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鳀鱼一般为鳀属鱼类的通称,是一种分布很广,集群性很高的中上层小型鱼类,在世界渔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历年来,鳀属鱼类产量占世界水产品产量10~20%。其产量最高是秘鲁,年产量一般都在500~700万  相似文献   

2.
鳀鱼(俗称“出水烂”、“晴天烂”、“巴鱼食子”),是近几年大连地区沿海渔民开发利用的一种新资源。在鲤鱼属中,日本鳀(Engraulis japonicus)资源最为丰富,日本、朝鲜沿海均有分布,年产量日本约为30~40万吨,朝鲜约为10~20万吨。大连沿岸的鳀鱼就是日本鳀。每年4月,从黄海中南部越冬场北上,进行产卵洄游,5月到达沿岸河口低盐水域附近开始产卵。6~7月为产卵盛期。  相似文献   

3.
鳀鱼是我国东、黄海区的中、上层小型鱼类,据估算,其蕴藏量在280—430万吨,最大年可捕量在50—70万吨。鳀鱼的蛋白质、鱼油含量高,特别是鱼油含DHA、EPA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因此,鳀鱼是制作鱼粉、药品和保健品的优质原料,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近年来,山东省荣成市利用地理、资源优势,开发、利用鳀鱼进展较快,1993年鳀鱼产量8.8万吨,比上年增加4.2万吨,翻了近一番;生产鱼粉约5000吨、鱼油700—800吨。荣成市在发展鳀鱼生产中,也存在一些问  相似文献   

4.
总渔获量全世界渔获量,1960年3,950万吨,1985年增至8,400万吨,1972年首次剧降,由于智利、秘鲁鳀鱼剧减,世界总渔获量6,160万吨,中上层鱼类的渔获量,从1960年1,290万吨增为1984年的3,200万吨(同期底层鱼类从860万吨增至1,890万吨),在世界总渔获量中所占比率,以70年代中期的28%为最高,  相似文献   

5.
<正> 鳀鱼在全世界分布很广,是一种集群性很高的中上层鱼类。七十年代初期秘鲁曾创造过1,400多万吨的产量记录,以后因海流和过度捕捞等原因衰退到3~6百万吨的水平。日本沿岸年产30多万吨、南朝鲜沿岸年产18万吨、占沿岸鱼产量的第一、二位。我国鳀鱼自渤海到福建沿海均有分布。浙闽曾有专业性捕捞,但难于统计其确切产量。据各方面估计全国年产2~3万吨。鳀鱼在辽宁俗称晴天烂、离水烂、鲅鱼食、钻山青、青丁、船丁、辽东湾渔民尚称之为苦棍儿,穹鱼。主要是沿岸定置网兼  相似文献   

6.
东黄海区鳀鱼资源变动及渔业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东黄海区鳀鱼资源丰富,渔场分布广。鳀鱼是一种集群性强、昼夜垂直移动明显的中上层小型鱼类。地方名又称鲅鱼食、离水烂、海蜒等。八十年代前,因鳀鱼属于低值小型鱼类,社会利用价值很低,所以鳀鱼资源并未引起人们高度重视,仅作为部分拖网、定置网等渔具兼捕对象。进入九十年代,随着主要传统经济鱼类资源的严重衰退,鳀鱼资源逐步得到大规模的开发利用,从而从兼捕对象变为主捕对象,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鳀鱼资源特性演变 九十年以代来,鳀鱼渔业经过了开发生产-充分利用-过度利用三个阶段,鳀鱼渔业资源特性…  相似文献   

7.
鳀鱼(Engraulis japonica)是分布于太平洋西北部温带水域的一种小型中上层鱼类。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年渔获量50万吨左右,其中日本产20-40万吨,南朝鲜产5-17万吨。我国黄海水域历来有鳀鱼广泛分布,且为我省沿海定置网的兼捕对象,1979-1982年,全省年产量约为7000-10000吨。大连海洋渔业公司的机轮底拖网在黄海作业中。  相似文献   

8.
据调查,黄、东海鳀鱼资源量逾300万吨,可捕量约50万吨,是传统经济鱼类资源严重衰退情况下唯一有较大承受能力可供开发的鱼类资源,主要分布在烟威、石岛、连青石、大沙渔场。每年的11月中、下旬,渤海、黄海北部的鳀鱼群开始南下越冬,在黄海北部冷水团的西部、南部边缘(即烟威渔场的中东部)滞留集结,鱼群较厚。进入12月至翌年1月,随着冷空气频  相似文献   

9.
《水产科技情报》1978,(1):21-21
秘鲁的鳀鱼生产自1976年年初到1977年鳀鱼汛结束,共捕获鳀鱼420万吨,没有达到预计的450万吨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正> 到6月10日,大连市海洋捕捞鳀鱼产量达1万吨,三年的鳀鱼开发试验已获成功。据国内外有关专家论证,我国东、黄、渤海鳀鱼资源年可捕量近百万吨,其中黄海北部海域年可捕量约8万吨.长期以来,沿海渔民的鳀鱼生产,只用传统的  相似文献   

