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形成原因1.1黄疸肉产生的原因1.1.1动物患传染病及溶血性疾病,致使肝、胆发生病变,造成胆汁排泄障碍,大量的胆红素进入血液、组织液,将全身组织染成黄色。1.1.2动物吃了霉变饲料或长期接触有毒制剂,引起肝变性。1.1.3寄生虫损伤肝体及阻塞胆道。1.2黄脂成因1.2.1品种原因,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某些品种的动物存在遗传缺陷,造成动物体内色素代谢机能失调。1.2.2动物生前长期饲喂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饲料,如:鱼粉、蚕蛹及黄色玉米等。1.2.3VE缺乏。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性,当其缺乏时,会导致…  相似文献   

2.
黄脂肉又称黄膘肉,是指猪肉胴体脂肪呈棕色或黄色,其他组织小出现黄色,内脏正常无变化,无异味,一般认为是饲料引起。与黄疸肉不同,黄疸肉是因疾病引起,胆汁排泄受阻造成的。黄疸肉不但脂肪发黄、皮呋、黏膜、关节囊液、组织液、血管内膜、浆膜、巩膜、肌腱等都显黄色,内脏出现病理变化。黄脂肉挂24h后黄色变浅或消失,黄疯肉黄色不褪。  相似文献   

3.
辨肉看颜色     
王会娟 《北方牧业》2004,(10):21-21
<正> 一、黄膳肉皮下或腹腔脂肪发黄,稍呈浑浊,质地变硬。略带鱼腥味,其他组织不出现黄色,吊挂24小时后,黄色变浅或消失。黄脂一般认为与进食鱼粉、蚕蛹粕、鱼肝油下脚料等含有多量不饱和脂肪酸饲料,以及带有天然色素的芜青、南瓜、紫云英、胡萝卜等饲料,或者体内缺乏维生素 E 有关。还有的是由于遗传因素造成脂肪代谢障碍。黄脂肉在没有其他不良变化时,完全可以食用,如伴有其他不良气味时,应作工业用或销毁。二、黄疸肉由于疾病引起胆汁代谢障碍,致使大量胆红素进入血液,将全身组织染成黄色。其特点是,不仅脂肪组织发黄,且皮肤、粘膜、结膜、巩膜、关节滑液囊液、组织液,甚至实质器官,均染  相似文献   

4.
为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防止畜禽疫病扩大传染,减少危害,现将几种畜禽病害肉的确认鉴定和规范处理方法分述如下,供同行参考。1生理异常肉1.1未成熟肉未成熟肉主要是指生后 15 d以内的牛犊、马驹和生后 30 d以内的仔猪、羔羊等肉类。其肌肉组织未发育成熟,肉质脆弱柔软,用手指可把肌肉掐断和戳穿;肉色泽呈灰白或灰红色,无脂肪或少量脂肪沉着。此类肉虽然对人体健康无大危害,但食之无味,有“泄口”的感觉。此类肉不应上市销售,应做鸡、鱼饲料处理。1.2异味肉异味肉主要是由饲喂有味饲料或鱼粉,未阉割的公畜,患有气肿…  相似文献   

5.
由于鸡体自身没有汗腺,体内产生的热量只能通过呼吸来散热,因此夏委高温季节极易造成鸡的应激反应——热应激。轻则导致鸡的采食量减少、生长发育迟缓或停滞、抗病力降低、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夏季养好肉鸡的关键环节是搞好防署降温工作:  相似文献   

6.
肉孢子虫主要有人肉孢子虫、枯氏肉孢子虫、牛猫肉孢子虫、猪人肉孢子虫、猪猫肉孢子虫、猪肉孢子虫、羊犬肉孢子虫、羊肉孢子虫、马肉孢子虫马犬肉孢子虫等10种。其中致病性比较强的是枯氏肉孢子虫,羊犬肉孢子虫,猪猫肉孢子虫等,其它多呈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掌握呼伦贝尔肉羊的产肉性能和生长发育特点,指导育种工作,笔者对不同年龄阶段的羯羊进行了屠宰试验,并对各项指标详细分析。其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为:8月龄羊达47.2%和38.3%;育成羊达48.8%和40.3%;成年羊达52.1%和43.6%。笔者建议通过不断选育提高个体产肉性能,提倡生产羔羊肉,以增加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8.
市场肉品检疫 ,在没有宰前检疫证明 ,看不到头、蹄、内脏等实质器官的情况下 ,主要靠胴体的各种表现进行检验。本文根据肉品检验知识 ,结合实践 ,将感观鉴别病肉、死肉与健康屠宰肉的方法介绍如下 :1 检查颈部宰杀口的组织状态及胴体瘀血情况健康屠宰肉颈部宰杀口边缘不整齐 ,皮肤紧缩 ,切面皮下脂肪外翻 ,而且有相当大的血液浸润区。而病死肉颈部宰杀口边缘整齐、平滑 ,皮肤超出皮下脂肪的切面 ,无出血浸润 ,切面呈青紫色或暗红色 ,并有许多暗红色的血液流出 ,见于急宰和冷宰肉。健康屠宰肉全身肌肉色泽均匀 ,无瘀血和血管内充血现象。病…  相似文献   

9.
正胆汁淤积是指肝脏内外各种原因导致的胆汁形成、分泌和排泄障碍~([1]),使胆汁不能正常流入十二指肠而进入血液的病理状态。大多数患犬的胆汁淤积与平时的饮食和自身免疫有关。任何能引起肝细胞和胆囊细胞损害及胆道系统梗阻的因素均可导致胆汁淤积的发生~([2])。胆汁淤积的主要症状是黄疸和皮  相似文献   

