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水产》2014,(4):49-52
4月份,全国水产养殖开始进入生产期。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南方地区开始进入水产苗种繁育期;北方地区随着冰封期的结束,由越冬末期逐步进入养殖生产期,养殖水生动物由于体质相对虚弱,较易发生病毒病、真菌病等。“清明”节气期间,各地要注意雨水增多对水产养殖的影响;“谷雨”节气过后寒潮基本结束,各地仍需防范“倒春寒”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4月份,全国水产养殖开始进入生产期.南方地区随着天气逐渐转暖,水温达到15℃~22℃,水产养殖进入苗种繁育期.北方地区随着冰封期的结束,水温从零下开始上升至10℃~15℃,养殖鱼类在经历了漫长的越冬期后,体质相对虚弱,较易受细菌、寄生虫等的感染.同时,4月将经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和"谷雨"两个节气,南方地区应注意"清明"期间雨水增多对水产养殖的影响,北方地区"谷雨"过后虽然寒潮基本结束,但仍需注意防范"倒春寒"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中国水产》2013,(4):47-49
4月份,全国水产养殖开始进入生产期。南方地区随着天气逐渐转暖,水温达到15℃~22℃,水产养殖进入苗种繁育期。北方地区随着冰封期的结束,水温从零下开始上升至10℃~15℃,养殖鱼类在经历了漫长的越冬期后,  相似文献   

4.
正5月份进入"立夏"和"小满"节气,气温逐渐上升,全国各地普遍进入水产养殖生产期,水产养殖动物发病情况总体随气温、水温的增高而增加。从近三年同期全国水产养殖病情监测数据和今年各地养殖动物发病情况看,5月份需关注以下疾病: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产》2012,(4):54-55
4月份,在我国北方地区随着冰封期的结束,由越冬末期逐步进入养殖生产期.南方地区随着气温转暖,水温逐步升高,将进入养殖生产期.期间,突发性水生动物疾病将会增多,各地应加强疾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近期,我国南方大部地区持续阴雨,北方冷空气频繁来袭,需注意防范"倒春寒"对水产养殖的影响。4月份,中央气象台预报全国平均气温9℃~20℃,随着各地气温逐渐回升,开始进入水产养殖生产期,水产养殖病害发生率会有所上升,根据近几年同期全国水产养殖病情测报监测数据,4月份需重点关注以下水生动物疾病。病情预测1.水霉病:主要危害鱼、虾、蟹等,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需重点关注。2.草鱼出血病:主要危害草鱼鱼种及青鱼,发病水温20℃~30℃,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3月~4月份天气变化较大,3月份平均气温明显偏高,4月份出现了"倒春寒"天气。天气骤变易使对养殖环境敏感的水产养殖动物发生疾病,需要特别关注。5月份全国普遍进入水产养殖生产期,水产养殖动物发生疾病情况总体随着气温、水温的增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8.
《中国水产》2017,(4):80-84
近期,我国南方大部地区持续阴雨,北方冷空气频繁来袭,需注意防范"倒春寒"对水产养殖的影响.4月份,中央气象台预报全国平均气温9℃~20℃,随着各地气温逐渐回升,开始进入水产养殖生产期,水产养殖病害发生率会有所上升,根据近几年同期全国水产养殖病情测报监测数据,4月份需重点关注以下水生动物疾病. ◎病情预测 1.水霉病:主要危害鱼、虾、蟹等,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需重点关注. 2.草鱼出血病:主要危害草鱼鱼种及青鱼,发病水温20℃~30℃, 25℃~28℃为流行高峰.各草鱼、青鱼主养区均需重点防控.  相似文献   

9.
《中国水产》2016,(5):58-64
5月份进入"立夏"和"小满"节气,气温逐渐上升,全国各地普遍进入水产养殖生产期,水产养殖动物发病情况总体随气温、水温的增高而增加.从近三年同期全国水产养殖病情监测数据和今年各地养殖动物发病情况看,5月份需关注以下疾病: ◎重点关注疾病 1."鳃出血"病(病原是鲤疱疹病毒Ⅱ型):主要危害异育银鲫,该病流行时间长,流行温度15℃~33℃,以20℃~28℃最为严重.4月~10月份均有爆发,5月~6月份进入发病高峰期.近几年在异育银鲫主养区江苏等地发病情况较为严重,在河北、天津、江西等也监测到该病发生,呈现出多地蔓延的趋势.江苏、河北、江西、安徽、湖北、浙江等鲫鱼主养区需重点防控,其他地区需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0.
正近来,南方多地出现强降雨,全国提前进入汛期。据气象部门预测厄尔尼诺现象将继续持续,各地特别是南方地区需注意"清明"节气期间雨水突然增多对水产养殖的影响。"谷雨"节气过后各地温度会上升较快,但仍需防范"倒春寒"。根据近三年历史同期全国水产养殖病情监测数据,4月份需关注以下疾病:◎重点关注疾病1.水霉病:主要危害鱼、虾、蟹等,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需重点关注。2.白斑综合征:以往主要危害南  相似文献   

