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集约化养鱼生产的发展,大规格鱼种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了摸索出网箱培育鲤鱼种高产低耗的规律,为水库发展大规模网箱养鲤提供大量鱼种.1986年我们在蓬溪县寸塘口水库进行了网箱培育鲤鱼种的生产性试验。775平方米网箱,放养鲤鱼种36.415万尾,1196公斤,经50~113天饲养,产大规格鲤鱼种9325.25公斤,平均饵料系数为1.87,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网箱培育大规格鱼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水渔业》1978,(1):5-13
网箱养鱼在国外大约已有一个世纪的历史。国内报道,197.3年以来先后有武昌东湖、山东雪野水库、浙江新安江水库等单位利用网箱进行大规格鱼种的培育试验,上海水产研究所、沙洋水产养殖场和长江水产研究所等用网箱进行饲养成鱼试验,都有不同成效。白莲河水库是1976年开始试养鱼种的,1977年扩大了试验范围与项目。8只试验箱平均成活率79.05%,每立方米水体平均生产281尾4寸鱼种,共计生产大规格鲢鳙鱼种125,828尾。现将试验结果初步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自莲河水库养殖面积6.2万亩,系山谷型水库。1976年开始用5只网箱进行培育大规格鱼种的初步经验(详见淡水渔业1977年第一期)。1977年鱼种网箱扩大到35只,用8只箱作鱼种放养密度试验(详见淡水渔业1978年第一期),其余网箱作生产性试验,检验在生产出实际应用的效果,本文系1977年试验和生产的综合报道。  相似文献   

4.
利用网箱配套培育鱼种,走“自繁自育自养”的路子,是东安县网箱养鱼取得高产的重要措施。自1990年以来,全县共发展鱼种网箱676只,面积28.32亩,与成鱼网箱之比为0.6:1,共培育出15cm以上草鱼种113.42万尾,基本满足了成鱼网箱放养的需要。现将网箱育种配套技术和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江陵县丁家咀水库利用网箱培育大规格鱼种,从1979~1981年共培育出4~5寸规格鱼种12万尾,平均每年培育生产4万尾,相当于本库12亩鱼种池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6.
招生启示     
在水质肥沃的水库里、利用网箱进行不投饵培育鲢鳙鱼(花自鲢)鱼种,不仅切实可行,而且具有不占鱼种塘,不化鱼饲料,成本低的优点。在不投饵情况下,利用网箱在水库里培育一尾4寸左右的花白鲢鱼种,成本不到0.02元,而在池塘内培育同样大小的一尾鱼种的成本在0.03元以上;产量按亩折算,约合15万尾/亩以上,是内塘的30-40倍。因此,这是解决大规格鱼种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南方的一些水库利用网箱一年培育两批大规格鱼种(下称两季培育),取得了亩产3寸以上鱼种30多万尾的成绩。它的成功,引起了许多养鱼单位的关注。但有些地方对两季培育持怀疑态度,加之他们在两季培育过程中,仍沿袭一季培育的办法,结果常常以失败告终。事实上,两季培育并非不可行,只是尚有一些技术方面的问题需要注意。  相似文献   

8.
为亍解决在桂北地区养殖尼罗罗非鱼所需的大规格鱼种,根据尼罗罗非鱼起捕率低的特点,1983年5月15日我们从南宁运回4朝鱼苗15万尾,先后用9只网箱在水色绿豆青色(透明度30厘米)的肥水塘里进行培育。一星期筛选一次,9朝以上的即进入成鱼箱或销售给群众。这批鱼6月17日筛选完,共获九朝鱼种12.1万尾。成活率达80%,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一,搞好网箱配套。王家福告诉笔者,用池塘培育的鱼种进行网箱养殖成鱼,半个月内鱼种很不适应,在网箱内东冲西撞,伤亡很大,加上运输中的损伤,成活率不到80%。而网箱培育的鱼种已适应了网箱内的水环境,极少死亡。他的网箱有4种网眼规格,进行系列化配套生产。利用5号,8号网制成的网箱培育鱼种;10号网、14号网制成的网箱养殖成鱼。  相似文献   

10.
《水产科技情报》1977,(4):12-13
现在,养殖场的鱼种几乎都是用混凝土水槽培育,假如能够用海面网箱完成产卵、培养饵料、培育仔鱼这一整套生产过程,就可以节约土地和劳动力,精简生产设备,减低成本。1974年以来,长崎县水产试验场为此进行了使用简易网箱培育鱼种的试验。  相似文献   

