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180只肉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30只,即中药预防组与治疗组、西药预防组与治疗组、感染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用贯叶连翘、香薷制成口服液,每只鸡每次口服1 mL,每天2次,连用5 d。中药口服液预防组存活率93.3%,治疗组存活率86.7%;金刚烷胺预防组存活率73.3%,治疗组存活率63.3%。中药口服液防治鸡新城疫,与金刚烷胺比较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用蟾酥、甘草制成中药口服液,每只鸡每次口服1ml,每天2次,连用5天。中药预防组存活率96.4%,中药治疗组存活率89.2%,与金刚烷胺比较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鸡新城疫(New castle disease,ND)又称亚洲鸡瘟、伪鸡瘟,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由于疫苗的广泛应用,使该病多以慢性或散发为特点。鸡新城疫发病后,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无治疗作用,市售治疗鸡新城疫的中药大都是散剂,而鸡发病后食欲逐渐下降或废绝,但对饮欲影响较小。笔者用蟾罗口服液对人工感染鸡新城疫病进行了预防与治疗试验,蟾罗口服液预防组存活率96.1%,治疗组存活率88.4%,与金刚烷胺组比较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用珍珠草、华荠苧2味中药制成口服液,研究其防治鹅副黏病毒病的效果。将试验雏鹅随机分成6组,其中中药预防与治疗组每羽每次口服1 m L,2次/d,连用4 d。西药奥司他韦(达菲)胶囊预防与治疗组每羽每次口服18.75mg,2次/d,连用4 d。结果中药口服液预防组存活率90%,治疗组存活率80%;西药预防组存活率95%,治疗组存活率80%。表明中药口服液防治鹅副黏病毒病的疗效与奥司他韦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中药口服液防治鸡新城疫的试验效果。方法:采取随机的方式把试验雏鸡划分四组,即A组(中药预防组)、B组(中药治疗组)、C组(西医预防组)以及D组(西医治疗组),各组均为30只,A组和B组应用中药口服液,C组和D组应用奥司他韦胶囊,观察四组雏鸡存活情况。结果:A组存活率为90.0%,B组存活率为83.3%,C组存活率为93.3%,D组存活率为86.7%,各组数据比较,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药口服液防治鸡新城疫,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中药金丝桃素口服液治疗鸭病毒性肝炎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广生 《中国畜牧兽医》2008,35(12):128-129
饲养无病毒性肝炎母源抗体雏鸭,于7日龄接种鸭肝炎病毒制作DVH模型,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分别于7日龄、10日龄开始口服中药口服液或西药口服液,连用5d。结果发现,与开始治疗时间相对应,口服中药组存活率分别为90.6%、84.4%;口服西药组存活率分别为65.5%、56.3%。  相似文献   

7.
饲养无病毒性肝炎母源抗体雏鸭,于7日龄接种鸭肝炎病毒制作DVH模型,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对照组。中药治疗组于7日龄、10日龄开始口服中药"白连肝"口服液,连用4 d。西药治疗组于7日龄、10日龄开始口服西药口服液,连用4 d。结果发现,与开始治疗时间相对应,口服中药组存活率达92%、84%;口服西药组存活率达72%、64%。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中药微生态口服剂对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无鸭肝炎病毒雏鸭210只,随机分成7组,即中药微生态预防组、中药微生态治疗组Ⅰ、Ⅱ、Ⅲ、西药治疗组、感染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7日龄时,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雏鸭接种鸭肝炎病毒,中药预防组口服1m L中药微生态制剂,治疗组口服2m L、4m L、6m L和西药治疗组口服1m L金刚烷胺口服液,连用5d。结果:中药预防组的保护率为93.33%,中药微生态治疗组Ⅰ、Ⅱ、Ⅲ、西药治疗组的治愈率分别为66.7%、80.0%、86.7%和60.0%,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微生态制剂对鸭病毒性肝炎具有较好的疗效,可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饲养无病毒性肝炎母源抗体雏鸭,于7日龄接种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制作DVH模型,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分别于7日龄、10日龄开始口服中药口服液,连用5 d.结果发现,与开始治疗时间相对应,口服中药复方1号组存活率达92.3%、84.6%;口服中药复方2号组存活率达88.5%、76.9%.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观察复方中药制剂参五地口服液预防和治疗仔猪腹泻的临床效果,以及参五地散剂作为药物饲料添加剂预防断奶仔猪腹泻和促生长的作用,试验将腹泻仔猪随机分组,将参五地口服液与黄栀口服液、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比较,观察参五地口服液的临床预防和治疗效果。参五地散按5 g/kg添加到断奶仔猪专用饲料中,观察用参五地散拌料预防断奶仔猪腹泻和促生长作用;药物对照组添加复方阿莫西林粉,按0.3 g/kg添加到饲料中;空白对照组不添加任何药物。结果表明:参五地口服液对未断奶仔猪的治愈率为88.57%,预防保护率为100%;参五地口服液对断奶仔猪的治愈率为90.00%,总有效率为95.00%;参五地散拌料对断奶仔猪腹泻的预防保护率为100%,第42天的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说明可以用参五地口服液预防和治疗未断奶仔猪腹泻,同时用参五地散拌料对断奶仔猪腹泻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和明显的促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采用前期试验分离到的大肠杆菌噬菌体进行试验,通过检测噬菌体生物特性从而指导制定噬菌体临床预防和治疗试验。结果表明,噬菌体在pH值4~9、热稳定性在37℃以下、0~75 min为1个生长周期,最佳感染复数为1,此时噬菌体的效价稳定性最好;通过攻毒预试验和治疗试验,预防组效果不明显,存活率为55%;灌胃口服C、D和E组治疗效果为高剂量组比低剂量组效果好,存活率分别为60%、75%和80%;注射治疗组效果最好,存活率为85%。研究表明,噬菌体有治疗禽大肠杆菌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金刚烷胺又叫三环癸胺、三环葵胺、盐酸金刚烷胺,是国际医学界公认的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的抗病毒药物,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在兽医临床上用于动物病毒病的预防和治疗,但是金刚烷胺作为抗病毒药用于兽医临床缺乏科学规范、安全有效的实验数据。金刚烷胺用于治疗流感能使流感病毒发生变异,并使疫情进一步蔓延,造成抗金刚烷胺病毒的流行,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同时,金刚烷胺比较明显的副作用是用药后  相似文献   

