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美国鲥鱼(American shad,Alosa sapidissima),属鲱形目、鲱科、鲥亚科,西鲱属,与长江鲥鱼属同一亚科,是世界上个体最大、生长速度最快的一种鲥鱼。美国鲥鱼,系广温溯河性洄游鱼类,适温范围在18℃~32℃,性成熟后游入一定的淡水水域繁殖,仔稚幼鱼成长后又洄游入海水生活,其形态特征、鱼肉品质和味道等都与长江鲥鱼十分相似,在长江鲥鱼濒临灭绝的情况下进入我国市场。美国鲥鱼成鱼肉味鲜  相似文献   

2.
美国鲥鱼亲鱼培育及促熟产卵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美国鲥鱼(Alosa sapidissima)隶属于鲱形总目(Clupeomorpha)、鲱形目(Clupeiformes)、鲱科(Clupeidae)、西鲱属(Alosa),与我国的长江鲥鱼同属一个亚科,不仅在分类学上十分接近,且外形相似、肉质可相媲美,在长江鲥鱼濒临灭绝的情况下,是替代长江鲥鱼的极好对象。基于美国鲥鱼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的成功,我国自2003年以来,每年从美国引进大量受精卵,形成了美国鲥鱼的养殖热潮。  相似文献   

3.
美国鲥鱼(Alosa sapidissima),隶属于鲱形总目,鲱形目,鲱科,西鲱属,本分布于北美洲大西洋沿岸,与我国的长江鲥鱼同属一个亚科,同属广温溯河性涸游鱼类。自2000年后引入我国以来,美国鲥鱼作为一种与长江鲥鱼具有相近外形特征和相似肉质鲜嫩度的较高经济价值的水产品种,而深受养殖户和消费者喜爱。  相似文献   

4.
水库网箱美洲鲥养殖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属鲱形目,鲱科,鲥亚科,西鲱属,分布在北美洲大西洋西岸从加拿大魁北克省到美国的佛罗里达州河流和海洋中,与中国鲥(Tenualosa reevesii)同属一个亚科,是一种有较高营养和经济价值的溯河产卵洄游性鱼类[1,2]。由于目前中国鲥鱼资源的急剧减少,但人们对鲥鱼需求的热情不减,因此我国从2003年开始从美国引进美洲鲥,希望能够在中国驯养成功,以供市场之需。经过10年的驯化养殖摸索,美洲鲥的养殖水平不断提升,养殖成活率也得到一定的提高[3,4]。中国  相似文献   

5.
<正>美洲鲥鱼(Alosa sapidissima)隶属鲱形总目,鲱形目,鲱科,西鲱属,自然分部于北美洲大西洋沿岸,为洄游性鱼类。2000年左右,作为水产良种引入我国开始养殖。大丰珍田渔业开发有限公司从2009年开始利用旧养鳗池养殖美洲鲥鱼,经过不断的学习、摸索和总结,现在养殖成活率达到95%以上,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现将2017—2018年的养殖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由于受到环境污染、过度捕捞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以前深受消费者喜爱的"长江三鲜"之一的长江鲥鱼已"功能性"灭绝,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大多是人工养殖的原产于美国、与长江鲥鱼同属一个亚科但不同属的美国鲥鱼。作为长江鲥鱼的替代品种,美国鲥鱼和中国鲥鱼在外形、口味和营养上都较为近似。江苏省张家港市宏润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在钢架温室大棚内集约化养殖美国鲥鱼已有10多年,  相似文献   

7.
北方地区美国鲥鱼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鲥鱼属鲱形目、鲱科、鲥属。自然分布于北美密西西比河及东部沿海水域,生长适温10~32℃,系广温洄游鱼类。肉质非常鲜美,营养丰富,DHA含量高。近两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地区从美国引入鲥鱼受精卵进行孵化并取得成功,已培育出大规格苗种并进行了商品化养殖。但北方地区还没有开展。2004年,铁岭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从福建引入美国鲥鱼乌仔,成功培育出可供商品化养殖的苗种,为今后美国鲥鱼在北方地区养殖提供了技术借鉴,现将试养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鲥鱼(Tenualosa reevesii)属鲱形目、鲱科、鲥属,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洄游性经济鱼类,历史上与河豚鱼(鲀)、刀鱼合称"长江三鲜",且位居"三鲜"之首。虽然鲥鱼肌肉内细刺多如牛毛,但其有大而薄的鳞  相似文献   

