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8 毫秒
1.
肉碱对高产期蛋鸡内脏器官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 2 4周龄海兰褐壳蛋鸡分别饲喂添加不同肉碱浓度的日粮 ,试验期 7周 ,测定内脏器官重量 ,内脏器官中肉碱沉积量。试验表明随日粮肉碱浓度的增加 ( 0~ 75mg/kg) ,心脏、肝脏的重量显著下降(P <0 .0 5) ,肝脏、心脏和肾脏中肉碱沉积极显著增加 (P <0 .0 1 ) ,肝脏、心脏和肾脏是肉碱的主要沉积器官。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和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1(ACSL1)基因在鹅的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差异,并探索2个基因表达对机体脂肪沉积和血清脂类代谢的调控。选取16周龄五龙鹅30只(公母各占1/2),屠宰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组织器官(肝脏、心脏、皮下脂肪、腹部脂肪、胸肌、腿肌、肌胃、腺胃、小肠、肾脏、大脑、肺、脾脏)中A TG L、A CSL1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1)在鹅的皮下脂肪、腹部脂肪、肝脏、脾脏、肾脏、心脏、胸肌和腿肌中均检测出ATGL和ACSL1基因的表达;ATGL基因在皮下脂肪和腹部脂肪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肝脏和脾脏,在肾脏、心脏、胸肌和腿肌中只有少量表达;ACSL1基因在皮下脂肪、腹部脂肪、肝脏、脾脏中表达量较高,在肾脏、心脏、胸肌和腿肌中有少量表达,而在肌胃、腺胃和肺中几乎不表达。2)ATGL基因表达量与腿肌肌内脂肪率、胸肌肌内脂肪率、腹部脂肪率、胸肌率和腿肌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与皮下脂肪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ACSL1基因表达量与腿肌肌内脂肪率、胸肌肌内脂肪率、胸肌率呈正相关(P0.05),与腿肌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皮下脂肪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3)ATGL基因表达量与血清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葡萄糖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ACSL1基因表达量与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葡萄糖含量呈负相关(P0.05),与甘油三酯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由此可见,ATGL和ACSL1基因在鹅的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具有明显差异性,对机体脂肪沉积和血清脂类代谢具有反向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
选用1日龄艾维茵肉仔鸡504只 ,随机分为9组 ,每组4个重复 ,每重复14只鸡 ,公母各半 ,采用3×3(Fe×VA)完全随机试验设计 ,研究了日粮添加不同水平Fe(0、30、60mg/kg)和VA(750、1500、2700IU/kg)对肉仔鸡不同生长阶段 (0~4周龄和5~7周龄 )肝脏、心脏、脾脏、胰脏、肾脏、肌肉、胫骨、羽毛等组织铁含量影响。结果表明 :在日粮铁的影响下 ,肉仔鸡体内各组织铁含量顺序依次为 :(前期 :肝脏>肾脏>脾>心脏>胫骨>毛>胰脏>肌肉 ;后期 :肝脏>脾>肾脏>心脏>胫骨>羽毛>胰脏>肌肉 ) ;日粮铁添加水平对前期肝脏、心脏、肾脏、胰脏、羽毛等组织铁含量影响显著 (P<0.01) ,60mgFe/kg 组这些组织铁含量最高 ;对后期肝脏、心脏、脾脏、胰脏、肌肉、胫骨、羽毛等组织的铁含量影响显著 (P<0.01) ,60mgFe/kg组肝脏与心脏组织铁含量最高 ,30mgFe/kg 组脾脏、肌肉、胫骨等组织铁含量最高 ,0mgFe/kg 组胰脏、羽毛等组织铁含量最高 ;肾脏、胰脏、羽毛、肌肉、胫骨在不同生长阶段沉积铁能力不同。日粮铁对不同生长阶段各组织铁含量的影响存在差异。VA影响机体内铁的分布 ,日粮VA添加水平对前期肾脏、肌肉、羽毛等组织铁含量影响显著 (P<0.01) ,对后期肝脏、肾脏、胰脏、肌肉、胫骨、羽毛等组织铁含量影响显著 (P<0.01)。VA对前后  相似文献   

4.