13.
用鸡胚培养法和红血球凝集(HA)试验,测定中药蟾甘口服液对鸡新城疫病毒的抑制作用。试验共分4组,第Ⅰ组接种病毒尿囊液与中药蟾甘口服液混合液,HA滴度0。第Ⅱ组接种病毒尿囊液与西药金刚烷胺混合液,HA滴度5log2。第Ⅲ组接种病毒尿囊液与生理盐水混合液,HA滴度9log2。第Ⅳ组不接种病毒尿囊液,不给药,HA滴度0。结果表明,中药蟾甘口服液对鸡胚无毒性作用。中药蟾甘口服液与病毒同时接种鸡胚,能完全抑制鸡新城病毒在鸡胚中增殖。  相似文献   

14.
观察复方中药制剂止泻散(口服液)预防和治疗仔猪腹泻的临床效果及其作为药物饲料添加剂预防断奶仔猪腹泻和促生长作用。结果表明,止泻口服液对吮乳仔猪腹泻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9.39%~93.33%、92.42%~96.67%,预防保护率为100%,与杨树花口服液、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相比较,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示在饲料中添加止泻散可有效预防断奶仔猪腹泻,增加仔猪食欲和促进仔猪生长。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通过检测大鼠肠道中热休克蛋白基因的表达,探究不同剂量香苇二石口服液对热应激的预防和治疗作用。45只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热应激组、自然恢复组、高剂量预防组、中剂量预防组、低剂量预防组、高剂量治疗组、中剂量治疗组、低剂量治疗组,建立高温应激模型,利用Real time-PCR技术检测大鼠小肠中HSP27、HSP70、HSP90 m RNA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高温刺激能极显著增加HSPs m RNA的表达量(P<0.01);香苇二石口服液能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抑制HSPs m RNA的高表达。表明香苇二石口服液高剂量有极显著预防作用,中剂量有极显著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用纯中药制剂菌毒康对鸡人工感染禽多杀巴氏杆菌强毒株C48-1进行了预防和治疗试验。结果表明,攻毒组10羽鸡于3d内全部死亡;治疗Ⅰ组10羽鸡存活1羽,存活率10%;治疗Ⅱ组10羽鸡全部死亡;预防Ⅰ组10羽鸡存活8羽,存活率80%;预防Ⅱ组10羽鸡存活7羽,存活率70%;同舍感染组死亡率100%。由此可见,菌毒康对禽霍乱强毒感染的治疗效果不明显。但对禽霍乱强毒感染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西药联合对人工诱发鸡霍乱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给人工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的鸡饲喂含药物的饲料,观察中药五倍子、恩诺沙星,以及五倍子与恩诺沙星联合使用对鸡巴氏杆菌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治疗组和预防组的死亡率较对照组降低,预防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治疗组;恩诺沙星对鸡巴氏杆菌病的治疗及预防效果较好,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保护率分别为33.33%和70%;五倍子与恩诺沙星联合使用对鸡巴氏杆菌病的治疗及预防效果不明显,保护率分别为11.11%和40%。尽管中西药联合体外抑菌效果显著,对动物疾病的防治效果不一定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复方中药口服液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试验选择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自然感染鸡700羽,分为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自然感染对照组,观察复方中药口服液对自然感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患鸡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复方中药口服液治疗组的治愈率为97.33%,肾传速康联合阿莫西林治疗组的治愈率为96.67%,前者略高于后者0.66%,均高于自然感染对照组的治愈率(74.00%);小鼠口服该口服液的最大耐受量为160 000 mg/kg。说明用该复方中药制剂治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效果较好,安全无毒。  相似文献   

19.
给人工感染多杀性巴杆菌的鸡饲喂含药饲料,观察溪黄草水提物、头孢曲松钠以及溪黄草与头孢曲松钠联用对鸡的巴氏杆菌病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治疗组和预防组的死亡率较对照组降低,预防组的死亡率显著低于治疗组。单独使用溪黄草对鸡巴氏杆菌病防治效果不太理想;头孢曲松钠对鸡巴氏杆菌病治疗及预防效果较好,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保护率分别为47.8%和68.2%;溪黄草与头孢曲松钠联用对鸡巴氏杆菌病治疗及预防效果较单独用药略有增加,保护率分别为52.2%和72.7%。试验结果与该两种药物联用的体外抑菌效果基本一致,呈现协同效果。  相似文献   

20.
试验通过分组,观察复方中药制剂锦黄口服液预防和治疗仔猪腹泻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引起仔猪腹泻常见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锦黄散"对猪致病性大肠杆菌、魏氏梭菌表现为不敏感,而对空肠弯曲菌、克雷伯氏菌、仔猪痢疾密螺旋体和坏死杆菌均表现为低敏。锦黄口服液对吮乳仔猪的治愈率为88.57%,总有效率为92.90%,预防保护率为100%,与黄栀口服液、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相比,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