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宁静的鸢尾     
鸢尾科有60属800多种,其中屑鸢尾属(Iris)最美。这一属有200多种,大部分生在比较寒冷而且雨水少的地方,少数生在浅水或湿地中。我国野生的40种大多分布在北方,与常见生在沙土地、路边上的马蔺(I. lactea var. Chinensis,初夏开满小蓝花)一起,为园林增添不少野趣。栽培的鸢尾大部分具有根茎,按花的形态分为有髯类和无髯类,还有极少数将髯变成锯齿或鸡冠状突起。所谓髯,就是指在3片立瓣下面、3片垂瓣基部中央的一绺胡须状的突起,有着不同于花瓣的颜  相似文献   

2.
光照和种皮对有髯鸢尾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了解光照和种皮对有髯鸢尾种子萌发的影响,为有髯鸢尾的育种提供种子繁殖的依据。[研究方法]通过人工授粉收获有髯鸢尾种子,研究了有髯鸢尾(bearded iris)种子在光照和黑暗对比处理、种皮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有髯鸢尾种子千粒重为77.35g;吸水达到饱和吸胀需192h(8天);常温(平均20℃)黑暗环境下有利于种子发芽,发芽率为54.54%。[结论]黑暗有利于有髯鸢尾种子的萌发,种皮对有髯鸢尾萌发有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3.
有髯鸢尾‘常春黄’是从加拿大蒙特利尔植物园引种的30多个有髯类型鸢尾品种中选育出来的优良品种。其花大、色艳,一年两季开花,花形奇特,因其适应性广而被广泛应用在鲜切花和园林绿化中。鸢尾传统的繁殖方法为分株,但其增殖速度慢且品种易退化,本试验对有髯鸢尾‘常春黄’的组培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中高型有髯鸢尾易发生根腐病,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为害严重。为对中高型有髯鸢尾根腐病精准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开展了中高型有髯鸢尾根腐病病原鉴定研究。以郑州绿城广场采集的Iris germanica ‘Edward of Windsor’、Iris germanica ‘Ola Kala’和Iris germanica ‘Alcazar’鸢尾根腐病标本为试验材料,采取植物组织分离和根际土壤提取的方法对病原菌进行培养、分离、纯化,依据柯赫氏法则进行鸢尾根际接种确定鸢尾根腐病主要致病病原菌的基本类型;通过形态学对比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致病病原的种类。结果表明:从鸢尾病株和根际土壤中共获得6种形态特征不同的真菌,利用柯赫氏法则鉴定出了YW-1、YW-2两种鸢尾根腐病的致病病原真菌;通过对两种病原真菌的菌丝形态、颜色、孢子与孢子梗形态、发育规律进行形态学鉴定,以及对两种病原真菌的DNA提取、电泳、基因测序、ITS基因位点对比、NJ法构建生长发育树等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检测出与两种病原真菌相对应的rDNA-ITS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均在99%以上,确定此两种致病病原真菌分别为YW-1:腐皮镰刀菌(Fusa...  相似文献   

5.
<正>路易斯安那鸢尾属于鸢尾科鸢尾属植物,是对无髯鸢尾亚属路易斯安那鸢尾系杂交品种的统称,因其原产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地区而得名。野生种有六角果鸢尾、高大鸢尾、短茎鸢尾、暗黄鸢尾和内尔森鸢尾,路易斯安那鸢尾是将这些野生种鸢尾作为亲本杂交选育而获得。近年来广泛应  相似文献   

6.
久负盛名的鸢尾花,象征着宏伟与威力,在公元前1500年古埃及的墓刻上就有它的图案。它的全属拉丁名Iris,意即“虹”(Rainbow),我国战国时期文献《 神农本草经》上就有鸢尾的记载。 鸢尾类为鸢尾科鸢尾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部分多为根茎,少数为鳞茎或球茎,极少见有块根状的种  相似文献   

7.
在京郊西山脚下,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内,有一方供专家们研究和国内外游人观赏的鸢尾植物花卉芳圃。鸢尾属通常为根状茎粗壮、肥大的多年生草本观花植物。全球共300余种,分布于北温带。我国约40种,全国各地皆有分布,北部、西北部尤多。  相似文献   

8.
鸢尾属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鸢尾属植物花姿奇特,花色艳丽而丰富,栽培历史久远,在园艺界久负盛名。 鸢尾属植物在全世界约有300余种,应用到园林中栽培观赏的鸢尾,只占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但鸢尾品种在近100年来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现在,全世界鸢尾品种已达2万多个,且还在以每年700多个品种的速度增加,这些鸢尾新品种的色彩日益丰富,观赏价值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9.
鸢尾作为一种观赏植物已有3500年的历史了,在埃及、古希腊公元前1500年的建筑基石上就有刻着鸢尾的图案,它是雄伟与威力的象征。中国最早见于文字记述的是在战国时期成书的《神农草本经》,书中列述了鸢尾与马蔺。鸢尾属的植物约有300余种,近20000多个品种。常见的水生鸢尾有花菖蒲、燕子花、黄菖蒲等。但这几种喜欢湿地环境的鸢尾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在江南地区冬季枯萎。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艺中心经过近7年的引种驯化,终于实现了江南地区水生植物冬绿的愿望,其中路易斯安娜鸢尾比较有代表性。它的推出,改变了园林绿化中水生植物的冬季观赏效果,也可以作为庭院栽植。  相似文献   

