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推广选进科学技术和实用技术、摸索和探讨池塘养鱼大面积综合增产技术,大幅度提高池塘养鱼产量。江西省水产局1990年下达我市农业部“丰收计划”《池塘养鱼大面积综合增产技术》课题,试验选点在樟树市张家山乡。试验需使用池塘面积3000亩;要求平均亩净产450公斤;  相似文献   

2.
<正> 我省气候寒冷,无霜期短,又缺乏养鱼经验,鱼产量不高。为了探索北方高寒地带池塘养鱼高产技术,在总结本省群众养鱼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在佳木斯市永安公社养鱼场,经过三年(1979-1981)试验,使池塘单产提高。1979年271亩池塘,总产88,460斤,亩毛产326.4斤,亩净产304.8斤;1980年320亩池塘,总产149,750斤,亩毛产468斤,亩净产430.7斤,1981年316亩池塘,总产160,212斤,其中上市160,212斤,亩毛产507斤,亩净产462.28斤。现将试验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我国池塘养鱼受传统习惯影响,各地对池塘养鱼面积的统计方法均不统一。有以池塘浅水位、常水位、高水位、池埂埂面、填挖分界线和池埂中心线为丈量依据或直接将习惯面积、交农业税面积作为标准,统计方法十分混乱。计算得出的鲜鱼亩产量和亩上市量等各项经济核算指标五花八门,无法比较和反映各地池塘养鱼的实际产量、经济效  相似文献   

4.
池塘养鱼在我国已有悠久历史。目前在传统的养殖技术基础上,逐步向机械化和现代化发展。单位面积产量逐步提高.亩净产接近3000斤。如1977年无锡市河埒公社渔业一队两口池塘,面积10.5亩.亩净产2263.3斤;福州市赤卫公社七一大队一口池塘,面积10.3亩,亩净产2983.7斤。1978年,  相似文献   

5.
我市《池塘养鱼1000亩亩产500kg 技术》项目,是市科委1988年下达给市农林局的试验项目。到年底完成试验水面1150亩,平均亩毛产605.2kg,亩净产527.15kg,平均亩盈利1107元。总毛产69.6万 kg,总净产60.62万 kg,总产值331.3万元,总净产值146.2万元。各项生产、技术指标均达到或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天然河道鱼产量,进行了围拦河沟养鱼的试验。围拦面积29.84亩,共放养鲢、鳙、草鱼、鲂、鲤、白鲫大规格鱼种及夏花33,232尾,以池塘精养方式饲养。经半年时间,获亩净产255.44公斤,亩净利润330.64元。  相似文献   

7.
沙县位于福建省西北山区,现有池塘养鱼面积近万亩,占全县淡水养殖面积的64.2%。由于地处丘陵山区,大部分池塘多系山垄田、烂泥田和冷锈田改造而成,且日照时间较短,山泉水温低,不少池塘面积小、水浅、生产条件差,群众又缺乏养鱼技术,因而鱼产量低,效益不高。全县1992年池塘平均亩产仅273.1公斤。为了较大幅度提高池塘养鱼单产和经济效益,1993~1994年县水技站承担了衣业部下达的“山区大面积池塘养鱼综合高产高效技术”丰收计划项目,两年推广池塘面积6060亩,平均亩净产421.5公斤,平均亩增产148.4公斤,亩增产值1017元。199…  相似文献   

8.
<正> 我所位于珠江支流东面,河水受潮汐影响,潮差0.9—2.1米。基于这一自然条件,特利用潮汐水位差设计成池塘微流水养鱼系统,面积共15.7亩。经两年养殖证明,它适于密养,鱼类生长快,1981年平均亩净产3262斤。1982年平均亩净产4030斤,其中以进水闸门的5号塘(2.9亩)单产最高,平均每亩毛产10,067斤,净产6603斤,其中草鱼净产4118斤。  相似文献   

9.
商丘市1997年池塘养鱼面积5.2万亩,产量为664.3万公斤,分别占全市养鱼水面和总产量的61.5%和81.3%,平均单产147公斤。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加快商丘市渔业发展步伐,1997—1998年,对全市15050亩低洼盐碱区水面进行养鱼试验。1998年总产量856公斤,总产值5072万元,亩净产482公斤,亩净增产234公斤,亩净增收538元,投入产出比1:1.65。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0.
郭严军 《河南水产》1991,(3):56-56,F003
“池塘大面积养鱼高产技术推广试验”是农业部水产司,1989年下达,由河南省水利厅水产技术服务总站和洛阳市水利水产局共同承担的项目。项目要求:池塘养鱼面积1万亩;1989-1990年平均亩净产300公斤;亩均利润500—600元。  相似文献   

