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为筛选出青海互助八眉三元商品猪育肥最佳生产方式,以长白(♂)×白杜八(♀)、大约克夏(♂)×白杜八(♀)、白色杜洛克(♂)×长八(♀)、大约克夏(♂)×长八(♀)、白色杜洛克(♂)×约八(♀)、长白(♂)×约八(♀)等6个不同杂交组合的三元商品猪为材料,在相同营养水平和饲养管理条件下进行育肥饲养对比试验,比较不同杂交组合试验猪的增重速度、料肉比、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杜长八组的试验末重、日增重最高,料肉比最低,经济效益最好。建议在生产中推广杜长八三元杂交生产育肥猪。  相似文献   

2.
家猪与家野杂交猪血液中八项指标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长白猪(♂)×大约克夏猪(♀)的杂交猪8头,纯种野猪(♂)×鄂西黑猪(♀)的杂交仔猪(以下简称F1代)8头及长白猪(♂)×F1代母猪(♀)的杂交二代(以下简称F2代)8头,对其血液中的八项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红细胞数方面3种猪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F1代猪及F2代猪的红细胞数分别比长大猪提高了9.58%和2.89%:在白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血清总蛋白含量、血清清蛋白及血清球蛋白方面,F1及F2代猪均高于长大猪,且差异显著(P<0.05),F1代猪高于F2代猪,且差异显著(P<0.05);在血清钙含量及血清磷含量指标上3种杂交组合猪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F1及F2代猪的血清钙含量分别比长大猪提高了10.80%和4.24%,血清磷含量提高了6.19%和3.80%.  相似文献   

3.
野鄂杂交一代猪与鄂西黑猪胴体性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纯种野猪(♂)×纯种鄂西黑猪(♀)的杂交猪和鄂西黑猪为研究对象,在同样条件下饲养至80 kg屠宰,测量其体重、皮厚、背膘厚度、胴体长、胴体重、眼肌面积、花板油比例等胴体性状,研究比较野猪血缘对肉猪胴体品质和肉质性状的影响,同时比较野鄂杂交一代猪和杜长大猪肌肉中Cu、Fe、Ca等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野鄂杂交一代猪在屠宰率、眼肌面积、皮厚、瘦肉率方面比鄂西黑猪高,且差异极显著(P<0.01);野鄂杂交一代猪在背膘厚度、腿臀比例、花板油比例、脂肪率方面比鄂西黑猪低(P<0.05);野鄂杂交猪在胴体长度上比鄂西黑猪要长,但差异不显著(P>0.05)。野鄂杂交一代猪和杜长大猪在pH值、熟肉率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都属于正常范围;野鄂杂交一代猪在肉色评分、大理石纹评分高于杜长大猪(P<0.05)。野鄂杂交一代猪肉中的Ca、Cu、Fe等元素的含量比杜长大低,其中Cu和Ca元素的含量有极显著差异(P<0.01),Fe元素的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
野猪家猪杂交组合与家猪组合的繁殖性能对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鄂西黑猪(♀)×野猪(♂)、长白(♀)×长白(♂)、大约克(♀)×大约克(♂)、长白(♀)×大约克(♂)4种不同组合的31头母猪同一胎次的繁殖性能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产仔数上,野黑杂交组合分别比长长、大大、长大组合高(P<0.01);在泌乳力、弱仔率上,野黑组合分别比其他组合低(P<0.05);在育成率上,野黑杂交组合与其他组合相近,差异不显著(P>0.05);野黑杂交组合在仔猪的初生重、初生窝重、断奶个体重、断奶窝重方面均低于其他组合,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郭远玉  侯生珍  杨葆春  刘永福  吕凯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697-11698,11701
[目的]为青海互助八眉猪杂交的利用及优良二元母猪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青海首次引入白色杜洛克、大约克夏和长白猪作为父本,分别与青海互助八眉母猪杂交,研究杂交父本对青海互助八眉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筛选最佳杂交组合。[结果]以杜洛克、大约克夏、长白猪为父本对青海互助八眉猪进行杂交改良,生长速度、胴体瘦肉率、母猪泌乳量均有较大提高。以白色杜洛克(♂)×青海互助八眉猪(♀)或长白猪(♂)×青海互助八眉猪(♀)的杂交效果较好,能有效提高青海互助八眉猪的繁殖性能,同时具有青海互助八眉猪的优良肉质性能,更适应市场的需求。[结论]在生产中应大力开展白色杜洛克或长白猪与青海互助八眉猪杂交,生产繁殖性能高的杂一代母猪。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优质黑猪生产杂交方式,以淮猪及苏钟猪为亲本,开展淮猪(♂)×苏钟猪(♀)、苏钟猪(♂)×淮猪(♀)正反、反正杂交试验,在相同营养水平及饲养管理条件下统计杂种猪繁殖、生长、肥育性能,比较2种杂交方式生产杂种猪的性能。结果表明:淮苏杂种猪头胎产仔数[(11.86±2.21)头]高于苏淮杂种猪[(10.89±2.20)头],但产活仔数略低于苏淮杂种猪;初生个体质量[(1.41±0.22)kg]极显著小于苏淮杂种猪[(1.52±0.35)kg](P0.01),但28日龄断奶个体质量、120日龄平均个体质量均高于苏淮杂种猪,180日龄平均个体质量、40~60 kg阶段平均日增质量略低于苏淮杂种猪,提示淮苏杂种猪虽早期增质量快,但育肥期效果不如苏淮杂种猪;且淮苏杂种猪表现为高、短、壮体型,而苏淮猪相对细长。因而,生产75%优质黑猪应以后期育肥效果好的苏淮杂交组合为优势选择。  相似文献   