11.
80年代前,虽然鳀鱼资源丰富,但因利用价值低而在我国一直未被大规模开发利用。随着传统经济鱼类资源严重衰退,鳀鱼的利用价值日趋提高,人们对鳀鱼资源的开发越来越重视,鳀鱼由兼捕对象转为主捕对象。但从近年捕捞情况看,鳀鱼资源开始呈现过度捕捞现象,其特征是渔获群体组成低龄化、小型化,以鳀鱼为主食对象的鲅、鲐等几十种大型肉食性鱼类资源衰退,网次产量低等。笔者认为,保护鳀鱼资源已刻不容缓。以下围绕鳀鱼资源现状谈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 为开发外海鳀鱼资源,缓解鱼粉需求不足,以黄海水产研究所为主,承担了国家"七五"重点科研攻关项目"鳀鱼资源开发"的研究.三年来运用海洋渔业调查船"北斗号",并组织山东省有关渔业公司生产渔船随同进行试捕,已取得重大进展.经调查和专家评估,黄东海区鳀鱼资源丰富,蕴藏量在280万吨以上,年可捕量约50万吨;并基本探明冬季越冬鳀鱼的密集渔场、洄游规律和分布范围.鳀  相似文献   

13.
俞存根  郑斌 《海洋渔业》2000,22(1):24-26
鳀鱼乃鳀属(Engraulis)鱼类的通称,是世界上单一渔业品种产量最高的鱼种。分布在浙江近海的鳀鱼主要是日本鳀(Engraulis jiponicus Temminck et Schlegel),俗称“烂船丁”,幼体叫“海蜒”,系集群性小型中上层鱼类,资源丰富。过去,由于其利用价值相对较低而一直未成为开发利用渔业,除了某些地  相似文献   

14.
1955年至1970年的15年间,全世界各国捕获的鱼类总产量增长了一倍多,9,3,0007/吨增至7,000万吨(图1)。1970年以来产量变动于6,500万吨到7,350万吨之间。产量低于通常水平主要是秘鲁鳀鱼渔业几乎完全崩溃的结果。过去6年为人类直接消费用的鱼类产量继续增长.研究这种趋势的原因是有教益的。  相似文献   

15.
秘鲁渔业部公告称,2012年的第二个鳀鱼捕捞汛期,鳀鱼捕捞配额比去年同期大幅减少,今年由秘鲁渔业部设定的第二汛期最大允许捕捞量为81万吨,与去年同期的250万吨相比减少68%,为近10年来的最低水平。减少捕捞配额的原因是由于秘鲁沿海地区的鳀鱼资源状况不佳,今年多数月份,秘鲁鳀鱼捕捞产量同比出现下滑。秘鲁的鳀鱼捕捞今年的第二汛期将于11月22日开始,汛期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1月22日至12月31日,捕捞配额为41万吨,第二阶段为2013年1月1日至1月31日,捕捞配额为40万吨。  相似文献   

16.
<正> 鳀鱼乃鳀属(Engraulis)鱼类的通称,是世界上单一渔业品种产量最高的鱼种。分布在浙江近海的鳀鱼主要是日本鳀(Engraulis jiponicus Temminck et Schlegel),俗称“烂船丁”,幼体叫“海蜒”,系集群性小型中上层鱼类,资源丰富。过去,由于其利用价值相对较低而一直未成为开发利用渔业,除了某些地  相似文献   

17.
该文简述了鳀鱼深水层流刺网的结构及特点。两只40马力渔船各带4000目×320目×21.8mm深水层流刺网27片,生产72流次,捕鳀115余吨,产值4.2万元,冷冻后销售利润2.3万元;与小型流刺网比较,产量提高88.2%,延长作业时间20天;与青皮、宝鱼挂网及扒拉网比较,产量提高幅度更大,其经济效益较好。所捕鳀鱼,120~129mm以下低龄鱼体长组占85%,其生长速度很快,在40天里,平均体重增加5.7g,占原体重的44%左右,而且产卵期较长,论证了黄海北部鳀鱼资源丰富,补充群体充足,尚未充分开发利用。为了推动鳀鱼生产大发展,建议今年推广20~30只船,并大力发展鳀鱼加工业,使产加销一体化,提高其经济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水产科技情报》1973,(2):32-32
秘鲁鳀鱼产量居世界首位,1970年估计为1,100万吨。1969年12月初,有一股强大的新增殖的鳀鱼成为捕捞对象。1969~1970年捕捞季节后半期,产量有时每星期竞超过30万吨。  相似文献   

19.
东黄海区鳀鱼资源变动及渔业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明芝  连大军  卢岩 《海洋渔业》2001,23(3):110-112
我国东黄海区鳀鱼资源丰富,渔场分布广。鳀鱼是一种集群性强、昼夜垂直移动明显的中上层小型鱼类。地方名又称鲅鱼食、离水烂、海蜒等。80年代前,因鳀鱼属于低值小型鱼类,其资源并未引起人们高度重视,仅作为部分拖网、定置网等渔具兼捕对象。进入90年代,随着主要传统经济鱼类资源的严重衰退,鳀鱼资源逐步得到大规模的开发利用,从而由兼捕对象变为主捕对象,取得了巨大的捕捞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鳀属(Engraulis)鱼类占北美、南美、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沿岸鱼类资源的很大一部分。北美和南美太平洋沿岸的涌升区域的特征是生产率比较高。再生产条件好的时候,鱼的生物量会暂时的超过其它经济鱼种的生物量,且能增大到极限。鳀的栖息水温和盐度的范围差异很大,这些种群的一部分可以在低盐度、高水温的入江处栖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