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3):139-140
以民族大学的大学生为对象,通过网上及校园问卷调查、学生座谈会、采访等方式调查研究大学生使用手机现状及其利弊,结合心理学、社会学提出解决大学生沉迷手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8):271-272
大学生沉迷网络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的案例在各大高校屡见不鲜。研究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心理成因,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和心理辅导,帮助大学生找准自我定位,提高认知能力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之重。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经验,深入剖析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心理机制,并分析了网络游戏的利弊,为后期进一步研究如何引导大学生对待网络游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技和知识时代的到来,手机已经进入千家万户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伙伴"。走进校园,我们会发现,手机作为一种通讯工具已经悄无声息的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和情感表达方式,大部分学生对手机产生强烈的依赖感,给大学生的成长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对某高校300名拥有手机的大学生调查的基础上,本文试从认知行为理论视角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原因:学生自身的认知偏差、从众心理和外在支持系统不到位,并从改变学生认知观念、矫正行为两方面来引导学生正确有度地使用手机,减少手机依赖对大学生带来的负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智能手机和网络的发展与普及,大多数人都患有"手机依赖症"。这种社会现象也已波及到大学课堂,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如何解决大学生沉迷手机问题,成为高校教师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滁州学院为例,剖析"无手机课堂"开展的效果,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以期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不断发展,科技日益更新的今天,手机作为科技发展的产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变化。在大学校园中,手机与大学生生活密不可分的同时,手机依赖问题带来的严重影响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与重视,手机依赖不仅会影响到大学生的生活习惯,而且还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及人际关系等多个方面。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从学生自身、高校和社会三个方面给出正确解决大学生依赖手机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智能手机已广泛在高校普及,成为大学生的必需品。手机中社交、游戏以及其他软件被许多大学生接受和喜欢。而因手机成瘾引起的问题越来越多,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业,还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伤害,因此我们必须对大学生手机成瘾引起重视。本文分析了手机成瘾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及原因,并为解决大学生手机成瘾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问题受到社会普遍关注,关于如何矫正大学生的网络心理问题也是意见颇多。本文从分析大学生网络沉迷的原因等方面入手,谈谈如何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建设,并提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8.
章提出,网络是把“双刃剑”,在分析大学生不适当地沉迷网络对健康成长危害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教职工尤其是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运用网络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针对性地加强与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和管理工作,在对本校部分院系“九O后”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指出了学生在政治信仰、人际交往、抗挫折能力和道德认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这种状况,提出用新颖授课方式进行思想引导;构建良好有效沟通方式,强化学生心理素质;引导学生摆脱网络沉迷,加强自我管理;采用多元化教育方式,指导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7):279-28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作为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第五媒体"应运而生,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及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对于新鲜事物、新技术最敏感的大学生,课堂上使用手机的现象被很多高校认为是大忌,且屡禁不止。究竟大学生将手机带入课堂使用的原因是什么,本文将从多角度进行阐述与心理分析,并就应用型大学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使用手机,变手机为课堂的"好帮手"进行策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手机阅读作为一种新兴阅读形式为高校图书馆阅读服务创新提供了推广策略。为满足大学生手机阅读的需求, 在论述手机阅读特点的基础上, 对高校图书馆手机阅读平台的选取和考核提出建议, 并从阅读内容、媒体互动、服务个性化三方面对高校图书馆手机阅读服务推广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对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冷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指出了当前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出现的“网吧”现象及其负作用,由此提出电子阅览室在管理上应采取制度先行,软件执行的办法,另外还必须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质。  相似文献   

13.
手机作为现代人们日常进行信息交流最便捷的通讯工具之一,其强大的信息传递与接收功能正迅速渗透到图书情报行业当中。手机的应用使得图书馆的管理服务更加便捷有序,并且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与大城市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差距。立足于地方人文经济现状,从手机用户平台的角度出发探讨地方高校如何更好地实现馆藏信息资源推送服务的相关问题,期望能为建设应用型地方高校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和进一步做好馆藏信息推送服务的工作提供可行性思路。  相似文献   

14.
袁小平  熊祯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252-16255
通过对江西省安福县3个农业村庄的村民的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了手机下乡的社会功能。结果表明,手机对农民具有多功能性,既方便了村民之间的社会联系,又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娱乐等功能,由此也形成了村民对手机的依赖;由于手机的使用嵌入于社会结构,所以手机对直系亲属间的关系影响较小,但能增强农民亲属间的互动与感情;手机对村庄治理有促进作用,但对提升村民参与意识的作用不明显;手机拓展了农民的社会关系网,培育和强化原来差序格局圈层外的各类"弱关系";手机的广泛使用提升了农民消费倾向和心理宽容度。  相似文献   

15.
编码通讯是依靠电动力学的变量的变化进行通讯的,手机的通讯是通过手机无线电基站以及手机信号的数码编码之间通讯的。由于实现了信号的多点化,由于实现了信号的多路化多方并行通讯,手机通讯实现了多方并行通讯,手机之间的通讯是数字编码之间的通讯。手机的入网容量为入网基站的容量,136号网的入网基站同时可以容纳下最大的入网手机为479 001 600部。  相似文献   

16.
对当今形势下随着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迅猛发展,对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造成影响调查分析,力图寻求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自我救赎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分析基于手机短信平台的拇指文化的特点及对大学生的影响,提出拇指文化载体蕴涵的隐性德育功能,并针对如何开发其隐性德育功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随着互联网突飞猛进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变革,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是互联网主要使用群体之一,正在成为网络成瘾症的高发人群。本文从大学生网络成瘾危害出发,分析产生的原因,究其危害性,要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和网络安全管理,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给我们提供了许多便捷服务,但越来越多的手机病毒也开始悄然出现并干扰着手机更多功能的使用。首先介绍了手机病毒的概念及发展现状,接着对手机病毒的特征进行了描述,最后提出了预防手机病毒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手机GIS在农业信息化应用中的空间位置误差,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误差来源,计算误差大小。经过分析和计算,认为误差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手机定位误差和坐标系转换误差。其中手机定位是误差主要源头;在小尺度范围内,对数据经过合理处理后可以将误差控制在5 m左右,符合农业信息化应用对精度的要求。最后根据误差的来源和大小,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和方法来减小误差,提高应用精度,为普及手机GIS在农业信息化应用中提供依据和参考,以促进农业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