10.
11.
在兽医卫生检疫检验中,常遇有黄疸、黄脂病变的猪肉,两者经常混淆,一时难以区别,及时准确的鉴别黄脂与黄疸肉,直接关系到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如果将黄疸肉判为黄脂肉,有可能会引起某些家畜传染病的传播,影响肉品的卫生安全和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如果将黄脂肉判为黄疸肉,影响经营者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具体检验过程中应仔细观察和实验室检  相似文献   

12.
肉仔鸡胸部囊肿是鸡胸骨滑液囊发炎的一种常见病,多发于5周龄以上的肉仔鸡,此时鸡只生长快、体重大、不爱活动、喜伏卧,胸部支撑60%以上的体重。若胸部羽毛尚未长好,或发生腿病,致使胸部长期与板结潮湿的垫料接触;或与笼养、网养的金属网、硬质网等材料接触,易使胸部受到机械性磨擦甚至挫伤,而导致胸部龙骨处皮肤水肿,时间稍长,水肿面积扩大。若被细菌感染,则水肿液由浅黄变为浅红,再至棕红色,有时甚至出现豆腐渣样白色物质;患病鸡龙骨出现不同程度弯曲。虽然死亡率很低,但屠宰时严重影响胴体外观,降低了屠宰品质和商品…  相似文献   

13.
谈肉毒中毒的病因与蜂蜜〔美国〕比特尔斯通,F.什么是肉毒中毒?肉毒中毒是由一种叫做肉毒杆菌的细菌所引起的,这种菌存在于土壤中。肉毒杆菌素不会引起胃肠道的炎症。但是,如该毒素被神经吸收,会对植物神经末梢产生一种不可逆的作用,使运动神经不能促使肌肉兴奋。...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猪肉按照人们膳食习惯,在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也逐渐上升,随之而来的猪肉安全问题也逐渐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做好猪肉质量的安全工作,生猪屠宰检疫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猪肉黄疸病是生猪看屠宰检验中经常发现的。鉴于此,本文就生猪屠宰检疫中影响猪肉安全的猪黄膘肉和黄疸肉的鉴别、检疫判定与处理方法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快大型白羽肉鸡木质肉(woody/wooden breast,WB)和白条纹肉(white striping, WS)等异质肉发生率不断提高,严重影响了鸡肉品质和肉鸡生产效率,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WS是指肌肉表面出现平行于肌纤维的白色脂肪沉积条纹,WB主要表现为胸肉明显硬化,WS和WB组织病理学特征类似,常常共同出现。这两种肌肉缺陷严重影响了鸡胸肉的外观、营养价值以及加工特性,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国外学者对WS和WB研究较多,国内报道很少。本文综述了WS和WB的病理学特征、对肉品质的影响、发生的影响因素和可能的形成机理,为未来进一步解析WS和WB形成机制,探究综合解决方案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6.
零散肉的检验及零散肉检验中死猪冷宰肉的判定南平市家畜检疫检验站王孟华检验人员在检验时,由于种种原因常常看到被检的猪肉不是整体整片带完整内脏的,而是由几种部位内组成的,有的带有部分内脏的零散肉,这样检验就有一定的难度,又能完全按照理论上的检验程序来进行...  相似文献   

17.
家畜住肉孢子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住肉孢子虫最初是Miescher(1843)在欧洲的小鼠肌肉中发现的,其后在其它动物的肌肉中也相继发现。Kuhn(1865)在猪肉中发现了该原虫,并以Miescher 的名字命名为Synchytium mies-cheriahum。Lankester(1882)把本种作为模式种,新设Sarcocystis 属。住肉孢子虫住分类上属原生动物亚界、原生动物门、孢子虫纲、真球虫  相似文献   

18.
何飞 《中国家禽》2001,23(19):32-32
绝大多数生产者都希望种蛋越大越好,因为从传统观念上来说,蛋重如低于50克是不能用作种蛋的。蛋小孵出的雏鸡也就小,当这些小鸡同较大的鸡放在一起饲养时,生长速度相对缓慢。 对于超过45周龄的老种禽,要考虑尽量减少或至少限制蛋重的进一步增加,保证蛋壳质量;此外体积过大的种蛋在孵化时有着不同的孵化要求,这在孵化场中通常被视为一件麻烦之事。种蛋的大小影响着新生雏鸡的大小,反过来,雏鸡的大小又影响着肉仔鸡随后的生长。最近对高产肉鸡的研究表明,蛋重相差1克,肉仔鸡42日龄时体重差竟达10克。就单只肉仔鸡而言,10克仅占其…  相似文献   

19.
肉种鸡饲养管理一直是家禽育种公司关注的焦点,随着养禽业的飞速发展,同行们都致力于在品种资源、品系更新、更新设施设备等方面大做文章,发掘遗传潜力,力求提高性能,殊不知饲养管理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往往被忽视,而这些细节关系到鸡群的健康、发育和生产业绩。  相似文献   

20.
气味异常肉     
1 饲料性气味肉 肉用动物由于长期饲喂腐烂的块根(萝卜、蔓菁、甜菜等)、油渣饼、鱼粉、鱼肝油下脚料、蚕蛹及带有浓厚气味的植物(如苦艾、堇菜)等,甚至在目前有的采用综合利用的方式,让畜禽之间互食其粪便,形成类似“粪便链”。那么其肉用动物的肉就可能含有异常气味,处理应视味的程度酌情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