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过背金龙是血统因素很突出的鱼,说血统决定一切并不过分。过背金龙属于金龙的一种,但金龙目前在市面上会有很多等级,抛开渔场和品牌名称,从鳞片亮的级数可以分为:红尾金龙(俗称宝石),高背红尾金龙(俗称高背宝石),B级过背(俗称B过),过背金龙和  相似文献   

2.
今年8月我同一位朋友有幸去了一趟新加坡,通过新加坡老板介绍才得以参观了全球最负盛名的过背金龙渔场——新加坡金龙鱼繁殖场。见到饲养和繁殖过背金龙而闻名龙鱼界教父级人物李亚四,李老爷子。  相似文献   

3.
亚洲龙鱼     
龙鱼分布区域广泛,从亚洲的东南亚、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非洲的尼罗河流域直至澳洲与新几内亚都有繁衍。亚洲龙鱼可分为辣椒红龙、血红龙、橙红龙、过背金龙、红尾金龙、青龙、黄尾龙等七种,它们有着异样特征与不凡的观赏价值,可谓是人们繁忙工作之余养殖与消遣的佳品。  相似文献   

4.
<正>十年前,一位日本龙鱼玩家通过当地的龙鱼杂志发出这样呼声,"难道世界上就没有像金条一样的过背吗?"这个在当时看似不可能达到的目标,2006年7月却从马来西亚传来消息,马来西亚祥龙控股公司成功繁殖了最新品种龙鱼——AAAAA级金头过背金龙!笔者有幸参加当年1 1月在马来西亚举办的首届观赏鱼比赛.亲眼目睹了那些像"金条一样的过背"。其实金头早几年就在龙鱼界受人追捧(笔者在2003年就曾在网络上看到相关报道).爱好者们对这种鱼的追捧,也随着这些龙鱼繁殖场不断推出越来越优质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江苏省徐州市云龙湖水族展览馆饲养的一条过背金龙鱼患上了体表絮状霉斑病,貌似水霉病,经检查是由六鞭毛虫引起,继发感染细菌造成的霉斑。经过施药治疗及养殖人员的精心护理,金龙鱼恢复了健康。下面就将此次经验与大家分享一下。1发病症状2013年12月7日,发现给金龙鱼喂食面包虫时吃食不积极,同时发现金龙鱼鳃盖后部体侧有少量白色絮状霉斑。12月7日至12月11日期间摄食  相似文献   

6.
红尾金龙,不到年纪是不好看的,三年以上才会有看头,因为只有达到三年,它才有接近古铜的色质。幼鱼的时候,它的亮度和亮的面积比较大的,我认为这种幼鱼金质并不一定好,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些亮度大的小红尾金龙,给人的感觉是鳞片偏薄,越拉近过背的亮度,离古铜的发色就会越远。相反,那些幼鱼时不是很亮的、亮的速度也比较慢的红尾金龙,鳞底有比较厚重的荧绿,感觉起来色质就会更厚,未来的发色也会更具备红尾金龙的韵味。这也是很多玩家选红尾金龙不考虑高背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胡子鲶     
名称学名 Claris fuscus(Lacépède),属鲤形目、胡子鲶科、胡子鲶属。地方名:塘虱(广东、台湾、广西),土虱(台湾、闽南)。形态特征体延长,头部平扁,后部侧扁。口稍下位,上唇厚,颌须4对,上颌须后延超越鳃孔。眼小。背鳍(鳍条59~64)、臀鳍(鳍条44~47)均无硬棘,甚延长,不与尾鳍相连。尾鳍圆形。胸鳍具一硬棘。全体裸露无鳞。鳃膜不与峡部相连。体背黑褐色,  相似文献   

8.
<正>事实上,有关龙鱼雌雄分辨问题是一个非常不好把握的话题。因为到目前为止,估计没有任何人能100%通过肉眼来准确判断。曾听一位龙鱼界的专业人士说,新加坡金龙繁殖场的李亚四(当地过背繁殖成功第一人)前辈基本可以100%把握过背的雌雄分辨,但要谈到红龙的雌雄,他也很难准确把握。连一个繁殖龙鱼二十多年的老前辈都很难准确把握的东西,对于我们一个普通龙鱼爱好者来说,就更是难上加难了,所以我们不需要去钻牛角尖,因为我们毕竟没办法天天去研究龙鱼,而且即便我们懂得雌雄分辨,但对在新、马、印  相似文献   

