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甜龙竹为云南特产的笋材两用大型丛生竹。笋体洁白粗大,鲜甜可口,可生食,是我国30多种笋用竹中糖含量和谷氨酸含量最高的优质竹种。其竹材力学性能良好,是制作竹地板、家具、农具和生活用品的优质原料。由于甜龙竹竹丛高大翠绿,叶极大,又是优良的观赏竹种。1 形态特征甜?..  相似文献   

2.
选择我国重要经济竹种龙竹、云南甜龙竹、版纳甜龙竹和黄金碧玉竹4种大型丛生竹种,研究了这些竹种的发笋情况、笋高生长规律以及施肥对竹笋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4个竹种的竹笋形态均呈锥形,笋体颜色深浅不一,个体大小不一,龙竹笋体最大,黄金碧玉竹笋体最小;在相同环境条件下,黄金碧玉竹退笋率最低(17%),其他依次为版纳甜龙竹(19%)、云南甜龙竹(22%)、龙竹(25%);黄金碧玉竹的出笋期最长(222 d),其他依次为龙竹(170 d)、云南甜龙竹(153 d)、版纳甜龙竹(100 d);4个竹种的竹笋生长均呈现出慢—快—慢的生长规律,各竹种竹笋出土后30 d内高生长缓慢,30~80 d高生长较快,80 d以后高生长趋缓直至停止生长;4个竹种的竹笋生长与降雨量密切相关,年降雨量大的地区,竹笋的各项生长指标均表现最好;施肥能明显降低退笋率,延长发笋期,增加笋直径;不同肥料种类对竹笋生长的影响不同,各竹种均表现为施用尿素的竹笋生长效果最好,其次为施用复合肥,施用过磷酸钙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于2019年,在广西南宁市七坡林场开展低丘松林下套种3种丛生笋用竹种(绿竹、麻竹、勃氏甜龙竹)试验,探究3种丛生笋用竹种的造林效果、发笋及幼竹生长规律。结果显示:勃氏甜龙竹的成活率高达83.15%,略高于绿竹(76.6%)和麻竹(62.13%);发笋时间,以勃氏甜龙竹最早(5月中旬),绿竹最晚(6月上旬);发笋持续时间历时最长的为勃氏甜龙竹(180 d),最短的为麻竹(150 d);麻竹的发笋量最高,平均单株母竹发笋率、退笋率分别为2.186、0.115,且以下坡位发笋率略高于上坡位,而退笋率相反;3种笋用竹幼竹高生长均呈现出慢—快—慢的"S"型生长规律,勃氏甜龙竹与麻竹的高生长速率相接近,生长盛期日均高增长量为12 cm; Richards、Gomperz.T方程分别较好地拟合了勃氏甜龙竹和绿竹、麻竹的发笋—幼竹高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4.
正甜龙竹为云南省特有的笋材两用竹,包括云南甜龙竹(Dendrocalamus brandisii Kurz)、版纳甜龙竹(Dendrocalamus hamiltonii Nees et Arn.ex Munro)。甜龙竹为大型丛生竹,笋体粗大,秆较实心,秆高15~20 m,直径10~16 cm,梢端长而下垂,基部数节环生一圈气生根。甜龙竹是中国常用30多种笋用竹中优秀的笋用竹。其笋无苦味,无麻味,有一定的甜度,不涩口,可作为水果鲜食,  相似文献   

5.
“十五”期间云南省林业厅计划在全省 9个地、州、市发展 8个乡土竹种 ,总面积达 4万hm2 ,其中主要以大中型丛生竹为主 ,尤其以龙竹、甜龙竹、麻竹和杂交竹为主要发展竹种。丛生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有助于各地快速发展竹子生产 ,也有利于云南山区农民脱贫致富。1 研究竹种主要以甜龙竹 ,为主其品种为勃氏甜龙竹 (Dendrocalamusbran disii)、版纳甜龙竹 (D .hamiltonii)均为大型丛生竹。一般丛生竹没有长距离地下走的竹鞭 ,竹蔸部分就是地下茎 ,秆基上的大型芽一般在春末夏初开始萌发 ,初为向地生长 ,后…  相似文献   

6.
由云南师范大学和云南监狱管理局联合投资兴建的“云南省优质笋材两用竹高产高效科技示范园”工程已于近期完工,并通过了阶段性验收。该示范园建于西双版纳和昆明市,两地交通、通讯、水利、气候条件等均十分优越。总面积47hm2,其中快速育苗基地20hm2,速生丰产高效示范园27hm2,皆选优质粮田改建而成。竹子种类:版纳甜珑龙竹、索纸甜龙竹、马来甜龙竹、麻竹、龙竹、巨龙竹、香竹、野龙竹、撑篙竹×大绿竹、麻竹×甜龙竹、毛竹、灰金竹等20余个笋材两用竹。其笋体鲜嫩甘甜,均以生食。此外尚有80余个材用竹和观赏竹种。种苗数量:甜龙竹160…  相似文献   

