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胶原是一个蛋白质家族,目前为止人体内的胶原蛋白有二十多种,不同类型的胶原蛋白在分子结构及免疫学特征上有所不同,胶原蛋白是动物体内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占人体蛋白质总量的30%以上,它属  相似文献   

2.
草鱼鱼鳞胶原蛋白的提取及其部分生物学性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草鱼鱼鳞为原料, 分别提取鱼鳞中的酸溶性胶原蛋白(ASC)和酶溶性胶原蛋白(PSC), 着重开展了其包括热稳定性、体外酶降解性以及胶原海绵材料特性在内的相关研究, 并与哺乳动物来源的猪皮胶原(PC)相比较。实验结果表明, 制备所得的3种胶原蛋白均为典型的Ⅰ型胶原并具有完整的三螺旋结构; PC的热变性温度(41.6 ℃)明显高于ASC(34.8 ℃)和PSC(35.2 ℃); 3种胶原蛋白的体外酶降解性能受水解酶的种类、胶原蛋白提取方法、胶原蛋白来源、胶原蛋白受热历史以及蛋白的自组装程度影响。胶原蛋白酶、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对淡水鱼胶原均具有不同程度的降解能力, 但胶原蛋白酶的降解能力最强; 相同条件下, 3种胶原蛋白体外酶降解率依次为ASC>PSC>PC; 经热变性处理后胶原蛋白的体外酶降解率明显提高而经体外自组装处理后其体外酶降解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 3种胶原样品冻干后得到的胶原海绵材料具有不同的机械性能和组织结构, ASC和PSC海绵是一种多孔但拉伸承受力较弱的海绵材料, 而PC则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3.
水产胶原蛋白及胶原多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郭瑶  曾名勇  崔文萱 《水产科学》2006,25(2):101-104
胶原蛋白是动物结缔组织中的主要成分,是动物体内含量最多、分布最广、具有免疫学性质[1]的蛋白质,在皮革业、影像业、制药业、糖果生产、生物医学原料和食品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最近,国外研究表明,胶原水解所得的胶原多肽不仅具有很好的消化特性,而且还具有许多生理活性功能,  相似文献   