11.
大规格优质鱼种是影响网箱鲤鱼成鱼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池塘培育的鱼种因拉网操作和运输中损伤,以及入箱后不适应网箱环境,入箱初期死亡率较高,此外,网箱养鱼需要鱼种量较大,因此占用池塘面积较多;网箱培育鱼种则没有上述缺点,但以往培育的鱼种一般个体重在50克以下,在成鱼箱中当年很难达到0.5公斤以上的商品鱼规格。  相似文献   

12.
1993年5~6月在罗城县龙潭水库用两批各4个网箱进行了两级草鱼种培育试验。第一阶段鱼种从3.5~5cm培育到8~10cm,第二阶段从8~10cm培养到16~20cm的大规格鱼种。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投放鱼种20000尾,在两个月时间内,平均产鱼种112尾/m^2,共产16-20cm鱼种12545尾,成活率62.73%,产值6272.25元,扣除成本4017元,得纯利润2255.50元,投入产出比1:1.56,利润率56.17%,每个网箱平均获利563.87元。  相似文献   

13.
水库网箱繁育加州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三种网箱对加州鲈进行人工繁殖及夏花鱼种培育。从1996年4月下旬至5月下旬初,共催产三批次(110组亲鱼)。获受精卵21万粒,孵化出苗15万尾,育成体长3cm以上夏花鱼种4万尾。网箱培育肉食性鱼类的鱼种,主要存在着自相残杀的现象,故必须及时分筛分稀,并提供足够的适口饵料。  相似文献   

14.
王玉新 《水库渔业》1982,(2):49-51,15
我省网箱养鱼从1975年开始。从1975年至1978年期间,虽经省、市科研部门的培育试验,但在生产上仍未能取得可喜成果。主要原因是对利用网箱培养大批量鱼种是否切实可行,持怀疑态度。其次从经济效益考虑,每亩网箱需投资8,000-10,000元,如不能生产二十万尾以上鱼种,成本就高于池塘。因此,影响了发展网箱生产的决心。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总结了在池塘中套放小体积网箱培育大规格鱼种的技术。2000年的试验示范表明,经过6~7个月左右的饲养,共收获大规格鱼种62180尾,其中鲤鱼种43610尾,成活率82.6%,草鱼种18570尾,成活率59.5%;平均饵料系数1.71,共获利2.4万元,投入产出比1:1.89。这种箱池式模式大大提高了池塘养殖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网箱养鱼,特别是“放牧式”网箱养鲢鳙鱼在我省发展较快。但长久起来,网箱养草鱼却一直比较落后,特别是网箱培育其大规格鱼种更是一个薄弱环节。为了加速我省大水面开发进程,使网箱养草鱼从鱼种到成鱼一条龙生产。我县于91年开始进行网箱培育草鱼大规格鱼种试验,至今已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并取得了初步的生产经验。  相似文献   

17.
根据各地自然条件和生产规模,大黄鱼鱼种培育可采用池塘培育和网箱培育,网箱可设在自然海区中,也可设在养殖其它品种的池塘中,分述如下:1 网箱培育鱼种1.1 水环境 在海区中,要求水深达5m以上,保证在最低潮时,箱底距海底1m以上。网箱设在池塘中,池塘水深应在2  相似文献   

18.
翘嘴红鲌网箱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翘嘴红鲌网箱人工繁殖技术以及夏花鱼种池塘培育技术进行了研究。在常规养鱼池塘设置小面积网箱人工催产,经池塘孵化出苗培育夏花鱼种(3—5cm)5.4万尾。  相似文献   

19.
90年在白莲湖设置网箱,利用天然生物饵料培育鲢鳙鱼种取,得了初步成功,91年在该湖设置12个网箱,进行不投饵,专门培育鲢鱼种试验的研究,并取得了比一般池塘培育鱼种高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产量。为了把网箱培育其规格鱼种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水平,又回到实践中去更好地指导生产,并为网箱培育鲢鱼种提供生态学方面的参考,我们在91年8至10月采水样,进行了网箱内外若干生态学因子的研究。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2001年3月至2002年10月。在1.73hm^2池塘利用小网箱集中进行乌鳢苗种人工催产孵化,培育过程中按鱼苗规格大小分级到大型网箱中培育大规格鱼种,进行规模化大批量生产。2002年度催产60组乌鳢亲鱼。生产乌仔58万尾。培育大规格鱼种55700kg,利润21986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