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以深圳前湾片区5个公园中的50种园林树木为调查研究对象,选取6个风害受损特征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园林树木进行风灾后抗风性的调研分析与评价。结果发现,园林树木风害受损率与树高、冠高、冠幅、根系状况、抗弯强度和支撑条件均呈极显著相关性,与顺纹抗压强度和病虫害情况呈显著相关性;新建项目中,抗风表型良好的园林树木多为小乔木,而抗风表现较差的多为存在树木“头重脚轻”现象的树木。最后,总结降低园林树木台风损害的对策和树木配置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2.
对上海常见园林植物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绿地常见园林植物共有119科373属848种(包括亚种、变种和变型,不包括品种))。组成上海绿地的园林植物主要为:被子植物,有782种,占植物种类的92.2%;蕨类植物6科6属和6种;裸子植物9科26属60种;双子叶植物92科299属707种;单子叶植物12科42属75种。  相似文献   

3.
乡土园林植物筛选体系建立与应用——以贵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土园林植物筛选体系以层次分析法为研究方法,构建由1个目标层、3个准则层和7个指标层组成的多层次评价系统,通过计算出各影响因子的权重值,与具体植物的数量化评价相结合,得出该种植物的综合评分,并分级评价,为乡土园林植物的筛选提供了全面、客观、有效的参考依据。并以贵州木兰科含笑属乡土植物为例,进行筛选、评价,选择出适合开发的种类。  相似文献   

4.
对华南地区的雌雄异株植物的类别、科属组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华南地区雌雄异株园林植物共48种。隶属23科32属。按照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分为观叶类、观形类、观花类以及观果类,其中大部分为观形植物。概述了雌雄异株植物形态鉴别研究进展,并针对雌雄异株植物在园林上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园林植物耐盐性评价体系建立、耐盐碱园林植物筛选及其在盐碱地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至关重要,可为盐碱地区园林绿化树种选择提供依据,以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文中从园林植物盐胁迫处理方式及处理时间、植物耐盐性评价指标、数据分析等方面对盐碱区景观绿化植物耐盐性评价进行讨论,发现评价中存在指标多、周期长、结果多样性等问题。同时从地域和形态习性的角度对景观绿化植物耐盐性鉴定进行了梳理,将我国常见的343种绿化植物按耐盐级别进行了分类,其中特耐盐植物80种、强耐盐植物103种、中度耐盐植物93种、轻度耐盐植物55种;南方耐盐植物明显多于北方,在耐盐植物种类和数量上,灌木多于乔木,而草本较少。概述了耐盐碱园林绿化植物的应用现状,对如何解决我国园林植物耐盐性评价、鉴定和在实际应用中的诸多问题,以及我国耐盐碱园林植物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范钟琪 《广东园林》2021,43(6):13-16
寺庙园林历史底蕴深厚 , 文化内涵丰富,园内的植物更是其独特内涵的体现。以唐代岭南佛教中心桂林的寺庙园林为例 ,研究其中植物景观的种类特点与配置结构。结果发现:11 处寺庙园林共有园林植物 75 种,隶属 52 科 67 属,其中桑科榕属 Ficus植物和天门冬科植物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并且有些园林植物 ( 如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樟Cinnamomum camphora 等)既蕴含佛教内涵又体现了壮族文化。总体而言,桂林寺庙园林植物景观建设不仅体现了独特的山水特征,也包含着壮族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7.
采用层次分析和加权评分相结合的评价系统,以木莲属植物的园林景观应用为目的,根据观赏价值、资源潜力、生物学特性三大类13个指标,对26种木莲属植物的园林观赏价值进行评价。筛选出适宜华南地区园林应用的种类,有亮叶木莲、马关木莲、木莲、大叶木莲、海南木莲、毛桃木莲、乳源木莲、大果木莲等,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一致。此评价可以为育种目标的确定和育种亲本的选配提供依据,还可以很好地了解木莲属各个种的优缺点,为建立木莲属园林植物核心种质资源库提供数据支持,也便于人们根据各自的目标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8.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从生态效应、美学价值、心里影响等三个方面对衡水市青年公园植物景观进行了评价,结合植物造景原理分析城市公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衡水市青年公园园林植物共有54种植物,附属27科42属,包含了27种乔木、20种灌木、3种藤本植物和4种草本植物;(2)综合评价得分8.484,属于II级,其中生态结构评分值8.627,美学价值评分值8.412,心理影响评分值8.818;(3)该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时在植物景观对人们心理影响、植物景观与整体环境协调性、植物种类选择与配置等方面做得较好。  相似文献   

9.
实地调查南宁市花卉公园园林植物物种资源,统计分析该公园植物的优势科、生活型、观赏特性和物种来源。结果表明,南宁市花卉公园园林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共有园林植物302种,隶属84科220属,种数较多的科有豆科、禾本科和棕榈科等6科,寡种科和单种科应用频率较高;植物生活型相对齐全,217种木本植物中乡土植物126种,外来植物91种,本地木本植物指数0.58;植物观赏类型齐全,观叶植物物种多样性最丰富,有151种,占园林植物总种数的50.00%;其次为观花植物,140种,占46.36%;其他依次为观干植物和观果植物,分别是35和34种,分别占11.59%和11.23%;有些植物多种观赏类型兼具。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南宁市花卉公园植物种类应用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6个住宅区为研究对象,从美学效果、生态功能、休闲服务三个方面建立植物景观评价指标。通过灰色关联模型的建立,用熵权法赋予权重值,计算各指标灰色关联度,对其植物景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林芝花园和幸福小区2个住宅区园林植物景观效果良好,嘉龙花园和尚城花园住宅区园林植物景观效果较好,太阳城和尼洋花园住宅区园林植物景观效果较弱。  相似文献   

