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了客观评价重组禽流感H5+H7二价灭活疫苗(H5N1Re-8株+H7N9Re-1株)的免疫效果及当前禽流感免疫程序的合理性,提高本地区禽流感防控工作水平,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某养殖场免疫的100羽蛋鸡进行不同时间段H5、H7亚型禽流感抗体水平检测。结果:在免疫后21~252 d,HI和ELISA检测禽流感H5亚型抗体合格率均为74%~100%;禽流感H7亚型HI检测抗体合格率为78%~100%,ELISA检测抗体合格率为76%~100%。结果表明:HI与ELISA抗体检测结果基本相符,在免疫后21~252 d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达到国家规定≥70%的要求,重组禽流感H5+H7二价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为掌握安徽省禽群的禽流感免疫抗体水平以及引起免疫不合格的主要风险因素,在2018年春季集中免疫前,对安徽省7个市开展了H5和H7亚型禽流感血清学检测和问卷调查。按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7个市选择种禽场、蛋禽场和肉禽场,共140个养禽场,在每个养殖场内随机抽取35份血清样品,进行HI抗体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计算群体水平的真实免疫合格率/阳性率;将H5或H7亚型禽流感抗体群体合格率低于70%的养禽场定义为免疫不合格场,进行单因素风险分析。结果显示:安徽省7个市H5(Re-8株)和H7N9(Re-1株)的场群真实抗体合格率/阳性率分别为67.7%(95%CI:60.0%~75.4%)和39.8%(95%CI:31.7%~47.9%),62个养禽场的H5或H7亚型抗体未达标(70%);存栏量越小(P=0.046)、免疫次数越少(P=0.016),H5或H7亚型免疫抗体不合格的可能性越高(P 0.05);存栏量小于4 000羽、免疫后时间≤21 d或≥91 d、家禽日龄≤26或≥2 200、免疫次数≤1、规模化饲养鹅,以及不使用"H5+H7"二价灭活疫苗(OR=2.66,95%CI:1.34~5.35)、周边3 km内有野禽栖息地(OR=2.78,95%CI:1.10~7.65)的养禽场的H5或H7亚型免疫抗体不合格风险相对较高。结果表明:2018年春季安徽省7个市H5、H7亚型禽流感免疫抗体保护率下降幅度明显,需要及时开展春季集中免疫;养禽场规模、类型以及家禽种类、是否免疫疫苗、免疫次数、养禽场周边是否有野禽栖息地等,均与群体的禽流感免疫抗体合格率显著相关,因此在制定强制免疫计划时,应视情况进行分类指导,实时补免或增加免疫次数。此外,养禽场选址时应尽量避开野禽栖息地。本研究为决策部门制定禽流感免疫方案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安徽省合肥市禽流感疫苗免疫效果,2017年11月,在合肥市随机选取50个场群,采集1 670份血清进行H5和H7亚型禽流感HI抗体检测。结果显示,H5亚型抗体合格率为86.3%,H7亚型抗体合格率为59.5%;50个场群中的32个使用了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二价灭活疫苗,H5、H7亚型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达到70%以上;不使用(H5+H7)二价灭活疫苗导致场群H5和H7亚型免疫抗体不合格的风险是使用此疫苗的3.8倍(95%CI:1.1~13.0)。结果表明,(H5+H7)二价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较好,建议对群体抗体不合格的养殖场户进行(H5+H7)二价灭活疫苗补免。  相似文献   

4.
将传代MDCK细胞以8×104/cm2的密度接种于6孔细胞培养板,H9亚型禽流感病毒以不同剂量0(对照组)、10-3(高剂量组)、10-4(中剂量组)、10-5×EID50(低剂量组)分别接种,检测H9亚型禽流感病毒对MDCK细胞内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H9亚型禽流感病毒接种MDCK细胞使细胞内过氧化氢(H2O2)和羟基自由基(·OH)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均显著下降(P>0.05),细胞内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说明H9亚型禽流感病毒可显著提高MDCK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含量,并降低抗氧化酶活力,阻碍ROS在细胞内的清除机制,引起细胞脂质过氧化作用,从而损伤细胞。  相似文献   

5.