7.
通过宁乡猪与中约克夏、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的七个正反交组合和四个纯种对照组的肥育对比试验,研究了宁乡猪在二元杂交时的肥育与胴体性状杂交效果,发现约×宁、大×宁、宁×大、长×宁、宁×长在日增重上有显著或极显著的优势率,表现为超显性遗传方式,饲料利用率也有类似效果。在胴体性状、胴体组成方面,大多无显著水平的杂种优势,表现为中间型遗传方式。各品种间正反交结果很不一致,仅在宁乡猪与大白猪杂交时表现出一些性状上的显著差异。对各杂交组合性状表现按综合评定指数排队表明,杜×宁、长×宁是目前生产中最宜推广的二元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8.
不同杂交后代初生羔羊生长发育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选育出繁殖率高、生长发育速度快、屠宰率高的肥羔品种.[方法]选取相同年龄的萨福克羊(♂)×(♀)阿勒泰大尾羊杂交一代、陶赛特羊(♂)×(♀)阿勒泰大尾羊杂交一代和阿勒泰大尾羊后代各30只并按照品种不同分成3组,在相同的营养水平下对比其90 d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试验羊生长发育指标统计分析表明,萨福克羊(♂)×(♀)阿勒泰大尾羊杂交一代和陶赛特羊(♂)×(♀)阿勒泰大尾羊杂交一代的体重、体高、毛质、屠宰率等指标均优于阿勒泰大尾羊后代羔羊.[结论]萨福克羊(♂)×(♀)阿勒泰大尾羊杂交一代与阿勒泰大尾羊后代羔羊相比,生产性能更加优良.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不同杂交组合黔东花猪的胴体性能和肉质性状,筛选优良黔东花猪杂交组合.[方法]对约克夏(Y)×皮特兰(P)×太湖猪(T)×黔东花猪(H)组合(YPTH)、巴克夏(B)×太湖猪(T)和黔东花猪(H)组合(BTH)、巴克夏(B)×皮特兰(P)×太湖猪(T)×黔东花猪(H)组合(BPTH)及巴克夏(B)×杜洛克(D)×太湖猪(T)×黔东花猪(H)组合(BDTH)等4种杂交猪分别进行屠宰,测定分析其胴体性能和肉质性状.[结果]YPrH、BTH、BDTH和BPTH杂交猪屠宰率分别为76.72%、76.67%、76.94%和81.24%;瘦肉率分别为55.58%、42.00%、46.29%和50.92%;平均背膘厚分别为3.31、4.00、3.37和3.45 cm;眼肌面积分别为60.68、46.67、46.80和53.56 cm2;大理石纹分别为3.67、3.50、3.50和3.50;系水力分别为89.33%、83.00%、76.70%和69.09%;剪切力分别为0.49、0.51、1.12和0.62 kg.脂肪酸含量分析结果表明,4种杂交猪肉的嫩度、多汁性及风味等食用性状均较佳.其中,YPTH杂交猪具有较高的瘦肉率和较大的眼肌面积,系水力较高,剪切力较小,肌肉谷氨酸含量高达107.72 mg/g.[结论]以黔东花猪(H)为母本组配的YPTH杂交猪胴体品质和肉质性状优于BTH、BDTH和BPTH杂交猪,可作为建立含有黔东花猪血缘的商品杂交猪配套系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特种野猪是杂交的野猪血统占到了75%。在纯种野猪与家猪杂交后,生出的特种野猪,家猪野猪的血统各占一半,而且野猪汲取了家猪产仔多、生长快的特点。但是在第二次繁育的时候,人们却是利用杂交以后的特种野猪再和纯种野猪进行杂交,主要是要保证特种野猪特有的肉质和野味。所以经过多元杂交选育出的特种野猪,虽然不会攻击人,但它依然野性十足。说到特种野猪的养殖,在浙江省已经有8年的历史了。现在浙江省的野猪养殖已经初具规模,仅象山县养殖基地种猪就达到了10万多头。特种野猪身上漂亮的瓜皮纹是野猪特有的身份标志。野猪嘴尖皮厚,天生抗病能…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科技》2005,(6):48-48
特种野猪,是由纯种野猪与优良品种的家猪,通过多元杂交,培育而成的。它同时继承了野猪和家猪的优良品性,具有野猪的瘦肉率高,肉质好,营养丰富等优点,也有着家猪的优点,产仔率高,生长速度快的优点。饲养特种野猪,首先要建好圈舍。特种野猪喜好运动,饲养区要分为内窝和外窝。内窝  相似文献   

