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甲醛污染对4种观赏植物叶片叶绿素及MD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4种室内常见观赏植物对甲醛的吸收能力,并对植物吸收甲醛的生理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4种观赏植物对甲醛污染的净化能力大小表现为绿萝>金边虎尾兰>玉树>大花惠兰.甲醛污染造成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而MDA含量上升.不同植物类型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和MDA含量上升幅度不同.室内存在甲醛污染时,适宜选择净化效果较好而伤害程度较轻的植物.  相似文献   

2.
花卉市场上对室内观赏植物净化甲醛能力的说法不一,人们在购买室内观赏植物用以净化室内甲醛污染时,缺少科学依据,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针对这种现象,选取5种室内常用的观赏植物进行熏蒸试验,测量熏蒸12 h和24 h后甲醛的变化量和植物试验前后体内叶绿素含量变化及植物细胞质膜透性,以单位叶面积甲醛减少量来比较植物吸收甲醛能力并排序.结果显示,5种植物吸收甲醛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绿萝、金边虎尾兰、常春藤、吊兰、君子兰,其中常春藤抗性较弱,适合做甲醛指示植物,绿萝、金边虎尾兰、吊兰抗性较强,适合做甲醛吸收植物.  相似文献   

3.
用红外光谱研究植物响应甲醛胁迫的生理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技术结合常规生理学方法分析2种观赏植物琴叶喜林芋(Philodendron panduriforme)和大花蕙兰(Cymbidium grandiflorium)叶片吸收和代谢甲醛的能力及它们响应甲醛胁迫的生理特性.结果表明:2种植物对甲醛胁迫产生的生理响应模式不同,琴叶喜林芋在甲醛胁迫的短时间内作出激烈响应,并通过增加物质合成来提高其代谢和抵抗甲醛的能力,而大花蕙兰对甲醛胁迫的响应不明显,主要通过消耗自身原来的物质来代谢和抵抗甲醛;2种植物完全吸收处理液中的甲醛所需时间与它们在FTIR光谱中各组分恢复到正常水平所需时间有较好的相关性;在甲醛胁迫下这2种植物叶片中可溶性总蛋白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趋势和FTIR数据大致相符,说明FTIR数据能反映这2种植物叶片受甲醛胁迫后的生理响应特征.以上研究表明,FTIR分析可以应用于植物响应甲醛胁迫的生理特性和吸收代谢能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选用6种常见的木本观赏植物,将植株茎叶部分与盆土分开,对植物进行甲醛和苯的熏气实验,从而测出6种植物对甲醛和苯的吸收情况。主要结论如下:(1)甲醛质量浓度约1.0 mg·m~(-3)(超出国家限制标准10倍),6种植物均能吸收甲醛,但吸收能力大小不一样:非洲茉莉绣球花鹅掌柴肉桂黄金香柳迷迭香。单位叶面积6种植物吸收甲醛量排序为:绣球花非洲茉莉鹅掌柴肉桂黄金香柳迷迭香。(2)苯质量浓度约1.1mg·m~(-3)(超出国家限制标准10倍),6种植物吸收苯能力及单位叶面积植物吸收苯量排序均为:迷迭香黄金香柳肉桂绣球花非洲茉莉鹅掌柴。(3)单位叶面积吸收甲醛能力较强的植物有:绣球花、非洲茉莉、鹅掌柴、肉桂(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较弱的植物有:黄金香柳、迷迭香(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单位叶面积吸收苯能力较强的植物有:迷迭香、黄金香柳(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较弱的植物有:肉桂、绣球花、非洲茉莉、鹅掌柴(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4)不同植物对甲醛和苯的吸收能力有差异,所以,要合理选择植物才能达到最好的空气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5.
甲醛是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该试验模拟居室装修后的甲醛污染环境,对9种常见观赏植物进行甲醛熏气处理,测定植物吸收甲醛的能力。试验将植物盆土与茎叶部分隔开,放入自行研制的甲醛熏蒸箱中,测得熏蒸后植物单位叶面积吸收甲醛的量作为指标评价了不同植物对甲醛气体的净化能力,结果显示:所选植物中杏叶梅吸收甲醛的能力最强,而鸟巢蕨吸收甲醛的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6.
以红豆杉、美人蕉、八角金盘、茉莉等4种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模拟环境,在3种不同甲醛浓度下探讨4种植物吸收甲醛的能力。结果表明:4种植物对甲醛均有较好的吸收能力;综合考虑12 h内3种浓度下整个植株的吸收率,红豆杉的吸收效果最好,美人蕉和八角金盘次之,茉莉的吸收效果最差;4种植物单位叶面积吸收量随甲醛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高浓度下美人蕉的单位叶面积吸收量最大,其吸收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7.
6种观赏植物净化甲醛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6种常用室内观赏植物,放入自行研制的甲醛熏蒸箱中,对植物进行熏蒸试验,研究这6种植物净化甲醛的效果.测量熏蒸15 h和24 h后甲醛的变化量,以单位叶面积甲醛减少量来比较植物吸收甲醛能力并排序.结果显示,6种植物吸收甲醛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广东万年青、黄金葛绿萝、金边虎尾兰、龟背竹、垂叶榕、四季秋海棠.  相似文献   