实验采用二因子4×3设计,日粮的锰、铜水平为,锰——60、150、300和600ppm,铜——12.6、100和250ppm。选择一日龄健康星布罗(starbro)肉鸡雏288只进行了8周实验。结果表明,提高日粮中锰水平,显著增加肝脏、胫骨、胰脏和胸肌肉的锰含量,同时,显著提高了胫骨和肝脏中的铜水平。600ppm锰尚能降低胰脏(8周)中铁的贮留(P<0.05)。随着日粮中铜水平的升高,肝中铜和锰的沉积显著增加,胫骨、胰脏(8周)和胸肌中锰的含量亦显著提高。250ppm日粮铜降低了肝铁贮留(P<0.05)。日粮中锰、铜对组织中锰、铜沉积的作用呈现出明显的互作效应,其特点表现为协同关系。在骨和肝组织中,锰与铜沉积量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54和0.415,P<0.01或0.05),认为,在这二种组织中可能形成了一种锰—铜复合物,此物随日粮中锰、铜水平提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BMP10基因对鸡肌肉生长发育的影响,利用定量PCR方法对BMP10基因在大恒肉鸡不同组织、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表达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并绘制1~10周龄的体重曲线和增重曲线。结果显示:BMP10基因在胸肌、腿肌、肝脏组织的2、6、10周龄均有表达,其中6周龄腿肌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胸肌(P0.01)和肝脏组织(P0.01),10周龄肝脏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胸肌(P0.05)和腿肌组织(P0.05);胸肌与腿肌具有相似的基因表达模式,其中胸肌6周龄显著高于2周龄(P0.05)、极显著高于10周龄(P0.01),腿肌6周龄极显著高于2周龄(P0.01)和10周龄(P0.01),推测BMP10基因在孵化后肉鸡生长发育过程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阐明"花山麻鸡"CPT1A基因的组织表达和时序表达规律,以胚胎期到上市日龄的"花山麻鸡"为试验材料,在不同发育时间点采集胸肌、腿肌、心脏、肝脏组织样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方法分析CPT1A基因在不同组织不同发育阶段表达规律。在相同发育阶段不同组织差异表达结果显示:在胚胎期(9、12、16日胚龄)和上市日龄(9周龄),CPT1A基因在肝脏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在心脏、胸肌和腿肌的表达量,在出生后1日龄,CPT1A在心脏表达量最高,1周龄时,CPTA在肝脏的表达量最低;5周龄时,CPT1A在腿肌的表达量最高;7周龄时,CPT1A在腿肌和肝脏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胸肌和心脏。在同一组织不同发育阶段差异表达结果显示,CPT1A在胸肌、腿肌、肝脏和心脏不同发育阶段表达规律与表达量是不同的。研究表明CPT1A基因在胸肌、腿肌、肝脏和心脏相同发育阶段表达量不同,CPT1A基因在胸肌、腿肌、肝脏和心脏织不同发育阶段表达规律与表达量不同。  相似文献   

7.
200羽25周龄伊莎褐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50只,Ⅰ、Ⅱ、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3%、0.4%、0.5%的稀土复合营养素,Ⅳ组为对照组,仅喂基础日粮,同时,将250羽1日龄明星商品代肉雏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50只,Ⅰ、Ⅱ、Ⅲ、Ⅳ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3%、0.4%、0.5%、0.6%的稀土复合营养素,Ⅴ组作为对照组。实验 在试验开始和试验结束时,采集样,测定蛋、胸肌、肾脏、心脏、肝脏、全血、胫骨、羽毛和粪便中稀土含量。结果表明:试验结束时,Ⅰ、Ⅱ、Ⅲ组蛋鸡蛋、胸肌、肝脏、全血、胫骨中稀土含量较对照组略有增加(P>0.05),实验鸡粪便中稀土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鸡粪便中稀土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Ⅰ、Ⅱ、Ⅲ、Ⅳ组肉鸡在试验结束时,肝脏、肾脏、心脏,胸肌、胫骨、血液中稀土含量比对照组均有增加,(P>0.05),粪便中稀土含量随日粮中稀土复合营养素添加量的提高明显增大(P<0.01)。结果提示,添加稀土复合营养素的蛋鸡和肉鸡产品是安全的,不存在对人体有过量残留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MYH10基因在不同鸡种不同组织器官间的表达差异,试验利用定量PCR方法检测了MYH10基因在白羽肉鸡、大恒699肉鸡、藏鸡不同组织器官(胸肌、腿肌、下丘脑、垂体)、不同生长阶段(2周龄、6周龄、10周龄)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在2周龄,白羽肉鸡公鸡胸肌中MYH10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大恒699肉鸡(P0. 05),白羽肉鸡母鸡胸肌中MYH10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其他鸡种(P0. 01),藏鸡公母鸡腿肌中MYH10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鸡种(P0. 01);在6周龄,白羽肉鸡公鸡胸肌中MYH10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大恒699肉鸡(P0. 