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鱼类血液生化指标是反映鱼体生理状态的重要参数,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鱼类的物质代谢强度。同时,血液生化指标检测也是诊断鱼病的重要指标,鱼体一旦产生疾病,其血液生化指标就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随着渔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和精养水平的提高 ,鱼类的病害日趋严重 ,而鱼类出血病就是鱼类死亡率高、损失大、防治较难的一种鱼病。现就出血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 ,提出几点看法 ,供同仁参考。1 出血病的病因鱼类患出血病的原因较多 ,归根到底是环境、鱼类和病原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鱼类的血液存在于心脏、血管内 ,如果血液成分或血管的机能和结构失常 ,会给鱼体组织带来严重后果 ,当血液从血管或心脏流出至组织间隙、体腔内或身体外面 ,称为出血。它可能单独出现或联合出现 ,造成机体重大疾病或死亡。1 .1 水质老化引发出血病鱼终生…  相似文献   

3.
环境胁迫对鱼类血液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液作为反映鱼体生理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与其生活环境质量直接相关。在养殖生产过程中,鱼类面临着水质因子刺激、营养缺乏等所造成的各种类型环境胁迫,这在鱼类血液变化有所体现。本文对环境胁迫影响下鱼体血液生理指标、生化指标及激素水平的变化特点和相应规律进行了综述,同时认为环境胁迫下鱼体血液相关指标改变是造成体内免疫能力的下降的重要因素。通过施用抗应激药物如中草药等能够增强鱼体免疫力,且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环境胁迫所产生的危害,不过提高在鱼类养殖生产中对环境胁迫危害的认识才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海洋渔业》1986,8(6):282-283
(一)刺网的选择曲线。刺网网目能刺挂鱼类,这是由于鱼碰到刺网时,往往会力图穿过网目,大多数鱼体具有纺锤形和可压缩性,当鱼向前冲游时,刺网网曰会沿鱼体表面滑动并紧缩鱼体,直到它无法再前进时,就被刺挂在网上,另一种情况是鱼类未察觉网片(在夜间或光照度低),鱼休的游动惯性使之刺挂网目。鱼体刺挂网目的部位,一般是鳐盖后缘至第一背鳍前缘之间;对于体长过小的鱼,  相似文献   

5.
子宫线虫感染鲤鱼、鲫鱼、乌鳢、斑鳢、真鲷等鱼类,并使这些鱼类产生疾病,对此已有不少报道。子宫线虫病对鱼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子宫线虫的雌虫吸取鱼体的血液,破坏鱼体组织,引起发类和充血,继发感染细菌和水霉,特别严重的能引起鱼类死亡。  相似文献   

6.
鱼类的生长和发育受体内各种激素的调节,其中生长激素对鱼类的生长起主要调控作用.同哺乳动物类似,在鱼类中,生长激素由脑垂体中的生长激素细胞分泌并通过血液运输到作用部位.现有研究发现,鱼类血液中生长激素的含量与鱼体生长速率的季节性变化有显著关系.因此,意味着如果人为增加鱼体中的生长激素含量,能够加快鱼类的生长,进而产生经济效益.生长激素在鱼体中含量很低,从脑垂体中大量获得生长激素用于渔业生产面临着生产效率低下、成本高等问题.这就限制了生长激素在生产中的大规模应用.但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利用重组的鱼生长激素进行渔业生产就有了可能性.为此,本文就鱼类生长激素研究进展及其对鱼类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鱼鳍趣谈     
鱼类的鳍可分奇鳍和偶鳍两大类。奇鳍不成对,一般位于鱼体的正中,包括背鳍、臀鳍和尾鳍。偶鳍则成对,位于鱼体的两侧,包括胸鳍和腹鳍。鱼鳍是鱼的主要运动器官和保持身体平衡的工具,并能起推力和舵手作用。  相似文献   

8.
鱼体脂肪、蛋白质含量的季节变化是鱼类生物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与洄游、性腺发育、繁殖力、体长等都具有密切的关系,反映了鱼类生活史的不同阶段变化过程.本文根据国内外对鱼类脂肪、蛋白质含量的研究资料,初步阐述了脂肪、蛋白质含量在鱼类洄游、性腺发育、繁殖力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及机理,指出了研究鱼类能量学对于更好了解鱼类的生物学特征、鱼产品加工业以及制订渔业管理措施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水产品是向怀孕妇女重点推荐的食物之一。这么推荐的理由有很多。下面只简单介绍几条食用水产品的好处。我们应该记住,水产品之所以被重点推荐,主要是因为它具有较高的ω-3脂肪酸含量。ω-3脂肪酸是鱼体中最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这种营养元素对于妊娠期间的妇女特别重要。鱼类,尤其是各种野生鱼类含有丰富的ω-3脂肪酸。ω-3脂肪酸对于维持正常的身体状态和健康是非常重  相似文献   

10.
周兴华  陈建等 《内陆水产》2001,26(11):30-31
近年来鱼类养殖病害越来越严重:鱼类病害已超过100种,其中危害严重的达10多种,有些甚至造成了灾难性损失,如20世纪90年代初淡水鱼的暴发性出血性败血症、前几年广东部分地区流行的鳜鱼出血病等。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除了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外,还与鱼体自身的抗病力有关。本文浅谈鱼体的抗病力及其提高措施,供参考。1鱼体的抗病力在一定的条件下,只有外界因素的作用,或仅有病原体的存在,并不能使鱼生病,还取决于鱼体本身对疾病的抗病力。鱼体的抗病力实际上就是指鱼体的免疫力。鱼是一个活的生命,它有自己独特的免疫手段…  相似文献   