11.
5月份,全国水产养殖进入生产期。南方地区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水温达到16℃~28℃,水产养殖动植物进入快速生长阶段;北方地区的水温也随之升高,达到15℃~22℃。5月初将进入“立夏”节气,气温、水温等的不断升高使得鱼类、甲壳类等活动量增加,相应的饲料投喂量亦会有所增加,此时的养殖水体容易成为病原滋生和繁殖的有利环境,需严格做好消毒和遵循投喂“四定”原则。“小满”节气南方地区会出现局部高温多雨现象,需注意防范高温对水产养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近来,南方多地出现强降雨,全国提前进入汛期.据气象部门预测厄尔尼诺现象将继续持续,各地特别是南方地区需注意"清明"节气期间雨水突然增多对水产养殖的影响."谷雨"节气过后各地温度会上升较快,但仍需防范"倒春寒".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春季气温比往年偏高,4月份将经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和"谷雨"两个节气,南方地区需注意"清明"期间雨水突然增多对水产养殖的影响,北方地区"谷雨"过后虽然寒潮基本结束,但需注意"倒春寒"现象的发生。根据近两年同期全国水产养殖病情测报监测数据,4月份要重点关注鱼类水霉病、虾类白斑综合征和蟹类固着类纤毛虫病等。对于易发及需警惕的疾病和防控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由于5月份部分地区气温波动较大,加上南方地区多地出现暴雨等极端天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产养殖动物的正常生长节奏。6月份,全国各地水产养殖将集中进入生产旺季,投饵量会迅速增加;另外"芒种"、"夏至"节气将至,阴雨天增多、天气闷热,要特别关注池塘养殖中溶解氧的问题,水质调控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15.
<正>10月份,将进入"寒露"和"霜降"节气,各地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明显加大,池塘水质渐趋老化,容易诱发水生动物真菌性和寄生虫疾病。水产养殖也进入收获季节,鱼虾蟹陆续起捕上市。北方地区进入越冬前的准备阶段,要注意对越冬苗种的强化培育;南方大部地区依然是养殖品种的良好生长期,起捕拉网时要注意对养殖对象的影响,避免因机械损伤导致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6.
正5月,随着"立夏"节气的来临,全国的气温、水温将逐步升高,各地普遍进入生产旺季。根据近几年同期全国水产养殖病情测报数据,对5月份易发疾病进行预测并提出防控措施建议,供参考。病情预测5月水产养殖应该重点关注鲤春病毒血症、鲤浮肿病、鲫造血器官坏死病、锦鲤疱疹病毒病、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草鱼出血病、白斑综合征等病毒病,  相似文献   

17.
5月份,随着各地气温的上升,水温也逐步升高,水产养殖进入生产期.细菌病、真菌病和寄生虫病会有所增加,要特别注意温度对养殖生物的影响.南方地区要注意保持养殖水质清新,做好病害预防工作;全国各地区要做好放苗前的池塘清塘及放苗过程中苗种和工具的消毒工作,避免因携带病原菌而引发疾病.  相似文献   

18.
<正>5月,全国各地陆续进入汛期,南方部分地区暴雨频发,天气形势复杂多变,给水产养殖带来诸多不利影响。6月是水产养殖生产旺期,也是水生动物疾病高发期,需加强水产养殖生产管理,特别是水质调控。一、病害预测根据近几年同期全国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和今年各地养殖水生动物发病情况看,6月份需关注以下疾病: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水产》2014,(5):49-53
<正>审批颁发:王德芬审核:李清分析员:朱健祥5月份,全国天气普遍转暖,水产养殖进入生产旺季。今年全国气温较往年升温快,随着气温、水温不断升高,适宜养殖水生动物生长加快,投饵量也会不断增加,水质调控愈发重要。另外,5月将遇"立夏"和"小满"节气,应防范多雨对养殖生产的影响,并尽量做到"昼夜守鱼塘,情况了指掌,发现新问题,处理不过晌"。一、病害预测  相似文献   

20.
正7月份,将迎来小暑和大暑两个节气。此时,天气炎热,水温大幅度升高,各养殖品种也进入快速生长期。随着投饲量加大,残饵和排泄物增多,易导致养殖水体中有机质及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造成水质恶化,水体中病原菌增加,养殖水生动物病害频发。7月份各地需重点关注以下疾病。病情预测1."老三病":俗称"老三病"的细菌性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仍是这一时期各地淡水养殖鱼类的常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