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犬传染性肝炎病毒(ICHV)及其免疫血清分别作为已知抗原和抗体,应用微量补体结合试验(MCFT),检测急性期病犬血清、腹水或肝浸液中的ICHV抗原,或恢复期犬血清中的ICHV抗体,以确定诊断。结果,在ICHV抗原检测中,被检的35例实验感染犬和2例自然病犬的20份血清、18份腹水和36份肝浸液以及3份ICHV犬肾细胞培养物,除1份血清判为疑似外,其余均为ICHV抗原阳性。而健康对照犬的30份血清、8份腹水和20份肝浸液以及大细小病毒(CPV)、犬轮状病毒(CRV)和大瘟热病毒(CDV)的细胞培养物各3份,均为ICHV抗原阴性。在抗体检测中,被检的20份自然和实验感染犬早期血清均为阴性,30份临床健康犬血清中20份具有8~64~×的ICHV抗体效价。 MCFT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都比较好,可以用于ICHV的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2.
<正>犬传染性肝炎是由犬传染性肝炎病毒(ICHV)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ICHV又称为Ⅰ型犬腺病毒(CAV-Ⅰ)主要引起犬的急性肝炎,以肝小叶中心坏死、肝实质细胞和皮质细胞核内出现包涵体及出血时间延长为特征。临床诊断以血液生化指标和B超探查结果为依据,确诊需要  相似文献   

3.
采用北京地区分离的犬传染性肝炎病毒BJ-1株经口服感染1月龄幼犬,对死亡犬和濒死犬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和脏器组织中抗定位的研究。表明,肝脏是ICHV侵害的主要靶器官,胆囊的病理改变和脏器组织中的包涵体形态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采用BA法诊断犬传染性肝炎,具有特异性强,结果确实可靠,标本易于长期保存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用PCR技术鉴定犬传染性肝炎病毒强、弱毒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ebank中发表的犬传染性肝炎病毒 (ICHV)标准强毒株Glaxo和人工驯化的弱毒疫苗株CLL的保守序列间大小不同 ,按照引物设计的原则 ,设计合成了一对通用引物。该对引物可由ICHV强毒株扩增出 569bp的片段 ,而弱毒株可扩增出 2 4 4bp的片段。对PCR产物分别进行电泳、酶切和测序 ,证明PCR产物片段大小、酶切位点和核苷酸序列与设计的产物完全一致。正常DK细胞上清和犬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CAV 2 )强、弱毒株细胞培养物均不能被该引物扩增 ,说明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其检测到的病毒量分别为 1 5TCID50 、 31TCID50 、说明该技术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可用于ICHV强、弱毒株的鉴定和ICH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仔犬主要通过摄入初乳获得犬传染性肝炎病毒(ICHV)母源抗体(MAb)。血清ICHV抗体效价高的母犬,其初乳抗体效价也高,仔犬可获得较多的MAb。生后48小时内,仔犬MAb效价达1:256~1:4096;7周龄时,效价下降至1:4~1:128,平均为1:19.9。仔犬MAb效价≥1:64时,3/5接种ICHV灭活疫苗的犬不产生免疫应答:MAb效价≤1:32时,8头仔犬均产生免疫应答。仔犬于第7、9周龄时两次接种灭活疫苗,抗体效价分别上升0~64倍和4~32倍。妊娠母犬于产前20天接种ICHV灭活疫苗,其仔犬于第7、9周龄时两次接种灭活疫苗,在12个月内,未发生犬传染性肝炎。  相似文献   

6.
犬传染性肝炎(ICHV)是由犬传染性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幼犬,特别是小型犬。临床症状以病犬口腔黏膜及齿龈明显充血或淤血点、右腹肝区触痛、恢复期一过性角膜浑浊(偶见双侧性角膜浑浊)为特征。血液常规及生化检查可见转氨酶升高,凝血时间延长,血沉加快等。1996年以来,笔者将临床诊断为ICHV的50头病犬作试验用犬,用病毒灵联合清开灵注射液作试验治疗,取得较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996年7月至2002年经临床诊断为犬传染性肝炎的病犬,包括狼犬12只、宠物犬30只、家犬8只,共计50只作试验组,…  相似文献   

