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棉花高产生长模拟模型研究StudyonCotonGrowthSimulationModelforHighYieldinXinjiang早在60年代末,美国科学家就开展了棉花生长模拟模型研究工作,荷兰、澳大利亚等国科学家也相继开展了这项研究。目前最...  相似文献   

2.
作物生长发育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明 《世界农业》1994,(11):28-29
作物生长发育模型的研究浙江省台州地区农技总站刘伟明作物的生长模型,很早以来世界各国就开始了研究、开发,特别是60年代开始的国际生物学事业计划(IBP)及70年代以来由于世界性的异常气候,粮食自给的紧迫感使作物生长发育模型的开发、研究更加活跃,作物模型...  相似文献   

3.
棉花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棉花优质高产高效生产对于我国具有战略意义。棉花生长发育模拟模型从棉花的内部生理过程、外部形态结构及其与生长环境的动态交互出发,实现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过程的动态描述和精确模拟,为棉田生产管理措施的优化决策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和便利。本文在综合介绍棉花生理生态过程模型、棉花形态结构模型和棉花功能-结构模型的技术原理、组成结构和功能特点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棉花生长发育模拟模型在国内外研究进展,对棉花生长发育模型在我国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灌溉优化、施肥决策、病虫害管理及棉花生产区域系统评估方面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系统介绍。根据我国棉花生产的实际情况,结合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方向,从模型的本地化研究、尺度提升及其推广示范方面为我国棉花生长发育模拟模型研究、发展和应用提出了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棉花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三江平原低湿草地种植羊草试验研究柴凤久,郭宝华,王玉林,翟景坤(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羊草(Aneurolepidiumhinescs)系松嫩草地优势种,从50年代末以来,经栽培驯化,现已成为栽培种。60年代初成为我省及其它省区改良天然草地和建立人工草...  相似文献   

5.
IRRI野生稻种质资源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RI野生稻种质资源应用研究福建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杨仁崔一、野生稻研究的内容和方法60年代末,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从野生稻中筛选到抗草状矮缩病毒病的唯一抗源———尼瓦拉野生稻(O.nivara),并通过杂交、回交,把抗性基因导入栽培稻。...  相似文献   

6.
新疆高产棉田的生物学产量李时清(新疆农业厅土肥站,乌鲁木齐,830001)80年代末,新疆开展了棉花高产攻关活动。90年代初,在全疆推广了棉花高产优质高效模式化栽培技术,有力地促进了新疆棉花生产的发展。到1992年,全疆平均1hm2产皮棉1.5t以上...  相似文献   

7.
高粱恢复系“4003”及其衍生系的选育与利用研究赵秀华,刘家裕,柏德华,王文斗(沈阳市农业科学院)60年代末,国内各高粱育种单位直接应用中国高粱品种作为恢复系,选出一批杂交种,如3197A×三尺三(晋杂6号)、3197A×忻粱52号(忻杂52号);3...  相似文献   

8.
棉花单铃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分期动态模拟及检验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目的】通过分期模拟不同开花期棉铃干物质在铃壳、籽棉、纤维、种子上的积累和分配,建立比棉铃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单一综合模型更实用、预测效果更好的分期模拟模型。【方法】在系统分析不同基因型、不同施肥量、不同开花期棉铃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动态规律的基础上,以每日生理热效应为驱动变量,在综合考虑了氮素营养、水分胁迫、同化物供需比等对棉铃的生长发育主要影响因子的前提下,建立基于每日生理热效应的棉花单铃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分期动态模型。【结果】模拟检验结果显示,棉花四桃(伏前桃、伏桃、早秋桃、晚秋桃)单铃、籽棉、纤维干物质积累的模拟值与观察值之间的均方差根(RMSE)分别为0.1767~0.5659、0.0725~0.5279、0.0613~0.2634 g,而单一综合模拟模型的RMSE值超过或接近分期模拟模型相对应的RMSE值的上限。【结论】分期模拟棉铃干物质的积累与分配比单一综合模拟模型预测效果要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9.
沈阳及喀左县棉铃虫抗药性测定初报关万鹏蒋玉文张哲(沈阳农业大学,沈阳110161)(大连市环保设计研究院,大连116023)棉铃虫Heliothisarmigera(Hübner)是一种世界性害虫。在我国,棉铃虫是棉花上的主要害虫之一。自70年代末8...  相似文献   

10.
棉花生产管理系统研究进展中国农业大学生态环境系邱建军宇振荣肖荧南棉花生产管理系统是以棉花生长发育动态模拟模型和棉花栽培专家的知识与经验为内核,利用推理机和交互式人机接口,来完成棉花生产管理的具体决策。本文就棉花生产管理系统各核心部分的研究进展做简要阐...  相似文献   

