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罗非鱼进行丁香酚药浴实验,研究丁香酚药浴浓度、药浴时间以及鱼体规格对麻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120mg·L-1范围内,随着丁香酚药浴浓度的增加,罗非鱼麻醉时间逐渐缩短,苏醒时间逐渐增长,罗非鱼麻醉复苏率均为100%;丁香酚药浴浓度为45mg·L-1时,罗非鱼可以在3min内麻醉,5min内苏醒,为最适药浴浓度。在最适药浴浓度条件下,丁香酚对罗非鱼的麻醉效果与鱼的规格无相关性,且药浴时间超过120min,罗非鱼复苏率呈降低趋势,浸泡时间达到300min时,罗非鱼的死亡率为100%。  相似文献   

2.
军曹鱼幼鱼耗氧率与窒息点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平均体质量为16.0g~18.4g的军曹鱼在不同水温和盐度条件下的耗氧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水温对军曹鱼的耗氧率有显著影响。盐度29‰时,水温从17℃上升到32℃,军曹鱼的耗氧率从0.357mg/g·h增加到0.880mg/g·h,水温(X)与耗氧率(Y)的关系可用幂函数表示:Y=0.0045X1.5197。在水温29℃时,军曹鱼的耗氧率随着盐度的变化而变化。此外,军曹鱼的耗氧率表现出较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在中午前和傍晚后较高。水温对军曹鱼幼鱼的窒息点有显著影响。水温从21℃升高到33℃,窒息点从0.74mg/L增加到1.44mg/L。盐度对窒息点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七种常用水产药物对梭鲈幼鱼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温21℃、溶氧5.00mg·L-1、p H8.1的静水条件下,探讨强氯精、高锰酸钾、氯化钠、氯氰菊酯、敌百虫、辛硫磷和硫酸铜7种常用水产药物对平均体质量(8.2±0.5)g梭鲈Lucioperca lucioperca幼鱼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强氯精对梭鲈幼鱼的24h、48h、96h LD50值分别为3.48mg·L-1、1.74mg·L-1、1.41mg·L-1,安全浓度为0.141mg·L-1;高锰酸钾的24h、48h、96h LD50值分别为2.11mg·L-1、1.66mg·L-1、1.53mg·L-1,安全浓度为0.153mg·L-1;氯化钠的24h、48h、96h LD50值分别为7348.47mg·L-1、4898.9mg·L-1、4165.53mg·L-1,安全浓度为416.55mg·L-1;氯氰菊酯的24h、48h、96h LD50值分别为0.45mg·L-1、0.17mg·L-1、0.15mg·L-1,安全浓度为0.015mg·L-1;敌百虫的24h、48h、96h LD50值分别为2.14mg·L-1、1.41mg·L-1、0.93mg·L-1,安全浓度为0.093mg·L-1;辛硫磷的24h、48h、96h LD50值分别为0.09mg·L-1、0.06mg·L-1、0.04mg·L-1,安全浓度为0.004mg·L-1;硫酸铜的24h、48h、96h LD50值分别为6.86mg·L-1、2.60mg·L-1、1.21mg·L-1,安全浓度为0.121mg·L-1。这7种药物对梭鲈幼鱼的毒性由强至弱依次为:辛硫磷>氯氰菊酯>硫酸铜>强氯精>敌百虫>高锰酸钾>氯化钠。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不同腌制方式对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鱼片品质的影响,获得低盐罗非鱼片的快速腌制工艺,比较了静置腌制、注射腌制、真空腌制、超声腌制4种腌制方式对鱼片食盐质量分数、水分质量分数、质量变化率、p H、蛋白质水解指数和质构的影响,并在注射腌制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优化法考察了食盐水浓度、腌制时间、料液比对注射腌制鱼片食盐质量分数的影响,优化了注射腌制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注射腌制鱼片的腌制效果较静置腌制、真空腌制、超声腌制方式好,其食盐渗透速率较快,产品品质良好,产品出品率高。单因素实验表明食盐水浓度、腌制时间、料液比是主要影响因素,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最佳注射工艺为:食盐水浓度2.26 mol·L~(-1)、腌制时间2.5 h、料液比[鱼片质量(g)∶腌制液体积(m L)]1∶3.4,测得优化后的鱼肉食盐质量分数为2.93%,与模型的目标预测值相对误差为2.39%,表明该模型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用静水试验法研究了复方三氯异氰尿酸(TCCA,强氯净)对短沟对虾(Penaeus semisuicatus)各期幼体的急性毒性。无节幼体和涵状幼体试验设6个质量浓度组(0.5mg·L-1、1.0mg·L-1、1.5mg·L-1、2.0mg·L-1、2.5mg·L-1、3.0mg·L-1)和1个空自组,糠虾幼体和仔虾设7个质量浓度组(1.0mg·L-1、1.5mg·L-1、2.0mg·L-1、2.5mg·L-1、3.0mg·L-1、3.5mg·L-1、4.0mg·L-1)和1个空白组,每组3个平行。结果显示,24h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和48h LC50的95%置信区间分别是无节幼体1.47~1.78mg·L-1和1.34~1.46mg·L-1;泾状幼体1.67~1.78mg·L-1和1.23~1.36mg·L-1;糠虾幼体2.05~2.25mg·L-1和1.58~1.79mg·L-1;仔虾3.14~3.38mg·L-1和2.59~2.78mg·L-1。安全质量浓度(SC)分别是无节幼体0.30mg·L-1,溢状幼体0.22mg·L-1,糠虾幼体0.34mg·L-1,仔虾0.55mg·L-1。试验结果可为短沟对虾育苗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硝酸盐被认为是在氨的硝化过程中毒性最小的含氮产物,但由于它会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积聚,从而可达到致毒水平。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硝酸盐对军曹鱼稚鱼的急性毒性和组织病理学影响。军曹鱼稚鱼被急性暴露在6种浓度(500~3000 mg/L)的硝酸盐以及对照组中达96小时。暴露期结束时,组织病理学评估得到的军曹鱼稚鱼24小时和96小时硝酸盐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是2407和1829 mg/L。  相似文献   

