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6)渔捞死亡系数和渔获率水产资源学中一般将“系数”(Coefficient)和“率”区别使用。“率”就是比例,以百分比等表示,是没有量纲的数值。所谓“渔获率”,就是最初之资源量与渔获量的比。而渔捞死亡系数,也可叫作“瞬时率”,是在一小段时间内捕获的比例,具有时间之倒数这一量纲。所以用微分方程表示资源变动时,就出现了渔捞死亡系数F,但以公式表示时,一般都用渔获率E。资源变动并不单由E或F决定,必须兼顾其间的自然死亡系数M。  相似文献   

2.
冯辉 《科学养鱼》2001,(1):41-42
一、饲料系数的概念 饲料系数是在养殖过程中所投料总重量与池鱼总增重量的比例。 计算饲料系数应注意主养尾数与收获尾数的差异,差异太大说明养殖过程中发生病害或搭配品种不合理,会影响到饲料系数,一般来说成鱼养殖正常成活率应在90%左右,鱼种成活率应在80%左右。以此尾数计算饲料系数较为合理。 二、影响饲料系数的因素 饲料系数指的是在整个养殖周期内的饲料效率,一般来讲,影响饲料系数的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 1.鱼种质量 我国传统养殖技术总结为“八字精养法”,种为其中一个重要方面。“种”是指数量足,体质健壮,规格…  相似文献   

3.
路兆宽 《齐鲁渔业》2011,(12):29-31
1高产原理 淡水池塘养殖“双季双吨”高产模式,简言之,就是“一年养两季,亩产两吨鱼”。具体为同一池塘在1年的时间里出塘2茬成鱼,每茬出产成鱼平均每667m^2 1000kg。之初,  相似文献   

4.
解中东 《科学养鱼》2001,(10):10-10
当前,河蟹养殖存在不少问题,譬如种苗、病害、品质、销售等等。出现这些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忽视了河蟹的市场定位。因此,本文拟重点就河蟹市场定位问题作探讨,并据此提出今后河蟹养殖的发展思路。一、关于河蟹应有的准确市场定位河蟹是一种名贵水产品,“名贵”水产品才应是河蟹正确的市场定位。从河蟹养殖的发展动因来看,河蟹养殖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之所以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新兴产业,也就是因其“贵”。当然,今天之“贵”与昨日之“贵”,已存有很大差异。从目前河蟹的消费层次来看,普通百姓仍不是河…  相似文献   

5.
赵利华 《水产科技情报》1985,(2):26-27,M032
物种多样性是反映着一定区域,或一定生境里各个物种相互松散(指界线不明显,不“具体”)结合的结构单元之属性。这是反映生物群落重要特征之一。在不同时间内,不同水域环境条件下,常由多种物种结合在一起。在这个结构单元里,它们的种类数及个体间比例是不同的。为反映和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组成结构,用多样性指数予以表示,是群落生态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黄德明 《内陆水产》1997,22(4):15-15
立春之后,随着水温的上升,亲鱼的摄食量日趋旺盛。此时,正值雌性亲鱼初级卵母细胞吸收大量的营养物质,准备向成熟期转化的时期;雄性亲鱼的性腺将产生大量的精液。这时的饲养管理关键就是亲鱼繁殖前的强化培育工作,它直接影响亲鱼的催产率。因此,加强亲鱼的春季饲养管理是整个亲鱼培育工作中的关键。1亲鱼的分池放养亲鱼的分地时间,在越冬后产卵前,有条件的地方,雌雄亲鱼最好是分开专池饲养。不能专池饲养的,在分池时,应考虑好雌雄的搭配比例,如果是采用自然授精,一般搭配比例为1:1或1.5:1;如采用人工授精,搭配比例可为2…  相似文献   

7.
我国养殖鱼产量不断增加,但活销比例仍然超过95%,鱼多价贱,严重制约了养殖业的发展。近几年这种困难出现扩大之势,成为造成“三农问题”、“水产食品安全问题”等社会大问题的原因之一。在该形势下,发展高品质养殖鱼的冷却链鲜鱼物流产业,是解决养殖鱼过分依靠活鱼流  相似文献   

8.
饲料粗蛋白质量分数39.98%~40.28%,淀粉总量占饲料24%。7组饲料中,α-淀粉质量分数分别为3%、6%、9%、12%、15%、18%、21%,生淀粉质量分数分别为21%、18%、15%、12%、9%、6%、3%。试验龟均重(14.46±1.46)g,试验时间56 d。结果表明,组与组之间相对增重率、饲料系数均有显著差异。相对增重率随着α-淀粉在饲料中的比例增加而增大,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增重趋缓;饲料系数则随着α-淀粉比例增大而减小。以α-淀粉与生淀粉之比1:1即各占饲料质量分数12%为最适比例。  相似文献   

9.
长吻Wei能适应坝下流水池生态环境,生长快、饲料系数低、成活率高。经2个月时间的驯养,均体重由6.97g增至29.28g,相对增重率达320%,成活率高达97.5%,饲料系数为1.23,摄食率、饲料转化效率与室内流水池试验结果相近。  相似文献   