4.
中华鳖裙边胶原蛋白的提取及其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胶原蛋白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蛋白质,也是结缔组织的主要蛋白成分。与陆生动物(如猪、牛等)比较,水生动物胶原蛋白具有优良的理化性质和生理活性功能,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中华鳖是我国传统的名贵水产品,其裙边胶原蛋白含量丰富,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采用胃蛋白酶酶解法在酸性条件下提取中华鳖裙边胶原蛋白,研究酶添加量、底物浓度、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制备裙边胶原蛋白的最适条件为:酶添加量4 mg/mL,底物浓度4%,提取时间14 h。粗提胶原蛋白通过盐析、透析等纯化步骤,再经SDS-PAGE电泳、热变性温度测定、紫外及傅立叶变换红外扫描等技术方法分析了胶原蛋白的生化特征,结果显示提取到的裙边胶原蛋白具有较高的纯度,含有两条α链和1条β链,属于典型的I型胶原蛋白。研究表明:中华鳖裙边胶原蛋白可以作为猪皮、牛皮胶原蛋白的有效替代品,这为今后进一步综合开发利用鳖类裙边胶原多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罗非鱼鱼皮胶原蛋白提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胶原蛋白用途广泛,其制品已应用于医药、保健品、食品、化妆品等众多领域。如胶原护肤霜、胶原面膜、胶原美容口服片等系列产品,其内服外用效果良好,满足了当前消费者对功能性产品的强烈需求;目前在欧美国家,服用胶原产品进行皮肤深层养护已成时尚。据专家预测,我国的胶原热潮也即将到来。胶原也是人类皮肤的主要组成成分。人处于幼年时,皮肤中胶原的含量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含量开始逐渐下降,导致皮肤渐渐丧失保湿功能,人体只有不断合成新胶原才能保持皮肤健康且具有弹性。胶原蛋白的阴离子侧链丰富,能吸附大量水分,维持皮肤的湿润、弹性。胶原蛋白含有一种独特的氨基酸——羟脯氨酸(Hyp),合成新胶原蛋白时需要大量的羟脯氨酸。除化妆品外,在医疗用品方面还研制了胶原止血纱布及胶原创可贴,应用于外科手术、战地救护,其市场巨大,前景广阔。以往,很大一部分胶原蛋白是从陆生哺乳动物中提取的,近年来,由于疯牛病和口蹄疫的影响,人们已经开始从鱼类中提取胶原蛋白,所提取的胶原蛋白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6.
<正>众所周知,鱼皮、鱼鳞及鱼骨是水产加工产生的主要废弃物,这些废弃物约占原料鱼质量的40%~55%。据统计,近几年我国水产品年产量均超过4 500多万t,而每年鱼的废弃物总量就达到200多万t。现阶段已有一些从鱼皮及鱼骨中提取胶原及胶原蛋白的报道,但从鱼骨中提取胶原还少见报道。鱼骨中约含30%左右的胶原,如能将这些废弃物中的胶原提取出来,会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养殖花鳗鲡(Anguilla marmorata)鱼皮胶原蛋白的特性,利用胃蛋白酶结合酸抽提法提取花鳗鲡鱼皮胶原蛋白,SDS-PAGE电泳法展示胶原蛋白的电泳图谱,氨基酸分析仪测定胶原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分析胶原蛋白分子的紫外和红外光谱特征,用浊度实验和流变黏弹性实验探究胶原蛋白分子的体外自组装动力学特性。结果显示,花鳗鲡鱼皮胶原蛋白属于Ⅰ型胶原蛋白,氨基酸组成中甘氨酸、脯氨酸与羟脯氨酸三者的比值为8∶3∶2,胶原蛋白分子的最大紫外吸收峰出现在222.6 nm处,热变性温度28℃,红外光谱图和扫描电镜扫描结果图均表明经胃蛋白酶及酸溶得到的胶原蛋白保持了胶原原有的结构。胶原蛋白分子的体外自组装动力学曲线是含有迟滞期、成长期和稳定期的三阶段曲线。以上结果表明花鳗鲡鱼皮胶原具有接近淡水鱼皮胶原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水产科技》2008,35(2)
胶原蛋白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多糖蛋白质,与细胞再生、分化、运动、免疫、关节润滑、血压抑制、伤口愈合、衰老及疾病等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在应用上,胶原蛋白制剂可有效改善关节炎及骨质疏松症,还可以用于治疗营养不良、蛋白缺乏、严重胃炎、胃溃疡的修复,用于美容,并与其他药物配合治疗心脏病、肝病、高血压等。胶原蛋白的潜在年市场需求量高达2000吨以上,潜在市场产值达20亿元人民币。目前市面上的胶原蛋白多来自陆地上的鸡、猪、牛等动物,安全性面临挑战,而海洋胶原蛋  相似文献   

9.
正胶原蛋白是多细胞生物中含量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的蛋白质种类之一。传统的天然胶原蛋白主要来自于哺乳动物的皮肤和跟腱组织。但是,由于人畜共患疾病,哺乳动物来源的胶原蛋白生物安全性受到消费者的质疑。近年来,水生胶原,尤其是鱼类胶原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中国是世界渔业大国,不仅拥有广阔的水域面积,而且鱼类资源极为丰富,这为鱼源胶原蛋白研究开发提供了充足的原料。目前,由于鱼类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不够成熟,在鱼类加工过程中产生  相似文献   

10.
斑点叉尾(鱼回)鱼骨制取胶原蛋白和骨粉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鱼骨中蛋白质的存在会影响骨钙的吸收,将鱼骨中的蛋白提取出来加以利用,钙质保留在骨中,既充分利用了鱼骨中的蛋白质成分,又使高钙成分利于吸收,可以实现资源利用的"零废弃".试验在4℃条件下,斑点叉尾NFDAA(长吻NFDAA,Ictalurus punctatus)鱼骨先用0.1 mol · L-1的NaOH浸泡6 h,再用2.5%NaCl浸泡6 h去除杂蛋白,用10%的异丙醇溶液去除脂肪,0.1 mol · L-1的柠檬酸浸提3 d能较好的提取胶原蛋白,无色无味,提取率可达11.87%.粗提液再经盐析、透析可得到纯度较高的胶原蛋白制品.鱼骨胶原蛋白溶液的粘度随着蛋白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其变性温度为33.9℃.SDS-PAGE试验结果表明,提取的NFDAA鱼骨胶原具有较高的纯度,含有2条α链,β链含量较高.提取胶原后的NFDAA鱼骨粉钙含量可达60%,作为钙添加剂加到饼干中,不会对饼干的口感和味道造成显著性差异,是良好的钙添加剂,可用于食品再加工.  相似文献   