7.
氨氮对白斑狗鱼幼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氨氮对白斑狗鱼幼鱼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毒性效应与氨氮浓度和中毒时间呈正相关,氨氮对白斑狗鱼幼鱼24、48、72、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34.36mg·L-1、28.99mg·L-1、24.68mg·L-1、20.31mg·L-1,对应的非离子氮分别为1.355mg·L-1、1.143mg·L-1、0.973mg·L-1、0.801mg·L-1,氨氮的安全浓度为2.031mg·L-1,对应非离子氮浓度为0.080mg·L-1。  相似文献   

8.
在军曹鱼幼鱼商品饲料中添加铁100、200、300 mg/kg,添加锌30、110、190 mg/kg,共投喂56 d.试验结束时测定,军曹鱼成活率、质量增加率、红细胞含量、肌肉铁含量、骨骼铁、锌含量和肝脏铁、锌含量明显受饲料中铁、锌添加量的影响;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受铁、锌交互作用影响显著,饲料系数主要受铁锌交互作用的影响.以成活率和质量增加率为评价指标,军曹鱼幼鱼商品饲料中铁和锌适宜添加量分别为200 mg/kg和110 mg/kg.  相似文献   

9.
以全雌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稚鱼为研究对象,通过96h急性毒性试验,研究了硫酸铜和甲醛对全雌褐牙鲆稚鱼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和安全浓度(SC)。全雌褐牙鲆稚鱼对硫酸铜48h、96h的LC50分别为4.68mg·L-1、2.097mg·L-1,SC为0.209 7mg·L-1;对甲醛48h、96h的LC50分别为95.941mg·L-1、48.61mg·L-1,SC为4.861mg·L-1。  相似文献   

