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用草鱼出血病、肠炎病、赤皮病和烂鳃病的病原与PHA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联合疫苗,注射当年草鱼,安全性好,对上述各病的免疫保护率(%)依次为93.3±1.5,77.43±12.25,68.2±4.66和B6±2.55;免疫鱼血清抗体效价分别为1047.7±561.2,354.6±120.5,57.6±14.3和2379.2±37B.9;外周血ANAE阳性淋巴细胞的百分率(‰)为63.2±3.4.63.4±l.8,60.2±1.79和63±2.74,与来免疫鱼有极其显著的差异(P<0.01)。  相似文献   

2.
1.细菌性烂鳃病又称乌头瘟,病原体是鱼害黏球菌。典型症状是鳃丝腐烂发白,软骨外露,有黏液和污物覆盖,严重时鳃盖内外表皮充血。此病流行地区很广,从南到北都有发现,多于5~9月夏季发病率最高。此病多与肠炎、赤皮病、出血病并发,主要危害青、草鱼鱼种及成  相似文献   

3.
许多中草药具有消炎、杀菌、驱虫、健胃等作用,是防治鱼病的良药。使用中草药防治鱼病,不仅药源广,可自已采集,成本低,而且疗效稳定,很少有副作用。下面介绍几种中草药防治鱼病的简易方法。一、大黄可防治草鱼出血病、烂鳃病、肠炎和赤皮病等。用于预防草鱼的这些病时,可在发病季节之前,每百公斤鱼用大黄100克,煎汁拌入饵料中投喂,连喂3天。用于治疗草鱼烂鳃病时,可将500克大黄,放入10公斤氨水中,浸泡12小时,然后将药液向鱼池中泼洒,使药液在鱼池水中的浓度达到百万分之三。用于防治草鱼出血病时,每百公斤鱼用大黄250克、黄柏150克、黄岑100克(简称三黄),切碎后加1公斤食盐,用水和  相似文献   

4.
<正>一、流行情况草鱼出血病发病率高,流行时间长,发病范围广,往往造成大批草鱼死亡。从2厘米至15厘米大小的草鱼都可发病,有时2龄以上的草鱼也患病,特别是水温在20—33℃时,极易发生流行。当水中溶氧降低,透明度下降,水中总氮、有机氯、亚硝酸态氮和有机物耗氧量高,水温变化大,鱼体抵抗力较弱,病毒量多时易发病。水温在12—30℃时也有病害发生。二、症状草鱼出血病主要症状是病鱼各器官组织都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鱼体暗黑色,小的鱼种在阳光或灯光透视下,可看到皮下肌肉充血、出血;病鱼的头顶部、口腔、上下颌、眼眶周围、鳃盖、鳃和鳍条基部都有充血。有时眼球突出,剥掉病鱼皮肤,可以看见肌肉呈点状或环状出血、充血,严重的全身肌肉呈鲜红色。这时,鳃常出现"白鳃";肠壁充血,但还有韧性,肠管里没有食物,肠系膜、周围脂肪、鳔、肝、胆囊、脾、肾也有出血点或血丝。个别情况,胆囊和鳔呈紫红色,在肌肉出血严重时,肝、脾、肾的颜色经常变淡n但并不是每条鱼的症状都相同,病轻的,出血程度比较轻,有的病鱼以体表出血为主,有的以肠出血为主,有的以肌肉出血为主,个别的也有全身各器官、组织都出血或较多器官组织出血的症状。  相似文献   

5.
康惠 《湖南农业》1996,(8):23-23
病毒性出血病及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统称为草鱼四大病,是草鱼的多发病,尤以病毒性出血病危害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6.
草鱼等8种淡水鱼血清凝集素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8种常见养殖鱼:团头鲂、二龄草鱼与4~5月龄草鱼、加州鲈、银鲫、胡子鲇、鲢、鳙和黄鳝,采其血清,检测其对人和不同动物红细胞的凝集作用,并比较不同糖、酶、理化因素和脂溶剂等对鱼血清凝集兔红细胞的影响。试验显示,草鱼等8种常见养殖鱼血清对人和不同动物的红细胞均有一定的凝集作用,表明均存在血清凝集素。黄鳝、二龄草鱼血清凝集效价较高,二龄草鱼血清凝集效价远高于4~5月龄草鱼。兔红细胞经胰蛋白酶修饰后,不同鱼血清对其凝集效价显升高;甘露糖、半乳糖和乳糖对鱼血清凝集素凝集活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EDTA、巯基乙醇与胰蛋白酶等均能导致草鱼等血清凝集素凝集活性的下降。  相似文献   