11.
安徽淮北棉田捕食性天敌群落的动态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安徽省淮北棉田捕食性天敌群落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极点排序和模糊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棉田捕食性天敌群落的动态分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棉田捕食性天敌群落在棉花生长发育过程中演变的主要阶段。结果表明,棉田捕食性天敌群落的时序动态可以分为7种类型;演变可以分为形成和发展阶段(棉花营养生长期)、鼎盛阶段(棉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期)、衰退阶段(棉花生殖生长期)3个主要阶段。研究结果为科学制订棉花不同生育期害虫防治策略和综合治理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农业研究中应用的模型可分为经验统计模型(静态)和系统动态模型二大类。动态模型不仅能模拟作物生长发育的动态过程,而且还能正确、全面地反映农业生产对象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现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就是在农作物生产管理方面影响较大的棉花管理模拟模型(COMAX-GOSSYM)。目前,震动全美植棉业的大事就是推广应用COMAX-GOSSYM棉花专家管理电子模拟系统。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在棉花科研和生产上的应用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经过近10年的努力,有了初步进展,已涉及及到棉花生长发育模拟,棉花生产管理决策,棉花昆虫种群动态模拟,棉花害虫管理,棉花品种资源研究等方面,但存在研究力量分散,经费不足,科研条件差,低水平重复劳动较严重,以及科研与生产脱节造成的成果转化困难等问题,我国发展计算机在棉花科研和生产上的应用研究的对策为:采取“引进、改造、利用”的方针,稳定基础性研究,确  相似文献   

14.
美国GOSSYM棉花生长模拟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棉花生长模拟模型就是利用计算机程序模拟棉花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利用光能资源把水和二氧化碳结合制造成有机物质的过程 ,组织、器官的建成 ,死亡的过程和产品的形成过程等 ,还包括棉花生长需要矿质元素在土壤中的分配、移动和被吸收的过程 ,同时应考虑到各种环境因子的制约。一、GOSSYM模型的形成GOSSYM模型是由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署Baker和Lambert等领导的由各领域20多位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在SIMCOTI(Ducal,1972)、SIMCOTⅡ(Jones,1974)的基础上使用SPAR体系 ,花费百…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随着农业生产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美国、荷兰、澳大利亚等国,从60年代开始就展开了作物生产的计算机模拟,在80年代初又把作物模拟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和措施推荐的智能化、现代化,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创了新的途径。较成功的例子有:美国以 Ritchie 为首研制的 CERES 系列软件,和 Baker 等研制的COMAX/GOSSYM;还有澳大利亚 Hearn 等研制的 SIRATAC。国内有江苏省农科院高亮之等人研制的 RCSODS 水稻栽培管理系统。“七五”期间,我们以系统论为指导思想,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广泛收集植棉专家和传统的棉花高产栽培经验,初步建成了一个可管理亩产100公斤左右皮棉的棉花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CPMSS。在多年棉花生理和生态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作物模拟技术,建立了高产栽培条件下的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动态模拟模型 CGSM,从而得到一个  相似文献   

16.
在多年棉花高产栽培和生态生理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初步建立了高产栽培条件下的棉花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动态模拟模型(简称CGSM)。 该模型是以光能利用、干物质生产与分配、形态发生原理为基础确立框架,通过田间试验确定参数建立起来的动态模型,它可根据太阳辐射  相似文献   

17.
迟麦的生育特点与管理措施湖北洪湖市府场镇农技站(433226)别家新由于棉花迟发和小麦播种适期常遇连阴雨的影响,常年有播种期在11月上旬末和中旬初的迟播小麦,这部分麦田,小麦苗期长势弱,生长缓慢,产量不稳,成为夏粮的“拖腿田”。一、生长发育特点1.出...  相似文献   

18.
<正> 一、模拟模型的设计思想建立模型的目的在于表达棉花的生长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为专家系统的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一定的栽培措施如密度、品种、化控等也影响个体与群体的发育,栽培措施对生长的影响也是模型力图表达的重要部分。在构造棉花生长发育模拟模型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模拟模型紧紧围绕棉花株型栽培管理决策时依据的条件,用模拟的结果去作为专  相似文献   

19.
浑太流域农业系统作物生产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浑太流域农业系统作物生产潜力研究张伟东(沈阳农业大学农学系,沈阳110161)1有关作物生产潜力模型的评述早在60年代,我国科学家竺可桢、殷宏章等已提出了作物高产潜力问题。70年代以后,对作物生产潜力的估算世界上不少学者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了不同的...  相似文献   

20.
国际养鸡产业一体化经营的比较(下)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经所胡定寰五、日本养鸡产业一体化经营日本的养鸡产业直至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才开始采用一体化经营方式。日本的养鸡产业一体化可以分为商社和农协两个系列。虽然日本进口粮食的关税非常高,但是饲料由保税工厂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