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局部双层网壳结构的静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局部双层网壳分别采用完全刚节点、安全铰节点,单层处采用刚节点,双层处采用铰节点,单双层连接处杆件一端刚接一端铰接的3种计算模型,利用Anasys5.5程序对其静力特性进行分析,以便确定一种较为合理的结构形式,所得结果可为类似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忠武输气管道干线渝东及鄂西山区的地形特点,通过比选确定了木龙河、马水河、蚂蝗溪、野三河跨越宜采用大、中型悬索跨越结构;大溪沟、黄水湖1号和黄水湖2号跨越宜采用桁架跨越结构.针对这7处跨越设计,从结构特点、桥面结构和跨越主索的选材等方面进行了优选与改进.  相似文献   

3.
节点设计作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案的重点,只有明确各项设计要求,才能保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节点设计效果,满足相关质量指标,以此保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设质量,实现良好的效益。本文从渠道工程的角度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节点设计要求的相关内容展开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4.
詹胜文  刘晓峰  程梦鹏  杨红军  宋文 《油气储运》2005,24(4):32-34,i003
通过对忠武输气管道大溪沟跨越桁架梁结构设计方案中的承重弦面、断面形式、截面高度以及钢管壁厚等进行改进,使桁架梁式管桥的受力更加合理,并且结构轻巧实用,施工简单.结合以往工程设计经验和相关理论依据,对桁架梁式管桥的设计提出了采用方钢管连接和组合形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硬实种子处理机结构设计,分析了转盘离心应力产生的原因;利用有限元理论建立了单元节点方程和整体刚度矩阵,并利用ANSYS软件对处理机转盘结构进行了动力学建模和有限元分析,以满足转盘强度、刚度使用要求,为转盘结构改进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6.
詹胜文  冯义军  伍兴中  左雷斌 《油气储运》2011,30(11):827-829,5
中缅油气管道工程为油气双管并行敷设,管道通过怒江、澜沧江等V形山间峡谷时,需要采用跨越方式通过。针对中缅油气管道双管并行敷设的特点,对跨越处油气管道双管是否同桥进行了论证。介绍了国内外标准对双管同桥布置的要求,列举了国内外双管跨越实例。从结构设计和运营角度对比分析了双管同桥布置与单管分桥布置方案的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及风险概率,并提出了中缅管道跨越同桥的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管桥基础、塔架、索系、应力分析、管材、防腐,以及阀室、避雷和预警监测设计。  相似文献   

7.
为了获得安全、经济、可靠的桁架模型,避免重复设计,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以青海油田分公司跨越桁架标准化设计项目为背景,研究小型跨越桁架结构的受力状态,主要针对构件选型、截面选型、节点相贯线、结构内力、变形、刚度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MIDAS/CIVIL大型有限元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研究影响桁架结构内力的因素。研究表明:综合考虑桁架结构的应力、挠度、刚度变化趋势,可以得到"理想桁架";对于以恒载为主控荷载的桁架结构,当不断加大桁架的宽度和高度时,结构自重不断增加,导致结构杆件应力、变形均增大,对结构受力不利,也不经济,因此,建议桁架设计时选择合理的外形尺寸,兼顾桁架结构的受力及经济性。  相似文献   

8.
涩宁兰管道八盘峡黄河悬索跨越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志广 《油气储运》2002,21(6):20-23
涩宁兰管道八盘峡黄河悬索跨越是大型管道跨越,其跨度居大管径管桥之首,且跨越段水深流急,工程设计及施工难度较大。针对设计方案选定、结构计算、主材选用及工程实施方案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设计调研,经多方案比选,最终确定采用悬索结构形式。介绍了八盘峡黄河悬索跨越的设计过程,设计经验可供同类型管道跨越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胡道华  杨晓秋 《油气储运》2011,30(6):453-455,392
西气东输管道工程中卫黄河穿跨越工程设计采用多跨桁架式跨越方案,选择微机结构分析通用程序SAP84和空间杆系结构有限元分析程序GNSAP作为跨越工程的抗震分析软件,以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为主,时程分析方法做补充,讨论了地震时程分析法在高地震烈度区跨越结构中运用的可行性。提出了输气管道通过地震断裂带时,跨越结构吸收地震断裂带错动时的抗震措施。抗震分析结果表明:大型桁架跨越方式具有明确的受力简图、合理的刚度分布和优越的抗震性能,与抗震构造措施结合,可以确保输气管道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陈涵  宋花平  赵军 《油气储运》2013,(11):1243-1246
装配式输油管道悬索跨越结构的铺设目的在于保证输油管道能够跨越复杂的地质障碍.常规跨越结构是将管道铺设于成桥上,所研究的跨越结构采用的跨越方法不用建立成桥,只需将装配式管道通过吊杆悬挂于几条平行的承载索上.通过研究120m跨度的悬索结构,计算出装配式管道的管接头处可允许的最大折角,讨论了两岸高度差对管接头转角的影响,得到该结构实施的两岸最大允许高差.该结构作为临时性管道桥,具有可快速铺设、方便拆装、运输便捷,以及能够满足跨河与跨峡谷机动输油需求的特点,可为输油管道的跨越施工提供参考.(表4,图6,参10)  相似文献   