7.
优秀笋材两用竹——金平龙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宏超 《云南林业》2005,26(2):31-31
金平龙竹(Dendrocalamuspeculiaris)是我省南部地区普遍栽种的大型丛生、笋材两用竹种,笋味和竹材均优于龙竹(Dendrocalamusgiganteus),节间长达90~105cm,是龙竹家族中最适合于制浆造纸的优良竹种。金平龙竹秆高13~18m,最高25m,胸径一般为8~13cm,最粗18cm;梢头下垂,节间长35  相似文献   

8.
甜龙竹是大型优良笋材两用丛生竹种,鲜笋品质优良,是云南省重点发展的笋用竹种。甜龙竹天然种群因缺乏科学经营管护,种群退化较为严重,亟需对其种质资源和天然种群进行研究与保护。本文从种质资源现状、生物学特性、竹笋营养成分、培育技术以及种质资源保护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9.
2000~2002年在西双版纳普文基地对大型丛生竹版纳甜龙竹、勃氏甜龙竹、麻竹、杂交竹等苗木,进行了多次小苗分株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小苗分株育苗平均产苗量比采用埋秆、埋节育苗方法提高成活率45%~80%,成本降低20%~30%,是丛生竹快速育苗中又一行之有效的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0.
毛竹又名楠竹、孟宗竹,为竹亚科刚竹属一种大型竹种,它是散生竹中个体最大的竹种。一般秆高10~18m,最高达20多米;粗6~15cm,最粗达20cm: 节间长10~25cm,最长可达45cm。 毛竹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产量高、材质好、用途广等特点,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经济价值最高的竹种。2000年,全国竹业总产值 200亿元,其中毛竹就达 140多亿元,占 70%以上。毛竹在我国巳被加工成7大类20多个系列2000多个品种的产品,应用遍及各行各业。发展潜力极大。 长期以来。许多人认为毛竹为江…  相似文献   

11.
云南师大竹类研究所为《林业科技通讯》的协办单位,现有专、兼职工作人员23名,主要从事各种竹类植物的组织培养、快速育苗及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科技成果推广工作。大部分科技人员常年驻扎在基层生产第一线,有丰富的育苗、运输保鲜、栽植、管护经验,并建立起大面积育苗基地,可供优良种苗。甜龙竹 包括勃氏甜龙竹、版纳甜龙竹、马来甜龙竹、野龙竹等竹种。竹笋香甜可口,可以生食,是全国30多种笋用竹中笋体最大、含糖量和谷氨酸量最高的竹种。竹株秆材高大(比楠竹还高大),广泛用于各种行业。这些竹种适于年均温16℃以上、极端最低温-3℃、无…  相似文献   

12.
丛生竹枝条扦插,埋节造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枝条扦插、埋节造林是丛生竹造林的新方法,在生产中越来越受重视。此项研究从立地条件、竹种和种源选择,母竹运输贮存,整地方式,造林密度,造林时间,应用生根剂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方,选择枝条粗壮、秆壁较厚、易于生根的黄金间碧玉、甜龙竹、龙竹等大中型丛生竹种,扦插、埋节前先用相应的生长素处理,采用全面整地或带状清理大块状整地,于4月上旬至6月上旬造林,造林5m×6m  相似文献   

13.
由云南师范大学和云南监狱管理局联合投资兴建的“云南省优质笋材两用竹高产高效科技示范园”工程已于近期完工 ,并通过了阶段性验收。该示范园建于西双版纳和昆明市 ,两地交通、通讯、水利、气候条件等均十分优越。总面积 4 7hm2 ,其中快速育苗基地 2 0hm2 ,速生丰产高效示范园 2 7hm2 ,皆选优质粮田改建而成。竹子种类 :版纳甜珑龙竹、索纸甜龙竹、马来甜龙竹、麻竹、龙竹、巨龙竹、香竹、野龙竹、撑篙竹×大绿竹、麻竹×甜龙竹、毛竹、灰金竹等2 0余个笋材两用竹。其笋体鲜嫩甘甜 ,均以生食。此外尚有 80余个材用竹和观赏竹种。种…  相似文献   

14.
17种丛生竹笋的感官与营养品质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17种(含无性系)丛生竹笋的感观品质进行品尝评价及其一些风味物质的测定,分析了丛生竹笋主要几种风味物质与竹笋风味品质的关系,认为勃氏甜龙竹、云南甜龙竹、麻竹、绿竹等是优良的笋用竹种。  相似文献   

15.
丛生竹无性繁殖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近两年来,对分布云南境内用途较广的近20个丛生竹种进行了多种方法的无性繁殖育苗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节间切口埋秆法(包括带蔸和不带蔸)和竹苗分株育苗法,其育苗成活率可达70%以上;龙头竹、黄金间碧玉、佛肚竹、绵竹等,用枝条扦插法育苗也能获得较高的成活率;生长素类药剂对龙竹、慈竹、绵竹等竹种的次生枝以及黄金间碧玉、油勒竹、甜龙竹的主枝有促进生根的作用,生根率可比对照提高20%~40%。  相似文献   