将禽流感病毒H7亚型标准抗原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合格的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通过血凝抑制试验,筛选得到12株杂交瘤细胞上清具有HI效价,且与禽流感病毒H7亚型阳性血清间具有较好的竞争效果。将竞争效果最好的1H11细胞扩大培养后制备腹水,获得的单克隆抗体具有效价高、特异性好等特点。使用H7标准抗原包被ELISA板,将HRP标记的单克隆抗体作为竞争抗体,建立了一种禽流感病毒H7亚型竞争ELISA抗体检测方法。利用该方法对待检血清进行测试,与HI试验有99.3%的符合率,说明试制的禽流感病毒H7亚型竞争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可以用来检测禽流感病毒H7亚型抗体,且操作简便快捷,可批量操作,大样本检测鸡群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6.
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H5-HPAI)是严重危害家禽养殖业和公共卫生健康的一类动物疫病,也是我国高度重视、严格防控的人兽共患病。目前常用检测H5亚型禽流感病毒(H5-AIV)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反转录重组酶辅助扩增(RT-RAA)、RTRAA结合侧流层析试纸条(RT-RAA-LFD)、RT-RAA-簇状规则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及其相关蛋白结合侧流层析试纸条(RT-RAA-CRISPR Cas13a-LFD)等。为比较不同检测方法对H5-AIV检测的灵敏度差异,将制备的cRNA标准品进行倍比稀释,分别用RT-PCR、RT-qPCR、RT-RAA、RT-RAA-LFD、RT-RAA-CRISPR Cas13aLFD进行检测。结果显示:RT-PCR、RT-qPCR、RT-RAA、RT-RAA-LFD与RT-RAA-CRISPR Cas13a-LFD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102、10-1、100、100、10-1  相似文献   

7.
旨在提高对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检测效率,及时发现疫病。本研究通过分析M基因以及H5、H7和H9亚型的HA基因序列保守区域,设计并合成了相关探针和引物,建立了禽流感病毒(AIV)四重荧光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可在检测禽流感病毒(AIV)的同时,确定病原是否为H5、H7和H9亚型。结果显示,该检测方法耗时短、特异性好、检测下限达到10-5 ng·μL-1。采用该方法检测临床采集的13个活禽交易市场的384份禽咽喉和泄殖腔双拭子样品,经检测,其中有60份样品为流感病毒阳性,且全部是H9亚型,该结果与行业标准方法(NY/T 772—2013)检测结果一致,κ值为1(P<0.001)。本方法能实现对禽流感病毒及H5、H7和H9亚型的高通量快速检测,将在AIV快速检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贵州省H7亚型禽流感感染情况,采用HI试验对全省9个地区家禽血清样本进行血清抗体检测,PT-PCR方法对家禽咽-肛拭子、养禽场环境样本和野鸟粪便进行病原核酸检测。结果显示:在1570份家禽血清样本中,H7亚型禽流感血清抗体阳性率为0.45%(7/1570);在350份家禽咽-肛拭子和310份养殖场环境样本中,均未检测出H7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在160份野鸟粪便中,有1份为H7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阳性率为0.63%(1/160)。试验提示,在贵州省养禽场中不存在H7亚型禽流感感染,但迁徙野禽中可能存在H7亚型禽流感隐性感染,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设计不同的免疫程序,用禽流感(H5+H9)二价灭活疫苗(H5N1 Re-1+H9N2 Re-2株)免疫黄羽种鸡,通过对H5亚型和H9亚型禽流感HI抗体滴度监测,探讨H5亚型和H9亚型禽流感HI抗体消长规律及禽流感(H5+H9)二价灭活疫苗的免疫程序.结果表明,用禽流感二价灭活疫苗免疫黄羽种鸡后,H5亚型和H9亚型禽流感HI抗体的消长规律基本同步,其抗体滴度阶段性峰值出现在免疫后的第21~28天.根据试验结果,建议用禽流感二价灭活疫苗免疫黄羽种鸡的免疫程序设为:首免(14 d),0.3 mL/只;二免(56 d),0.5 mL/只;三免(119 d或开产前4周),0.5 mL/只.  相似文献   

10.
