化.结果表明:闽东北海域假长缝拟对虾的资源量为6 673 t.1998-1999年假长缝拟对虾雌虾平均体长71.0 mm,平均体重6.2g,雄虾平均体长68.7 mm,平均体重3.2g;2008-2009年雌虾平均体长89.1 mm,平均体重6.8g,雄虾平均体长83.0 mm,平均体重5.0g.闽东北海域假长缝拟对虾1998-1999年的平均渔获量资源密度指数为2.3 kg/h,2008-2009年的平均渔获量资源密度指数为1.6 kg/h.与1998-1999年相比,假长缝拟对虾群体中的体长和体重均略有增长,但资源密度却略有减少,表明假长缝拟对虾资源比较稳定,还有一定的利用潜力,但为了保障该资源可持续利用,必须合理开发和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8.
为评估环境突变、被捕食、纳潮、非法捕捞和交尾死亡对资源量和渔获量的影响,及5种死亡因素和与生长有关的参数引入不确定性对估算生物学参考点(Fmax和F0.1)的影响,基于发展的可应用于研究放流增殖渔业的YPR(yield per recruitment)模型,模拟5种死亡因素不同水平下放流中国明对虾的资源变动规律。结果显示,环境突变、被捕食、纳潮、非法捕捞和交尾死亡水平越高,单位放流资源量和渔获量越少,交尾死亡尤其对累计单位放流渔获量的影响明显;在未引入不确定性时,作用于开捕前的环境突变、被捕食、纳潮和非法捕捞死亡的不同水平对生物学参考点无影响,与生长有关的参数及5种死亡因素引入不确定性可能存在低估F0.1和Fmax的现象。研究表明,减小与放流技术有关的环境突变、被捕食、纳潮和非法捕捞死亡水平对提高放流中国明对虾渔业效果有明显的作用,交尾死亡发生的时间及死亡水平对放流中国明对虾渔获有直接的影响,当参数引入不确定性时进行放流中国明对虾资源评估,生物学参考点的中位数较均值抗不确定性干扰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9.
渤海秋汛对虾数量预报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渤海秋汛对虾的数量预报,是我国渔业预报中比较成功的报例之一。本文简述了此项预报工作的发展过程,介绍取得预报指标——相对资源量的原则和方法、加权系数的推算以及对各种回归方程的预报效果的检验结果,提出了针对不同资源水平的预报计算方法。此外,还对有争议的预报中的渔捞努力量因素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正> 浩瀚的海洋,蕴藏着大量的渔业资源,吸引着人们发展大批渔船竞相捕捞。但是,某渔场每年、每季或每汛究竟有多少资源量?却随时都有变化。届时估计可能有多少渔获量?安排多少渔船捕捞较为恰当?这些都是渔业指挥部门和生产单位至为关心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有必要对渔获量作一番概要的估计,这项工作称作渔获量趋势预报(以下简称趋势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