10.
玉米田香附子的发生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香附子、又称莎草、梭梭草、胡子草、香胡子、香附、回头青、田头草、莎草根、续根草、夫须、地毛、地贡子、三梭革、野韭菜等等。目前已知道的名字就有40多个。一、香附子的发生与危害香附子是一种多年生莎草科杂草,位居世界十大恶性杂草之首,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主要危害玉米、棉花、大豆、花生、蔬菜、果树等作物。香附子由地下块茎、根茎、鳞茎和地上茎叶组成,它具有惊人的繁殖能力。块茎、根茎、鳞茎和种子都能繁殖。在生长季节一周左右即可长出苗,约20天即可产生新的块茎,不仅块茎是这样鳞茎也可以,而且在条件合适时,种子和根茎也能发芽产生新的植株和块茎。  相似文献   

11.
熵AHP法对鸢尾宿根花卉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能够让引种工作者在引种材料较多时定量的比较宿根花卉观赏性状及景观应用价值,从形质性状、开花性状、生长性状等方面确定了鸢尾宿根花卉评价的3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测算指标权重,并采用熵技术对权系数进行修正,从而得到鸢尾宿根花卉的综合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沈阳市植物园近几年引种栽培的鸢尾宿根花卉的50个种和品种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分级,其中Ⅰ级的有10种、Ⅱ级的有18种、Ⅲ级的有15种、Ⅳ级的有7种。研究为鸢尾宿根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布哈拉鸢尾     
布哈拉鸢尾(Irisbucharica)是近年从国外引进的一种用于花坛与盆栽的球根类鸢尾。布哈拉鸢尾原产于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的布哈拉,在鸢尾分类中归属于鸢尾科鸢尾属西西里鸢尾亚属(subgenus Scorpiris)。这一亚属大概有33个原种,主要分布于土耳其东部到高加索地区,南至以色列,东至帕米尔高原、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地。  相似文献   

13.
中药材野马追,别名野佩兰,菊科植物轮叶泽兰eupatorium lindleyanum DC.var.trifolio latum MaK的全草。其功用是清热解毒,止咳祛痰。该植物为多年生草本,高1~2 m。根茎短,生有须根。茎直立,上部分枝,淡褐色或带紫色,散生紫色斑点,嫩时密被毛,老时毛较少。叶对生,三全裂似轮生,无柄,裂片线状披针形,边缘有疏锯齿,两面被毛,下面有腺点,脉三出,头状花序,有短梗,排列成紧密的伞房状,总苞钟状,苞片9,披针形,每一头状花序有管状花5朵,两性,带紫色,先端五裂,雄蕊5,柱头2裂,瘦果黑色,长楔形,有冠毛,长约2.4 mm,宽约0.53 mm,冠毛白色,长约5mm,单粒重0.0003 g。其繁殖可用种子或分根繁殖,以种子繁殖为主。为了保护野生药源,并适应中药材产业的发展需求,研究和掌握野马追种子的发芽特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利用通用引物,采用PCR技术从24个鸢尾样品中扩增了叶绿体基因组trnL-F间隔区的DNA片段,进行了序列测定,序列长度为1 003~1 113 bp,比较长度为954 bp,其中共有92个位点发生了单个碱基的置换,14个位点发生了缺失,因此有进化意义的位点共106个,约占总序列比较长度的11.11%.运用DNAMAN软件分析了这些鸢尾的亲缘关系,可分为2个相对独立的大组.第一大组可以分为2组:3个种源马蔺关系很近形成一组,粗根鸢尾、溪荪和喜盐鸢尾聚成一组.第二大组也分为2组:6个种源的马蔺与野鸢尾聚在一起,再和小鸢尾聚成一组;3个种源的鸢尾、高原鸢尾、德国鸢尾、矮鸢尾、野鸢尾、扇形鸢尾、红籽鸢尾和I.ungiucularis聚成一组.  相似文献   