12.
<正>在福建省永定县,养殖纯种野猪并不是用来宰杀给人们吃的,而是用来和优良的家猪杂交使用的。杂交后所繁育出来的后代被科研工作者取名为特种野猪。特种野猪肉由于口味上具有浓郁的野味,所以不少消费者习惯性地把它们直接称为野猪肉。  相似文献   

13.
刘行 《农村百事通》2006,(11):44-44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肉食品的质量要求愈来愈高,人们希望猪肉的口味既要瘦肉多,又要色、香、味俱佳,由纯种野猪和家猪杂交改良的特种野猪,由于瘦肉率高达85%,肉质又细嫩、醇香,因而成为人们追求的理想肉食品。特种野猪由于抗病力强,饲养成本低,改变了纯种野猪  相似文献   

14.
采用美国尼罗罗非鱼与吉富品系罗非鱼进行种内杂交,子一代与奥利亚罗非鱼进行种间杂交,对三元杂交罗非鱼组合进行生长对比试验,筛选生长性能优良的杂交组合。试验结果表明:三元杂交罗非鱼组合的平均日增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美吉F_1"(♀)×奥利亚(♂)"吉美F_1"(♀)×奥利亚(♂)美国(♀)×奥利亚(♂)。"美吉F_1"(♀)×奥利亚(♂)和"吉美F_1"(♀)×奥利亚(♂)三元杂交奥尼罗非鱼组合的平均日增质量分别是5.54、5.37,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2.60%、9.15%。  相似文献   

15.
海涂米草与水稻远缘杂交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米草具有耐盐、耐淹等优良特性;水稻籽粒饱满,产量高.本研究通过米草与水稻远缘杂交,试图选育耐盐高产的米草/水稻粮饲兼用作物新品种.2005~2006年,引种栽培了大米草1720株,水稻品种(组合)15种,进行了大米草与水稻杂交试验.结果表明:2005年,水稻培矮64S/04141(♀)与大米草(♂)杂交结籽149粒. 2006年,F1代自交结种224穗,获自交种籽11842粒,千粒重18.39 g;F1(♀)×大米草(♂)回交17穗,获BC1F1种籽24粒,回交结实率2.84 %;水稻(♀)×大米草(♂)杂交6个品种(组合)23穗,获种籽63粒,杂交结实率4.2 %.大米草与水稻杂交,其RAPD反应表明,杂交后代与水稻亲本相比,条带有明显差别,表明远缘杂交导致水稻发生了基因重组. 2005年,引种栽培了互花米草560株, 2006年进行了互花米草与水稻杂交试验.结果表明:水稻(♀)7个品种(组合)×互花米草(♂)杂交39穗,得杂交种籽115粒,杂交穗结籽率5.4 %;F132、F134(♀)×互花米草(♂)杂交12穗,得杂交种籽18粒,杂交穗结籽率2 %.2007年在启东协兴港海涂滩地米草稻田大米草/水稻F2在土壤含盐量7.83 ‰,pH8.20,灌溉水10.37 ‰情况下,千粒重达18 g,结实率52.8 %,单株种籽重19.97 g;在如东羊场米草稻田大米草/水稻F2在土壤含盐量5.28 ‰,pH7.9情况下,千粒重达22 g,结实率51.1 %,单株种籽重19.1 g.水稻×玉米×米草三元杂交种籽千粒重22.8 g,结实率69.9 %,单株种籽重41.4 g;在农科所试验地大米草/水稻F2代千粒重22.4 g,结实率58.2 %,单株种籽重33.7 g;水稻×玉米×米草三元杂交种籽千粒重25.2 g,结实率82 %,单株种籽重59.2 g.  相似文献   

