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无电生理监测下听神经鞘瘤显微手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无电生理监测下作听神经鞘瘤显微手术的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面神经解剖学全部保留,11例部分保留,6例无保留。3例小脑肿胀和1例后颅窝血肿。结果仅4例面神经无保留者面瘫无改善;3例小脑肿胀者,1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1例遗留有较严重的面瘫及后组颅神经受损症状;1例后颅窝血肿者长期昏迷,出院后死亡。结论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鞘瘤,可以获得很好的肿瘤全切除、面神经及小脑保护。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外科治疗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的安全性和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病例的诊治情况及手术方法与效果;所有病例均采用间断缝合修复二尖瓣裂。结果:37例中除1例术后发生永久性房室传导阻滞外,无手术死亡;间断缝合效果确切并能防止二尖瓣瓣膜面积的缩小,用自体心包补片或涤纶片超越冠状静脉窦水平缝合修补原发孔房间隔缺损。结论:外科手术治疗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方法可靠,疗效满意。防止传导束损伤及恢复二尖瓣功能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对心脏传导解剖的正确认识和术者丰富的手术经验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我院1973年1月至1990年7月间施行闭式二尖瓣扩张术94例,其中死亡3例,手术疗效满意。本文就病例选择,术前准备,手术径路与方法,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术后局部复发形式探讨Black术作为保留肛门直肠癌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对2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Black术,并对资料进行疗效和复发形式分析。结果:20例患者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术后6周内全部恢复了肛门的节制功能,并保留了便意及辨别能力。5例术后1a复发.以吻合口及其周围组织的复发最多见。结论:Black术较适合直肠肿瘤下缘距肛缘5~6cm及迫切要求保留肛门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且此手术宜选择在Dukes分期较早期进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去骨瓣减压术在基层医院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3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术后均采用脱水、降温、抗炎、止血、护脑等治疗,半年后统计疗效.结果 常规颞顶瓣23例,死亡1例;扩大额颞顶瓣10例,死亡2例.手术共死亡3例,病死率为9.1%.生存者中良好22例,中轻残5例,重残2例,植物状态1例.结论 在基层医院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能及时抢救患者,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胎畜循环时心脏的卵圆孔在未封闭之前,其边缘附有瓣膜。对于此瓣形态的描绘,中、外文献均较含糊,且缺乏图或照片,有的只说它象“套袖状”。对5例初生小奶牛犊心脏进行解剖,发现此瓣膜的实际形象与往常想象中的套袖大相径庭。第一,这只“套袖”不完整,在靠近主动脉一侧留有一个缺口,约占整圆的1/5(图版Ⅱ-A、C),无瓣膜;第二,卵圆孔瓣膜均象房室瓣一样具有腱索。根据腱索的多少,可分为3型,即多、中等和少型。而乳头肌的多少并不与腱索数量相适应。多型的有1例只有1个乳头肌,瓣膜边缘之腱索可分为两束,内侧束向一个乳头肌集中(图版Ⅱ-B)明显可见3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切除听神经瘤的手术操作技术。方法:15例听神经瘤采用单侧枕下乳突后“J”形皮肤切口.环钻骨瓣成形,显微镜下手术切除听神经瘤。结果:肿瘤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3例。面神经解剖保留13例,2例术中断裂。术后无颅内感染、颅内血肿、皮下积液、脑脊液漏并发症。结论: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是切除听神经瘤的一种有效、安全、便捷的微创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报道21例垂体腺瘤经口鼻蝶窦入路显微镜下手术治疗经验。方法经口鼻蝶窦入路,在显微镜下切除肿瘤。本文重点介绍该入路的手术方法,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防治。结果全组无1例死亡。13例术后有暂时性尿崩症,3例脑脊液鼻漏,2例鼻中隔穿孔。1例术后视觉障碍加重。无1例术后切口或颅内感染。14例随访6个月至3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垂体腺瘤经口鼻蝶窦入路显微镜下手术治疗,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成形术 (PBMV)是一种通过穿刺股静脉和房间隔 ,在 X线指引下将特制的球囊导管送入二尖瓣口 ,加压充盈球囊 ,以达到扩张狭窄的二尖瓣口的治疗方法。我院于 1995年 1月~ 1999年 9月共进行了 PBMV49例 ,于术中出现并发症 7例 ,经过及时抢救均获得成功 ,现将发生并发症后进行抢救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49例风湿性心脏病 (风心病 )患者 ,男 16例 ,女 33例 ;年龄18~ 6 2岁 ,平均 (32 .5± 11.8)岁 ,49例中单纯二尖瓣狭窄 40例 ,二尖瓣狭窄并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 6例 ,二尖瓣狭窄并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3例。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重度屈曲强直髋关节畸形的手术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重度屈曲强直髋关节畸形5例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术,做好术前护理指导,观察与预防术后并发症,进行周密的早期功能锻炼和保持正确的体位。结果:5例患肢功能恢复良好,术后早期发生髋关节脱位2例,术后出现股神经麻痹症状1例,经加强护理及功能锻炼,术后随访1年恢复良好。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重度屈曲强直髋关节畸形,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精心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加强对患者病情观察和功能锻炼的指导,是增强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LASEK术中去瓣与留瓣的临床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中角膜上皮瓣的保留与否对术后视力恢复、疼痛、角膜愈复、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的影响。方法:接受LASEK近视矫正手术患者263例,术中随机保留一眼角膜上皮瓣者为留瓣组,而去除一眼角膜上皮瓣者则为去瓣组。于术后第1、3、5、7d,2周、1、3个月和6个月复查,观察记录包括裸眼视力、眼痛、角膜上皮愈复、术后角膜上皮下混浊等情况。