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6 毫秒
1.
苏棉6号(原名盐1015)是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1983年以高产、抗病材料24-1为母本,优质材料AC24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南繁加代、病圃筛选和多次单株选择  相似文献   

2.
旱糯2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河北省稻作所)2003年以冀糯1号为母本、旱88-1为父本,进行杂交配组,经南繁加代及多代系统选育而成的旱稻新品种.2010年9月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0055.  相似文献   

3.
合江19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所于1966年以京引59号(虾夷)为母本,合江12号为父本杂交的F_3(合交6616-1),1969年再与京引58号(手稻)有性杂交育成。1978年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1985年  相似文献   

4.
鲁麦10号(原名德州198,品系代号76(38)—4—1—1)系山东省德州地区农科所于1976年用坝4131作母本,以运麦13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其后代经筛选和多年系统选育而成。1985年5月底通过省级技术鉴定,1986年5月经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现场审定,8月份定名为鲁麦10号。专家们认为鲁麦10号  相似文献   

5.
小麦鄂恩1号     
鄂恩1号(原系号881)是湖北省鄂西自治州农科所用(洛夫林10号/761)F_1为母本,苏麦3号为父本杂交于1980年育成,1985年通过鉴定并命名。 该品种1982、1983两年参加湖北省小麦区域试验,以鄂麦9号为对照,两年平均亩  相似文献   

6.
京冬11(原代号京农97—86)系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冬麦育种室经多年选育而成。1989年以长丰3号为母本,89—041(即中国农大培育的高代品系农大11524)为父本配置单交组合,1990年又以此单交组合的F1为母本,以本室培育的高代丰产品系京农86—6554(后定名京冬6号)为父本配  相似文献   

7.
水稻新品种豫粳7号豫粳7号是新乡万农集团公司稻麦研究中心于1983年以(6811×107)F1为母本,以IR26为父本杂交,经多年系统选育,于1989年育成。1996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属高产、优质、多抗类型。中晚熟,全生……  相似文献   

8.
一、品种来源甘蓝型油菜新品种“799019”是1973年用早熟、千粒重重量大的云油3号为母本与综合经济性状较好的“733183”为父本进行杂交,杂种后代经系统选育于1979年(第六代)定型,1985年1月经云南省衣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合格,定名为“云油13号”。  相似文献   

9.
杨勇 《中国种业》2018,(10):75-76
皖豌1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豌豆品种,以地方资源蒙城白豌豆为母本、中豌4号为父本,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在2010-2011年2年的品种生产试验中都表现出产量高、综合抗性好和抗倒伏的特点。2012年通过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皖品鉴登字第1014001)。  相似文献   

10.
淮油12号(原名淮阴264)是淮阴农科所于1975年用淮油10号为母本,加拿大低芥酸油菜齐菲为父本杂交育成的芥酸含量低  相似文献   

11.
甘薯新品种泉薯1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泉薯 11系泉州市农科所 1996年以金山 1255(金山 513为母本,集团杂交 )为母本,泉薯 218(荆薯 4号为母本,集团杂交 )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2000- 2001年参加福建省甘薯新品种联合区试. 2002年在惠安、莆田和霞蒲福建省农作物中试基地进行生产示范,并通过福建省薯类专业组现场验收与技术鉴定. 2003年 2月通过福建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目前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抚玉 8号新品种(原代号抚试 6号)是辽宁省抚顺市农科院于 1999年在海南以吉 846为母本,以 F963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13.
苏啤一号大麦(原名盐7521)是以早熟三号大麦为母本,丹麦的795SP大麦为父本经过杂交选育而成,1986年3月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14.
龙粳4号龙粳4号(原代号龙花85—079)系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于1982年以龙粳1号为母本,滨旭为父本杂交,又于1983年接种F_1花药,离体培养选育而成,1993年审定推广。  相似文献   

15.
冬小麦新品种京冬8号京冬8号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1980年用〔(阿鞭乐尔×5238016)F1×红良4号〕的第4代优良品系为母本与以京农79106(丰抗8号的姊妹系)为父本杂交,经10年的精心选育于1990年育成。已先后通过北京、天津市及河北……  相似文献   

16.
品种来源:济南15号(原代号825508)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用鲁麦大穗×山前为母本、7014—5—8为父本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1989年经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产量表现:1982年出圃时测产亩产443.2公斤,比对照济南13号增产34.3%。1983~1985年连续2年参加品种比较试验,亩产分  相似文献   

17.
农大棉7号(原代号农大KB18)由河北农业大学棉花育种研究室以农大32为母本,SGK321为父本选育而成,2006年4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号:冀审棉20060018号,2006年申报国家新品种保护,申请公告号:20060611.5。  相似文献   

18.
品种来源:临农20号(原代号:73—0133)系甘肃省定西地区临洮农校1969年用株系660(S B)~.5.1[即欧柔×(阿勃×阿桑)]为母本,株系65L_2D_2—1215即(临农2号×丹麦2号)为父本进行杂交,于1980年育成。经1987年5月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9.
新陆早39号(原系号万氏315)是奎屯万氏棉花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以新陆早4号为母本,贝尔斯诺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再以杂交F1代为母本,以爱字棉为父本进行复合杂交,后代经多年南繁北育,病圃筛选,定向选育而成.2005至2006年参加自治区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7年参加生产试验,综合表现优良,2008年3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新陆早39号.  相似文献   

20.
农大棉7号(原代号农大KB18)由河北农业大学棉花育种研究室以农大32为母本,SGK321为父本选育而成,2006年4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号:冀审棉20060018号,2006年申报国家新品种保护,申请公告号:2006061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