11.
微波技术在水产胶原蛋白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测定水产品加工废弃物鳙鱼、鲈鱼、鲫鱼等鱼皮的基本成分,初步探讨了微波技术在鱼皮胶原蛋白提取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鱼皮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鳙鱼、鲈鱼、鲫鱼鱼皮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4.8%、21.6%、24.5%;采用不同的微波处理时间发现,微波处理可以提高鱼皮胶原蛋白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12.
海参胶原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海参是棘皮动物门、海参纲动物的通称,为重要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分布于世界各海洋中。海参体内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胶质、海参皂甙、酸性粘多糖等成分,但不含胆固醇。海参体壁是海参主要的食用或药用部位,主要构成为上皮组织和真皮结缔组织,海参真皮结缔组织的细胞间充填着胶原等纤维成分和蛋白聚糖,以及其它糖蛋白等无定型间质,即细胞外基质(ECM)。经加工后的海参胶原蛋白的高甘氨酸含量与羟脯氨酸、羟赖氨酸的存在,表明海参蛋白以胶原蛋白为主体。研究已经证明,动物胶或明胶(gelatin)富含的甘氨酸和碱性氨基酸…  相似文献   

13.
交联方法对草鱼皮胶原蛋白海绵生物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交联方法对草鱼皮胶原蛋白海绵材料性能的影响,实验以草鱼鱼皮为原料,提取、纯化胶原蛋白并制备胶原海绵材料.在此基础上,分别用紫外交联、热交联、戊二醛交联以及EDC/NHS交联方法处理胶原海绵,通过测定材料的交联度、热变性温度、拉伸强度和体外抗酶降解性能,比较了不同方法的交联效果.结果发现,提取所得的草鱼皮胶原蛋白为典型的Ⅰ型胶原;经不同方法交联处理后,海绵材料交联度依次为戊二醛(72.0%) >EDC/NHS(32.5%)>热交联(29.9%)>紫外交联(15.6%);与对照胶原材料相比,戊二醛处理后,胶原材料的热变性峰值温度(67.4℃)、最大拉伸强度(125.6 kPa)和体外抗酶降解性能均有显著提升(P<0.05);EDC/NHS处理后,胶原材料的热变性焓显著提升(6.86 J/g),同时材料的拉伸强度(98.6 kPa)和体外抗酶降解性能也得到适度增加(P<0.05).紫外交联和热交联对草鱼皮胶原材料性能的改善作用比较有限,并可能导致胶原分子的部分变性.红外光谱的分析结果表明,戊二醛处理可导致草鱼皮胶原三螺旋分子内产生新的共价键交联从而使材料性能改善,而EDC/NHS处理主要导致胶原分子间产生新的氢键交联并可提高胶原材料的稳定性.研究表明,戊二醛和EDC/NHS交联能有效提高胶原海绵材料的性能,而热交联和紫外交联对材料性能的改善作用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14.
胶原多肽具有多种生理活性。鳕鱼皮中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本实验以鳕鱼皮为研究对象,采用酶法从鱼皮中提取胶原多肽,以氨基含量和水解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酶解的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碱性蛋白酶,加酶量4.5%、酶解温度50℃、pH8.5、酶解时间5小时,蛋白质水解度可达到13.87%。  相似文献   