10.
以体质量(8.68±1.62)g、体长(9.31±0.65)cm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通过48h胁迫,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4.24 mg·L-1、35 mg·L-1、70 mg·L-1、105 mg·L-1和140 mg·L-1,以氮质量浓度计)硝态氮(NO-3-N)对对虾血清中酚氧化酶(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溶菌酶(LSZ)、一氧化氮合酶(NOS)等活性的影响,探讨凡纳滨对虾养殖中NO-3-N的安全质量浓度。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不高于140 mg·L-1的NO-3-N对凡纳滨对虾血清中SOD、PO、AKP、ACP、i NOS、TNOS、LSZ等酶活性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短期影响;随实验时间增加,组间差异减小;第48小时除35 mg·L-1组外,其他组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 NOS)活性差异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营养盐对海萝生长和藻体生化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营养盐添加量对海萝(Gloiopeltis furcata)盘状体萌发、生长、成活以及藻体生长和生化成分的影响。海萝盘状体和海萝藻体分别培养于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营养盐[硝酸钠(Na NO3)0 mg·L-1、10 mg·L-1、40 mg·L-1、80 mg·L-1、10 mg·L-1、40 mg·L-1、80 mg·L-1和相对应磷酸氢二钾(K2HPO4)0 mg·L-1、0 mg·L-1、0 mg·L-1、0 mg·L-1、1 mg·L-1、4 mg·L-1、8 mg·L-1]的天然海水中。结果表明,添加营养盐的各组盘状体萌发出直立体的百分率和成活率没有比空白对照组的高;添加营养盐的各组藻体质量与空白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添加Na NO3质量浓度为40~80 mg·L-1组的叶绿素a和藻红蛋白含量则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显示,海萝盘状体阶段可不添加营养盐进行培养;藻体阶段可添加Na NO310~40 mg·L-1和K2HPO44mg·L-1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12.
饲料中矿物质添加量对军曹鱼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饲料中分别添加1%、3%、5%、7%和9%的复合矿物质作试验饲料,饲养军曹鱼70天。以研究不同矿物质添加量对军曹鱼生长的影响。测定了相对增重率、饲料系数、成活率以及肥满度。结果表明,各组的成活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添加7%复合矿物质的组军曹鱼的相对增重率最大,饲料系数最低,肥满度也最好。各个指标显示出良好的一致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3.
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对军曹鱼生长及体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4组等氮等能的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实用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梯度水平的胆汁酸(0,0.015%,0.030%和0.045%),连续投喂初始体质量为(5.4±0.12)g的军曹鱼8周后,通过测定军曹鱼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系数(FCR),并进行肝脏成分分析和血清分析,比较各组军曹鱼生长和体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水平为0.03%组的增重率高于对照组和0.015%添加组,饲料系数低于上述2组;军曹鱼血清胆固醇和肝脏脂肪的质量分数均与饲料中胆汁酸质量分数呈负相关;4组的成活率、特定生长率、全鱼和肌肉灰分、水分质量分数没有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胆汁酸能够促进军曹鱼的生长,并能降低脂肪在军曹鱼体内中的沉积。  相似文献   

14.
采用半静态法,研究了硫酸铜硫酸亚铁(5∶2)合剂、敌百虫和聚维酮碘对平均体长6.8cm唇Hemibarbus labeo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硫酸铜硫酸亚铁(5∶2)合剂对唇24、48、72、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84、0.55、0.41、0.37mg·L-1,安全质量浓度为0.07 mg·L-1;敌百虫对唇的24、48、72、96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39.44、28.00、25.27、23.86mg·L-1,安全质量浓度为4.23mg·L-1;聚维酮碘对唇鱼骨24、48、72、96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68.87、64.90、60.97、57.82 mg·L-1,安全质量浓度为17.29mg·L-1。3种药物对唇的毒性高低依次为: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敌百虫>聚维酮碘。该研究为唇的病害防治中合理用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MS-222对斑点叉尾鮰麻醉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各种因素对MS-222麻醉效果的影响,进行了不同麻醉剂质量分数、麻醉温度和药浴时间等对斑点叉尾鮰[(100±8.5)g]麻醉效果的试验。试验结果:在水温26℃条件下,MS-222质量分数在40~160 mg·L-1时,随着质量分数的增大,斑点叉尾鮰进入麻醉状态的时间显著缩短,复苏时间变化较小,MS-222质量分数在100~160 mg·L-1时能够达到理想的麻醉效果。当MS-222质量分数为100 mg·L-1,水温在18~3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斑点叉尾鮰进入麻醉状态的时间显著缩短,复苏时间明显增加,水温在26~30℃时能够达到理想的麻醉效果。水温26℃条件下,当MS-222质量分数小于等于60mg·L-1时,斑点叉尾鮰的麻醉时间较长;MS-222质量分数为80 mg·L-1和100 mg·L-1时,斑点叉尾鮰的麻醉时间不能超过10 min;MS-222质量分数在大于等于120 mg·L-1时,斑点叉尾鮰的麻醉时间不能超过3 min。用不同质量分数的MS-222对斑点叉尾鮰进行麻醉时,斑点叉尾鮰每分钟呼吸频率到达峰值的时间随着麻醉剂质量分数的增大而逐渐缩短。  相似文献   