7.
有PCR技术鉴定犬传染性肝炎病毒强、弱毒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ebank中发表的犬传染性肝炎病毒(ICHV)标准强毒株Glaxo和人工驯化的弱毒疫苗株CLL的保守序列间大小不同,按照引物设计的原则,设计合成了一对通用引物,该对引物可由于ICHV强毒株扩增出569bp的片段,而弱毒株可扩增出244bp的片段,对PCR产物分别进行电泳,酶切和测序,证明PCR产物片段大小,酶切位点和苷酸序列与设计的产物完全一致。正常DK细胞上清和犬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CAV-2)强、弱毒株细胞培养物均不能被该引物扩增,说明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共检测到的病毒量分别为15TCID50、31TCID50,说明该技术具很高的敏感性,可用于ICHV强,弱毒株的鉴定和ICH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应用免疫金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犬传染性肝炎病毒(ICHV)在犬肾传代细胞内的形态发生及抗原定位,发现ICHV除了在宿主细胞核内发生外,还有细胞质内发生途径.在细胞质内,病毒核壳体的装配以均质致密包涵体和副晶格包涵体为“基地”,这与细胞核内形态发生方式相似.免疫金标记显示,细胞质包涵体中含有大量的ICHV抗原成分,是核壳体在细胞质内装配的病毒结构蛋白来源.同时,在感染的细胞质内也观察到与细胞核内相同的病毒核心样结构.  相似文献   

9.
犬传染性肝炎是由Rubarth于1947年首次发现的由犬传染性肝炎病毒(ICHV)引起的犬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败血性的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循环障碍、肝小叶中心坏死、肝实质细胞和内皮细胞的核内出现包涵体。  相似文献   

10.
用从病犬分离的犬传染性肝炎病毒(ICHV)免疫BALB/C 小鼠,取其脾细胞与 SP_2/O 骨髓瘤细胞融合,通过 HI 试验筛选出4株分泌抗 ICHV 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C_2B_5、C_4B_8、D_4E_4、G_(10)C_(10))。HI 试验和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进行特异性鉴定表明:4株单抗与鸡新城疫病毒(NDV)、牛腺病毒(BAV)、禽腺病毒(Oet株)、犬瘟热病毒(CDV)、犬细小病毒(CPV)均无反应,仅与 ICHV 苗德株反应。杂交瘤细胞株在液氮中保存3个月复苏,仍可分泌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11.
犬传染性肝炎(Infectious canine hepatitis,ICH)是由犬传染性肝炎病毒(ICHV)感染引起,是一种犬的急性、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犬和狐。犬传染性肝炎病毒又称犬腺病毒(canine adenovirus,CAV),属于腺病毒科哺乳动物腺病毒属成员,是在已发现的哺乳动物腺病毒属中致病性最强、形态结构也研究得比较清楚的一种动物病毒。犬腺病毒广泛分布于全世界,是对我国养犬业、毛皮动物养  相似文献   

12.
<正>犬传染性肝炎是由犬传染性肝炎病毒(ICHV)引起犬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和年龄、品种、性别等特异性,患病犬和康复带毒犬为主要传染源。康复犬通过尿液排毒可达7-9个月。健康犬通过接触带毒犬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及其污染物被感染。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该病,取得了良好效果。1临床症状病初表现为精神和食欲差,饮欲增加,呕吐或腹泻,眼和鼻有浆液性卡他,严重者变为浓稠的黏液性分泌物,体温升高,腹部触诊敏感、时有呻吟,可视黏膜轻微黄染。病  相似文献   