8.
采用熏蒸法测试3种观叶植物绿萝、白鹤芋,孔雀竹芋吸收甲醛的能力,并通过对3种观叶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和丙二醛含量的测定,研究其对甲醛的抗性。结果表明:12h3种观叶植物吸收甲醛和抗甲醛综合效果最好的是白鹤芋;植物在吸收甲醛过程中叶片、根系及盆土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其中叶片发挥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稀土生物调节剂LaCl3对甲醛胁迫下4种室内观赏植物降醛能力的影响,筛选出LaCl3提升降醛能力最明显的观赏植物。[方法]采用熏蒸法考察检测稀土生物调节剂LaCl3对甲醛胁迫下室内观赏植物抗性的影响,并研究其甲醛抗性的生理生化机制。[结果]分别喷施适宜剂量LaCl3后,4种室内观赏植物单位叶面积吸收甲醛能力均有所增强,提升效率分别为:常春藤15.16%、吊兰4.72%、绿萝19.75%、虎尾兰7.68%;甲醛胁迫下,绿萝叶绿素含量降低了39.87%,质膜透性和MDA累积量分别增加了8.17%、56.92%,POD活性升高了11.32%;经LaCl3预处理后,较甲醛胁迫组,绿萝叶绿素含量降幅与质膜透性、MDA浓度增幅均变小,而POD活性增幅变大。[结论]喷施LaCl3对绿萝降醛能力的提高效率最大。  相似文献   

10.
最近研究证明,在叶绿体中超表达甲基营养菌固定甲醛关键酶HPS-PHI的融合蛋白(由rmpAB基因编码)是提高转基因天竺葵代谢和吸收甲醛(HCHO)的一个有效策略。以rmpAB转化模式观赏植物矮牵牛,经基因组PCR分析确认5个转基因株系,RT-PCR检测结果表明rmpAB基因在这5个株系的叶片中可以正常转录。选取3个转录水平高的株系进行Western分析,结果证明融合蛋白HPS-PHI能在这3个转基因株系的叶片中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HPS-PHI有生物学活性,酶活性最高的株系(P26)是野生型的2.5倍。经检测,3个转基因株系对液体甲醛的吸收速率均高于野生型。用P26株系进行H14 CHO标记试验,结果证实融合蛋白HPS-PHI的超表达也增强矮牵牛同化HCHO的能力。在含有7、10mmol.L-1甲醛的MS培养基上,P26的生长优势很明显,气体HCHO处理也观察到类似的结果,表明转基因矮牵牛HCHO抗性增强。证明应用该策略提高转基因观赏植物代谢和吸收HCHO的能力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以银边水竹草和龙翅海棠2种观赏植物为研究对象,配制3种不同成分不同浓度的营养液,对插穗进行水培繁殖。结果表明院观叶植物营养液促进2种植物生根效果最好,大量元素营养液最适合2种植物根、茎、叶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邵东药用观赏植物资源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湖南省邵东县观赏植物资源,描述了药用观赏植物的特征特性,并对药用观赏植物的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在调查关中地区春季色叶植物资源状况、观察其春季色叶性状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观赏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关中地区春色叶植物资源丰富,春季叶色有异于绿色的植物多达85种,观赏价值极高的17种,观赏价值高的23种,观赏价值较高的有22种,表明本地区此类植物的多样性。可为推广应用关中地区春色叶植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采用叶面喷施不同浓度PP333(多效唑)和CCC(矮壮素)的研究方法,研究了盆栽八宝景天的矮化效应.结果表明,两种矮化剂均不同程度地抑制了八宝景天地上部分的生长,株高明显矮化,节间缩短,茎杆增粗,叶片增厚,叶色加深,叶长叶宽变小,提高了其观赏价值.两种矮化剂对八宝景天的株高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PP333和CCC对其矮化最适浓度为0.1g·L-1和3.0g·L-1,其中CCC处理效果较PP333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鸭跖草科植物叶片颜色丰富,观赏价值高,是一种优良的地被植物。通过对广州10个城市公园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常用的鸭跖草科植物的种类及其配置方式,并进行实例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广州城市公园常用鸭跖草科植物有3属4种,常用的配置方式有路缘配置、滨水旁配置、立面配置等5种。  相似文献   