15.
朱莹  宋华  张琮琦  邓莲  安晖  张蕾 《种子》2022,(1):26-37
为探讨鸢尾属植物种子的休眠与萌发特性,以20种鸢尾属植物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两组(冷层积0 d、冷层积60 d)8个温度处理(30℃、25℃、20℃、15℃、30℃/20℃、25℃/15℃、20℃/10℃、15℃/8℃)下的种子萌发时间进程、萌发率与校正的萌发速率指数。结果表明,鸢尾属植物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种间差异较大,在供试的20种鸢尾中,9个种的种子30 d内萌发率大于80%,种子非休眠。11个种的种子30 d内萌发率小于80%,种子休眠类型和休眠深浅程度不一。山鸢尾、金脉鸢尾、西南鸢尾和燕子花为生理休眠。暖层积能打破矮鸢尾和囊花鸢尾的休眠,冷层积60 d能打破山鸢尾、西南鸢尾、金脉鸢尾和燕子花的休眠。冷层积60 d能提高绝大部分非休眠鸢尾属植物种子的萌发速率,但降低了鸢尾这个种的萌发速率。16种非休眠和具有中浅度休眠的鸢尾属植物中,5个种不适宜冷层积60 d,最适萌发温度分别为25℃、20℃或25℃/15℃,11个种适宜冷层积60 d,最适萌发温度分别为30℃/20℃、25℃/15℃、20℃/10℃、25℃或20℃。不同的种有其最适宜的特定温度,25℃/15℃是一个适宜绝大多数鸢...  相似文献   

16.
薛新平  薄伟  王松  康红梅  王晋 《种子》2022,(1):49-55
以8种鸢尾属植物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自然持续控水,设置0 d(田间持水量的80%~85%)、7 d(田间持水量的70%~75%)、14 d(田间持水量的60%~65%)、21 d(田间持水量的40%~45%)和28 d(田间持水量的20%~25%)等5个干旱处理,基于主成分分析结合隶属函数值对参试鸢尾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处理28 d时多数鸢尾的叶长、叶鲜重和干重均有不同程度减少,且叶鲜重下降显著。土壤干旱对鸢尾生长指标影响表现为:叶鲜重、叶长、叶干重;干旱胁迫下,不同抗旱指标所反映鸢尾属植物的抗旱性结果不同,且部分指标之间呈显著相关;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扁竹花、德国鸢尾、蝴蝶花抗旱能力较强。细胞膜透性(CMP)、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作为鸢尾属植物抗旱性的重要筛选指标。研究表明,当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65%时,抗旱能力较强的扁竹花、德国鸢尾和蝴蝶花生理状况较好。因此,3种鸢尾在园林应用时可将灌水量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60%~65%,以达到节水栽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3种鸢尾属植物种子吸水及发芽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冰  毕晓颖  郑洋 《种子》2012,31(1):34-37
对单花鸢尾(Iris.uniflora)、细叶单花鸢尾(I.uniflora var.caricina)和矮紫苞鸢尾(I.ruthencia var.nana)种子吸水规律进行测定,并研究温度和光照对这3种鸢尾属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鸢尾种子生活力均为99.0%;种子含水量均在6.0%以上,其中矮紫苞鸢尾种子含水量最多,为7.5%;种子吸水过程符合Logistic曲线,分急剧吸水期、稳定吸水期和饱和吸水期3个阶段;3种鸢尾种子在变温35℃/25℃下发芽率最高,均达到了80%以上;光照能促进对3种鸢尾种子萌发,在光照24 h下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比黑暗24 h下的高。  相似文献   

18.
鸢尾属(Iris)植物在全世界有300余种,在北温带广为分布。而在园林中栽培观赏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近100年来鸢尾品种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现在全世界已达20,000多个,并且还在以每年700多个品种的速度递增。这些新品种的观赏性越来越强,色彩也日益丰富。  相似文献   

19.
长白山野生花卉溪荪种子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溪荪(Iris sanguinea Denn.ex Hornen.)别名东方鸢尾,西伯利亚鸢尾东方变种,属于鸢尾科植物.产于吉林省安图县二道白河,抚松县漫江、天池林场、长白山朝鲜族自治县以及长白山区各县.野生状态,始终没有被开发利用,仍然在大山脚下,生于山坡、林间草地.溪荪花大色浓、端庄秀雅、抗寒能力强、观赏价值高,同时又是一种名贵中草药,根茎入药,清热解毒,捣烂外敷治疗疔疮肿毒,是一种集观赏、药用为一体且具较高经济价值的野生花卉.为添补花卉市场紫色花卉的短缺,我们对溪荪进行了种子繁殖试验,总结出其管理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路易斯安娜鸢尾‘Noble Moment’新生根茎为外植体,以MS为基础培养基,添加不同水平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为不同的处理,并对组培苗进行移栽试验,探索建立路易斯安娜鸢尾‘Noble Moment’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诱导根茎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2 mg/L NAA和MS+1.0~2.0 mg/L 6-BA+0.5 mg/L KT+0.2 mg/L NAA,诱导率在48.8%~52.6%;利用不定芽诱导丛生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 mg/L6-BA+0.5 mg/LKT+0.2 mg/LNAA,诱导率达70.4%;利用丛生芽诱导不定根的最佳培养基是1/2 MS+0.8 mg/LNAA,诱导率达76.8%。幼苗移栽的最佳基质配比为草炭:珍珠岩:蛭石=3:2:1,幼苗根系发达、生长健壮、叶色浓绿。本研究为路易斯安娜鸢尾的工厂化育苗提供了理论支撑与方法依据,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