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大豆分离蛋白/壳聚糖可食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大豆分离蛋白和壳聚糖为成膜基材,制备出可食膜,研究成膜材料配比(SPI∶CS)、甘油添加量、pH和干燥温度对膜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SPI∶CS的减小,膜的抗拉强度逐渐增大,断裂伸长率先增大后减小,WVP先减小后增大,大豆分离蛋白和壳聚糖最佳配比为3∶3;随着甘油添加量的增大,膜的抗拉强度逐渐减小,断裂伸长率逐渐增大,WVP先减小后增大,甘油最佳添加量为2.0%;随着pH的增大,膜的抗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断裂伸长率逐渐增大,WVP变化不显著,膜液最佳pH为3;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膜的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逐渐减小,WVP逐渐增大,最佳干燥温度为60℃。  相似文献   

2.
以胡萝卜渣中提取的胡萝卜纤维(carrot fiber, CF)为原材料进行酶改性,研究纤维素酶浓度和反应时间对CF的平均长度、平均宽度、长宽比、还原糖浓度和可及度的影响,以及纤维素酶改性前后CF平均长度和平均宽度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随着纤维素酶浓度和反应时间的增加,CF的平均长度、平均宽度和长宽比减小;还原糖浓度和可及度增加。从节约纤维酶用量和时间的角度考虑,当纤维素酶浓度为0.4 mg/mL和反应时间为2 h时,平均长度、平均宽度、长宽比、还原糖浓度、可及度最佳。  相似文献   

3.
利用罗非鱼鱼皮提取明胶制备蛋白膜,考察了浸提条件和戊二醛的添加对明胶蛋白膜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罗非鱼鱼皮可以制备成无色透明的明胶蛋白膜.在80℃水浴条件下,伴随着明胶浸提时间的延长,膜的抗拉伸强度(TS)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浸提时间为1.0 h时达到最大值.而膜的断裂延伸率(EAB)和水蒸气透过率(WVP)则随着浸提时间的增加而下降.然而,浸提时间对膜的透光率没有显著影响.另一方面,当利用质量分数为1%~4%(相对明胶蛋白)的戊二醛对蛋白膜进行改性时,膜的TS、EAB、WVP和溶解性均明显下降,而蛋白膜的色泽变黄,紫外线阻隔能力增强.利用SDS-PAGE分析发现,戊二醛的添加会使明胶分子发生交联反应,且反应更易在高分子成分之间发生.  相似文献   

4.
含脂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改善大豆分离蛋白膜的性能,特别是增强其阻湿性,以乙醇和水为溶剂,制备了不同浓度的硬脂酸、月桂酸、硬脂酸-月桂酸混合酸(质量比是11)和液体石蜡与大豆分离蛋白的复合膜,测定了膜的WVP(水蒸气透过系数)和TS(抗拉强度).结果表明,乙醇、水的质量比是1090时,膜的综合性能最好.几种脂肪酸都有效地降低了膜的WVP,在相同的浓度下,WVP随碳链长度的增加而减少.随脂肪酸质量浓度(≤15g/L)增加,TS下降,WVP也逐渐降低.硬脂肪酸质量浓度15 g/L时阻湿效果最明显,比单独的大豆分离蛋白膜WVP(19.95g.mm.m-2.d-1.kPa-1)降低了15.0%.液体石蜡质量浓度在0~4g/L下,用量越大,膜的WVP越低,用量为4g/L时,WVP为16.63 g.mm.m-2.d-1.kPa-1,比单独的大豆分离蛋白膜WVP降低了16.6%.质量浓度在0~4g/L下,用量越大,膜的WVP越低,用量为4g/L时,WVP为16.63 g.mm.m-2.d-1.kPa-1  相似文献   