11.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从生态适应性、观赏价值、抗逆性、生态效益4个方面15个评价因子对苍溪县40种绿化树种构建3级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得到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紫薇属(Lagerstroemia)、木犀属(Osmanthus)、樟属(Cinnamomum)等园林绿化树种18种,为当地选择园林绿化树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园林树木白蚁危害的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南京地区园林树木白蚁危害状况,提出应用白蚁危害株率(TDP)和白蚁危害指数(TDI)作为评价树木白蚁危害损失的指标,并在冬、春季节应用于林问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南京地区主要园林树种白蚁危害情况按创TDP降序排列为:中山柏(90.2%)、女贞(88.4%)、香樟(69.4%)、落叶松(69.2%)、二球悬铃木(65.4%)、刺槐(60.0%)、广玉兰(52.8%)、水杉(50.1%)、马褂木(50.0%);按TDI降序排列为:刺槐(0.503)、女贞(0.319)、麻栎+袍栎(0.290)、香樟(0.213)、马褂木+杂交马褂木(0.185)、中山柏(0.124)、广玉兰(0.150)、杨树(0.126)、池杉(0.112)、水杉(0.100)、落叶松(0.086)、悬铃木(0.056).受害程度较低的有枫杨、朴树、青檀、楝树、火炬松、柳杉、雪松、马尾松、榆树、黑松等.差异显著性检验表明:南京紫金山地区林木白蚁危害受土壤条件、树龄和树势等因素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为寻求减噪效果好的植物配置模式,实地测定成都市16种常见绿化植物的减噪能力,选出乔木和灌木各3种,购置大苗并模拟测试多种组合方式的减噪能力。结果显示:①实地实验中,山玉兰、银杏、天竺桂、洒金桃叶珊瑚、金丝桃及红花檵木的减噪能力较强。②模拟实验中,银木+洒金桃叶珊瑚,天竺桂+红花檵木,杜英+洒金桃叶珊瑚的减噪效果最佳。绘制行道绿带植物规划示意图,为成都市绿化设计和人居环境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羊蹄甲Bauhinia purpurea和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a是羊蹄甲属常见的景观树种,为研究其不同家系的抗寒能力,利用电导法分别对半年生实生苗进行人工低温胁迫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的加重,各家系的叶片相对电导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且不同家系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增长速率不同,表明低温胁迫下各家系叶片的质膜受损程度不同。结合其形态特征变化和后期恢复速度,发现羊蹄甲Y15、洋紫荆G48、G26、G34家系的叶片相对电导率上升幅度较小,低温胁迫后恢复生长情况良好,表明其抗寒性较强。  相似文献   

15.
从防灾避难角度探讨园林植物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城市防灾避难角度分析园林植物在防灾、减灾和救灾方面的功能及作用机制,并探讨园林植物的规划设计对策。提出了平灾结合、因灾制宜、综合防灾的规划设计原则,对防火、避震、防风和防治病菌扩散的园林植物选择和配置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介绍一台由我国自行研发的树木抗风能力测试装备与方法,基于树木力学原理,通过将角传感器合理布置在树干上实时监测树干角度变化,结合实时风速,利用树木抗风能力预测分析系统,可测算该树能够承受的最大风速或最大风力等级。以2株樟Cinnamomum camphora为研究对象,采集了樟在风载荷作用下树干形变的角响应信息,测得樟能够承受的最大风速和临界断裂的破坏方式及断裂位置。本方法可为树木在大风或台风来临前是否需要防护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可为抗风性树种选择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薇甘菊生态防除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生态防除外来入侵植物薇甘菊,在受害严重的深圳、东莞设置试验地,在人工除草(包括全部薇甘菊)后搭配种植9个树种、1种灌木和1种草本,并设置固定样方调查薇甘菊的生物量、盖度、密度及其周围人工种植的、野生的乔灌草植物生长量、盖度。初步研究表明:(1)深圳试验地大叶相思、马占相思和东莞试验地米老排、樟树的冠幅增长最快,宜作为防除薇甘菊的造林树种;蟛蜞菊生长迅速,可在短期内有效抵御薇甘菊侵害;(2)薇甘菊生物量与其它植物总盖度的关系符合负指数曲线模型;(3)薇甘菊盖度、密度与其它植物总盖度均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能很好地拟合线性模型;(4)据(2)、(3),其它植物总盖度以及包括其内的林木冠幅(或郁闭度)、草本层盖度,可作为评价一个植物群落抵御薇甘菊为害的能力或一种生态防除措施的效能的实用而方便的指标。种植当地适生乔灌草植物或促进野生植物生长,建立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可持续有效地抵御薇甘菊的侵害。  相似文献   

18.
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等植物多样性测定及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白水江国家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的基础上,应用Shannon—Wiener变化度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㈣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功测度群落内的多样性(α多样性),用Sorensen指数(S1)、Jaccard指数(Cj)和Cody(βc)指数测试群落间的多样性(β多样性)结果表明:保护区由于海拔相差大和所处气候带的原因,仅多样性与β多样性均较低;保护区有野生种子植物136科、708属、1810种。各种温带分布的属共有540个之多,占总属数的70.77%,温带成分几乎包括了世界温带分布的所有木本属,反映出明显的温带性质。并针对存在的生境片断化、毁林开荒、森林不合理砍伐、森林旅游等威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34种阔叶树种早期生长比较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对东莞大岭山林场生态公益林建设中林分改造的34种阔叶树种的早期生长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人面子和猴耳环生长速度最快;黧蒴、南酸枣、火力楠、降香黄檀、阴香、灰木莲、黄兰、木菠萝生长较快;樟树、石梓、青皮、麻楝生长中等,其它树种生长较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