结果:两组术后6个月视力均达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角膜上皮下混浊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去瓣组术后眼痛刺激症状好于留瓣组,角膜上皮平均愈复时间亦短于留瓣组(P〈0.05)。结论:LASEK中去除角膜上皮瓣不影响矫正视力,且眼痛轻、恢复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儿童后颅窝肿瘤术前脑积水腹腔分流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儿童后颅窝肿瘤伴重度梗阻性脑积水出现高颅压症状的病例,肿瘤切除术前先行脑积水分流手术。结果25例患儿术前行脑积水分流术后高颅压症状均消失。分流术后5~7d再行肿瘤切除术,肿瘤全切15例,近全切除7例,大部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3例因分流管梗阻脑积水而行分流管调整术,1例因切口感染分流管外露而拔出分流管,2例上视困难半年后恢复。无1例出现脑脊液漏和假性脑脊膜膨出。结论术前脑积水腹腔分流术是提高儿童后颅窝肿瘤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保留椎板骨桥“开窗”术治疗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3月至2008年3月间经保留椎板骨桥“开窗”术治疗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4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肿瘤均全切除,随访期24个月,症状均明显改善,无手术并发症,术后可早期下床活动,随访远期效果好,无肿瘤复发,无脊柱畸形或椎间关节滑脱。结论保留椎板骨桥“开窗”术治疗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术后康复时间短,脊柱稳定性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腹腔镜保胆手术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回顾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施行腹腔镜保胆手术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无胆漏、出血等并发症,也没有消化道功能紊乱,术后除1例胆囊息肉残余外未见复发。结论:腹腔镜保胆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既保留了胆囊的功能,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统计我院感染科 1 990年至 1 999年间收住院死亡的36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资料 ,对其死亡原因及可能的治疗方法作一分析。1 临床资料与分析1 .1 一般资料我院感染科 1 990年至 1 999年期间共收治重型肝炎 73例 ,死亡 36例 ,病死率为 49.3% ,其中急性重型肝炎 2 5例 ,死亡 1 5例 ,病死率 60 % (1 5/ 2 5) ;亚急性重型肝炎 2 0例 ,死亡 9例 ,病死率 45% (9/ 2 0 ) ;慢性重型肝炎 2 8例 ,死亡 1 2例 ,病死率42 .9% (1 2 / 2 8) ,(急、亚、慢三者之间的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1 .2 并发症及直接死因详见表 1。表 1  36例死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巩膜层间引流池样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MMC)、巩膜瓣调整缝线的术后近期降眼压效果,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38例46眼,常规制作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巩膜瓣下及筋膜下用MMC处理,先以角膜缘为基底做6mm×4mm厚约1/3的板层巩膜瓣,再在该瓣下以角膜缘为基底做4mm×3mm厚1/4的板层巩膜瓣,并切除之,使该部位成4mm×3mm×0.2mm引流池,最后切除小梁组织,联合外露可拆除式调整缝线缝合巩膜瓣,分层缝合筋膜和结膜。结果术后1、14、30d所有病例均形成前房和滤过泡,眼压下降至21mmHg以下,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术后30d所有术眼前房稳定。结论巩膜层间引流池样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MMC)、巩膜瓣调整缝线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在术后早期可有效降低眼内压,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带骨瓣的自体髌韧带中1/3移植材料重建前叉韧带(ACL)手术效果。方法:用带骨瓣的自体髌韧带中l/3重建ACL 14例,其中膝关节切开手术6例(A组),膝关节镜下手术8例(B组)。结果:经随访,A组平均32个月,优3例,良l例,中2例。B组平均18个月,优3例,良3例,中2例。两组病例在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上术后均有明显改善,无髌骨骨折、髌韧带断裂等并发症。B组尚有创伤小、保持关节囊完整、可同时进行滑膜及半月板部分切除等微创手术、术后能早期行肢关节功能活动锻炼仪操作及功能锻炼、康复快等优点。结论:带骨瓣的自体髌韧带中1/3重建ACL是恢复膝关节功能的理想方法,尤其在关节镜下重建ACL更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124例自发性气胸(原发性气胸104例,继发性气胸20例)行VATS手术治疗。结果124例无中转开胸,无手术死亡。术后住院2-19d,平均4.1d。原发性气胸术后复发3例,继发性气胸术后复发1例,6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可靠,快捷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巩膜层间引流池样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MMC)、巩膜瓣调整缝线的术后近期降眼压效果,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38例46眼,常规制作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巩膜瓣下及筋膜下用MMC处理,先以角膜缘为基底做6mmX4mm厚约1/3的板层巩膜瓣,再在该瓣下以角膜缘为基底做4mm×3mm厚1/4的板层巩膜瓣,并切除之,使该部位成4mm×3mm×0.2mm引流池,最后切除小梁组织,联合外露可拆除式调整缝线缝合巩膜瓣,分层缝合筋膜和结膜。结果术后1、14、30d所有病例均形成前房和滤过泡,眼压下降至21mmHg以下,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术后30d所有术眼前房稳定。结论巩膜层间引流池样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MMC)、巩膜瓣调整缝线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在术后早期可有效降低眼内压,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我院近几年来开展心内直视手术22例,除4例在76~79年进行外,余18例均在85年2月~86年6月施行。全部病例治愈出院,无死亡。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枓男13例;女九例:年龄最小七岁,最大59岁。房缺九例,其中一例为原发孔单心房型心内膜垫缺损,伴二尖瓣裂、三尖瓣裂及左上腔畸形。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