为监测河南省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和野毒感染情况,笔者按照《河南省2022年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的要求,采用HI试验检测禽流感免疫抗体,采用荧光RT-PCR方法检测病毒核酸,在全省开展禽流感专项监测工作。结果表明,河南省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为93.2%,禽流感H5亚型平均个体抗体合格率为94.04%,H7N9亚型平均个体抗体合格率为96.32%。不同地区的禽流感H5亚型和H7N9亚型免疫抗体合格率均>90%,种禽场、商品代场和屠宰场采集的血清样本免疫抗体合格率均在92%以上。未检出H5亚型和H7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共检出76份禽流感病毒H9亚型阳性样本,阳性率为2.07%。结果表明,河南省高致病性禽流感整体防控效果良好,免疫抗体水平均高于国家标准;未检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但有低致病性禽流感感染的现象。本次调查将为河南省进一步做好禽流感防控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1.
本次检测费县某蛋鸡场血样30份,分离血清,通过微量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HI)进行新城疫、禽流感H5亚型(Re-5株)抗体监测。结果表明,该鸡场新城疫HI抗体效价≥5log2的占87%,新城疫免疫合格;而禽流感抗体效价≥5log2的占67%,禽流感H5亚型免疫失败,鸡场必须补免或重免禽流感H5亚型二联油乳剂灭活苗。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湘西自治州规模化鸭场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免疫情况和潜在的感染风险,笔者于2008年从湘西自治州各县市采集了规模化鸭场血清标本共480份,采用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对4个免疫了H5亚型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的规模化鸭场的不同日龄家鸭进行了H5和H7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的检测。结果表明:4个规模化鸭场H5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合格率分别为65.56%(59/90)、67.78%(61/90)、53.33%(48/90)、47.78%(43/90),说明规模化鸭场的H5亚型免疫抗体水平还有待提高,以对家鸭提供确实的保护;H7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阳性率为0,规模化鸭场没有H7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贵州省近几年H7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情况,分别采集鸡血清3 031份、卵黄962份、咽-肛拭子1 607份、环境土壤拭子394份及野鸟粪便122份样本共计6 116份,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进行H7亚型禽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和核酸检测。结果显示,在鸡血清和卵黄样本中,H7亚型禽流感表达特异性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1.2%(37/3 031)和2.3%(22/962);在2 123份鸡咽-肛拭子、环境样本和野鸟粪便中,均未检测出H7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这些结果表明贵州省家禽、野鸟和环境土壤中尚未发现H7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4.