15.
为增加暗纹东方鲀附加值,考察不同处理方法对提取暗纹东方鲀鱼皮胶原蛋白的影响,实验以暗纹东方鲀鱼皮为对象,通过热水法、酸法和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无花果蛋白酶处理鱼皮提取胶原蛋白。通过对不同胶原蛋白的提取率、氨基酸组成、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紫外光谱(UV)、扫描电镜、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进行研究,对暗纹东方鲀鱼皮胶原蛋白特性进行表征和比较。结果显示,用胃蛋白酶得到的胶原蛋白提取率最高;氨基酸组成相似但含量不同;3种酶制备的胶原蛋白中,脯氨酸含量显著低于酸和热水制备的胶原蛋白;FTIR扫描结果表明,5种处理方法得到的胶原蛋白都存在Amide A、Amide B、AmideⅠ、AmideⅡ和AmideⅢ,均保持了胶原蛋白三螺旋结构;紫外光谱显示在235 nm左右有强吸收峰,结合FTIR确定其为典型的胶原蛋白,经过SDS-PAGE分析,确定暗纹东方鲀鱼皮胶原蛋白为Ⅰ型胶原蛋白。酸法和胃蛋白酶较好地保留了胶原蛋白的β、α1和α2链,木瓜蛋白酶作用化学键比其他酶广泛,得到小分子量的胶原蛋白分子;扫描电镜结果显示,酸法提取的胶原蛋白最适合应用在生物医学材料上运载药物。由此可见,不同处理方法提取的胶原蛋白理化特性存在一定差异,不同的酶制备的胶原蛋白分子量分布会产生明显差别,可根据研究需要选用不同处理方法开发胶原蛋白产品。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鲈鱼在-10℃,-20℃,-30℃和-40℃冻藏过程中胶原蛋白生化特性的变化。通过胶原蛋白的溶出量和SDS-PAGE法分析了鲈鱼在冻藏过程中的胶原蛋白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胶原蛋白在冻藏过程中其溶出量呈波浪变化,但总体上是下降的。其原因可能是在冻藏过程中胶原分子发生凝聚以及胶原分子降解产生的小分子胶原在碱洗过程中溶出而失去。SDS-PAGE的结果证实了胶原蛋白在冻藏过程中确实发生了降解。冻藏温度之间的差异是显著的(P<0.05)。冻藏温度越低,胶原蛋白变化越缓慢。  相似文献   

17.
鱿鱼皮胶原蛋白的功能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了鱿鱼皮胶原蛋白的特征吸收光谱和分子量分布,比较了胶原蛋白的溶解性、保水性、湿润性、吸油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等应用功能特性。结果表明:(1)三种方法(热水法、酸法和酶法)提取的鱿鱼皮胶原蛋白均在220nm处有最大吸收,胶原蛋白的分子量为220 kDa左右;(2)热水法和酶法提取的胶原蛋白的溶解性能要好于酸法胶原蛋白;(3)提取的三种胶原蛋白均具有一定的保水性,分别为0.54%、0.52%和0.55%;(4)热水法和酶法提取的胶原蛋白的润湿性较好;(5)三种胶原蛋白均具有良好的吸油性,分别为2.7mL/g、3.0mL/g和3.3mL/g;(6)三种胶原蛋白拥有较好的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其中酸法提取的胶原蛋白的即时乳化性最好,但酶法提取的胶原蛋白的乳化稳定性最好;(7)三种胶原蛋白具有良好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其中酸法提取的胶原蛋白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最好,分别为83%和67%。  相似文献   

18.
最近,鱼鳞综合加工流水线在上海青浦投产,每月可加工40-50t的鱼鳞废弃物,生产出胶原蛋白、明胶、动物饲料等一系列高附加值产品。据报道,1t鱼鳞产生经济效益近2.5万元。第一步工艺首先将鱼鳞分离成蛋白质和钙,蛋白质要提取胶原蛋白,加工成胶原蛋白多肽产品或明胶。胶原蛋白多肽呈粉末状,可用作化妆品原料,对皮肤、头发有保护作用,也可作食品添加剂。1t鱼鳞可提取25%的胶原蛋白多肽产品或明胶,销售额超过2万元。  相似文献   

19.
鱼鳞胶原蛋白的提取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鲤鱼一直是我国人民喜爱的一种淡水鱼,并且在许多地方食用时有不去鳞的习惯。对于鱼鳞的药用价值,早在1500年前的《名医别录》中就有明确记载。从记载的食用方法看,对人体起作用的应该是鱼鳞胶原蛋白或鱼鳞胶。鱼鳞是提取胶原蛋白的原料,其主要成分由蛋白质和羟基磷灰石组成,其中蛋白质占鱼鳞总重的70%,主要为胶原蛋白和鱼鳞硬蛋白。一般情况下,鱼鳞被当作废物丢弃了,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资源。因此,本文以鱼鳞为原料,提取胶原蛋白并研究其性质,为开发出高附加值的产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信息集萃     
《渔业现代化》2008,35(2):64-66
鱼鳞综合加工流水线在沪投产日前,鱼鳞综合加工流水线在上海青浦投产,每月可加工40~50吨的鱼鳞废弃物,生产出胶原蛋白、明胶、动物饲料等一系列高附加值产品。1吨鱼鳞产生的经济效益接近2.5万元。首先将鱼鳞分离为蛋白质和钙。蛋白质可提取出胶原蛋白,加工成胶原蛋白多肽产品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