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选择良种,饲养优质雏鸡肉鸡饲养应选择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饲料报酬高的肉鸡品种,例如艾维茵、AA肉鸡。同时要选择到信誉好、防疫设施健全的种鸡场引进优质雏鸡。2.营造适宜育雏环境,提高成活率雏鸡进入鸡舍后严格控制育雏温度,最初1~3天达到31℃~33℃,以后每周逐渐下降2℃~3℃,直到20℃左右为止。重点抓好前3周的温度管理,防止温度过低和下降幅度过大。4~5周龄为脱温过渡期,5周龄后转入脱温饲养。脱温后仍要求保持一定的舍温,以20℃左右为宜,过低、过高都会对生长和饲料利用率造成不良影响。在保持适宜温度的同时,处理好舍温与通风矛盾,做到温度适宜而且通风良好,防止鸡慢性缺氧。3.饲喂全价饲料,保持饲料稳定应根据肉鸡不同阶段的营养需要及时调整饲料配方,并想法增大肉鸡采食量,保持良好食欲。目前时有假冒伪劣饲料坑害养鸡户现象发生,养殖户不要被广告和价格所迷惑,而应选用产品质量稳定,经济和技术实力强,讲信誉的大型饲料厂的饲料。4.减少饲料浪费,节约养鸡成本饲料占养鸡总成本70%以上,所以减少饲料浪费是降低饲养肉鸡成本的主要途径之一。(1)开食应用专用开食料盘。选用料槽时,做到少喂勤添,一次加料不宜超过料槽的1/3。(...  相似文献   

2.
育雏期是从雏鸡出壳到第6周龄为止的饲养管理阶段。针对此期雏鸡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生长速度快、消化能力低、抗病能力差、代谢旺盛、敏感性强的生理特点,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从出壳到6周龄的雏鸡,具有绒毛稀少、敏感性强、代谢旺盛、生长速度快、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和抗病力弱等特点,雏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殖鸡群的质量,所以做好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是养好鸡的重要环节。为了育雏期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了解雏鸡的生理特点,以及适应雏鸡发育要求的饲养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一)雏鸡的饲养管理 1.适时开食。小鸡出壳后12~24小时即可开食,前3天内,喂给浸过的碎米或小鸡饲料。将碎米或小鸡饲料撒在塑料布上,让雏鸡采食,从第5天起可拌入适量的青绿饲料,让鸡自由采食。3周龄内每天喂6~8次,3周龄后每天喂4~6次;并给清洁饮水,也可在饮水中加入0.1%的高锰酸钾任鸡自饮。 2.控制温湿度。雏鸡所需的温度1周龄内为30~31℃,2~3周龄为25~30℃,4周龄以后为20~25℃;室内相对湿度以55%~65%为宜。并还要保持通风换气。 3.保持密度。每平方米放养雏鸡的适宜密度量为:10日龄内为40~50只,20日龄内为40只,30日龄内…  相似文献   

5.
草鸡又称地方土种鸡,适应性较强,饲养比较容易。下面将草鸡不同时期饲养管理要点予以介绍。1雏鸡雏鸡初饮时,可在水中加入5%葡萄糖和电解多维。水温一般要接近舍温(16~20℃)。雏鸡一般在出壳24小时后开食,初时可喂给碎米,3日龄后改喂全价颗粒料。舍内温度的控制,在育雏期最为重要。具体要求是:0~1周龄为33~31℃,2~3周龄为30~25℃,4周龄后25~20℃。舍内相对湿度以55%  相似文献   

6.
1重视雏鸡5周龄和8周龄体重及8周龄的胫长增长饲养雏鸡应特别重视5周龄和8周龄体重及8周龄的胫长增长。胫长是脚底至跗关节顶端的距离,它的生长代表了骨骼的生长和鸡体型的大小。骨骼是鸡的早熟部位,在雏鸡阶段生长最快,营养不足或疾病会影响它的生长。骨骼的生长需要高营养,所以雏鸡应喂给高蛋白、高能量、高维生素的饲料,并精心饲养管理。只有8周龄胫长达到标准,方可换育成饲料,如胫长不达标,应继续喂雏鸡饲料2~3周。雏鸡5周龄和8周龄体重及胫长的达标至关重要,是培育高产蛋鸡的基础,尤其是5周龄体重,要越大越好,凡是5周龄体重达标的雏鸡…  相似文献   

7.
培育高产蛋鸡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重视雏鸡5周龄和8周龄体重及8周龄的胫长增长,培育大体型的产蛋鸡饲养雏鸡应特别重视5周龄和8周龄体重及8周龄的胫长增长,胫长是脚底至跗关节顶端的距离,它的生长代表了骨骼的生长和鸡体型的大小。骨骼是鸡的早熟部位,在雏鸡阶段生长最快,营养不足或疫病会影响骨骼生长,所以雏鸡应喂给高蛋白、高能量、高维生素的饲料,并精心饲养管理。只有8周龄胫长达到标准,方可换育成饲料,如胫长不达标,应继续饲喂雏鸡饲料2~3周。雏鸡5周龄和8周龄体重及胫长的达标至关重要,是培育高产蛋鸡的基础,尤其是5周龄体重,要越大越好。凡是5周龄体重达标的雏鸡,…  相似文献   

8.
<正>规模养鸡场通常将蛋鸡养殖划分三个阶段,即出壳至6周龄为雏鸡,7-20周龄为育成鸡,21周龄以后为产蛋鸡。1雏鸡的饲养管理雏鸡体小娇嫩,适应能力差,对环境条件的影响十分敏感,容易发生死亡。为了使雏鸡能健康地生长发育,必须给雏鸡创造适宜的环境,进行精心饲养。  相似文献   