16.
龙竹(苦龙竹)是云南省东南部地区广为栽种的大型丛生竹之一。其秆形高大、材质优良、竹笋品质好,为优质的笋、材兼用竹科,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龙竹竹筒灌水埋节栽培法,系笔者1991年试栽成功的一种新的栽培方法。这种栽培法种源充足,不需育苗,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竹种经过处理后即可直接上山造林。笔者将其命名为龙竹竹筒灌水埋节栽培法一目前,这种造林方法已在工及江县内外得到推广。现将这种栽培方法介绍士。下。一、选种、灌水、定植迭择2~4a(年)生、生长健壮无病虫害、主技或次生枝(指主枝基部生长出的枝条)多的母计作竹…  相似文献   

17.
龙竹是竹类植物中秆型高大的竹种之一,秆丛生,高20~30m,径粗20~30cm。滇南至滇西南一带广为分布,除小片天然林外,大部分为人工栽培。在滇西、滇西北的怒江、澜沧江及滇中以北的金沙江河谷均有栽培。我国台湾省及东南亚国家也有栽培。  相似文献   

18.
张建华  周滔 《云南林业》2003,24(1):19-19
丛生竹为地下茎合轴型,地下无横向生长的竹鞭,新秆由秆柄与母竹相连。在云南,许多大中型的丛生竹都是经济价值较高的竹种,生长快,多为笋材两用竹,如甜龙竹、龙竹、麻竹、香竹、慈竹等。现介绍一种较为实用的丛生竹育苗方法—小母竹分株育苗技术。1苗圃地的选择选择富含有机质、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作苗圃地,苗圃地的水源必须是无污染的清水。在育苗前30~60d,深翻圃地25~30cm,土壤还未完全风干时充分耙细、整平,同时清除枯枝、杂草、石块等杂质。用缓坡梯田作苗圃地,要求苗床宽0.8~0.9m,高20~25cm,步道宽30~40cm;用平…  相似文献   

19.
1993~1996年在云南省双江、西盟、新平、峨山等10个县设点,采用简单对比试验、随机区组试验、正交试验等方法,对龙竹、版纳甜龙竹、勃氏甜龙竹、黄竹、野龙竹、云南龙竹等材笋两用丛生竹种的丰产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从壮苗培育、适地适竹、细致整地、合理密植、栽植技术、科学管理(林农间作,土壤施肥,伐桩施肥,叶面施肥,留笋养竹,修枝封顶)、合理采伐和适时复壮更新等方面,探索出能为生产应用的一套丛生竹丰产栽培技术。应用此套技术措施,在云南省实现了丛生竹当年育苗,当年上山定植,3~4年成林成材,每年每hm2产风干竹材22.5t以上,产鲜笋7.5t以上,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测定中国重要丛生竹的热值,结合其生物量计算对应的能量现存量,比较其现状差异,并探究丛生竹系统中具有发展生物质能源优势的竹种,为今后丛生竹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发展及相关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以中国8种重要丛生竹(青皮竹、粉单竹、麻竹、绿竹、黄竹、龙竹、缅甸竹、慈竹)的竹叶、竹枝、竹秆等器官为对象,分析其单位面积生物量,利用量热仪测定干物质热值,计算单位面积能量现存量。【结果】8种丛生竹单位面积生物量为16.68~77.72 t·hm-2,其中龙竹最高,麻竹最小;各器官单位面积生物量表现为竹秆竹枝竹叶,不同丛生竹生物量分配不同;8种丛生竹各器官干物质热值为16.407~19.948 k J·g-1,相同器官的干物质热值随竹龄增大而略有降低,竹种间器官平均干物质热值均以缅甸竹最高,最低的为绿竹的竹叶(16.652 k J·g-1)和竹枝(17.522 k J·g-1)及慈竹的竹秆(17.710 k J·g-1);除慈竹外,其他丛生竹的热值均表现为竹叶竹枝竹秆,慈竹表观为竹叶竹秆竹枝;各丛生竹地上部分单位面积能量现存量(MJ·m-2)表现为龙竹(142.17)粉单竹(115.41)慈竹(112.97)缅甸竹(95.26)青皮竹(87.50)绿竹(85.31)黄竹(85.14)麻竹(31.34)。【结论】丛生竹是潜在的能源竹种,受林分特征、气候因素和竹种本身特性等因素的影响,8种丛生竹的热值、生物量及其分配差异显著。8种丛生竹的生长环境条件各异,以能量现存量最为基本单位进行竹种间的比较更加可靠。8种丛生竹能量现存量及其分配存在差异,单位面积生物量差异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比较8种丛生竹能量现存量的现状,龙竹较其他竹种具有效大的优势,有利于今后丛生竹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及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