9.
三种群银鲫形态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滁州鲫体色较浅,背部青灰色,腹部银白色。各鳍条颜色灰白,略带黄色。体厚,背高,体型侧扁,头短小。脊椎骨4+26~28,侧线鳞28~30。背鳍不分枝鳍条4根。雄性个体胸鳍末端可达腹鳍基部,雌鱼不达腹鳍基部。上述形态特征均有别于方正银鲫及彭泽鲫。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分别描述了绿鳍马面鲀人工繁育过程中11个器官的发育特征。口:2~3dph开口后持续生长,在24~28dph出现短时期停滞,建议此时保证小型饵料供给。眼:1dph色素出现,3dph脉络膜形成、瞳孔黑色,4dph巩膜形成,14dph眼眶出现,40dph与成鱼基本一致。第一背鳍棘:3dph原基出现,7~8dph鳍棘初成,10dph凸出体外,14dph基本形成,60dph与成鱼基本一致。腰带骨与腹鳍棘:5dph腰带骨出现,60dph腰带骨与成鱼一致,5~7dph腹鳍棘生长迅速,10dph逐渐萎缩,至30dph全部脱落。胸鳍:15dph胸鳍膜加厚,鳍条形成,30dph基本发育完善。背、臀鳍:14dph出现支鳍骨和鳍条,24dph鳍条基本发育完全,60dph与成鱼基本一致。尾鳍:0~14dph尾椎平直,16dph尾尖下方出现鳍条原基,16~24dph尾尖上曲,鳍条完善并分节,50dph尾鳍圆形。皮肤:8dph表皮加厚,头部首先出现致密表皮,40dph全身被鳞;120dph成为柔韧结实的革状表皮。内脏团:2dph卵黄囊吸收完毕,肛门形成,出现第一个肠袢;3dph油球消失,仔鱼摄食;8~12dph肝、肾和鳔的原基出现,16dph肾脏、肝脏和鳔形成,18dph脾脏形成。连续测定了总高、肛门前长、水平眼径和下颌侧长的生长并绘制了生长曲线。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从西部太平洋热带水域及在南海和东海的深水海区,拖到的蛇鲭科4种仔稚鱼的形态和分布,它们是异鳞蛇鲭Lepidoeybium,flavobrunneum,蛇鲭Gempylus scrpens,密纹蛇鲭Diplospinus multistriatus和纺锤蛇鲭Promethichthys prometheus。在仔稚鱼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生有较强壮的背鳍棘和腹鳍棘,其中以密纹蛇鲭的背鳍棘最长,腹鳍棘也长,可达肛门以后。腹鳍鳍条以蛇鲭最多有5条,异鳞蛇鲭具有1~2条,密纹蛇鲭和纺锤蛇鲭则无鳍条。密纹蛇鲭,异鳞蛇鲭和蛇鲭都生有明显的上颌骨前刺,纺锤蛇鲭则无上颌骨前刺。肌节以异鳞蛇鲭最少,有30个左右,蛇鲭有50个上下,以密纹蛇鲭最多有58~60个。  相似文献   

12.
《淡水渔业》1975,(11):F003-F003,35
图1~4,鲢的胸鳍(雄鱼体长40.0厘米,雌鱼体长38.5厘米):图1.雌雄鱼胸鳍外形(×0.6);图2.雄鱼胸鳍前面鳍条上凸起的局部放大(侧面观;×16);图3.雄鱼胸鳍前面几根鳍条上凸起的局部放大(斜顶面观,×16);图4.雌鱼胸鳍前面几根鳍条的局部放大  相似文献   

13.
滇池高背鲫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晖  杨雄 《淡水渔业》2000,30(7):6-7
滇池高背鲫为滇池特有鱼类 ,在七十年代末占整个滇池鱼产量的 70 %以上 ,在九十年代 ,随着滇池污染的加重 ,环境条件的改变 ,产卵场的破坏 ,产量剧减。该鱼生长速度明显优于鲫鱼 ,且抗逆性高 ,抗病能力强 ,适应性广 ,肉味鲜美 ,个体较大 ,常见于 0 5千克 ,大者可达 1千克以上 ,有较好的市场前景。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优良品种。我中心于1996年开始进行人工繁殖 ,经过四年的摸索 ,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现报告如下。1 滇池高背鲫的形态特征及繁殖习性滇池高背鲫的背鲫分枝鳍条数、侧线鳞数和鳃耙数等与鲫鱼无明显区别 ,但在外部形态及生态习性等…  相似文献   

14.
水中亚硝酸盐过高会使鱼类中毒,鱼体表现为毛细血管变薄,出现褐血症(原因是鱼体内亚铁血红蛋白变为高铁血红蛋白),极易对存塘鱼类特别是鱼种造成危害。本人在近年来鱼病防治工作中,对此病害防治体会如下:症状:患病鱼类鳍条呈线状出血,以尾鳍较为多见且明显;其它部位无明显症状,  相似文献   