9.
正美洲鲥隶属于鲱形总目、鲱形目、鲱科、西鲱属,主要分布于北美洲大西洋东西沿岸的河流和海洋中。美洲鲥是生殖洄游性鱼类,肉鲜味美,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其与濒临灭绝的中国鲥鱼的外形相似、肉质相媲美,在中国鲥鱼濒临灭绝的情况下,美洲鲥的人工养殖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浦东新区水产技术推广站于2002—2010年连  相似文献   

10.
美国鲥鱼属鲱形目、鲱科、鲱鱼属,学名Alosa sapidissima。其天然种群分布在美国东部沿海水域,适温范围在18~32℃,系广温洄游性鱼类,性成熟后游入一定的淡水水域繁殖,仔稚幼鱼成长后又洄游入海水生活。该鱼肉细脂厚,味道十分鲜美。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引进美国鲥鱼的受精卵、乌仔进行人工孵化和淡水养殖试验,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为了扩大美国鲥鱼的适合养殖范围,根据其生活特性,我们试图将在淡水中培养的美国鲥鱼鱼种,模拟其洄游习性,通过人工驯化,使其适应海水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1.
鲥鱼是长江中的极品鱼类,以浮游动物为主食,属溯河性洄游鱼类,每年初夏定时入江,其他时间不出现,因此得名,近20年来由于多种原因,长江鲥鱼已难觅踪迹。美国鲥鱼是世界上个体最大,生长速度最快的一种鲥鱼,与长江鲥鱼同族同宗,由于生活环境与纬度相似,二者的形态、味道极为相似。2003年美国鲥鱼作为长江鲥鱼的替代种引入中国,国家级江苏省洪泽水产良种场于2018年始开展美国鲥鱼温室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养殖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美国鲥鱼苗种培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鲥鱼属鲱形目,鲱科,其天然种群主要分布于北美东部沿海水域,生长适温18~32℃,可在淡水或半咸水中生活,系广温洄游性鱼类。该鱼肉细脂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为集约化养殖的优良品种。泉州市洛江区水产良种场2003年6月26日从广东引进美国鲥鱼乌仔3万尾进行苗种培育试验,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美洲鲥鱼循环水清洁养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洲鲥鱼(Alosa sapidissima)隶属于鲱形总目、鲱形目、鲱科、西鲱属。英文名(Americanshad),是世界上个体最大、生长速度最快的一种鲥鱼,其生长在北纬45°的水域,比长江鲥鱼生长的纬度(30°)高、生长水温较低,美洲鲥鱼刺少、鳞软、脂多,以鲜、嫩、  相似文献   

14.
美洲鲥的生物学特性及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兵 《海洋与渔业》2008,(10):35-36
美洲鲥(A losa spidissima)隶属于鲱形总目、鲱形目、鲱科、西鲱属,是一种高档名贵鱼类,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DHA含量高,深受民众喜爱。加之近年来,随着长江鲥鱼的濒临灭绝,而美洲鲥无论在外形大小还是在营养价值上都和长江鲥鱼非常相似,国内许多地方都将美洲鲥作为优良的水产养殖新品种引进并推广养殖。由于美洲鲥具有好动、易集群、对外界刺激应激反应强等特点,使得这种名优鱼类在养殖技术上要求较高,尤其是池塘养殖更应加强管理,做好养殖过程中每一环节的工作,作者结合池塘养殖美洲鲥的工作经验,将池塘养殖过程中各环节应该注意的事项进行总结,旨在为进一步推广养殖该鱼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鲥鱼     
名称 学名Maorura reevesii(Richardson),属鲱形目、鲱科、鲥属。分布 鲥鱼在我国分布较广,北起黄渤海,南达北部湾,以及长江、钱塘江和西江。  相似文献   