5.
蛋白改性胶用作纸板胶粘剂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光  耿玮蔚  杨波  袁超  李维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338-5340,5362
[目的]为大豆蛋白改性胶用作纸板胶粘剂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大豆分离蛋白(SPI)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SDS对其进行化学改性,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SDS浓度、SPI含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蛋白胶粘度及胶合强度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蛋白改性胶的最佳制作工艺。[结果]SDS可提高蛋白胶的粘接性能,降低其反应焓变;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改性SPI胶粘接强度的影响依次为:SPI含量〉SDS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正交试验结果表明,SDS改性SPI的最佳工艺为:SDS浓度2.5%,SPI含量10%,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h,此条件下得到的蛋白胶的胶合强度为80.51N/cm3。[结论]该研究确定了改性大豆蛋白胶粘剂的最佳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6.
试验研究了玉米淀粉添加量、乙醇浓度、pH、甘油添加量、预热处理温度等成膜因素对谷朊粉与玉米淀粉复合膜性能的影响。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制得复合膜的特性包括透光率、拉伸强度(TS)、断裂伸长率(E)、水蒸气透过率(WVP)对复合膜进行评定。结果表明:玉米淀粉/谷朊粉复合比为13.5/1.5、乙醇浓度50%、pH 10、甘油的添加量2%、预热处理温度为70℃时,制得复合膜的TS为2.74 MPa、E为214%、WVP为2.23×10-11 g/m.s.Pa。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菌株组合及不同矿物元素含量对玉米秸秆降解效果的影响。【方法】以风干粉碎过2 mm筛的玉米秸秆为供试样品,以预试验筛选的降解玉米秸秆细菌菌株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和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以及真菌菌株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为供试菌株(分别命名为HL-1、HM-6、MN-1、M1-2),根据菌株的多样性,以丰富度为依据,用4株菌株组配了15组降解组合,并通过抽样分析确定4株菌株在复合菌系中的贡献程度,以降解秸秆中粗纤维(CF)质量分数为指标来筛选最佳复合菌系。在确定最佳复合菌系的基础上,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究不同含量P、N、Ca对秸秆CF降解的影响;最后以CF质量分数为主要指标、活菌数及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和滤纸酶(FPAase)活性为辅助指标,确定最佳矿物元素含量组合。【结果】① 由菌株多样性和抽样效应分析结果可知,复合菌系J(HL-1+HM-6+M1-2)降解效果最好,秸秆降解后CF质量分数为31.59%,较原始玉米秸秆CF质量分数(34.65%)降低了3.06个百分点,CF降解率达到8.83%。② 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向复合菌系J中添加0.7 g/kg P、0.7 g/kg N和0.5 g/kg Ca,降解6 d后秸秆中活菌数为10.73×108 CFU/mL,CMCase和FPAase活性分别为8.12和2.51 U/g,CF质量分数为27.49%,较原始玉米秸秆下降了7.16个百分点,CF降解率达到20.66%。【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向筛选的最佳复合菌系J(HL-1+HM-6+M1-2)中添加适宜矿物元素P、N、Ca,有利于玉米秸秆的降解。  相似文献   

8.
采用改性壳聚糖作为载体研究改性壳聚糖作为固定化材料对纤维素酶吸附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交联剂浓度达到4%时对改性固定化酶活性影响最大,改性壳聚糖固定化酶的最适pH值为4.3,改性壳聚糖作为载体的固定化纤维素酶米氏常数为3.7×10~(-3),未改性壳聚糖为载体的固定化纤维素酶的米氏常数为7.2×10~(-3),用改性壳聚糖作为载体的固定化纤维素酶最适温度为55℃左右。结果表明,改性壳聚糖作为载体固定化纤维素酶可以提高游离酶的性质。  相似文献   

