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选取121例乏情母牛随机分成4组:A为对照组:31头乏情母牛,常规饲养不做任何处理;B为功能性精补料Ⅰ组:30头乏情母牛,给予含Ca、P较多的精补料;C为功能性精补料Ⅱ组:30头乏情母牛,给予含Fe、Zn较多的精补料;D为功能性精补料Ⅲ组:30头乏情母牛,给予含Ca、P、Fe、Zn较多的精补料。结果表明:A组发情率9.7%,B组发情率63.3%,C组发情率70.0%,D组发情率86.6%;A组受胎率3.2%,B组受胎率50.0%,C组受胎率56.7%,D组受胎率80.0%。微量元素对乏情母牛有催情及提高受胎率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场奶牛繁殖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产后乏情牛占繁殖母牛的25.4%。先采用单纯激素治疗,母牛出现隐性发情、卵泡发育不良、排卵迟缓。后根据不同乏情母牛采用不同的激素(促卵泡素、氯前列烯醇)加维生素来诱导发情,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1材料诱情激素和维生素促卵泡素(FSH),每支100单位,氯前列烯醇每支0.2mg,为南京动物激素厂生产。维生素人用维生素AD胶囊,维生素A3000单位,维生素D300单位/粒,人用维生素E胶囊,5mg/粒,为大连南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乏情母牛选自本场产犊后80d以上不发情母牛。2对症用药2.1卵巢机能减退或卵巢静止用促…  相似文献   

3.
<正>母牛出现不发情或交配后不孕是影响奶牛繁殖力的重要因素,是制约肉牛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给养牛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相关文献显示:我国约有3%~5%的育成牛存在繁殖障碍[1-2]。引起母牛发情延迟或产后不发情的原因有传染性因素、营养因素、母牛子宫因素、母牛卵巢因素等[3-4]。试验采用促发情功能性精补料和促发情中草药方剂对不表现  相似文献   

4.
<正> 新疆地区群牧黄牛自然繁殖率约40~50%。为促进冻精的推广和黄牛改良,提高受胎率。于1981年在昌吉地区进行了较大范围、多项性的综合试验。 1.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牛的选择和要求 1.1.1 试验母牛膘情中等,通过直肠检查(以下简称直检),选出生殖器官正常,性周期处于黄体阶段或乏情空怀母牛;对泌乳牛均选  相似文献   

5.
<正>母牛产后乏情期的长短直接影响到母牛的繁殖率和养牛经济效益。影响产后母牛乏情期长短的主要因素是哺乳、营养、季节和年龄。此外,母牛的品种、应激、疾病、双胎、难产、胎衣不下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到母牛产后乏情期的长短。经笔者近10年生产实践,总结出影响母牛产后乏情的因素与治疗措施。1影响产后乏情的因素1.1哺乳的影响犊牛哺乳是引起母牛产后乏情的一个重要因素,产后随着母牛LH贮存量的恢复,LH的脉冲性  相似文献   

6.
隔6(7)天注射孕马血清对乏情母牛催情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对一些家畜起促情作用。若与孕酮和前列腺素类药物配合使用对羊、牛等家畜同期发情有明显的作用。但是单独使用PMSG对乏情母牛催情的报道中,至今各地作法和效果很不一致。鉴于目前我省母牛(主要是产后授乳的母牛)长期不发情给养牛业带来了损失,为了寻求简单易行和行之有效的催情方法,我们在1979年初步试验的基础上,1980年又在杜蒙自治县赛罕他拉、敖林、庆华三个公社进行了注射孕马血清对乏情母牛催情的试验。现仅根据有完整记录的384头试验牛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我们在牛的冻精配种过程中应用三合激素,对乏情母牛促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母牛为农村户养的长期不发情的本地黄牛、杂种牛和奶牛。三合激素,系上海第九制药厂生产,批号860705、870803。前列腺素,系上海五洲药厂生产的15甲—前列腺素。精液系黑龙江省家畜繁育指导站生产的颗粒冻精。解冻后精子活力在0.3以上。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养牛业的迅速发展,许多规模化牛场母牛产后乏情、屡配不孕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这直接影响了母牛繁殖率和养牛业的经济效益。1引起母牛产后乏情的主要因素1.1饲料营养水平营养水平是影响母牛产后乏情的主要因素之一。围产期能量供给不足或能量过高,都会导致母牛产后乏情及受胎率下降。日粮  相似文献   