11.
无锡郊区现有清水养殖面积18900亩,其中池塘面积14000亩,占75%,近几年因经济建设的需要,池塘面积在年递减1-2%的情况下,总产仍持续增长,单产年年提高,89年全区13459亩精养池塘亩净产683.3Kg,其中1364.41亩池塘取得了净产1035.63Kg的好成绩,实现了千亩鱼池亩产吨鱼的经济效益,主要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八十年代是开创珠江三角洲池塘养鱼的黄金时代,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使珠江三角洲的池塘养鱼事业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1989年,广东省池塘养鱼面积发展到200万亩,塘鱼总产达65.3万多吨,其中珠江三角洲的深圳、东莞、广州、佛山、中山、珠海、江门七市池塘面积111万多亩,塘鱼产量43.7万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池塘养鱼经济效益,力争产量与效益同步增长,1992年沅江市鱼类良种繁育场开展了以提高池塘养鱼经济效益为主的养殖试验,全场154亩成鱼精养水面,获得了亩净产494.2kg.亩利润803.9元的效益,达到了产量与效益同步增长的目的。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渔业经济研究》1988,(3):48-48
北京地区池塘养鱼,其中鲢鳙鱼的单产已养733公斤,超过国内所报道鲢鳙鱼亩净产:250~300公斤的极限。究其原因有两个:一、鲢鳙鱼在精养塘中具有滤食池塘浮游生物及精饲料的两重性,增加了一条商品饲料途径,如通县梨园乡渔场1986年280亩成鱼塘平均亩毛产700公斤,其中鲢鳙鱼480公斤,净产为380—400公斤。二,依靠生活污水的注入,再加上投喂精饲料,  相似文献   

15.
刘尚荣 《重庆水产》1991,(1):12-14,22
池塘养鱼要获得较高的单位面积鱼产量,必须改革传统的放养结构,投喂全价配合颗粒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笔者1989年在12亩池塘内利用颗粒饲料主养鲤鱼,共产成鱼14540.5公斤,其中产鲤鱼8984.52公斤,产滤食性鱼类4340.4公斤,产草成鱼853.83公斤。以总净产鱼计算,饲料系数为1.46,每公斤鱼的饲料成本为2.2元;  相似文献   

16.
<正> 生活污水应用于养鱼,特别是培育鱼种,具有成本低,产量高,见效快等优点。北镇县沟帮子渔场利用生活污水养鱼,1981年8.4亩池塘亩净产成鱼520斤。1982年进一步进行了池塘成鱼养殖和培育鱼种试验,结果是:成鱼亩净产712斤,鱼种试验68天,亩产鱼种358斤,规格4.1寸,其中2号培育池亩产鱼种400斤,规格4.2寸。现将用生活污水培育鱼种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1990年全省池塘养殖面积265万亩,占全省养殖水面的49.9%。池塘养殖产量40万吨,占总养殖产量的83%。其中精养鱼塘108万亩,产鲜鱼27.4万吨,亩平产253.7公斤。与1985年相比,面积增加40.4万亩,单产提高71.5公斤。精养塘面积占全省放养面积20.4%,产量却占全省养殖产量的56.9%。池塘养鱼的产量和效益优势,确立了其在我省渔业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8.
<正> 我所位于珠江支流东面,河水受潮汐影响,潮差0.9—2.1米。基于这一自然条件,特利用潮汐水位差设计成池塘微流水养鱼系统,面积共15.7亩。经两年养殖证明,它适于密养,鱼类生长快,1981年平均亩净产3262斤。1982年平均亩净产4030斤,其中以进水闸门的5号塘(2.9亩)单产最高,平均每亩毛产10,067斤,净产6603斤,其中草鱼净产4118斤。  相似文献   

19.
池塘养鱼亩产超两吨放养技术广东阳春县潭水镇农户刘光宇,承包一口面积8亩的池塘。在水产科技人员的指导下,通过科学放养,精心管理,结果1993年池塘总净产17084公斤,亩产2135.5公斤,首次突破亩产超两吨记录,总收入5.4万元,纯收3.4万元,亩纯...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从1986年元月开始,至1987年12月17日验收结束,探索了池塘高产的综合性技术措施,解决了大面积连片池塘养鱼高产、稳产的途径。一、参试情况与试验结果: 参试单位共37个,承包专业户共1149户,投入劳力2091个,试验塘1306口、面积11957亩,其中一类塘3768亩,二类塘4556亩,三类塘3633亩。 1、产量:1987年参试成鱼塘11957亩,总产鲜鱼4846.5吨,亩产405公斤,亩净产346.8公斤,其中以草鱼为主的吃食性鱼187.3公斤,以鲢为主的滤食性鱼159.5公斤。比1986年的亩毛产和净产分别增加74.1公斤,65.9公斤,与试验前的19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