9.
腐植酸对水培生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腐植酸对水培生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设计出最优的无机-腐植酸复合营养液配方,为腐植酸在水培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于采收前15d,在日本山崎配方中添加6种不同质量分数的腐植酸,试验处理后每5d测定生菜的产量和品质指标(硝酸盐、维生素C等)。结果表明:腐植酸质量分数在0~1.13mg/g内随着质量分数的增加,生菜地上部和地下部鲜质量随之增加,腐植酸质量分数为1.13mg/g时,两者同时达到最大;当腐植酸质量分数高于1.13mg/g时,两者随腐植酸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随着腐植酸质量分数的增加,生菜叶片中硝酸盐质量分数逐渐减小,而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逐渐增加,维生素C质量分数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因素,采用山崎+1.13mg/g腐植酸的复合营养液配方水培生菜可达到高产优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覆土控鞭栽培对高节竹Phyllostachys prominens鞭根养分和抗性生理特征的影响,测定了不同覆土厚度[0(ck),10,30,50 cm]高节竹2年生竹鞭的细根养分含量和抗性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与ck比较,覆土厚度30 cm及以下的覆土控鞭栽培对高节竹鞭根的氮、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质量分数,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氮碳比,根系活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有显著影响(P < 0.05),但对鞭根碳、磷质量分数,碳磷比,氮磷比,相对电导率影响并不显著(P>0.05)。其中,随覆土厚度的增大,高节竹鞭根氮质量分数、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及氮碳比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和根系活力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表明适当厚度的覆土(10和30 cm)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高节竹鞭根的生长环境条件(水分、温度等),对高节竹生长有促进作用,但覆土厚度过大(50 cm),对鞭根生长会产生负面影响。综合竹笋品质、经济效益及竹林可持续经营能力等分析,高节竹覆土控鞭栽培适宜的覆土厚度为30 cm。  相似文献   

11.
响应曲面优化木瓜蛋白酶提高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响应曲面法对木瓜蛋白酶提高大豆分离蛋白的乳化性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选取酶质量分数、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3因素进行响应曲面分析,建立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的2次多项数学模型.在分析各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后,得出提高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的最佳条件为:酶...  相似文献   

12.
1 Introduction  The majority of the P in cereal grains and oilseed meals is organically bound as phytic acid orphytate.Phytate has potential to form insoluble complexes with protein and minerals such as P and Ca ,Cu ,Fe ,Mn ,Zn 〔1,2〕,which can negatively affect availabilities and digestibilities of minerals,protein or aminoacids〔3 ,4〕.Furthermore,phytate is also able to bind endogenous proteases such as trypsin and chymotrypsin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5〕,and these complexes ma…  相似文献   