9.
(一)雏鸡防冷,成鸡防热1.雏鸡体温调节能力差,较成年鸡体温低2~3℃,且雏鸡绒毛稀短,皮薄,皮下脂肪少,保温能力差,体温调节机能要在2周龄后  相似文献   

10.
雏鸡的育雏阶段一般指从出壳到6周龄。雏鸡具有代谢旺盛,生长快,敏感性强,绒毛稀少,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弱,抵抗力低等特点。因此,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卫生消毒和防疫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春季是山鸡育雏的黄金季节 ,但由于春季温度低 ,气候多变 ,雏鸡易患病 ,尤其是 3周龄内的雏鸡更容易得病死亡。为使雏鸡长得快、成活率高 ,在饲养管理上必须做好以上六点。1 注意保温适宜的温度是山鸡育雏成败的首要条件。雏鸡由于出壳时体小 ,绒毛稀短 ,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 ,抗寒能力差 ,容易感冒和拉稀 ,影响其生长发育或造成死亡。所以 ,一定要做好保温工作。最初几天 ,育雏室温度要高一些 ,一般维持在 32~ 33℃ ;随着其生长发育 ,温度可逐渐降低 ,通常每周下降 2~3℃ ,到 4周龄后 ,维持 2 3℃左右即可。2 保持干燥雏鸡喜欢干燥 ,怕…  相似文献   

12.
鸡的育雏期是指从出壳到6周龄.这个阶段,雏鸡代谢旺盛生长快,敏感性强,绒毛稀少,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弱,抗病力低.这就决定了育雏期的环境控制、饲料饲养、卫生消毒和防疫灭病等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蛋鸡生长期分为育雏期(0~6周龄)、育成期(7~20周龄)、产蛋期(21~75周龄),而育雏期是蛋鸡生长的关键时期,可以决定后期的产蛋效益.因此,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创造必要的饲养条件,搞好育雏期饲养管理尤为重要. 1 雏鸡的生理特点 雏鸡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心跳快(每分钟150~300次),体温高(41.5~42.5℃),刚出壳体质量35~45 g,42周龄时达到470~500 g,生长速度特别快.  相似文献   

14.
1育雏期的饲养管理(1~5周龄)1.1种鸡苗选择选择初生重35 g以上,脐部绒毛覆盖良好,看不到脐部带或隐约见脐部,被毛蓬松光泽、颜色均匀一致,能站立跑动,手感健壮有力的健康雏鸡。1.2接鸡时的准备笼养鸡接鸡前的鸡舍温度控制在28~30℃,雏鸡到进舍后1 h内母鸡逐渐提高到32~33℃,公鸡提高到33~34℃,由于种公鸡1日龄经过断趾和  相似文献   

15.
一、肉用种雏的饲养管理曾祖代、祖代0~8周龄,父母代0~5周龄为雏鸡阶段。(一) 雏鸡的饲养1.营养标准饲养曾祖代、祖代雏鸡与肉仔鸡时,0—4周龄日粮的粗蛋白水平为23%,代谢能为3,000大卡/公斤;5—8  相似文献   

16.
雏鸡育雏期是指刚出壳雏鸡至4—6周龄内靠保温养育和靠其他人为条件去满足其需要的时期。雏鸡具有新陈代谢旺盛、生长迅速、增重快、饲料报酬高、消化机能不全、体温调节能力差、抗病力弱、活泼而胆怯、无自卫能力等特点。对雏鸡的这些特点如果认识不足,易在饲养管理过程中造成失误,招致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1 环境条件 1.1 温度 雏鸡1周龄时的温度要求为33—31℃,2周龄的温度要求为31~29℃,3周龄的温度要求为29~27℃,4周龄的温度要求为27—25℃,5周龄的温度要求为25.22℃,雏鸭、雏鹅的温度要求比雏鸡稍低一些。  相似文献   

18.
刘玉锋  佘锐萍 《中国家禽》2001,23(16):30-32
材料和方法1 动物和饲养管理罗斯肉雏公鸡和白来航小公鸡、BUT火鸡、BALB系小鼠。鸡结扎双翅,饲养在温度可以调节的房间内,第一周温度为30℃,第二周的温度为25℃,人工控制光照,饲喂不含有猪血浆白蛋白、BSA、β—乳球蛋白和牛血红蛋白的日粮。雏火鸡第一周饲养温度为33~35℃,第二周为30~33℃,第三周为28℃,饲喂的饲料中也不含有上述蛋白。小鼠在22~24℃条件下饲养,日粮中不含有牛血浆白蛋白(BSA)。试验时间分别从未采食这些蛋白的2周龄雏鸡和雏火鸡及6~8周龄的小鼠开始,所有的动物实验都经过动物福利农业委员会的批…  相似文献   

19.
<正>雏鸡的育雏阶段一般是指从出壳到6周龄,是鸡一生中代谢最旺盛、生长速度最快的阶段。但是雏鸡的消化道短,消化能力差,绒毛稀少,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弱,抵抗力低,所以育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雏鸡的成活率及将来的生产力。1育雏前的准备(1)育雏方式和育雏室的大小由鸡场自身条件和计划饲养雏鸡数量及用途来决定,垫料地面育雏,3周龄以内的雏鸡饲养密度为30~80只/m2,3周龄后视情况逐渐减少。育雏笼育雏每组笼(设计长  相似文献   

20.
<正>成活率是衡量养鸡饲养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关系雏鸡生长快与慢,也关系到养鸡经济效益的高和低。因此,提高雏鸡成活率,就要靠科学、严谨、细心的饲养管理,全面优质的饲料和完善的防疫、免疫等措施。1适宜温度温度与雏鸡成活率密切相关,适宜的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进雏鸡时要提前一天预热室温,要求室温在33℃~35℃,以后每天降温0.5℃,降至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