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现代生物技术研究室为解决天麻块茎及密环菌退化问题,开展了有性繁殖和密环菌纯化试验,筛选并纯化出天麻种子萌发必须的萌发菌,提高了种子的萌发率,使人为控制天麻有性繁殖成为可能.利用有性繁殖第一、二代种麻及纯化的密环菌栽培生产天麻,可年产鲜天麻15~30kg/m2.同时,利用集约化袋栽天麻技术,立体生产,产量是传统大田坑栽的15~30倍.  相似文献   

2.
天麻的有性繁殖,就是利用天麻花粉种子播种的繁殖方法。因花粉种子很多,一般每株有果30~60个,最多可达100多个,每个种果有种子2万~8万粒。因此,进行天麻有性繁殖的栽培,可以改良品种.提高天麻产量和品质,解决天麻无性繁殖栽培种子退化、天麻品质下降等问题,扩大了天麻种源。  相似文献   

3.
种天麻是一条成本低,年限短,经济效益相当高的致富之路,为了解决天麻无性繁殖(块茎繁殖)种性退化产量大幅度下降的现状,笔者于三年前进行了天麻有性繁殖(种子繁殖)项目的攻关,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现将笔者的实践经验奉献于广大种药户。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我县天麻生产中,我们采用天麻种子直播有性繁殖技术、代替过去的无性繁殖栽培法,既省工省时提高了产量,增加农民收益,又减少了木材的采伐量,有益于淮河源头的桐柏山区的水工保持,获得了双重收益,缓解了菌林矛盾.因为天麻有性繁殖技术使用的是茎粗3~6cm的枝桠、小材及阔叶落叶,每0.5m2的栽培穴当年可获得4kg左右的种子麻,次年冬每穴可获得成品箭麻20kg左右,每穴效益在400元左右,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传统天麻生产多采用无性繁殖,即用天麻块茎做种源繁殖.由于无性繁殖易造成种麻退化,我县近年引进推广了有性繁殖天麻技术,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适宜天麻区域性规模化种植所需的优良蜜环菌菌株。[方法]对不同来源的3份蜜环菌菌株(gza46、sb1、wmt1)与伴有萌发菌的天麻种子进行有性繁殖伴栽试验,测定天麻产量,并比较分析其差异。[结果]天麻有性繁殖栽种6个月,蜜环菌"gza46"菌株在其产量上较"sb1"菌株具有显著差异,与"wmt1"菌株差异不显著;有性繁殖栽培18个月,蜜环菌"gza46"菌株在产量(箭麻和种麻)上与"sb1"菌株均呈显著差异,与"wmt1"菌株差异不显著,但其中的单产种麻呈显著差异,单产箭麻相当。[结论]"gza46"号蜜环菌菌株适于贵州德江县及周边地区的天麻种植。  相似文献   

7.
有性繁殖种天麻使用的是茎粗3~6厘米的枝桠、小材及阔叶树落叶,每0.5平方米的栽培穴当年可获得约4公斤的种子麻,次年冬每穴可获成品箭麻60公斤左右,穴效益约400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4 有性繁殖(种子繁殖) 4.1 优点 平贝母有性繁殖可明显提高繁殖系数.每株平均可产种子230粒,按87%出苗可成苗200株;而单株鳞茎所产的子贝按100%成苗,大鳞茎为21株,中鳞茎为16株,可见单株种子繁殖系数是鳞茎繁殖系数的4~5倍.种子繁殖的鳞茎做种栽,可提供抗病力强和无病种栽,尤其对防治菌核病是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正>天麻栽培中连续数年采用无性繁殖方法,因块茎感染病毒等原因导致种性退化,致使经济产量严重下降。采用有性繁殖可有效地防止种质退化,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并且可获得新的丰产品系选育材料。生产上利用天麻种子栽种,称之为有性繁殖。目前多采用萌发菌菌叶伴播法,但由于天麻种子微小,极易在栽培床上因很快失水而丧失发芽能力,已经发芽的种子,因营养不足,原球茎生长缓慢,分生出的营养繁殖茎细微、短小,接上蜜环菌的几率很  相似文献   

10.
《农村实用技术》2012,(12):20-20
1、背景技术中药天麻(Rhizoma Gastrodiae)来源于兰科天麻属植物天麻(Gastrodiae lata Bl.)的干燥块茎。由于人们对天麻需求的日趋增加,国内自上世纪50年代后期起,逐渐形成了天麻的无性栽培方法。之后,由于多代无性栽培导致的种性退化和对于天麻种子萌发时所需以之共生的萌发菌的认识逐渐清楚,天麻的人工有性繁殖技术也应运而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整套天麻人  相似文献   

11.
有性繁殖栽培技术对推动天麻的生产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从根本上解决了天麻无性繁殖的种源缺乏问题。第二,在无性繁殖过程中,天麻块茎的生产能力减弱,繁殖系数和产量都会越来越低,利用有性繁殖生产的白头麻和米麻作种,再进行无性栽培,可显著提高繁殖系数,并在无性繁殖时可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第三,有性繁殖通过人工  相似文献   

