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农业生产离不开水利灌溉,我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匀,不同区域间水资源需求程度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将水量相对丰富甚至过剩区域的水资源调配到水资源缺乏地区,是充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缓解相对干旱地区农业灌溉压力,满足不同区域水利灌溉需求的有效措施。但在我国水利灌溉水资源调配的过程中人存在着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为推动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农业在我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我国是农业大国,水利灌溉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础。在当前全球水资源日益紧缺的背景之下,农田水利灌溉管理的重要性尤为明显。怎样改善农田灌溉管理,使灌溉用水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是本文将要深入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农业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联系紧密,水利灌溉是农业重要组成部分,就当前社会发展现状来讲,水利灌溉相关管理技术存在的问题比较多,而管理工作的实施会对农业实际生产效率以及水资源配置产生直接影响。本文对水利灌溉管理措施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水利灌溉实施的重要性以及当前发展现状,并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化建设中将节约用水的理念贯彻到农村水利灌溉当中是我国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我国水资源供求矛盾越来越尖锐、水资源环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日趋恶化,在各个环节节约用水成为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农村水利灌溉中要深入贯彻落实节约用水的理念。本文分析了施行节约用水在水利灌溉中的重要意义,并从5个方面探究了农村水利灌溉中节约用水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泵站是农业生产、排涝防洪、灌溉抗旱等的重要保障与支撑,在经济发展、农业稳产高产、水资源配置与调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淮南市农业水利泵站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泵站更新改造步伐、提高泵站安全管理水平、传承工匠精神、强化泵站维修管理队伍建设、加快推进泵站自动化进程、创新泵站管理模式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魏成鹏 《甘肃农业》2012,(11):79-81
根据武威市凉州区水资源、农业节水灌溉发展现状,分析凉州区农业节水灌溉发展过程中制约节水农业及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节水灌溉发展对策,既大力发展管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水利制度,大力发展高效农牧业,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应用,加强水资源保护,建立生态良性发展体系,进行水利信息化管理,推进农民用水户协会发展,从而推动农业节水灌溉发展,保障水资源安全和合理应用,逐步实现农业节水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7.
武威市凉州区农业节水灌溉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武威市凉州区水资源、农业节水灌溉发展现状,分析凉州区农业节水灌溉发展过程中制约节水农业及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节水灌溉发展对策,既大力发展管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水利制度,大力发展高效农牧业,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应用,加强水资源保护,建立生态良性发展体系,进行水利信息化管理,推进农民用水户协会发展,从而推动农业节水灌溉发展,保障水资源安全和合理应用,逐步实现农业节水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管理水平已迫在眉睫。农业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发展农业生产,有效利用水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节水措施上进行水利灌溉一直都是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因此应用科学先进的节水技术对农业生产灌溉非常重要。本文就节水灌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黄运善 《河南农业》2019,(17):43-43,47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水利灌溉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但是,目前我国水资源紧缺,而且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用于农田灌溉。基于此,本文分析我国农田水利灌溉管理现状,总结目前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0.
水利工程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解决了农田种植区灌溉作业的水调度问题,帮助农民全面提升了农作物的成活率,为农业经济增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自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以来,农田种植作业的水资源供应量更加充足,同时为干旱期生长储备了大量的水资源。由于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相对落后,水利工程灌溉系统运行还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水资源总体使用有效率偏低而增大了农业投入成本。本文结合新疆南疆地区农业水利实况,对创建节能型灌溉系统提出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1.
水利工程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解决了农田种植区灌溉作业的水调度问题,帮助农民全面提升了农作物的成活率,为农业经济增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自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以来,农田种植作业的水资源供应量更加充足,同时为干旱期生长储备了大量的水资源。由于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相对落后,水利工程灌溉系统运行还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水资源总体使用有效率偏低而增大了农业投入成本。本文结合新疆南疆地区农业水利实况,对创建节能型灌溉系统提出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2.
正一、目前阶段我国农业水利灌溉中存在的问题1.1相关的灌溉方式落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农业产业的不断进步,相关的农业水利灌溉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现阶段我国的农业水利灌溉多是挖渠引水、凿并汲水的方式,或者利用相应的闸坝、堤防、沟渠等从水库、河流等处引水灌溉,而且在实际的灌溉中大都采取的时漫灌的技术,此种灌溉方式往往会导致相关的灌溉不均匀,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因此相关的管理部门必须要及时的采取科学合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生活中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大大提高,我国水资源紧缺是一个长期受到关注的问题,所以要求在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上做到定量的节制,以缓解社会发展中因资源不足带来的压力。农业作为水资源利用率最低的产业,改革与发展农业节水灌溉是当务之急的任务。基于此,从节水灌溉的必要性、节水灌溉的规划误区与灌溉工程的措施手段等方面,探讨节水措施在农业水利灌溉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在我国经济结构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国农业灌溉所需求的水资源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但深入分析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管理,发现存在很多不良问题,限制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本文就我国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管理不良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积极找寻有效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水利工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农业灌溉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农业灌溉过程中,对水资源的消耗量十分巨大,为此农业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充分发挥农业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的作用,需要全面了解和掌握该技术的应用注意事项,并采取科学应用策略提升农业水利灌溉效果。  相似文献   

16.
王丽芸 《河南农业》2023,(20):48-50
农业生产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带动了我国农业发展,能够进一步保证我国经济水平的稳步提升。水利灌溉则是保证农业丰产的重要基础,但是我国居民在生产生活中兑水资源的需求较高,这使得水资源难以过多地分配于农业生产中,制约了我国农业发展。基于这一点,本文对农业生产中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进行分析,提出水利灌溉的节水策略,旨在为今后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科学技术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对于农业水利节水灌溉工作也越来越关注,如何在水利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对灌溉工程进行建设和高效的管理,在保证生态环境平衡的前提下,对农田进行节水灌溉工程,是我国农业和相关地方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目前水资源匮乏的背景下,对节水灌溉工程晋西鞥管理和建设也是顺应社会的发展。本文就农村水利工作面临的问题、水利节水灌溉的重要性、以及加强对农村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灌溉工程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水利设施,自动监控系统和信息化发展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和未来。灌区管理方式与手段的科学性,可以直接彰显我国科学技术的整体发展水平,可以有效保障灌溉工作的稳定运行,也可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与完善,在根本上提升水资源的使用效率,进而保障了农业保灌、保产、保增的稳定发展。此文主要对水利自动监控系统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探究分析。  相似文献   

19.
浅析农业水利灌溉中的节水的有效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家经济命脉基础。想要发展经济高效以及生态型农业模式,就必须要在农业水利灌溉方面有有所举措。在我国南水北调的大背景以及全球水资源匮乏的形势下,发展农业水利灌溉中的节水方面的措施就更加显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徐占波 《新农业》2023,(18):95-96
<正>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是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将水资源储存起来,并将其合理分配到各个农田,保证土壤的水分含量,稳定农业产量。近年来,我国对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面临着新的挑战。1农田水利灌溉的作用农业水利灌溉存在很多优势,一方面利用水利灌溉可以有效开展农业生产活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种植户的生活质量。相关单位通过建立合理的制度规范用水秩序。农户们合理用水可以提高灌溉质量,减少用水冲突的发生。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水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