11.
詹胜文 《油气储运》2003,22(7):27-30
长输管道的大型河流穿跨越方案的确定受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地层情况、周围环境、防洪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结合捞刀河水文地质特点,对桁架梁跨越、顶管、钻爆法隧道穿越等穿跨越方式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措施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优化选择,确定采用钻爆法隧道方案。  相似文献   

12.
邓道明 《油气储运》1995,14(4):17-20
组合拱式管桥是一种合理的中型管道跨越型式,分析其结构的稳定,则应首先确定这拱的剪刚度。推导其抗剪刚度时,首先要确定杵梁的剪切位移及抗剪刚度。由于组合 合管拱一般为坦拱,其杵梁的抗剪刚度一般不受拱轴线曲率的影响,按直线杵梁处理。在管道跨越工程中,常用三角形截面组合管拱,由三角形截面杵梁的受力分析图,分析推导出其抗剪刚度。利用相似原理也推出了梯形、菱形截面桁梁的抗剪刚度计算式。所述分析方法可推广到其它  相似文献   

13.
左雷彬  李国辉  王学军  刘其民 《油气储运》2012,31(7):514-517,95
大跨度管道桁架跨越多采用牵引(顶推)方法施工,但施工荷载和外界因素导致桁架杆件产生复杂的应力状态,因而过程控制对整个施工成败具有关键作用。以境外某管道桁架跨越工程为例,从桥路选择、数据采集系统、施工过程数值模拟计算、传感器选择与安装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应力应变监控技术在该工程中的应用。监控结果显示桁架最大应力为121 MPa,经现场及时调整牵引速度后,桁架应力稳定在90 MPa以内,与计算值基本吻合。应力应变监控技术能够及时、准确地提供关键结构部位的受力情况,具有较强的可实施性,可以有效保障工程施工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如何减少长输管道热煨弯管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航  及立民 《油气储运》2002,21(9):38-40
根据大型管道的设计情况,结合大口径热煨弯管的制造难度,论述了如何减少热煨弯管用量的一些方法。指出减少热煨弯管用量必须在管道走向合量的情况下实施,并且管道的质量标准不能降低,管道的基本埋深不能改浅,尤其是穿跨越工程,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  相似文献   

15.
在总结油气管道穿越大型河流工程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长江上游水深流急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特点,对四川输气南干线黄谦穿越复线工程进行了精心设计施工。穿越断面选在“S”河道顺直过渡的逆坡河段上,敷设方式采用全断面沟埋,管身结构选用大口径管道装配式重砼加重快,采用特加强外防腐和牺牲阳极保护,施工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确保设计技术要求。与原穿越相比,缩短了穿越管道长度400m,节省钢材200t,水泥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国内长输管道工程设计工作中容易被忽视的现场施工问题.指出长输管道设计应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从路线选择、穿(跨)越工程、施工机具性能、经济效益以及材料选购等多方面考虑,从实用性、经济性等角度出发,全面作好长输管道的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17.
王猛  杨道力 《油气储运》2000,19(7):52-54
用钻孔灌注桩加固水下管道具有适用性广、承载力大、建造费用低等特点。以唐白河穿赵管道段加固为例,对这种加固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指出采用钻孔灌注桩技术加固水下管道,能管道悬空固定在水中,通过适当调整钻孔灌注桩间距、桩径等方法,可减小穿、跨越的距离,对提高穿跨越管道正常的安全运行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避免管道老龄事故,提出必须基于在役老管道运行负荷及其沿线泵站或压缩机站、穿跨越段、通信和自动化系统等现行检测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维修方案。并举例介绍了在役老管道负何下降的大修方案及负何不变的新建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