7.
一、发病症状:草鱼常见病有:①肠炎病、赤皮病、烂鳃病,常会并发。症状:体表局部出血,鳍基部充血,鳞片易脱落,鳃部黏液增多,并附着污物,鳃丝肿胀,腹部膨大,鱼肛门充血红肿,轻压腹部有黄色黏液或脓血流出。②出血病,体表、肌肉或内脏器官出现斑点片状出血,严重时肌肉全部发红,鳃出血或苍白色,肠道无食物、充血、糜烂。  相似文献   

8.
<正>草鱼易贪食,容易生病,养殖过程中易发生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和出血病,俗称草鱼"四大病"。特别是草鱼出血病,是一种流行广、季节长、发病率高、死亡率极高的传染性疾病,对草鱼鱼种的生产影响大。一、草鱼出血病1.流行特点1危害对象:从2.5~15厘米大小的草鱼都可发病,有时二龄以上的大草鱼也患病。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达70%~80%。  相似文献   

9.
草鱼出血病病毒血凝作用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探明草鱼出血病病毒的血凝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应用血凝试验对此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病毒只对鸡红细胞引起高滴度凝集,这种凝集能被特异性抗血清所抑制;血凝的适宜pH为5.5-7.0,2%的氯化钠为较适宜的稀释液,血凝活性以在37℃温度条件下最好;出血病病鱼肠道的凝集价量高;醛化的鸡红细胞的4℃下保存一年多仍具有新鲜红细胞表面受体活性,从而使草鱼出血病的HA和HI试验更具有稳定性和广泛的实用性,建立了一种快速诊断草鱼出血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2021,(8)
正草鱼出血病是一种传染快、死亡率高、养殖鱼类的常见传染性疾病,危害极大,养殖场(户)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做好防控工作。1.主要症状一旦感染草鱼出血病,病鱼主要症状大多表现为体表出血,红身,出血位置不定,游动无力,食欲减退,部分病鱼可能并发肠炎等症状,常可分为病毒性出血病和细菌性出血病等。  相似文献   

11.
12.
一、序言水分是作物生育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在各发育期内,水分对作物的满足程度极大地影响着作物的生育和产量。华北地区除雨季外,作物的降水保证率是很低的。土壤水分经常不能满足作物的需要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干旱。因而在一些地区水分便成为农业生产的中心问题,特别是近些年来气候变化异常,水分资源不足,对水分平衡及土壤干旱进行计算和予报,以便采取措施,合理用水防止干旱,在气象为农业服务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水分平衡方程式,探讨其各主要分量及土壤干旱的计算和予报方法。为了在广大气象台站能够实际应用,所需资料都取自气象台站实际观测或气象予报。本方法存北京地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烟草与药用植物的科间杂种染色体数目变化与性状变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着重研究了烟草与药用植物科间杂交种的各世代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此项研究是结合培育含有医药成份的新型烟草品种而进行的。杂种 F_1——F_6细胞染色体呈杂合状态,但有的杂种随世代进展。烟草染色体数目 N=24的比例,逐代增加。其主要农艺性状与烟草相似。个别性状倾向药用植物亲本,只有部份性状产生变异。杂种后代含医药成份及烟草固有化学成份。培育的品种,已在生产上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经文献检索、利用烟草与药用植物进行科间有性杂交,培育出新型烟草,国内外尚无先例。  相似文献   

18.
引言应用电子计算机对1973—1979年、北京地区23个样本组的冬小麦灌浆资料进行了数学模拟,得到了天气、气候因素对灌浆、粒重影响的若干信息。其中,有关天气影响的分析已作了报导。本文仅就全生育期中的气候影响做探讨,以为提高冬小麦产量提供农业气候依据;同时,也为千粒重的农业气象予测寻求了途径。一、灌浆进程的模拟与气候信息方程的确定,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