16.
利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化学氧化共聚改性的新型聚苯胺吸附剂对汞离子的去除性能。发现共聚苯胺对汞离子废水有着优异的吸附效果。处理初始浓度低于750mg·L-1的含汞废水,去除率在98.4%以上。20mg共聚苯胺处理初始浓度为1980mg·L-1的汞离子时,吸附容量可高达1113.6mg·g-1。处理初始浓度低达20mg·L-1的含汞废水时,可获得高达99.99%的去除率,处理后的废液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室内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循环水调控技术与模式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利用臭氧仪、泡沫分离器和粗滤器等组成的循环水处理系统开展室内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养殖初始用水及在每次循环处理前的来自虾池的循环水,均置于消毒池以臭氧处理4 h、曝气2 h,初始水经处理细菌总数约杀灭99%,弧菌量小于1 cell·mL-1.试验期间,按4~6 d间隔,以水处理系统循环处理养殖水12 h,以去除氨氮、亚硝基氮、有机物、悬浮物与细菌等.养殖约60 d后,视水质监测结果增加粗滤和泡沫分离次数,并辅以生石灰水调节循环水pH.在128d全程养殖中,未用药和换水,水处理系统有效控制养殖水质指标在虾生长合适范围内,试验池各指标平均值为:浑浊度13.9 NTU,pH 8.08,氧化还原电位399 mV,NH3-Nt(NH3-Nm)0.267(0.015)mg·L-1.,NO2--N 0.203 mg·L-1,CODMn10.34 mg·L-1.同时获得良好的养殖效果:收获虾平均体重13.56 g,成活率59.6%,单位水体产量4.27 k·m-3,饵料系数1.01.据试验结果与凡纳滨对虾养殖特点,提出了虾类室内工厂化养殖循环水调控模式.  相似文献   

18.
鰤鱼诺卡氏菌培养条件及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鰤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ea)ZJ0503的增菌培养基和生长条件进行优化。研究了温度、盐度、初始pH对鰤鱼诺卡氏菌生长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培养基的碳源、氮源和无机盐成分进行了筛选,采用正交实验法对培养基各主要成分的添加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鰤鱼诺卡氏菌最适宜生长条件为温度25 ℃、盐度5、pH 6.5±0.2;经筛选,鰤鱼诺卡氏菌培养基中最佳碳源是葡萄糖,最佳氮源是酵母粉,促生长作用最强的2种无机盐是磷酸氢二钾(K2HPO4)和氯化钙(CaCl2);确立了培养基优化配方为葡萄糖20 g·L-1,酵母粉15 g·L-1,K2HPO4 0.75 g·L-1,CaCl 20.2 g·L-1(单独灭菌),氯化钠(NaCl2)5 g·L-1,pH 6.5±0.2。  相似文献   

19.
以初始体重(3.23±0.06)g的军曹鱼为研究对象,以酪蛋白(不含维生素)、明胶、鱼肉浓缩蛋白为蛋白源,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2、4、8、16和32mgPN/kg,配制出6种实验饲料,使饲料中吡哆醇的水平分别达到0.22、1.89、3.87、7.54、14.75和29.88mgPN/kg,研究军曹鱼对吡哆醇的需要量。养殖实验在室内流水系统中(250L)进行,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军曹鱼25尾。养殖实验过程中,海水盐度为30~34,水温28~32℃,溶氧>7mg/L,养殖实验持续9周。实验结果显示,在0.22~3.87mgPN/kg水平范围内,随着饲料中吡哆醇含量的升高,实验鱼特定生长率显著升高,当饲料吡哆醇水平达到或高于3.87mg/kg时,各饲料组实验鱼的特定生长率(2.68~2.71%/d)无显著差异,而都显著高于0.22和1.89mg/kg饲料组的特定生长率(1.17~2.06%/d)P<0.05)。军曹鱼肝脏吡哆醇含量、吡哆醛含量、谷丙转氨酶活力、谷草转氨酶活力均与特定生长率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即在3.87mg/kg饲料组接近或者达到最大值,在达到或超过3.87mg/kg时达到或近似达到一...  相似文献   

20.
对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ea)ZJ0503的增菌培养基和生长条件进行优化。研究了温度、盐度、初始pH对鱼诺卡氏菌生长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培养基的碳源、氮源和无机盐成分进行了筛选,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培养基各主要成分的添加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鱼诺卡氏菌最适宜生长条件为温度25℃、盐度5、pH 6.5±0.2;经筛选,鱼诺卡氏菌培养基中最佳碳源是葡萄糖,最佳氮源是酵母粉,促生长作用最强的2种无机盐是磷酸氢二钾(K2HPO4)和氯化钙(CaCl2);确立了培养基优化配方为葡萄糖20 g·L-1,酵母粉15 g·L-1,K2HPO40.75 g·L-1,CaCl20.2 g·L-1(单独灭菌),氯化钠(NaCl)5 g·L-1,pH 6.5±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