10.
陈万光 《内陆水产》2005,30(2):45-46
绿毛龟是一种珍贵的高级观赏动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素有水中“活翡翠”之美誉.是馈赠的高级礼品,非常适合家庭饲养。人工饲养绿毛龟具有设备简单、管理方便、投资少、成本低、见效快、收益高等特点。快速培育绿毛龟就是采用人工方法.经过一定的技术处理.在较短的时间内使龟背长出绿毛育成绿毛龟。  相似文献   

11.
小流水池饲养长吻鱼危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吻鱼危能适应坝下流水池生态环境,生长快、饲料系数低、成活率高。经2个月时间的驯养,均体重由697g增至2928g,相对增重率达320%,成活率高达975%,饲料系数为123,摄食率、饲料转化效率与室内流水池试验结果相近  相似文献   

12.
植酸酶在点带石斑鱼配合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植物性饲料含量分别为12.7%和32.7%的点带石斑鱼的配合饲料中按比例添加植酸酶,通过32d的养殖,与对照组相比,结果显示添加植酸酶可以促进石斑鱼的生长,提高石斑鱼的相对增重率,降低饲料系数。  相似文献   

13.
鳗鲡养殖是我国新兴的高效养殖业。养鳗中—个突出的问题是:鳗鲡的个体生长差异较大,部分鳗苗经过2—3年饲养仍不能达到上市规格,变成留之无益、弃之可惜的“老头苗”(僵鳗),一般养鳗场“老头苗”占的比例在10-20%。形成“老头苗”既有先天性的原因,也有后天养殖过程中技术的问题。鳗鲡和其他动物一样,  相似文献   

14.
发展生产力的理论观点,是十三大精神的核心内容,如果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赵紫阳同志报告全篇的“脊梁”,那么发展生产力的观点,就是支撑这根“脊梁”的“立柱”和“基石”。因此我们学习赵紫阳同志的报告,在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还应认真学习发展生产力的理论观点,并应力图弄通它,掌握它,使之成为我们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南,  相似文献   

15.
农村大多数的养鱼池池埂较宽且没有硬化,是种植青饲料的好地方。素有“牧草之王”之称的紫花苜蓿也是饲养草食性鱼类的优质青饲料,深受渔农的欢迎。它具有耐旱、抗寒、耐盐碱、生长迅速、再生速度快、繁殖率高、适应性强等优点。紫花苜蓿营养丰富,鲜草投喂草食性鱼类,其饲料系数可以控制在25以内。要在池埂上种好紫花苜蓿,需掌握以下要点。  相似文献   

16.
黄河鲤鱼同松江鲈鱼、兴凯湖鲴鱼、松花江鲑鱼并称为中国淡水四大名鱼。我国自古就有“岂其食鱼,必河之鲤”、“洛鲤伊鲂,贵如牛羊”之说,向为食之上品。黄河鲤以其肉质细嫩鲜美、金鳞赤尾、体态优美而驰名中外,是我国的宝贵鱼类资源,同时,其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含肉率高且营养丰富,并有利尿消肿、益气健脾、平肝祛风、通脉下乳之功效。  相似文献   

17.
幼鱼比例检查是指对渔获物中小于可捕标准的幼鱼产量占同鱼种总产量的比例的检查。东海区渔政部门主要是对底拖网、帆张网作业的渔获物中的幼鱼比例实施检查,其重点检查时间为每年 9月  16日至10月31日,并以渔船返港卸货检查为主,对海上作业和港口停泊的渔。船也可以进行抽查。    一、宁波港实施幼鱼比例检查之实践    近五年来,宁波市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处(以下简称市渔政处)根据农业部东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的要求,在每年的重点检查时间内,对来宁波港渔船实施幼鱼比例检查,共检查渔船5500余艘次,对超比…  相似文献   

18.
蚯蚓快速高产养殖技术的关键有四点:一是选用良种。“大平二号”、“北星二号”繁殖率高、定居性好、适应性强、易饲养、好管理、个体大、产量高;二是“三群”分养。将种子群、繁殖群、生产群按1:2:5的比例分群饲养,循环收取,使之不断提纯、复壮、更新,始终保持种群优势;三是施用蚯蚓营养添加剂。这种添加剂以非蛋白氮和腐殖酸为主,配以少量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促进蚯蚓生长和产卵起到较好作用;四是蚯蚓饲料以肥沃的河泥或沟塘泥、青草为主,加入一定比例的畜禽粪便腐殖而成。这种饲料质地细、熟、烂,营养好,蚯蚓喜食速长。采用…  相似文献   

19.
水产品,特别是盐干品和淡干品,时间放得稍多了些,就会发“黄”发“(月毫)”,也就是人们称作为“褐变”或“油烧”。过去总认为是脂肪氧化的作用,从这方面采取抑制的办法,但总觉得效果不够理想。去年9月,我有机会参加赴日水产品保鲜、加工考察组,听到了日本水产科学者的见解,他们即按自己的见解进行防治,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20.
虽然说“肥水养大鱼”,但过肥的水质也是导致鱼浮头和泛塘的潜在原因。如果说水质过肥是浮头泛塘之“根”,那么天气突变就是泛塘之“本”。因此,平时应加强巡塘,及时准确预测浮头,以免泛塘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