11.
有机磷农药对鱼类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综述和分析了有机磷农药对鱼类的毒性效应,包括急性毒性及判断,在鱼类组织器官的毒性效应和血液中生化参数的影响,在鱼体中的生物积累,毒性作用机理,联合毒性效应,生物检测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鱼类黏膜层(主要为皮肤、鳃、肠道等部位)及其共生微生物在调节鱼类黏膜层微环境稳态、促进鱼体健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10年来,鱼类肠道黏膜层微生物因其在鱼体营养和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备受关注,而人们对于其他部位黏膜层(如皮肤、鳃)共生微生物的研究却相对滞后。为更好地了解鱼类黏膜层微生物与鱼体健康的关系,本文将结合近年来的研究结果,对鱼类黏膜层微生物的群落特征、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影响因素、研究策略和应用价值等方面对鱼类黏膜层微生物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综述,旨在为鱼类黏膜层微生物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及其在生产、实践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夏秋季慎防鱼类患黑点病病鱼身体消瘦,体表及鳍条、鳃盖、下颚等部位布满黑点,手摸有粗糙感,严重时,可引起鱼体弯曲,甚至脊椎骨变弯。主要危害草、鲢、鳊等鱼苗鱼种,长江流域都有发现,夏秋季均有流行。防治技术:①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10公斤,杀灭椎实螺;②...  相似文献   

14.
<正> 一、刺网网目尺寸与鱼体尺度的关系(一)刺网的选择曲线:刺网网目能剌挂鱼类,这是由于鱼碰到刺网时,往往会力图穿过网目,太多数鱼体具有纺锤形和可压缩性,当鱼向前冲游时,刺网网目会沿鱼体表面滑动并紧缩鱼体,直到它无法再前进时,就被刺挂在网上;另一种情况是鱼类未察觉网片(在夜间或光照度低),鱼体的游动惯性使之刺挂网目。鱼体刺挂网目的部位,一般是鳃盖后缘至第一背鳍前缘之间;对于体长过小的鱼,其最大体周小于或等于网目周长,能够穿过网  相似文献   

15.
夏季是鱼塘里的丝藻、硅藻等藻类植物生长繁殖的旺盛期,当鱼类活动、觅食时,极易被这些藻类缠绕,并在伤口上形成藻附症,属植物性病害。当藻类寄生鱼类皮肤后,刺激鱼体增生粘液,大量粘液凝固后,使鱼体上长有一层凹凸不平的白粉状物质,久不脱落,还会蔓延,但速度较慢,待“藻附”严重时,鱼体好象打了一层白粉,俗称白粉病。若防治不及时,会使鱼类抵抗力降低,从而容易感染上其它疾病而死亡。笔者对藻附症常采用化学防治或植物防治,也可两种防治法同时进行,效果很理想。方法一:化学防治。每667米水深1.5米的鱼塘,用硫酸铜…  相似文献   

16.
转基因鱼所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进 《齐鲁渔业》2004,21(2):5-6
转基因鱼是借助生物技术的手段,将外源基因转入鱼体,通过外源基因的定点整合,使其优良性状在鱼体上得以表达,并经过人工选育而培育出的一类性状优良、遗传稳定且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鱼类。鱼类基因转移技术最先在我国建立。1985年我国科学家朱作言等人成功获得了转基因鲫,它证实了外源基因在受体鱼内的整合、  相似文献   

17.
粘液是鱼体的组成部分,是鱼类皮肤衍生的,属鱼体中的腺体分泌物。  相似文献   

18.
(十五)拐棍鱼别名企鹅鱼、斜鱼、黑白线鱼,系脂鲤科曲线鱼属鱼类,产地:巴西。1形态特征拐棍鱼体呈长形,稍侧扁,尾鳍呈叉形,体长可达6厘米。拐棍鱼体为银白色,各鳍均为透明的浅黄色,自鳃盖后,身体两侧,沿体侧线各有1条深黑色鲜明的纵向宽条纹,此条纹在尾柄基部转变方向,一直拐向尾鳍下叶的末端。像一根黑色的拐棍镶在鱼的身上,故称其为拐棍鱼。拐棍鱼在水中休息时,它的尾部会渐渐下沉,整个身体斜停在水中,所以又称其为斜鱼。2生活习性拐棍鱼容易饲养,它们喜欢弱酸性的老水,最适宜的水温是20~25℃,在18℃以上的水温中,它…  相似文献   

19.
矿物质的营养作用及其在鱼饲料中的添加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宏  杨良玖 《内陆水产》1999,24(3):10-11
矿物质又称为无机盐类。是饲料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它们是构成鱼体的必需成分。同时对于维持鱼体的正常内在环境,保持物质代谢的正常进行,以及保证各种组织和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也是不可少的。鱼类营养方面需要量和营养作用较大的矿物质主要有钙、磷、镁等。此外,还...  相似文献   

20.
7-9月高温季节对每667m2载鱼量达300-400kg的高产鱼池来说,既是鱼类生长较快,也是鱼病发生较多的季节。因此,必须搞好以下3个方面的管理:1合理投饵施肥,做到量少次多饵料的质量和投喂的技术是影响池鱼丰产的关键,应根据饲养鱼类、鱼体发育阶段,池鱼活动情况以及季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