16.
丽水生态示范区药用观赏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昌腾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7):1390-1393
介绍了丽水生态示范区药用观赏植物资源的调查结果,记录到该地区药用观赏植物资源共有126科276属300种(含变种),分析了部分药用观赏植物的利用价值,并提出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长安拟叩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安拟叩甲AnadastusLongiorArrow是苏铁CycasrevolutaThumb叶部的主要害虫,成虫期长,危害期二个月,危害严重,造成苏铁嫩梢焦枯甚至死亡,大大降低苏铁的观赏价值.而苏铁属珍稀保护的、观赏的园林树种,资源匮乏.成虫、幼虫为害不同寄主,需要在二种植物中完成年生活史.成虫噬食苏铁嫩叶;幼虫蛀茎,取食禾本科狗尾草Setariaviridis(L.)Beauv、金色狗尾草S.glauce(L.)Beauv、狼尾草Penrisetumalopecuroides(L.)Spreng、马塘DigitariaviolascensLink.的髓部及皮层.一年一代,以老熟幼虫在干枯的草茎中越冬.  相似文献   

18.
八角科植物“孩儿莲”生物学特性及其园林绿化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充分利用八角科植物资源在园林绿化上的应用价值。[方法]以苏州地区的珍稀八角科植物“孩儿莲”为材料,就其形态特征、观赏特性、生长发育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在苏州地区“孩儿莲”花而不实,而其近缘植物可观察到发育正常的果实;“孩儿莲”树冠倒卵形,枝叶分节生长,常年叶色翠绿;花形花色独特,花期持久,兼具绿化和观赏的双重效果。[结论]作为一种新的观赏植物类型,“孩儿莲”既适用于公园及庭院内栽植,也可应用于城市道路绿化。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南北方观赏凤梨品质差异比较试验,分析南北方凤梨植物学性状、全碳及N、P、K元素含量、可溶性糖和淀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生理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①开花期北方凤梨植株矮壮、叶色深、有光泽,花序粗壮、舒展,颜色鲜红,根系细长、侧根发达,南方凤梨叶片细长、叶色较淡,花序较弱、颜色暗红,根系粗壮、侧根少;②售后观赏期内,南方凤梨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及花苞片中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幅度均大于北方凤梨;③售后观赏期内,北方凤梨可溶性糖向淀粉的转化能力强于南方凤梨;④售后观赏期内,北方凤梨可以吸收营养液中的磷进而转运至花苞片,而南方凤梨对磷素的吸收能力下降;⑤售后观赏期内,北方凤梨可以维持较强的碳氮代谢活动和较高的碳氮库比值。表明北方凤梨花质量好于南方凤梨,货架寿命长于南方凤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