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三江源国家公园2005~2015年植被覆盖状况在时空上的变化特征,本文运用地理空间数据云提供的MODIS—NDVI遥感影像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ENVI波段运算功能,计算三江源国家公园2005~2015年年均植被覆盖度,从时间和空间上对三江源国家公园植被覆盖度的变化情况做出了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5年三江源国家公园植被覆盖度除澜沧江源园区外整体呈缓慢波动上升的趋势,植被覆盖度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大。分园区来看,澜沧江源植被覆盖度最高,黄河源次之,长江源植被覆盖度最差。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决定》第十四项"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一章中,特别提出:"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这是我国自然资源保护制度和管理措施的一项重要创新,必将对自然资源保护工作产生重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随着国家不断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资源整合,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自然保护地已经成为趋势和重中之重。我国现在处于国家公园发展与探索的关键时期,不仅仅需要将保护工作作为头等任务,还需考虑当地经济发展与公园建设的关系,协调好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基于以上目的,本文对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黑龙江试点区域内)所涉及的保护地,包括:穆棱东北红豆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及东宁老爷岭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其社会经济生活以及公众认知进行了实地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相结合,实际调研,调查结果表明:(1)该区域内经济发展依赖于森林资源,主要经济来源依靠经济作物种植或固定收入(工资或养老金);(2)资源开发过于单一与简单,无法从多个方面带动当地经济;(3)国家公园公众教育工作成效显著,社区居民与职工都十分了解与支持国家公园建设,但此态度大多建立在对未来国家政策以及发展前景的期许。最后,本文进一步讨论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保护与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对国有林区职工社会福利进行了预期,发现在虎豹公园试点期间,旗舰种数量明显增加,生态环境恢复较好,保护力度大,保护效果明显,但对经济的刺激较小,并未直接提高职工与居民的经济生活水平;职工对社会福利的提升有一定渴求,参考其他中国国家公园试点工作的进程与经验,以上问题与矛盾在今后能够得到较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4.
科学评估三江源区草地的气候资源利用率及载畜能力,是有效开展草地资源利用和实施生态保护的基础和前提,对促进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三江源国家公园位于青藏高原高寒生态脆弱区和敏感区,其核心区是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国家公园以外的传统利用区是当地牧民维持生计的重要支撑区。本研究基于GLOPEM-CEVSA模型,模拟了1981–2018年三江源区草地现实产草量和气候产草量,分析了草地的气候资源利用率及载畜能力。结果表明,近40年三江源区平均现实产草量和气候产草量分别为852.56和1 357.14 kg·hm-2,草地的平均气候资源利用率为62.82%,且呈西北部较高东南部较低的分布特点,国家公园3个园区草地气候资源利用率在61.92%~66.42%。除国家公园所在县域及气候资源利用率较高的唐古拉山乡外,东、南部各县仍有约35%的气候潜力,即505.53 kg·hm-2的草料潜力和每公顷0.44标准羊单位(SU·hm-2)的载畜潜力。因此,建议在东、南部水热条件较好地区,合理开展退化草地修复工作,提高...  相似文献   

5.
科学评估三江源区草地的气候资源利用率及载畜能力,是有效开展草地资源利用和实施生态保护的基础和前提,对促进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三江源国家公园位于青藏高原高寒生态脆弱区和敏感区,其核心区是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国家公园以外的传统利用区是当地牧民维持生计的重要支撑区。本研究基于GLOPEM-CEVSA模型,模拟了1981–2018年三江源区草地现实产草量和气候产草量,分析了草地的气候资源利用率及载畜能力。结果表明,近40年三江源区平均现实产草量和气候产草量分别为852.56和1 357.14 kg·hm-2,草地的平均气候资源利用率为62.82%,且呈西北部较高东南部较低的分布特点,国家公园3个园区草地气候资源利用率在61.92%~66.42%。除国家公园所在县域及气候资源利用率较高的唐古拉山乡外,东、南部各县仍有约35%的气候潜力,即505.53 kg·hm-2的草料潜力和每公顷0.44标准羊单位(SU·hm-2)的载畜潜力。因此,建议在东、南部水热条件较好地区,合理开展退化草地修复工作,提高...  相似文献   