05),藏鸡母鸡胸肌和腿肌中MYH10基因的表达量分别显著高于大恒699肉鸡和白羽肉鸡;在10周龄,藏鸡公母鸡胸肌中MYH10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鸡种(P 0. 01)。说明MYH10基因参与了鸡肌肉组织的生长和发育过程的调控。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旨在研究A-FABP基因在脂肪型和瘦肉型北京鸭不同组织的m RNA表达情况及在脂肪组织不同时期的m RNA表达差异。分别采集6周龄心脏、肝脏、脾脏、肾脏、肌胃、十二指肠、胸肌、腿肌组织样品,另外分别采集2、4、6、8周龄脂肪型和瘦肉型北京鸭的皮脂、腹脂样品,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该基因的m RNA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鸭A-FABP基因主要在脂肪组织中表达,皮脂和腹脂中的表达量远远高于其他组织(P0.05),6周龄瘦肉型北京鸭A-FABP基因在不同组织中表达量顺序为皮脂腹脂肌胃十二指肠心脏腿肌胸肌脾肝肾,而脂肪型北京鸭顺序为皮脂、腹脂肌胃十二指肠心脏、腿肌胸肌、脾肝肾;且脂肪型北京鸭A-FABP基因在皮脂和腹脂中表达量显著低于瘦肉型北京鸭(P0.05);A-FABP基因在皮脂和腹脂中的表达量随着周龄的增加呈现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不同锰水平对1~4周龄五龙鹅血清脂类代谢、抗氧化指标及器官组织中锰沉积量的影响,以确定鹅饲粮中锰适宜添加水平。试验选用1日龄体重相近的五龙鹅360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公母各占1/2)。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饲粮(锰含量为20 mg/kg),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Ⅱ组)、60(Ⅲ组)、90(Ⅳ组)、120(Ⅴ组)和150 mg/kg锰的试验饲粮(Ⅵ组)。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1)Ⅳ、Ⅴ、Ⅵ组血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Ⅲ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各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2)Ⅳ、Ⅴ、Ⅵ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Ⅲ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Ⅴ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极显著低于Ⅰ、Ⅱ、Ⅲ组(P0.01),Ⅳ、Ⅵ组显著低于Ⅰ、Ⅱ、Ⅲ组(P0.05)。3)Ⅳ、Ⅴ、Ⅵ组血清、心脏、肝脏和胰脏中锰沉积量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Ⅱ、Ⅲ组血清、心脏和肝脏中锰沉积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锰能提高五龙鹅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含量,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增加器官组织中锰沉积量。建议鹅饲粮中锰适宜添加水平为90~120 mg/kg。  相似文献   

11.
日粮锰对肉仔鸡组织器官锰、铜、锌沉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 1日龄艾维茵肉仔鸡 ,采用单因子多水平随机化试验设计 ,随机分成 6组 ,每组 3个重复 ,每个重复 8只鸡。在玉米 豆粕型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锰 (MnSO4 ·H2 O) 0 ,40 ,80 ,1 2 0 ,1 60 ,2 0 0mg/kg ,研究日粮锰对肉仔鸡组织器官锰、铜、锌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肉仔鸡日粮中添加 40 2 0 0mg/kg的锰 ,对胫骨锰、肝脏锰和肾脏锰的沉积有显著的影响 (P <0 0 5) ;日粮锰的添加对肝铜和肾铜沉积无明显影响 (P >0 0 5) ,但日粮锰添加量超过 1 2 0mg/kg时 ,能够减少胫骨铜的沉积 (P <0 0 5) ;对胫骨、肝和肾中锌的沉积无明显影响(P >0 0 5)。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赤水乌骨鸡黑色素沉积规律,试验选择同批出壳健康赤水乌骨鸡雏鸡300只,相同条件下饲养,每隔2周利用比色法按照0~9级标准肉眼观察皮肤、心脏、肺脏、骨膜等16个器官组织部位的黑度,同时利用酶提取黑色素,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其胸肌、腿肌、皮肤中黑色素的含量,采用比色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爪、喙、骨膜黑色素沉积最多,腿肌和皮肤次之,沉积量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气管、肺脏、嗉囊、腺胃、肌胃、睾丸、卵巢黑色素沉积较少,沉积量逐渐增加。皮肤中黑色素含量显著高于胸肌、腿肌(P0.05),且皮肤、胸肌、腿肌中黑色素含量随年龄增长呈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13.