12.
天麻.另名赤箭、仙人脚、回笼籽,为兰科植物。天麻的根茎均可入药,是一种紧缺的名贵中药材。天麻的繁殖方法分为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用种子繁殖即为有性繁殖,它不仅能解决种麻缺乏问题,而且还可避免因长期无性繁殖而造成的品种退化。现将天麻的有性繁殖技术关键推荐如下,以供借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乌天麻和红天麻在台州当地的开花习性。[方法]以乌天麻和红天麻作为研究对象,考查2种天麻在台州地区进行有性繁殖期间的各项生物学特性,并开展了人工繁种试验。[结果]红天麻种子和红×乌杂交天麻种子在当地繁育效果显著优于乌天麻种子及乌×红杂交天麻种子,其中以红天麻种子的种麻产量最高,可达6.97 kg/m~2。[结论]该研究为在台州当地推广天麻有性繁殖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良华 《新农村》2003,(1):11-11
1.繁殖方法 吊瓜可用种子繁殖,也可用块茎作无性繁殖.如用块茎作无性繁殖,可在10~12月或翌年2~3月选无病虫害块茎作种株.  相似文献   

15.
天麻有性繁殖四下池伴栽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麻有性繁殖四下池伴栽法就是将天麻种子、萌发菌、蜜环菌菌种、菌材一起下池伴栽。这种伴栽法既省工省时 ,又能提高天麻的产量 ,还可以节省木材 ,天麻有性繁殖四下池伴栽法使用的是直径为 3~6cm的枝桠、细小的木材及阔叶树落叶 ,栽培当年可获得 4kg/m2 以上的种麻 ;若次年秋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及推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脱毒种薯是解决马铃薯病毒退化的有效途径 农作物传宗接代的繁殖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有性繁殖,如小麦、玉米等作物的种子播种、出苗,经抽穗、开花、授粉后再结种子.凡是通过种子进行有性繁殖的作物,在种子形成过程中,可以排除大部分病毒于种胚之外,使其不能传至下一代继续危害.我们有时看到田间的大豆、番茄、萝卜和烟草等叶片上的花叶型病毒很重,这只是生育期感染的,这些作物种子不会由病毒引起退化.二是无性繁殖,这种繁殖方式是利用植株的某一部分器官或组织进行繁衍后代,如马铃薯是利用块茎、甘薯利用块根、大蒜利用鳞茎等进行繁殖.这些无性繁殖的作物,一旦感染病毒,就会通过块茎、块根或鳞茎逐代传递,产生退化.  相似文献   

17.
为雷山天麻品质控制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对种植的 132 株雷山天麻箭麻花茎高度、花茎粗度、花被筒长度等 11个地上部分农艺性状和天麻鲜重、纵长、横长等 8个块茎部分农艺性状进行观察与测量,并进行变异系数、相关性、多元回归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雷山天麻地上部分花茎粗度(平均 8. 74 mm)、花被筒长度(平均 10. 77 mm)、花被筒宽度(平均 7. 34 mm)、子房长度(平均 10. 71 mm)、果实宽度(平均8. 31 mm)、果实长宽比(平均 3. 01)的变异系数为 4. 36%~12. 47%,变异较小,属于较为稳定的性状。块茎部分纵长(平均 85. 39 mm)、横长(平均 62. 31 mm)、环纹数(平均 10. 33 个)和鹦哥嘴直径(平均14. 32 mm)的变异系数为 9. 12%~12. 31%,变异较小,是相对较为稳定的性状。雷山天麻单个块茎鲜重与块茎纵长(X1)、鹦哥嘴长度(X7)等 7 个农艺性状间的最优回归方程为 Y =4. 428X1-1. 253X7(n=...  相似文献   

18.
舒伟  张兴国  程方叙  陈雷  杨言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649-15650,15662
[目的]研究红天麻箭麻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天麻素和天麻多糖含量的相关性规律,确定其品质特征,为红天麻GAP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川天麻主产区采集传统主流红天麻品系箭麻块茎样品,在原产地室内采用原位动态沙藏法贮藏箭麻;在采样后沙藏10、80、95、175和220 d分别采集天麻块茎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苯酚-硫酸比色法分别测定天麻素含量和天麻多糖含量,并运用SPSS17.0版统计软件分析在红天麻箭麻不同发育阶段进程中天麻素和天麻多糖含量的相关性规律。[结果]川产红天麻箭麻块茎的天麻素和天麻多糖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36%和8.17%;随着天麻沙藏休眠期-萌动期-抽茎开花-果实成熟至腐烂发育阶段进程增加,红天麻箭麻块茎的天麻素和天麻多糖含量下降,且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01),其回归方程分别为:天麻素y1=-2E-08x3-1E-06x2-0.0001x+0.365(R2=0.996),天麻多糖y2=-5E-07x3-1E-06x2-0.008x+8.267(R2=0.996)。[结论]红天麻箭麻品质较优良,其块茎沙藏发育进程和品质下降密切相关,开花后空心和腐烂的红天麻块茎不宜作药用和制药原料。  相似文献   

19.
研究天麻健株及病株内真菌群落结构差异,为查明天麻病害的发生机制提供线索.利用传统培养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天麻健株及病株块茎内真菌群落结构的变化.培养法分析结果表明,健株及病株天麻块茎真菌共涵盖3门14属,其中健株天麻中存在木霉属(Trichoderma)、踝节菌属(Talaromyces)等8个属;病株天麻中存在枝孢...  相似文献   

20.
天麻的无性繁殖,就是用地下块茎进行繁殖,是用天麻的营养茎,即用白麻和米麻做种,进行栽培繁殖新的块茎个体.从栽种到收获一般约12个月,如果从地下块茎于3月中旬开始萌发到10月下旬停止生长进行收获,一般需要7~8个月时间,收效较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