13.
以犬传染性肝炎病毒(CAV-1)的酶标型特异性单抗作为诊断试剂,应用Dot-ELISA检测犬脏器和细胞培养物中的CAV-1表明,本方法能有效地将CAV-1与犬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犬细小病毒、犬瘟热病毒区别开来。具有良好的重复性,是一种简便、快速、实用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犬传染性肝炎(ICH)是由犬传染性肝炎病毒(ICH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幼犬,特别是小型犬。临床症状以病犬口腔粘膜及齿龈明显充血或淤血,右腹肝区触痛,恢复期一过性角膜浑浊(偶见双侧性角膜浑浊)为特征。血液常规及生化检查可见转氨酶升高,凝血时间延长,血沉加快等。1996年以来,作者将临床诊断为ICH的50头病犬应用病毒灵联合清开灵注射液作试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透射电镜下,犬传染性肝炎急性坏死型病例肝细胞线粒体高度肿胀,嵴断裂。病变严重的,肝细胞胞浆固有结构崩解、碎裂。核内包涵体由基质和ICHV粒子构成;在不含包涵体的核内也见到ICHV粒子。核内的ICHV粒子通过溶解的核膜或由于核崩解而释入胞浆;当细胞膜局部破裂或整个细胞崩解时,细胞内的ICHV粒子释放于细胞外。在嗜酸性小体的胞浆内观察到ICHV粒子。窦状隙内皮细胞和星状细胞呈现与肝细胞类似的变化。扫描电镜下,组织学呈凝固性坏死的胆囊粘膜袁面平坦无结构;亦见胆囊粘膜有局部灶坏死,与周围界限明显,坏死灶外围的上皮细胞结结构不整,上皮顶部凸出的颗粒大小不一或脱落。透射电镜下,呈坏死的胆囊粘膜上皮细胞固有结构消失,呈均质状;其余部位的上皮细胞微绒毛断裂、脱落;线粒体肿胀,嵴溶解,上皮顶部堆集大量的致密小体,细胞间连接复合体结构消失;亦见血管均质坏死,血管内皮的坏死与粘膜上皮的坏死同步或先于其发生。  相似文献   

16.
腹部触诊检查即利用检查者的手触感动物腹部及腹腔脏器,通过感知其状态或内容物性状而确定其病性的方法。由于犬猫个体较小,腹壁薄而软,腹腔浅显,对其所患的腹部疾病采用触诊法较其他诊断方法简便易行,并且诊断迅速、准确。现结合笔者15年的教学和临床实践经验,分析腹部触诊检查在犬猫临床诊疗中的应用要领及体会,供同行参考。1犬猫腹部触诊的方法犬猫固定头部,站立保定。临床常用的触诊方法有滑动式,即检查者站于犬猫正后方,将左右手分别置于其左右腹部,边向腹正中挤压边向后上方移动,感知腹腔脏器滑过指端时各脏器的位置、形态、质地,内容…  相似文献   

17.
犬传染性肝炎是由犬传染性肝炎病毒(Infection canine hepatitis virus,ICH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又称“蓝眼病”。发病范围广,主要侵害1岁以内的幼犬,常导致急性坏死性传染性肝炎,在临床上常与犬瘟热混合感染,以体温升高、黄疸、贫血和角膜混浊为主要特征。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对犬危害严重,给各国养犬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犬妊娠的B型超声诊断,是现代超声诊断技术在犬繁殖上应用比较广泛,效果较好的方法之一。B型超声诊断仪通过探头发出和接受超声波,将超声回声信号以光点明暗显示出来,回声信号强,光点就亮;回声信号弱,光点就暗,由点到面构成一幅被扫描部位组织或脏器的  相似文献   

19.
<正>犬的腹壁疝是指腹壁损伤造成犬的腹膜和腹壁肌肉撕裂,皮肤尚保持其完整性,从而引起腹腔内脏器脱落至腹壁皮下的局限性突起,而未导致犬死亡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疝内容物多为肠管、网膜,也可能是子宫或膀胱等脏器。笔者对犬临床常见腹壁疝的发病原因、临诊表现、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概括,并就一例宠物犬外伤性腹股沟疝病例的诊断与治疗进行报道。1犬常见腹壁疝情况介绍  相似文献   

20.
传染性肝炎(ICH)是由犬传染性肝炎病毒(In-fection canilnehepatitis vims,ICH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常导致急性坏死性传染性肝炎,以体温升高、黄疸、贫血和角膜混浊为主要临床特征.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对犬只危害严重,给养犬业造成严重的损失,以刚离乳的幼犬及1岁以下的犬只感染率和死亡率为最高.现对某犬场2010年2~3月份发生幼犬免疫失败,散发传染性肝炎的诊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