15.
<正>2.3赤鳍病2.3.1症状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患病鱼体各鳍基部和鳍条充血,严重时各鳍条、上下颌、眼睛、背鳍基部至尾鳍均严重充血;有时眼眶出血,眼球突出;有的鳃部出现不同程度腐烂,粘液多;肠壁充血,肠内无食物,有的肠内有淡黄色粘液;肝脏淤血或充血,胆囊肿大,脾脏偏黑。病情严重的鱼狂游、乱窜或静止侧卧于水底不动,最后衰竭死亡。该病  相似文献   

16.
王强 《淡水渔业》1987,(4):41-42,40
<正> 鱼类的鳍由支鳍骨、鳍条和鳍膜组成。因为剪断鳍条和鳍膜对鱼的生存危害较小,且鳍条和鳍膜有再生能力,所以常常有人通过剪鳍进行实验标记。硬骨鱼类的鳍条是骨质的,鳍膜由表皮细胞组成。表皮没有血管,它所需要的代谢物质由真皮提供。表皮细胞和其它(如肌肉及脏器)细胞一样,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胚后早期发育各阶段可观、可量和可数性状的变化。结果显示,在水温为(23.0±1.0) ℃条件下,1 d出现胸鳍;4 d卵黄囊消失,鳔基和第1背鳍鳍基清晰可见;7 d油球消失,出现腹鳍;8 d第1背鳍鳍基和腹鳍出膜;9 d披透明圆形小鳞;12 d鳔和腹两侧后匙骨清晰可见;14 d出现第2背鳍支鳍骨和臀鳍支鳍骨;16 d披锥形小鳞,上、下颌出现锥形齿;19 d分化出第2背鳍鳍条和臀鳍鳍条;20 d尾柄下侧长出尾鳍鳍条;24 d时,第2背鳍、臀鳍和尾鳍的鳍条形态发育完全;27 d鳔大量充气。可量性状变化的曲线方程 R2 值均>0.90,第1背鳍鳍高,4~30 d呈指数递增;视囊0~11 和11~20 d为线性递增,0~11 d递增程度<11~20 d,21~30 d为指数递增;口裂4~13和22~30 d为线性递增,13~22 d为线性递减;全长、体长、体高和矢耳石直径等拐点前为线性递增,拐点后为指数递增,拐点集中在19~23 d。初孵仔鱼共27对肌节,头部6对,躯体21对;仔鱼末期,第2背鳍支鳍骨数为31~36根,臀鳍支鳍骨数为33~35根;稚鱼末期,第2背鳍和臀鳍鳍条数与支鳍骨数相对应,胸鳍鳍条数为15~18根,尾鳍鳍条数为12根;早期幼鱼45 d时,鳍条分节明显,第2背鳍鳍条2节,臀鳍鳍条3节,尾鳍鳍条为7~10节,50 d躯体4~5条黑色条带。研究较详尽地描述了绿鳍马面鲀胚后早期发育各阶段的形态特征,丰富了绿鳍马面鲀胚后早期发育基础资料,可为其苗种繁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鳍和鳔对鱼类游泳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鲫鱼各鳍条分别剪掉后与正常鱼的行为差异及鲫鱼前鳔室被破坏后鲫鱼行为能力的改变。讨论了各鳍条对鱼类游泳的作用、不同鱼类鳍条之间作用影响的差别及鱼类对失去鳍条和鳔后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以自繁育攀鲈F1代为研究对象,按照传统的形态学测量方法对攀鲈的生物学性状进行准确描述;采用人工降温方法,每天降温1℃,直至试验鱼全部死亡,记录其F1代死亡率、累积存活率和半致死低温(LT50).结果表明:攀鲈9个可数性状参数分别为侧线鳞(29.00±1.81)、背鳍鳍棘数(17.24±0.54)、背鳍分枝鳍条(9.81±0.62)、尾鳍分枝鳍条(15.81±0.75)、胸鳍分枝鳍条(15.14±0.57)、腹鳍鳍棘(1.00±0)、腹鳍分枝鳍条(4.95±0.22)、臀鳍鳍棘(9.71±0.43)、臀鳍分枝鳍条(10.43±0.58);平均规格为[(12.5±0.9)cm、(34.5±7.0)g]的试验攀鲈,其初始死亡水温为13.5℃,当温度降低至9.4℃时,试验鱼全部死亡;攀鲈LT50为10.92℃,死亡温度范围为9.4℃~13.5℃.在人工养殖过程中,为保证攀鲈正常越冬,应保持越冬池水温不低于13.5℃,攀鲈耐寒性能有待进一步选育提高.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生产实践中对多种淡水鱼类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细致的观察,现总结分述如下:1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Richardson)]雄鱼胸鳍鳍条粗壮而长,生殖季节鱼体、吻部、鳃盖和胸鳍背面都出现粗糙的“珠星”,而尤以胸鳍前10多根鳍条最为显著,体黑灰色,体表粗糙,生殖孔开口于棒状突起;雌鱼胸鳍鳍条细弱而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