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洋经济是国家繁荣和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海洋开发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本文根据上升流的形成、分布和作用,上升流的理化环境特征以及上升流区生物的生态特征,结合国外开发利用深层海水资源的实践,对我国人工上升流水产养殖利用前景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1990年3月,我们进行了胭脂鱼人工繁殖试验。采用的是高效鱼类催产合剂3号,该药是宁波市激素制品厂的最新产品。它是由地欧酮(DOM)和鲑鱼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SGnRH—A)组成。  相似文献   

3.
大西洋牙鲆人工养殖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西洋牙鲆(Atlantic flounder),学名犬齿牙鲆(Paralichthys dentatus)或狼齿牙鲆,英文称之为Summer flounder,即夏季牙鲆或夏令鲆,也称巨齿牙鲆(Large-tooth flounder)。其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易于烹饪。我们于2002年9月12日从美国首次引入进行养殖,本文结合国外资料和我们的养殖经验,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4.
斑节对虾人工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国北方对虾养殖品种单一,开发和引进新的优良品种,已引起广大水产科技人员和养殖生产单位的极大关注。1992年我们选择了经济价值高、生长快、周期短、个体大、耐高温、广盐性、食性杂、抗病力强、味道鲜美的斑节对虾进行了生产性养殖试验,以探索斑节对虾这一南方特有品种在北方的人工养殖条件下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及生长规律,同时观察和探讨斑节对虾和中国对虾在相同养殖条件下的特性和经济效益分析,给大面积引进与推广提供经验。 1 试验场地与条件  相似文献   

5.
郑建平 《淡水渔业》1995,25(5):35-37
鳗鲡人工饲养技术郑建平(广东省肇庆市粮食局科技中心)日本鳗鲡(AnguillaJaponica)属鳗鲡目、鳗鲡科、鳗鲡属,为名贵鱼类。1993年我们在广东肇庆市进行了日本鳗鲡(以下简称鳗鲡)的养殖试验。以后又在广东新兴县推广鳗鲡的养殖,效益良好。现将...  相似文献   

6.
甲鱼,学名中华鳖,俗称团鱼、圆鱼、神守等,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全身各部分均可入药,有较高的保健及药用价值,是一种膳药同源的淡水名贵养殖品种。自开展人工养殖以来,鱼鳖混养、集约化精养、利用地热资源或温室加热缩短养殖周期等人工养殖技术不断完善和提高,为了解决甲鱼苗种供应问题,我们对其人工繁育技术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7.
史氏鲟南移人工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懿哲 《科学养鱼》1999,(10):18-18
史氏鲟(Acipenserschrencki)原产于黑龙江流域,为淡水定居性鱼类。其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尤其是鱼卵加工成黑鱼籽酱,素有“黑珍珠”或“黑色黄金”之称,因此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饲养潜力。据此,我们于1998年引进史氏鲟苗种进行南移养殖,...  相似文献   

8.
史氏鲟(AcipenserSchrencki)原产于黑龙江流域,为淡水定居性鱼类,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饲养潜力。我们于1998年引进史氏鲟苗种进行南移养殖,旨在利用南方优越的气候条件、优良的水质、丰富的生物饵料促进其快速生长,以开发出一个新的优良水产养殖种类。经过6个月的饲养,最大个体重0。78kg。现将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1养殖条件养殖地是在原欧洲鳗养殖设施基础上改建的水泥地,面积为15mX15m,池水深l米。每口地设水车式增氧机1部。水源为地下次表层沙滤水,水质清新,无污染。2放养放养前彻底清洗池塘后用30X10-;’浓度高锰酸钾…  相似文献   

9.
向曙光 《科学养鱼》1992,(2):7-7,21
三年来,我们多次进行了稻田人工养殖牛蛙试验,总结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养殖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结果综合报道如下: 一、稻田条件水源有保证、水质较好,排水方便。当然,正沟田两侧和住房附近的稻田也可选  相似文献   

10.
自然条件下匙吻鲟以浮游动物为主要食物,但在规模养殖条件下天然饲料很难满足生产需求。为此我们进行了用配合饲料喂养匙吻鲟苗种的试验,并与生物饵料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11.
肖懿哲 《内陆水产》1999,24(6):22-22
史氏鲟(AcipenserSchrencki)原产于黑龙江流域,为淡水定居性鱼类。其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尤其是鱼卵加工成黑籽酱,素有“黑珍珠”或“黑色黄金”之称,因此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饲养潜力。据此,我们于1998年引进史氏鲟苗种进行南移养殖,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北方沿海地区日本对虾,养殖面积不断扩好,虾苗及亲虾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为保护海捕亲虾资源,促进养殖捕捞同步发展,走人工越冬培育亲虾的路子已势在必行。为此,我们于1995-1998年进行了养殖日本对虾人工越冬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l试验材料l.l设施设备1995-1996年用越冬池2个,倒地ml个,池子规格为长X宽X高一11X4.2X].3;1;’,底面积为46.2叶;1997-1998年用池子5个,倒池用1个,每池规格为8X4。1.5J,Jfa面积为32奸。池底在离出水孔二I;1处铺设1()of。1厚细沙,并铺设“非”字型塑料充气管。其它设施…  相似文献   