13.
东营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性腺发育及营养品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不同地理纬度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养殖性能和常规营养成分差异,通过连续采样和生化分析研究山东东营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的生长性能、生殖蜕壳率、肝胰腺指数(HSI)、性腺指数(GSI),并进一步比较出肉率(MY)、总可食率(TEY)、肥满度(CF)和可食组织的常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1)无论是雌体还是雄体,中华绒螯蟹体质量与头胸甲长和头胸甲宽均呈幂函数相关性,头胸甲长和头胸甲宽则呈线性函数相关。雌体平均体质量始终小于雄体,且7—9月差异显著(P0.05);雌雄蟹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雌体生殖蜕壳略早于雄体,生殖蜕壳高峰出现在8—9月,9月中旬成蟹全部完成生殖蜕壳。8—10月,雌雄蟹GSI显著增加,HSI则为下降趋势(P0.05)。9月上市成蟹雌体平均体质量集中于60.00~99.99 g,而雄体则集中于100.00~139.99 g。(3)10月上市成蟹雌体GSI和TEY显著高于雄体(P0.05),而MY和CF则以雄体为高(P0.05)。成蟹雌体可食组织中粗蛋白和总脂含量均高于雄体,而水分含量则以雄体为高,灰分含量两者差异不大。综上,山东东营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生殖蜕壳高峰集中于8—9月,雌雄成蟹总可食率均较高,分别为46.47%和44.81%,可食组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4.
羧甲基纤维素钠对大豆分离蛋白骨粘合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体外动物骨骼为试验对象,研究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对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胶粘合性能的影响,探讨其作为医用骨粘合剂的潜在可能。【方法】利用动态流变仪、圆二色光谱(CD)、ANS荧光探针法、扫描电镜等方法,分析CMC-Na对SPI胶零切黏度、二级结构(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疏水性、表面形态的影响,并结合以体外动物骨骼为试验对象,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定CMC-Na对SPI胶粘合强度的影响。【结果】SPI胶的粘合强度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大,浓度大于10%时粘合强度呈下降趋势;微量CMC-Na(0.01%)的添加能显著提高低浓度SPI胶(2%)的粘合强度(是未添加时的2.4倍,P<0.01)。且粘合强度和零切黏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815,P=0.036);微量CMC-Na的添加能改变SPI胶的二级结构,其中β-折叠含量由42.2%上升至49.1%,β-转角由2.1%上升至7.3%,α-螺旋由28.0%下降至19.7%,无规则卷曲由27.7%下降至23.9%。CMC-Na的添加提高了SPI胶的疏水性,适度的疏水改性有助于增强粘合强度。扫描电镜图谱显示,CMC-Na的添加使SPI胶表面颗粒的排布更加规整和致密,更利于与骨骼粘合。【结论】CMC-Na的添加,导致SPI胶二级结构的改变。α-螺旋含量降低而β-折叠含量增加,表明蛋白质分子展开程度增加,内部疏水基团暴露,表面疏水性提高,增加了SPI胶零切黏度,从而显著提高低浓度SPI胶的骨粘合强度;而低浓度SPI胶更利于机体吸收。因此,添加CMC-Na的SPI胶更有潜力作为骨粘合剂应用于医疗领域。  相似文献   

15.
耐温酵母用于玉米秸秆同步糖化发酵工艺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凯  张全  关浩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013-1015,1180
[目的]对耐温酵母用于玉米秸秆同步糖化的发酵工艺进行考察。[方法]研究固液比、初始葡萄糖浓度和酶加入量对纤维素酶水解的影响,并对温度、固液比对中性蒸汽爆破预处理玉米秸秆(PCS)同步糖化发酵的影响和耐温酵母FE-B的同步糖化发酵工艺进行考察。[结果]水解体系中水解速率在一定范围内与酶加入量成正比,但随着酶加入量的增加,酶量对水解速率的贡献逐渐降低;酶解体系中的葡萄糖浓度对纤维素酶的水解速率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葡萄糖浓度越高,抑制越强;固液比在10%~30%,固含量越高,最终葡萄糖产率越高,且不影响纤维素水解率。利用基于耐温酵母FE-B的同步糖化发酵工艺水解和发酵120 h,反应体系中的乙醇浓度可达6.21%(W/W),纤维素水解率为88.70%。[结论]该研究可为开发木质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抑制大豆分离蛋白(SPI)中的美拉德反应,提高产品稳定性。[方法]向SPI-葡萄糖混合体系中添加不同量的L-半胱氨酸、槲皮素,通过测定溶解度、紫外和荧光吸收来判定各添加剂对蛋白溶解性下降和美拉德反应的抑制作用。[结果]添加1%的L-半胱氨酸能明显改善SPI溶解度下降和美拉德反应的问题,而槲皮素未能提高该体系的贮藏稳定性。[结论]该研究为SPI贮藏稳定性的有效控制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17.
利用食用菌废料培养康宁木霉的配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固态发酵康宁木霉配方的试验研究,确定以食用菌废料为主要原料培养康宁木霉的最佳配方。[方法]通过配方中加入食用菌废料后对康宁木霉的长势、有效活菌数及纤维素酶活性等指标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以食用菌废料为主要原料培养康宁木霉的最佳配方为食用菌废料50%,麸皮30%,玉米面10%,豆粕1.5%,稻壳及其他8.5%。[结论]该研究为杏鲍菇食用菌废料作为替代原料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