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丰镇市官屯堡乡大三道沟村,坚持种树种草、修田造地不停步,全村有林面积达到3261亩,森林覆盖率为33%,兴修梯田坝地984亩,人均基本农田3.7亩,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现在全村大小畜发展到244头(只),人均粮食由过去的258公斤增加到390公斤,收入也由治理前的84元增加到380元.  相似文献   

2.
容县县底乡党委、政府引导农民积极开发荒山种植玉桂,目前,全乡玉桂总面积已达5.7万亩,人均1.1亩,今年,已有2.8万亩投产,到6月上旬,全乡桂皮、桂叶已收获完毕,共收干桂皮175万公斤,干桂叶200万公斤,总收入2340万元,人均450元。其中,今年全乡玉桂收入超万元的有162户,最高的一户达5.6万元。  相似文献   

3.
合浦县乌家乡地处低丘陵地带,有林业用地24万多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乡累计造林10.3万亩(其中人工造林8.7万亩),平均每年造林近万亩。目前,全乡有林面积21万多亩,人均有林16.7亩;林木蓄积量达13.7万立方米,人均9.6立方米;森  相似文献   

4.
<正>候家庄乡地处太行深山区,全乡13个行政村,63个自然山庄,共计6957人,1700户。总面积9.7万亩,其中耕地3176亩,人均不足0.5亩,而宜林山场7.6万亩,是耕地的26倍。长期以来,这里山秃林少,土地瘠薄,自然条件极为恶劣。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仅有217万元,人均收入120元。近几年通过科技开发,探索出了一条依靠科技脱贫  相似文献   

5.
内乡县板场乡位于伏牛山腹地的深山区,林业资源丰富。全乡1.2万多人,人均耕地0.5亩,人均宜林山坡17亩。1990年林业收入占全乡农业总产值450万元的39.5%。1988年以来,板场乡林果站以改革为契机,根据发展林业生产的需要,强化服务功能,开展林、工、商系列化服务,有力地推动了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产品优势向商品优势、商品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三年来,通过服务工作的开展,林果站自身积累12.8万元,上交国  相似文献   

6.
金秀县罗香乡是一个典型的田少山地多的山区乡,被列为自治区307个贫因乡镇之一。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大多数群众被捆绑在几分水田上,忽视了山区丰富的土地资源,人均占有荒地量大。1973年全乡森林覆盖率低于广西平均水平,仅为19.49%;绿化程度是全县最低的一个乡,仅20.4%。全乡仅种有八角林1937亩,农民生活极其贫困,时至1985年,农民人均有粮157公斤,人均纯收入143元,农民群众过着三餐“油条(木薯条)”加“豆浆(稀粥)”,吃饭看“电影(粥水)”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赤峰市郊区孤山子乡把改变生态环境当作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实行全党抓林业,全民搞绿化。从1984年到现在,全乡造林保存面积已有7.5万亩,种草3.9万多亩,草田保存面积达8万亩,达到全乡人均有林10亩,  相似文献   

8.
1975年以来,商都县西井子乡从改善生态环境和农牧业生产条件入手,大搞植树造林,初步建成带、网、片不同结构,乔、灌、草不同种类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截止到1987年底,全乡有林地面积由1975年的3305亩发展到79827亩,“四旁”树达35万株,户均有林19.4亩,人均有林4.5亩,森林覆被率  相似文献   

9.
韩城核桃目前栽植面积3万亩,其中低产林2万亩、幼园1万亩,主栽品种为香玲、辽核、西林2号、元丰等一系列优良品种。2008年总产量达1000吨,核桃总产值达2000万元,单产为40公斤/亩,售价为20元/公斤,农民人均核桃收入74元,占人均纯收入的1.8%。  相似文献   

10.
绿染大漠致富路郝常明内蒙古鄂托克旗木肯淖乡地处毛乌素沙漠北部边缘,是一个老少边穷地区。全乡辖四个村、一个嘎查,土地总面积538平方公里,总人口5084人,有林地32万多亩,可利用草场36万亩,全乡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80年的不足百元增长到现在的10...  相似文献   