试验以矮小品系S2鸡为试验素材,采用q-PCR技术以及SPSS分析软件,研究焦点黏连(Focal adhesion)信号通路中调控:小凹蛋白-3(CAV-3)、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多肽(PDGFRA)、分泌型焦磷酸蛋白(SPP1)在生长期骨骼肌发育中的表达模式及在成肌细胞增殖和分化期的表达特征。结果显示:在肌肉组织中,CAV-3在胸肌和腿肌中的表达模式相同,从4周龄开始随着发育时间的增加,CAV-3表达量逐渐降低,在16周龄时显著低于其他发育时期(P0.05);在0日龄、8周龄时PDGRFA在胸肌中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腿肌(P0.05),但在16周龄时胸肌中PDGRF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腿肌(P0.05);SPP1在胸肌和腿肌中的表达模式存在显著差异,从4周龄开始,在胸肌中随着发育时间增加,SPP1相对表达量逐渐减少,在腿肌中随着发育时间的增加,SPP1相对表达量逐渐减少。在成肌细胞中,CAV-3相对表达量在增殖期100%时显著高于其他发育时期(P0.05),并随分化时间的增加,CAV-3相对表达量逐渐减少;PDGFRA表达量在分化期的表达显著高于增殖期(P0.05),并随诱导分化时间的延长表达量逐渐升高;SPP1相对表达量在增殖期100%时显著高于其他发育时期(P0.05)。结果表明:CAV-3、PDGFRA和SPP1 mRNA表达量在鸡成肌细胞增殖分化期和鸡肌肉组织生长期分别呈现明显的差异性,3种基因可能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参与调控胸肌、腿肌发育过程,为进一步研究该3种基因分别调控肌肉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试验采用以玉米碴、淀粉及提纯大豆蛋白为主的半纯合型饲粮,分别含有0(对照)、8、16、24、32及40%的麦麸,添加玉米油调整能量差异。试验观察麦麸水平对蛋鸡(0~4周)生长发育及某些组织器官锌、铁、锰及铜含量及沉积率的影响。添加脂肪,调整由纤维增多而降低的饲粮能量后,饲粮麦麸对蛋鸡的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不含麦麸的半纯合型饲粮通过降低采食量(P<0.01)而影响生长速度(P<0.01),40%麦麸导致胫骨长度降低(P<0.05)。胫骨中的锌含量非常显著地随麦麸水平的增加而降低(P<0.01),麦麸水平超过16%及24%时分别降低胰脏锌和血液锌含量(P<0.01)。胫骨锰含量下降时的麦麸水平为40%(P<0.01)。铜含量有随麦麸水平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仅胫骨中的铜在麦麸水平超过32%时差异显著(P<0.05)。麦麸对组织器官元素沉积率(%)的影响对胫骨尤其明显,锌的沉积率非常显著地随麦麸水平增加而降低(P<0.01),铜沉积率在麦麸水平超过24%时低于对照(P<0.05)。40%麦麸导致胰脏中铜沉积率降低(P<0.05),除此之外,肝及胰脏中的微量元素沉积率不因添加麦麸而降低。  相似文献   

15.
试验通过测定血清氧化应激参数,胸肌、腿肌营养成分及肝脏、胫骨、中趾骨中矿物质含量,旨在比较云南普洱瓢鸡、腾冲雪鸡、无量山绿耳乌鸡的组织营养成分、骨骼矿化程度和抗氧化应激参数。结果表明,三黄鸡血清T-AOC、T-SOD极显著低于三种地方鸡种(P0.01),而MDA显著高于地方鸡种(P0.05);三种地方鸡种中,瓢鸡T-AOC、T-SOD和GSH-px最高,绿耳鸡MDA最低。普洱瓢鸡、腾冲雪鸡和无量山绿耳鸡胸肌、腿肌DM极显著高于三黄鸡(P0.01);普洱瓢鸡胸肌和腿肌CP均极显著高于腾冲雪鸡、无量山绿耳鸡和三黄鸡(P0.01);三黄鸡腿肌EE极显著高于三种地方鸡种(P0.01)。三黄鸡肝脏Fe和Zn极显著低于三种地方鸡种(P0.01)、而肝脏Cu和Mn极显著或显著高于三种地方鸡种(P0.05);三种地方鸡种胫骨、中趾骨灰分、Ca、P、Fe、Cu、Mn、Zn均显著高于三黄鸡(P0.05)。本试验证明,地方鸡种与三黄鸡之间血清T-AOC、T-SOD、GSH-Px和MDA具有明显差异;鸡肉营养成分、肝脏和骨骼中矿物质含量均有明显差异。结果提示,地方鸡种骨骼具有良好的矿化程度,中趾骨可作为高原地方鸡种骨骼矿化程度的标识;地方鸡种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地方鸡种肉品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以四川白鹅(Anser cygnoides)为研究材料,探讨了1、10、13、14和16周龄肝脏、小肠、脑、胸肌、腹肌、腹脂、皮脂和心脏等组织中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MTP)基因的表达特性.结果显示:1周龄,MTP基因只在小肠组织中表达;10周龄,除在肝脏、小肠组织中,首次发现脑组织为MTP基因特有表达组织;MTP基因在肝脏和小肠中的表达量随周龄增加呈逐步上升趋势;1~13周龄,小肠>肝脏(P<0.05);14~16周龄,小肠<肝脏(P>0.05);填饲期,肝脏组织中MTP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而小肠组织MTP表达水平却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MTP基因在四川白鹅脂肪沉积和转运过程中具有极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利用PCR和免疫组化等方法,对FSHR和FSH基因在鸡多个非繁殖系统的组织器官中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以及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心脏、肝脏、肾脏、肺和十二指肠中FSHR mRNA和蛋白以及FSH蛋白水平具有相同的表达趋势,表达丰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肝脏、心脏、肾脏、肺和十二指肠.