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文对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及试验研究,得出小蠹虫种群预测预报方法,即通过测定云南松含水量和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来预报该虫种群密度,建立了小蠹虫种群密度与云南松含水量的回归曲线模式y=100560e^-297x,蠹害指数与林下植物我样性指数的线性回归方程y=54.6-10.98x(y〈54.6)。并根据治理试验形容,提出了以营林技术措施为基础,清理囊害木为主,合理利用化学农药,应用生物手段控制林间种群密度的综合性治理措施,该研究对松纵坑切梢小蠹的预测及综合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花椒光合特征及生物量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花椒光合特性及不同树龄生物量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椒蒸腾强度低,抗旱性强;光合作用光饱和点较低,光合速率随光强度变化呈现Y=b0+b1x+b2x^2二次曲线特征;呼吸强度低,同化产物的利用率较高,在树体衰老以前,生物量的分配表现出随树龄增加根冠比增大,抗旱能力加强。  相似文献   

3.
对楸树枝重与枝长和枝径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枝径作为枝重的预测因子,具有简便易行,精确可靠的优点。楸树一、二年生枝重的回归模型分别以指数函数(y=12.7476e1.5009x)和幂函数(y=64.8173x2.2578)效果最佳,列出了枝径与枝重的换算表。同时,对抽样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树干平均密度的估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估计密度的一般统计模型为:y=bx+e,其中y为干重,x体系b为待估系数,即密度,e为误差。式中b值的估计,依据y的方差与x的关系不同,有三种方法:(1)y的方差与x无关;(2)y的方差正比于x,即δ^2=yx=xδ^2;(3)y的标准差正比于x,即δyx=xδ。  相似文献   

5.
梭梭人工林地上生物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梭梭是荒漠地区分布面积较大、生态效益显著、经济价值较高的植物种。本文选用梭梭的地径D、株高H、冠幅面积G,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起梭梭地上鲜重生物量的预测模型,用平均拟合率,F检验等方法,从三个预测模型中选出最优的一个预测模型作为梭梭人工林地上鲜重生物量预测模型:W=0.00324D^1.517H^0.836G^1.118该预测模型的拟合率达到80.12%,可用于预测梭梭人工林的地上部生物量,为梭  相似文献   

6.
从广西南宁市调查的171株古树名木中,抽取80多株榕树,作为样本,通过其直径和年龄的成对数据的观测值作散点图,选择了三种曲线方程进行拟合:(1)多项式:y=a0+a1x+a2X^2,(2)S型经验曲经y=k/1+ae^-bx;(3)指数曲线:y=ca^x。均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柳蛎蚧若虫空间分布型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程  尹承陇 《甘肃林业科技》1996,21(2):54-57,44
通过Iwaox-x回归测定,柳蛎蚧若虫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份为个体群。调查时取上、中、下,分东南西北,经双因素方差分析,上层分布与下层分布有显著差异,上层与中层无差异,若本着降低费用的原则,且精度能达到生产的要求,在生产调查时只取中层调查即可,最后给出了Iwao序贯抽样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8.
油茶丰产栽培肥力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4年的肥力水平和配比试验研究,提出了油茶林地施肥的最佳施量和配比,施肥量和油茶产量的相关数学模式为y=196.1397+1.6962x-0.0063x^2。对油茶林施肥的效果和效益进行了测定与分析,能促进油茶春梢的生长及花芽和顺片数的增加,提高油茶产量,1年施肥,多年有效,4年累计比对照增值7-11倍。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聚集度指标,频次比较及回归分析方法对粗鞘双条杉天牛在杉木人工要的为害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粗鞘双条杉天牛在人工杉木林中为害分布属受密度制的聚集型分布, 临界密度为mo=2.5961株样方;受害株的分布以植株群为基本单元,其形成是由于该天放散活动能力弱,产卵范围比较集中所致。根据回归式m=0.6280+0.7905m,可确定随机抽样的理论抽样数θ,θ=t^2/D^2(a+1/X+β+21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定点系统观察,云杉球果锈病病原菌Thekopsoraareolata(Fr.)Magnus.担孢子5月中旬开始飞散,侵入期为5月下旬,病害初期症状出现在6月下旬,锈孢子在7月下旬前后形成,8月中旬锈子器成熟。病情变化与气象有一定相关性,其回归预测模型为Y=-242.68-5.73x1-1.03x2+4.02x3-1.93x4-2.57x5+542.84x6+268.62x7+0.92x8复相关系数R=0.9986**>P0.01=0.7348。病害分布与林木所处位置有关,病情从重至轻的顺序为,南>北>东>西;山脊>山中>山脚;海拔高>海拔低;纯林>混交林;离转主远>离转主近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落叶松枯梢病不同病情与林木材积生长损失关系的研究结果,建立不同新梢发病率与每公顷立木材积生长损失量的回归关系式为:y=2.9278/1+e^6.6196-0.1749x。在此基础上,根据当前生产防治效果和立木林价,计算不同防治效果时的防治效益,有用经济阈值法,计算防治指标。制定出不同防治成本和防治效果时的防治标查定表。以相对误差限法确定该病的为害指标为新梢发病率15%。  相似文献   