11.
全市治理总面积192.4万亩,历时5年,总投资3000万元。以生物措施为主综合治理水土流失。调整农业结构,以林为主,林农牧全面协调发展,建立种、养、加体系。治理效果显著,如示范区植被总盖度达90%以上,林木覆盖率达40%以上;小型水利工程和交通设施配套;水土流失大幅度下降,土壤侵蚀深度由0.85毫米降至0.15毫米,果品总产量提高1.25倍,达到1090万公斤;粮食总产量提高6%,人均粮食300公斤;畜禽饲养量增加2.3倍,达到41万头。林农牧总产值6837万元,除活立木产值外,人均1500元。农业剩余劳力转移2500人,占总劳力数的1/4。  相似文献   

12.
宁城县山头乡,从80年代初开始,积极引导全乡人民发展果树治穷致富。10多年时间,全乡果树面积已经发展到6700亩,人均半亩,仅5亩以上的专业户就60多户,被列为自治区商品果树基地。由于林业的大发展,使全乡走上了致富路。“八五”期间,全乡所有果树将陆续进入盛果期,人均果树收入能够达到1000元。  相似文献   

13.
疏勒县羊大曼乡,狠抓植树造林工作,今春又夺得较好成绩。据统计1985年春全乡绿化造林面积5010亩,截目前为止,全乡历年工人造林累计面积达到40439亩,现全乡户均占有树木3408株,人均828株,户均占有薪林和双层草场9.10亩。条田林网化程度达  相似文献   

14.
马家寨乡地处江陵县的最西部,紧靠荆江大堤。70年代这里森林覆盖率仅为0.6%,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失去平衡,恶劣的自然环境严重威胁着马家寨乡人民。 如今的马家寨乡,到处绿树成荫。全乡办起了16个乡村林场,有林面积达6万多亩,植树达30余万株,森林覆盖率达17%。高标准农田林网2万多亩,使全乡95%的耕地得到了庇护,确保了农业稳产、高产。全乡粮食亩产已由造林前的400公斤,提高到800公斤,真可谓林茂粮丰了。 1993年在乡农业办公室分管多种经营的副主任赵传高主动请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我省种类商品林发展迅速,已成为我省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据统计,到1998年底,我省经济林面积达到1200万亩,比1985年增加了535万亩,增长80%,经济林产量达到36.58亿公斤,比1985年增加了29.58亿公斤,增长422%;全省用材林、薪炭林面积已达1636万亩,四旁植树5.35亿株,蓄积7465万立方米,(其中围村林1.6亿株,蓄积2239万立方米),年生产木材495万立方米;花卉面积达到12万亩。1998年,林业系统产业总产值达113亿元,全省农业人口人均林业收入145.8元。  相似文献   

16.
发展果树致富吉喆山东省枣庄市孟庄乡的万亩优质果品基地,绵延数里,贯穿全乡南北,全乡人均拥有果园半亩多,仅此一项年人均增收450元。然而,从前这片土地却是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孟庄人把一包包炸药星罗棋布地安放好,统一点火,炸出一个...  相似文献   

17.
平利县风凰乡经过4年的努力,到1994年底全乡栽培良桑2530亩、154.5万株,比县定基地乡人均200株标准增长63%。1994年养蚕发种1864张,当年产桑蚕芷5.1万公斤,产值  相似文献   

18.
简讯     
苍梧县六堡乡昔日黄土裸露的荒山,今日终于被上了绿装。到目前为止,全乡有林面积38万多亩,人均有林17亩,森林覆盖率达69.8%。真正推动全乡全民植树造林高潮到来的是近年来林产品价格的上升,木材、松脂、八角、玉桂等俏销且价格看好。许多人看到造林种果是一条稳妥的致富门路,纷纷承包荒山造林,个人造林面积占全乡新增林面积70%以上。同时,个人造林向规模经营发展,许多人种植优质用  相似文献   

19.
容县石头乡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发展高效林业,发动农民大种玉桂和八角。目前,全乡玉桂和八角总面积已达8.1万亩,人均1.53亩。去年,全乡玉桂和八角总产值达1277.11万元,人均245元。今年仅桂皮、桂油和出售桂苗,全乡便收入370多万元。石头乡人均有4分田、5亩山。近年来,部分农民在山上大种玉桂、八角。由于这两种产品市场需求量大,价格连年看好,这部分农民很快走上了富裕的  相似文献   

20.
太和县赵集乡位于太和县城东5km处,总人口4.1万人,全乡总面积57km^2,耕地面积53154亩。有林地18220亩,苗圃地8000亩,已建设四级林网52000亩。全乡每年林业经济收入3200多万元,在2002年全乡农民人均2262元的收入中,仅林业收入就占800多元。自1993年以来,赵集乡林业工作连续四年获县政府奖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