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8 毫秒
1.
姜瘟病俗称腐烂病、软腐病,是由黄极毛杆菌属所致的细菌性病害。随着我国生姜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姜瘟病的发生与危害逐年加重,已严重威胁着生姜的安全生产与发展,成为生姜生产的毁灭性病害,因而姜瘟病的综合防治是目前生姜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1.发生规律姜瘟病菌在土壤及生姜  相似文献   

2.
姜瘟病是生姜在生产过程中最主要、危害最重的病害,对生姜的产量及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文章就近几年在平乐县无公害蔬菜生姜生产过程中姜瘟病的危害日趋严重的现状,分析和探讨姜瘟病的发病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为今后生姜规模化发展提供了真实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3.
姜瘟病是生姜种植过程中一种常见病害,对生姜的产量和商品价值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对姜瘟病的致病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根据这些致病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有效地增加生姜产量、提高生姜质量,进而提高姜农的生产积极性和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4.
姜瘟病俗称腐烂病、软腐病,是由黄极毛杆菌属所致的细菌性病害。随着我国生姜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姜瘟病的发生与危害逐年加重,已严重威胁着生姜的安全生产与发展,成为生姜生产的毁灭性病害。  相似文献   

5.
姜瘟病俗称腐烂病、软腐病,是由黄极毛杆菌属所致的细菌性病害.随着我国生姜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姜瘟病的发生与危害逐年加重,已严重威胁着生姜的安全生产与发展,成为生姜生产的毁灭性病害,因而姜瘟病的综合防治是目前生姜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姜瘟病又称腐烂病或青枯病,是生姜栽培中的主要病害,常造成毁灭性减产。为了搞好生姜的栽培,必须在姜瘟病发生初期进行综合防治,才能有效地控制病害蔓延。我市李庄镇是早生姜主产区,种植面积达到7000亩(1亩=1/15公顷,下同),李庄生姜已注册“翠玉牌”商标,农民通过种植生姜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但是由于连年种植,造成姜瘟病流行,主产区种姜农户盖田均有不同程度的感病。  相似文献   

7.
姜瘟病的发生危害规律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生姜栽培面积和复种指数不断提高。但是由于种植品种单一,耕地面积有限,造成轮作和倒茬困难,姜瘟病危害日趋严重,影响了生姜的产量和质量。在田间实验和综合调查的基础上,对姜瘟病的危害症状,病原菌的分类学地位、病原特性、病害的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总结归纳,并针对姜瘟病的危害特点,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姜瘟又叫"生姜腐败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也是生姜常易发生的一种病害,一般年份发病率为15%~30%,重发年份达50%以上,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为此,笔者近几年来对姜瘟病的发生和防治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莱芜姜瘟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约莱芜生姜优质高产的姜瘟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发病后一般减产20%-30%,重者减产60%-80%,甚至绝收,严重影响生姜的商品性和出口品质,给广大姜农带来惨重损失,文章初步探讨了莱芜姜瘟病的发生规律及其与气候条件的关系,提出了以农业防治措施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莱芜生姜中外驰名,是具有传统优势和区域特色的优良蔬菜品种。由于常年重茬连作、过量施用化肥等栽培习惯,致使生姜姜瘟病等土传病害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生姜产量和品质。通过对土壤消毒处理防治生姜土传病害的研究,以期从根本上解决制约莱芜生姜产量和品质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1.
姜瘟病是生姜种植中比较常见的病害,发生后如果没有及时防治会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降低农户的种植收益。该文分析了姜瘟病的发病特征与发生影响因素,提出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等防治方法,为生姜种植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姜瘟病属细菌性病害,病原为青枯假单胞杆菌,是生姜病害中最难防治的一个病害,对生姜生产常具毁灭性打击.  相似文献   

13.
姜腐烂病又称姜瘟病、软腐病,是生姜生产中最为常见,且在各姜区普遍发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近两年来由于我市7、8月份持续高温多雨,导致姜腐烂病大面积发生.发病地块一般减产10%~20%,重者50%以上,甚至绝产,对生姜的生产构成严重威胁.笔者经过1997、1998、1999年连续3年的栽培试验,逐渐探明了姜瘟病的发生规律,并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现将姜腐烂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防治生姜姜瘟病的发生和蔓延,在临泉县单桥镇任楼村种植大户生姜栽培区,用氯溴异氰尿酸防控姜瘟病的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用氯溴异氰尿酸防控姜瘟病,发病率都低于5%,用松脂酸铜、喹啉铜及克菌丹+芽孢杆菌的试验效果差异不显著,发病率为6%~8%之间,防控姜瘟病的效果不如氯溴异氰脲酸的效果。由此可见,采用氯溴异氰脲酸防控姜瘟病的效果优于其他国内现有药剂,并通过试验初步总结出生姜姜瘟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5.
生姜腐烂病又称姜瘟病、软腐病,是生姜生产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发病田块一般减产10%—20%,重的达50%以上,甚至绝收,对生姜的生产构成严重威胁。现将生姜腐烂病的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一、选用无病种姜:这是防治该病最有效措施之一,其方法是,从前一年种植的无病姜地上选择种姜留种,对外地调来种姜要进行消毒。播种前,将切开的种姜用  相似文献   

16.
铜陵地区生姜主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铜陵地区生姜姜瘟病、叶枯病、斑点病、炭疽病、茎基腐病等5种主要病害的症状与识别,提出了综合防治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17.
陈勇 《农技服务》1997,(5):30-31
<正> 姜瘟病又叫生姜腐败病,是生姜栽培中的一种严重病害。在我国浙江、广东、湖南、湖北、四川、山东等姜产区均有发生,每年因姜瘟病减产20%以上,严重者达80%以上。 (一)发病症状 姜瘟危害地下茎及根部,肉质茎初呈水清状,黄褐色,失去  相似文献   

18.
<正>抚宁区的生姜生产已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由于生姜的连续重茬种植,导致病虫害发生严重。特别是生姜的茎基腐病和姜瘟病,针对目前的状况,本文总结两大病害和两种虫害的发生规律以及防治要点。一、生姜的两大病害1、姜瘟病姜瘟病是由青枯假单胞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属于细菌,是生姜最为严重的病害,造成生姜严重减产。主要危害根茎,大多在近地面的茎基部和地下根茎上半部先发病。病部初为水浸  相似文献   

19.
目前,生姜种植上的主要病害为姜瘟病.其危害严重,一般减产10%~30%,严重时可绝产.作者认为:对于姜瘟病的防治应该以农业栽培为主,辅以生物防治的系统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姜瘟病又称生姜腐烂病、青枯病,属细菌性病害,是生产中发生最普遍的一种毁灭性病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