13.
石斑鱼属于(鱼旨)科石斑鱼属,其种类有100余种,世界上的暖水海域均有分布。我国产的石斑鱼约有廿多种,主要分布在东海和南海,常见的有青石斑鱼(土鲙)(Epinephelus awoara(T.R.S))、鲑点石斑鱼(红鲙)(E.faris(Thunberg))、赤点石斑鱼(E.akaara(T.R.S))等。石斑鱼为肉食性、底栖性鱼类,多栖息于热带及温带底质多岩礁的海域,进行深浅洄游,,但活动范围甚小,喜欢吞食鱼类和虾类,具有生长快、个体大、肉质嫩等特点,其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体色美,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在港澳地区被视为吉祥之物,享有上等佳肴之美称。目前,在香港,重500克左右的石斑鱼售价达200元港元,若遇传统假节日,售价更高,是一种竞争能力较强的创汇品种。就目前的生产水平看,石斑鱼养殖虽然投资较大,但生产效益高,一般投入  相似文献   

14.
《淡水渔业》1974,(6):3-4
凤江公社位于粤东饶平凤江出海口,鳗鱼资源十分丰富。1972年,进一步落实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伟大方针,配合外贸发展的需要,开始组织鳗鱼苗天然捕捞生产和成鳗养殖生产。由于路线对头,领导重视,勇于实践创新,使鳗鱼养殖生产有了很快的发展。1972年全社生产鳗鱼苗130万尾,放养成鳗面积600多亩,其中凤江公社鱼苗场试养成鳗6.5亩,平均年亩产225斤。现将我们鳗鱼养殖生产的儿点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养殖品种市场行情一直走低,养殖效益日益下滑,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已迫在眉睫,为此,我们对青虾人工集约化高产养殖进行了一些探索。1鱼池条件养殖池位于五岳水库渔场,标准化鱼池6个,单池面积5亩,计30亩;形状为长方形,系东西走向;长宽比为2.5∶1;水源引自五岳水库,自流排灌,水质清新,溶氧丰富;进水口和排水口分设在虾池两端,设有过滤和防逃设备。2放养前的准备工作放养前15天,池塘经过干池暴晒和生石灰干法清塘(每亩施生石灰85kg),进水时用80目尼龙筛绢网过滤,加水1.0m左右。在鱼池中设置用旧网片、树枝和凤眼莲为青…  相似文献   

16.
鲍的人工养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鲍的养(增)殖方式,大体可分为3大类型6种形式:一是池式养殖,包括工厂化(陆地池)养殖、潮间带水池养殖;二是箱(笼)式养殖,包括网箱养殖、筏式养殖、沉箱养殖;三是岩礁增殖。除工厂化养殖将作较详细介绍外,其余养殖方式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H.Milne-Edwards)是名贵水产品之一。80年代各地对河蟹人工育苗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差异很大。1994年我们在滦南县张崔育苗室进行了工厂化育苗生产,取得了总产264kg,单产0.88kg/m~3的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18.
大鲵人工养殖试验任东明,赵国富,李传群(湖北省房县第一职业中学)大鲵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分布在我国华南和大巴山脉一带。近年由于人为捕杀严重,资源遭受催残,开展大鲵人工养殖已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就我们几年来养殖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大鲵的生活习性1.食性...  相似文献   

19.
游克仁 《海洋渔业》1994,16(4):169-170
<正> 在我国东海和南海海域中,生活着一种非常奇特的鱼类——海马。它的外形很古怪:头部象马,尾部细长而卷曲,体形侧扁,全身无鳞,呈黑褐色,躯体由许多环节组成,在一些环节上还生有小突起。由于它的体表披着坚硬的环状骨板,看起来就象穿着甲胄的战马,又有点象传说中的龙,所以,人们又称它为“龙落子”。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本人在教学和指导养蛙户的实践过程中,休会到养牛蛙并不很难,只要掌握好几个技术原则和生产环节就能成功。本文试作粗略介绍。三个技术原则 (一)近似自然的原则作为冷血动物的牛蛙,在漫长历史岁月中形成的生理特点和野生习性,是不可能在人工饲养的短暂时期内改造和驯化得了的。所以,养蛙者所提供给牛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