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护和合理利用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野生植物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7.
张宇  朱立志 《草业科学》2016,33(2):201-209
草原类国家公园是指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划定和管理的草原保护地,维持一个或多个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的原始自然状态,作为当代及未来进行草原科学研究、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和启智的场所。建立草原类国家公园,要做好顶层设计,既要符合中国国情又要和国际接轨。中国草原类国家公园建设应该定位于保护、科研、教育、旅游和区域发展五大功能。根据不同的环境承载力、游客进入强度、基础设施供给状态等,将公园划分为严格保护区、环境保育区、旅游展示区和社会参与区四个区域,进行分区管理。与此同时,加快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管理体系、准入制度、投入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为草原类国家公园的健康运行提供长效的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8.
志工群体是自然保护及管理的重要辅助力量.我国台湾地区的国家公园系统自应用志工制度以来,有效借助社会人力资源缓解工作人员紧张,提供了良好的游憩和环境教育服务.本文借助资料搜集、实地调查、专员访谈等方法,分析了台湾地区国家公园志工管理体系的运作模式,重点讨论了太鲁阁国家公园的志工类别、招募办法、教育培训、执勤服务、管理考核、奖励及福利权益等内容,从法律化、组织化及制度化探讨其对我国大陆地区自然保护区志愿者工作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设置国家公园,是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一项重要措施,不仅对于扩大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监测人为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促进科研、文教、卫生、旅游等事业的发展具有基地的作用,而且对于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2月4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通过2015年5月8日青海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批准)第一条为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枸杞,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州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野生枸杞的保护、开发、利用及其管理活动。本条例所称野生枸杞,是指在本行政区域原  相似文献   

11.
徐有学 《青海草业》2009,18(2):27-27
为了提高三江源地区项目管理及草原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掌握先进的项目管理及草原技术知识,确保《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的全面顺利实施,青海省三江源办公室委托省三江源农牧组办公室承办的三江源地区项目管理及草原技术培训班于2009年4月26_29日在西宁举办,来自玉树、果洛、海南、黄南4州18县和海西州格尔木市农(畜)牧局、草原站、草原监理站的项目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共74人参加了项目管理及草原技术培训。这期培训班安排了符合三江源项目区实际、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在为期3天的培训中,对来自项目区各州、县的干部就项目管理的政策、法规,项目建设重点和难点,草原技术等进行了讲授。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基本草牧场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1999年1月10日正式开始实施。这是自治区人大、政府继《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实施细则》之后发布的又一重要的草原管理配套法规。《条例》的颁布实施是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领域法制建设的重大成果,也是全区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全区基本草牧场的保护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轨道,草原的保护和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3.
1980年11月,中国科学院土地利用考察组访问了澳大利亚,对维多利亚州的自然保护部也进行了访问。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设有自然保护部(Ministry for Conservation),其下又设有环境保护局、渔业及野生动物保护处、国家公园服务处、土壤保持局、腓力浦港口局及考古组六部分,现将其国家公园服  相似文献   

14.
<正>一、我国兽医工作现状(一)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情况法律:《动物防疫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畜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行政法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兽药管理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部门规章:《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于1994年4月15日发布《种畜禽管理条例》下称《条例》。《条例》的发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种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管理和利用,以及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已步入法制管理轨道。它是我国有关种畜禽管理第一部法规,可以说,将是我国制定《畜牧法》的基础。随着几年来《条例》的贯彻实施,大大地推动我国畜牧业发展,也逐步地与国际应用法律手段管理种畜禽生产接轨。因此,必须自觉认真地贯彻执行《条例》。1《种畜禽管理条例》主要内容和意义《条例》的宗旨是加强对品种资源的保护、培育和种畜禽生产经营的管理三个方面。1…  相似文献   

16.
美国联邦政府主要有三个部门管理森林和野生生物资源,即农业部林务局、内政部国家公园局、鱼和野生生物局。由于三家管理这些资源的目的不同,分工不同,管理手段也不同。林务局代表美联邦政府管理77.3百万公顷国有森林。其主要任务是培育、保护和出售森林资源,所以它要在林区内开展一系列营林措施,如造林、施肥、疏伐、防火、病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17.
国家公园和保护区委员会(CN-PPACommissiononNationalParksandProtectedAreas)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WorldConservationUnion,原称"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的六个专业委员会之一,它的任务是促进全球具有代表性的陆地和海洋保护区的建立和有效管理。该委员会成立于1960年,是一个全球性的专家网,现有成员1000多人,来自各个领域,包括战略规划、实地管理、生物分析、旅游和教育等。CPNNA与与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地方社区、土著居民及其它许多团体合作;致力于建立和管理全球的保护区网络。组织机构CNPPA的主席…  相似文献   

18.
为了加强我国境内病原微生物(指能够使人或者动物致病的微生物)实验室及其从事实验活动(是指实验室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有关的研究、教学、检测、诊断等活动)的生物安全管理,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国务院于2004年11月12日公布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共分:总则、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和管理、实验室的设立与管理、实验室感染控制、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月1日,新修订的《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作为《条例》的执行实施主体单位。农牧业部门要以《条例》的修订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依法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草原工作.促进畜牧业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了加强兽医卫生监督员、检疫员(以下简称两员)的管理,保证《家畜家禽防疫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和《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贯彻实施,根据省农业厅“两员”管理办法第十条的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