16.
正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又名美洲西鲱,以肉质肥美细嫩著称。因与"长江三鲜"中近乎绝迹的鲥鱼[Macrura reevesii (Rich.)]同属一个亚科,且形态、肉质口感相似,故其市场前景良好。近年来,国内从美国引进的美洲鲥多以淡水养殖为主,海水养殖仍处于起步阶段。研究表明,美洲鲥属于溯河产卵洄游性鱼类,既能适应淡水生存,也能适应海水生存,但海水盐度这一水质因子的相关研究较少见报。盐度是制约鱼类  相似文献   

17.
美国鲥鱼的生物学特性与集约化养殖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鲥鱼(American shad,Alosa sapidissima)是世界上个体最大、生长速度最快的一种鲥鱼。由于其形态特征、鱼肉品质和味道等都与长江鲥鱼十分相似,在长江鲥鱼濒临灭绝的情况下进入我国市场,销售价格十分可观。自2003年以来,我国每年从美国引进近千万粒受精卵,形成了养殖美国鲥鱼的热潮。尽管养殖面积和数量逐年扩大,但事故频频发生,鲥鱼养殖成功率很低,给养殖户带来了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挫伤了养殖积极性。通过分析国内养殖户美国鲥鱼养殖失败的教训,我们发现,很多原因是由于缺乏对鲥鱼的生物学、生理学和行为学等特性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鲥鱼──近年长江禁捕鱼类鲱形目鲱科鱼类在长江及其附近海域分布有6种,但以鲥鱼个体为最大,洄游路线也最长。除绝大部分分布在长江干流的中下游及洞庭湖,鄱阳湖水系外,文献记载在湖北省宜昌江段也曾有发现,故是我国鲱科洄游性鱼类中的一个典型代表。鲥鱼是长江中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报导江西省赣江鲥鱼产卵场江段鲥鱼生殖群体生物学的测定和解剖,并描述其形态特征和性腺发育成熟等情况。鲥鱼[Macrura reevsii(Richardson)]属鲱形目、鲱科、鲥属、为溯河性鱼类,每年一度由海入江进行生殖洄游,在长江形成渔讯。长江鲥鱼产量1974年曾达157.5万公斤,由于近十多年来工业排污和水利设施以及围湖造田、酷渔滥捕等人为因素的影响,致使鲥鱼产量每况愈下,到1986年止,长江鲥鱼捕获量只有1万公斤。赣江鲥鱼产量也由历史上最高产量12328公斤降到1986年的249.5公斤。关于鲥鱼生物学方面的调查测定,前人巳有过研究,见参考文献(1)、(2)、(3)、(4),但上述的测定与描述仅在生态因子,自然繁殖及人工繁殖方面的探索,而在生物学方面的测定尚无完整的描述和统计。到1971年以后鲥鱼攻关小组的方向还在人工繁殖及养殖试验方面的研究,由于受财力、人力、技术水平等条件的限制,有关基础理论方面研究得较少,所以至今仍在探索之中。1986年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根据农牧渔业部水产局下达的课题精神,在进行鲥鱼人工繁殖试验的同时,有目的地对亲鲥生殖群体有关生物学方面的材料进行系统全面的收集整理。这次共测定试验材料192尾,旨在取得更有代表性的数据,以便对鲥鱼有一个较全面、完整的描述。同时,本文还对赣江鲥鱼产卵场亲鲥的生长发育历年来的变化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美国鲥鱼苗种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鲥鱼(Alosasapidissima)英文名称为AmericanShad,隶属于鲱形目、鲱科、鲥属,为滤食性鱼类,以浮游生物为食。美国鲥鱼天然种群分布于北美东部沿海水域,属于广温性、广盐性的溯河性洄游鱼类,平时生活在海里,4月~6月沿江河上溯淡水湖泊进行产卵,生殖后亲鱼仍回归海洋,幼鱼则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