9.
模拟发情期母牛体内类固醇激素水平,在培养乏情期母牛输卵管上皮细胞的体系中添加雌二醇(E2)、孕酮(P)和血小板激活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以诱导细胞的分泌作用。借助Northern的斑点杂交技术分析输卵管上皮特异性糖蛋白(OGP)基因RNA水平,研究激素及生长因子对体外培养的乏情期母牛输卵管上皮细胞分泌OGP的影响。结果显示:E2、P和PAF可以促进乏情期母牛输卵管上皮细胞OGP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母牛产后乏情是精河县许多养牛户在繁殖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在高产奶牛繁殖中更为突出,损失较大。目前有许多高产奶牛都因长期乏情而被迫淘汰,增加了饲养成本,因此试验解决母牛产后乏情问题,具有普遍意义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随着肉用母牛乏情发病情况越来越严重,对母牛乏情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找到防治对策迫在眉睫。本文根据实际养殖场的饲养情况,结合母牛的生理变化、机能紊乱等情况进行了科学的研究和分析,得出了母牛乏情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该病的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母牛产后乏情是精河县许多养牛户在繁殖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在高产奶牛繁殖中更为突出,损失较大。目前有许多高产奶牛都因长期乏情而被迫淘汰,增加了饲养成本,因此试验解决母牛产后乏情问题,具有普遍意义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内蒙古赤峰市的奶牛饲养业发展比较快,随着奶牛饲养数量的增加,乏情奶牛的比例也不断增长。这些乏情奶牛表现为长期不发情,也就是无周期性发情,从而严重地制约着奶牛繁殖率的提高,并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及产犊,给养牛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应用外源孕激素十八甲基炔诺酮、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对乏情母牛进行诱导发情,通过内分泌和神经调节作用,激发乏情母牛卵巢的机能,使卵巢从相对静止的状态转为活跃状态。卵泡开始生长发育并排卵,使其能够发情受配,提高了乏情母牛的受胎产犊机会,减少乏情母牛的淘汰率,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4.
在奶牛群中不乏长期不发情(主要是卵巢机能不足)的母牛*这给奶牛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为促使乏情母牛卵泡发育成熟并发清排卵,1次或隔6天2次肌注孕马血(PMSG)是一种直接有效和便于操作的方法[1,2]。但PMSG对每头母牛催情的有效剂量间相差悬殊(数倍)和对个体母牛催请有效剂量的狭窄[2](约在±15%以内)。这就要求操作者具有丰富的经验,因而限制了PMSG在乏情母牛催情上的实际应用。因此,有必要探索一种模式化的乏情母牛催情方法。我们在1997年底初步试验了一种模式,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受催情母牛鞍钢副业总厂畜…  相似文献   

15.
<正> 1982年,我县10个公社开展黄牛冷冻精液配种试验,对346头乏情母牛用三合激素进行处理,收效较好。三合激素为上海第九制药厂1982年产。试验在当地母牛发情旺季8月份进行,对不发情母牛目测估重,每50公斤体重肌注三合激素1毫升。妊娠母牛忌用。一般乏情母牛1次注射4—5毫升。注射后2—3天,90%左右母牛出现明显发情。发情持续期1—2天。  相似文献   

16.
根据卵巢的状态,母牛的乏情分为两种:无功能黄体乏情和有功能黄体乏情。母牛的卵泡发育成熟,但发情征兆不明显,为安静发情。本文主要介绍母牛乏情和安静发情的激素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在繁殖母牛饲养过程当中,繁殖母牛饲料中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缺乏或者营养不均衡,造成母牛子宫壁变薄、子宫收缩减弱、卵巢变小并呈静止状态、不发情。通过饲喂功能性浓缩料和中草药方剂来提高母牛的营养水平和发情、排卵。1基本材料功能性浓缩料:通辽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研制(繁殖母牛专用)40%浓缩料,维生素E、维生素D3、β-胡萝卜素、无水硫酸铜、一水硫酸亚铁、一水硫酸锌等成分。  相似文献   

18.
外贸猪生产中外来品种母猪断奶后乏情比率高,其中初产母猪尤甚。本研究采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处理乏情母猪,旨在激活卵巢机能促发情配种,提高其繁殖率。  相似文献   

19.
对150头母牦牛开展了牦牛细管冻精人工授精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试验母牛在第一情期发情率63.33%,第二情期发情率50.00%,第一情期与第二情期发情差异性不显著﹙P>0.05﹚。第一情期受胎率为53.95%,第二情期受胎率88.46%,第一情期与第二情期受胎率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母牛平均受胎率62.75%与对照组80.00%受胎率之间无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0.
应用西门塔尔牛细管冻精与颗粒冻精进行输配母牛受胎效果对比试验。对690头参试母牛配种资料结果统计分析表明,情期受胎率细管冻精平均为69.1%(260/376),颗粒冻精平均为55.7%(175/314),细管冻精较颗粒冻精平均提高13.4个百分点(P<0.01)提高幅度范围为11.8~15.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