12.
狭冠网蝽若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聚集度指标和Iwaox-x回归,Taylor幂法则检验测定,狭冠网蝽若虫的空间分布为负二项分布,个体群内及个体群间的分布均为聚集分布。对于估计值进行了整株抽样及分层抽样方式的精度比较,前者以平行线抽样为优,后者以下层抽样为优,并建立了Iwao序贯抽样模型。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龄级,等级度,胸径和树高结构以及空间分布格局分析了卧龙自然保护区五一棚麦吊云杉的种群特征。结果表明;麦吊云杉种群为一衰退种群,龄级结构呈倒金字塔模型,集中分布于80年至140年之间;等级度结构主要由占总数的805以上的Ⅳ和Ⅴ级组成;胸径和树高分布分别以32.0cm-64.0cm和16.0m-32.0m为度;采用方差/均值比率法和x^2检验法对麦吊云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得出,该地区的麦吊云  相似文献   

14.
石竹各器官生物量回归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石竹地上部分生物量调查资料,探讨各器官平均生物量与胸径、地径、竹高、枝下高的相关关系。应用回归分析的方法。选择不同的回归方程来拟合生物量估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以幂函数W-cD^aH^b所拟合的生物量估测模型最佳,经实用性检验。可靠性较高,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可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5.
林业科学生产率频率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earson──Ⅲ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为f(x)=βα/τ(α)(x-b)α-1exp{-β(x-b)},x≥b。本文首次用于拟合林业科学生产率频率的分布,统计数据拟合结果表明科学生产率频率的分布符合Pearson──Ⅲ分布,从而丰富了科学生产率频率分布的分布理论,为实际应用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板栗九个品种叶面积回归方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一般二元二次方程模型:S=bo+b1x12+b2x22+b3x1x2+b4x1+b5x2,分别建立了它栗、它优1号、徐家1号、油栗、靖县大栗、双季栗、宋早丰、红栗、无花栗共9个板栗品种,以叶长(x1)、叶宽(x2)回归叶面积(S)的回归方程,其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可分别用于各品种单叶面积的回归估计;将这9个板栗品种原始数据合并,建立了总的回归方程用于各品种估计,其回归指数均在0.9以上,可用于这9个品种中任一品种单叶面积的回归估计。  相似文献   

17.
用灌施和管施方法研究了纯林和混交林中长白落叶松与水曲柳对^32P的吸收及利用。结果表明,树木对^32P的吸收,运转很快,施^32P的当日即达冠层。^32P在树冠上层分布最多,中层次之,下层最少。灌施时^32P在树冠阳面分布较多;管施时在树冠阴面分布较多。灌施时混交林中树木对^32P的吸收多地纯林;管施时纯林中树木对^32P,混交林中异种树木间^32P交换量最多。长白落叶松与水曲柳种间营养关系协调,  相似文献   

18.
依据154株油松解析木材,用幂函数式P=aA^b100回归方法配置了油松树高,胸径,材积连年生长率回归方程并编表。其回归相关指数分别为0.949、0.950、0.948;估计精度分别为80%、87%、86%、经F检验,可应用于资源档案的消长分析,确定采伐量及生产。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上游部分地区土壤侵蚀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雷孝章 《林业科学》1995,31(1):35-43
通过调查,定位与半定位观测,研究了长江上游不同地貌类型区的土壤侵蚀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各影响因子与土壤侵蚀间的关系。揭示了泥沙运行机制和水土流失规律,提出了小流域沙运输的输移比:流域面积小于5km^2用0.6-0.7作为泥沙输移比,流域面积小于30km^2用0.3作为泥沙输移比,推算流域水土流失量,并建立了坡面和小流域土壤流失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20.
模拟降雨条件下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抗蚀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影响林地土壤抗蚀性各项指标的自变量因子的重要性进行比较分析,本文运用多对多线性回归数学模型,采用“标准小型模拟降雨试验仪”测得的初产流时间(S)、径流量(sm^3/hm^2)及泥沙流失量(T/hm^2)三项抗蚀性指标,同林地土壤因子及林分结构因子进行回归分析。在测试的板页岩、花岗岩、石灰岩与四纪红壤四种母岩发育的土壤上,石灰岩母质的土壤泥沙流失量最小,初产流时间最长的为花岗岩母质上的厚朴林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