16.
利用野猪(♂)与家猪(♀)进行杂交的后代称为野家杂交猪.结合黑龙江省野家杂交猪养殖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广西原种种群中红壳色文蛤(G、g)、江苏原种种群红壳色文蛤(S、s)为材料,进行不同地理种群双列杂交试验,建立杂交组合G(♀)×s(♂)和S(♀)×g(♂),自交组合S(♀)×s(♂)和G(♀)×g(♂)。对各组合受精卵直径、孵化率以及早期生长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以广西种群红壳色文蛤为母本的组合G×s、G×g在受精卵直径与以江苏种群为母本的组合S×g、S×s存在差异(P0.05),孵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浮游期以及附着期的壳生长均表现为母本效应,组合G×s、G×g生长较组合S×s、S×g更具生长优势。杂交组合均比自交组合生长快,表现出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巢湖(C)、滆湖(G)、洪泽湖(H)、石臼湖(S)和太湖(T)等5个湖泊群体的黄颡鱼种质进行生长性能评估并选择快长繁育组合,2012年利用来自5个湖泊的黄颡鱼亲本建立49个全同胞家系(包括17个群体间繁育组合和5个群体内繁育组合),各家系经仔稚鱼、幼鱼中间培育后植入电子标记混养,测定了120、460日龄鱼体质量性状及家系存活率。用混合线性模型估计不同群体和家系体质量最小二乘均值,计算不同繁育组合优势率。结果表明,黄颡鱼各群体体质量变异系数的变化范围为0. 25~0. 66; G、T、S作为亲本时,子代体质量最小二乘均值较高,分别比群体均值高2. 98%、2. 99%、0. 98%,是体质量性状育种的优良亲本群体。各群体间繁育组合体质量均值(105. 48 g)比群体内繁育组合均值(101. 83 g)高3. 58%。各组合以G(♂)×S(♀)、G(♂)×C(♀)、S(♂)×T(♀)组合收获的体质量最小二乘均值为高,分别为125. 55、121. 76、120. 08 g。G(♂)×S(♀)、G(♂)×C(♀)、S(♂)×T(♀)繁育组合体质量存在较明显的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中亲优势率分别为29. 89%、22. 36%、20. 99%,超亲优势率分别为15. 77%、11. 50%、4. 62%。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黄颡鱼生长性能遗传选择的准确性,并为实现良种选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贵州高寒山区放牧型羔羊的优化杂交组合,探索本地黑山羊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选取日龄相近的F1南江黄羊(♂)×(♀)本地黑山羊、F1努比亚山羊(♂)×(♀)本地黑山羊及贵州本地黑山羊羔羊各30只,按品种分成3组,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观测其90 d后的生长发育情况及屠宰性能。研究结果表明:F1努比亚山羊(♂)×(♀)本地黑山羊组的日增重、体高、胸围、屠宰率、净肉率等指标均优于F1南江黄羊(♂)×(♀)本地黑山羊组和本地黑山羊组。说明F1努比亚山羊(♂)×(♀)本地黑山的生产性能比较优良,适合在贵州高寒山区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20.
商品瘦肉猪杂交配套系的筛选Ⅲ不同杂交组合猪胴体与肉质测定徐晓波葛云山经荣斌徐筠遐刘铁铮毛九德董柯岩许鹤倩(江苏省农科院牧医所南京210014)为进一步研究杂交猪的胴体性状与肉质,在肥育性能测定的基础上,进行了屠宰测定,对各杂交组合的胴体与肉质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