而在脾脏、胃、腿肌和胸肌中未检测到FSHR mRNA和蛋白以及FSH蛋白水平的表达;在检测的9个组织中,均无FSHmRNA的表达.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肝脏、心脏、肾脏、肺和十二指肠中各组织器官质量与组织中的FSH蛋白水平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P<0.05或P<0.01);各组织中的FSHR mRNA和蛋白水平均与FSH蛋白水平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本研究初步证明,机体其他部位表达分泌的促卵泡素,在多个非繁殖组织器官(肝脏、心脏、肾脏、肺和十二指肠)中通过调控促卵泡素受体基因的表达来影响北京油鸡不同组织的发育.  相似文献   

18.
肉鸡胆固醇代谢调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用4周龄艾维茵肉仔鸡128只随机分为四组,每组4个重复,分别在基础日粮中加入0,0.03%,0.06%,0.1%含胆固醇合成抑制剂洛伐沙丁(Lovastatin,LT)的添加剂饲喂三周.研究LT对肉鸡血浆、肌肉、肝脏中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肉仔鸡血浆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ol)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浆总甘油三脂(TG)随添加量增加显著提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下降(P>0.05).试验组鸡肉中总胆固醇(TC)和总甘油三脂(TG)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肝脏中各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饲料利用率提高(P>0.05),生长速度相似.屠宰率、腹脂率、胸肌率、腿肌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胆固醇合成抑制剂能够减少肉鸡肌肉、肝脏胆固醇的沉积,改善肉鸡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9.
用4周龄艾维茵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2只,4个(笼)重复,分别在基础日粮中加入0,0.03%,0.06%,0.10%含胆固醇合成抑制剂(Lovastatin)的添加剂饲喂三周.研究Lovastatin对肉鸡血浆、肌肉、肝脏中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肉仔鸡的血浆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ol)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浆总甘油三脂(TG)随添加量增加显著提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下降(P>0.05).试验组肉鸡中总胆固醇(TC)和总甘油三脂(TC)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肝脏中各指标差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饲料利用率提高(P>0.05),生长速度相似.屠宰率、腹脂率、胸肌率、腿肌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胆固醇合成抑制剂能够减少肉鸡肌肉、肝脏胆固醇的沉积,改善肉鸡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20.
0~2周龄肉用仔鸡日粮中锰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5因子5水平部分实施的2次回归几乎正交旋转组合设计,采用玉米-豆粕型口粮,对432只AA(ArborAcres)公雏日粮中锰(Mn)、锌(Zn)、钙(Ca)、磷(P)、维生素D3(VD3)5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建立肉仔鸡体重、不同组织中锰浓度以及生化指标与5因子间的多元二次回归模型,预测0~2周龄肉仔鸡生产性能最佳、各组织中锰浓度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活性最大时,日粮中锰的适宜添加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肾脏、脾脏中锰浓度分别与5因子建立的预测回归方程达到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获得最大体重、肾脏和胰脏的锰浓度的锰适宜添加量为79~83mg/kg,获得最大Mn-SOD活性的锰适宜添加量为98mg/kg,获得最大肝脏、脾脏锰浓度和最高饲料转化效率(F/G)的锰适宜添加量为118~127mg/kg,以生产性能为目标的锰需要量低于生理需要量。根据本研究结果作者推荐0一2周龄肉仔鸡口粮锰的适宜添加量为79~127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