2017年7月,农业部决定对全国家禽开展H7亚型流感免疫。为评价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二价灭活疫苗(H5N1 Re-8株+H7N9 H7-Re1株)对家禽的安全性及免疫效果,2017年10—12月以田间试验方式,常规养殖肉鸡(江村黄鸡)、樱桃谷白鸭、黑棕鹅各120只。按程序免疫:肉鸡9日龄首免(剂量0.3 mL),30日龄二免(剂量0.5 mL);樱桃谷白鸭15日龄首免(剂量1 mL);黑棕鹅15日龄首免(剂量1 mL)、50日龄二免(剂量1.5 mL)。定期采集血清测定抗体效价直至出栏,并每日观察禽群临床表现。试验结果显示:鸡首免后21 d,H5亚型HI抗体效价为4.2 log2,抗体合格率均小于70%,H7亚型HI抗体效价为7.5 log2,抗体合格率均大于70%;二免后H5和H7亚型HI抗体效价均大于8 log2,抗体合格率均大于70%。鸭首免后21 d,H5亚型HI抗体效价为5.1 log2,抗体合格率均大于70%,H7亚型HI抗体效价为5.6 log2,抗体合格率均大于70%,出栏前(47日龄)H5和H7亚型HI抗体效价均大于6 log2,抗体合格率均大于70%。鹅首免后21 d,H5亚型HI抗体效价为3.9 log2,抗体合格率均小于70%,H7亚型HI抗体效价为5.2 log2,抗体合格率均大于70%;二免后H5和H7亚型HI抗体效价均大于7 log2,抗体合格率均大于70%。通过临床观察,未发现该疫苗有严重免疫副反应。试验结果表明,该二价灭活疫苗安全有效,但对于生长周期超过70 d天的家禽,应免疫两次。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H5亚型禽流感Re-4毒株疫苗免疫效果,采用血凝-血凝抑制试验(HA-HI)方法对16个县区102个规模场/散养户送检的1621份鸡血清,进行H5亚型禽流感Re-4毒株免疫抗体检测。结果:Re-4毒株免疫血清抗体合格率为72.9%(抗体滴度≥5log2),Re-4毒株免疫抗体合格率高于50%的蛋鸡场户占80.4%,免疫抗体滴度≥7log2的血清份数占合格数的76.2%;发生过H5亚型禽流感疫情和疑似H5亚型禽流感疫情地区的17个养鸡场户,鸡群抗体滴度≥7log2的血清比例占到免疫合格数90%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渭南市H5亚型和H7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免疫情况,2020—2022年,随机抽取规模养鸡场和散养户采集血清样品,采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进行禽流感病毒免疫抗体检测,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H5亚型HPAI免疫抗体合格率为96.28%,H7亚型HPAI为92.24%;2020年H5亚型HPAI抗体合格率极显著高于H7亚型(P<0.001),2022年H5亚型HPAI抗体合格率显著高于H7亚型(P<0.05);12个区域的H5亚型HPAI抗体合格率为85.00%~100%,H7亚型HPAI抗体合格率为70.48%~98.80%;规模养鸡场、散养户的H5亚型、H7亚型HPAI平均抗体合格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渭南市H5亚型和H7亚型HPAI抗体水平较高,免疫效果较好。建议规模化养鸡场持续做好免疫效果评估,散养户加强免疫主体责任意识,以进一步提升禽流感整体防控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为评估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二价灭活疫苗(H5N1 Re-8株+H7N9 H7-Re1株)对商品肉鸡的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将该疫苗按照现地免疫程序分别接种10日龄白羽肉鸡和14日龄黄羽肉鸡,疫苗接种前和接种后每周采血,分离血清,检测H5亚型Re-8株和H7亚型H7-Re1株禽流感病毒(AIV)HI抗体滴度,并在初次免疫后3周和出栏时以鼻腔感染方式分别进行攻毒试验。结果显示,免疫前,所有肉鸡血清中H7亚型H7-Re1株AIV HI抗体滴度均低于1log2,H5亚型Re-8株AIV平均HI抗体滴度分别为5.3log2(白羽肉鸡)和4.1log2(黄羽肉鸡);一次免疫的白羽肉鸡在免疫后3周至出栏时,2种亚型AIV平均HI抗体滴度在6.0log2~6.7log2;2次免疫的黄羽肉鸡在初次免疫后3周至出栏时,2种亚型AIV平均HI抗体滴度均在6.0log2以上。在一次免疫后3周时和出栏时,采用高致病性H5、H7亚型AIV攻毒后,对照组白羽肉鸡和黄羽肉鸡均全部死亡,免疫组白羽肉鸡和黄羽肉鸡均不发病、不排毒、不死亡,获得100%的免疫保护。本研究结果表明,重组AIV二价灭活疫苗对商品肉鸡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为该疫苗的现地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禽流感与禽类接触动物的关系,对来自东莞各养殖场所的698份犬血清和200份猫血清进行了H5亚型禽流感微量血凝(HA)与血凝抑制(HI)试验,另对与血清一一对应的898份犬、猫喉拭子进行H5亚型禽流感荧光RT-PCR检测试验。结果表明,698份犬血清H5抗体检出率为6.02%,抗体阳性率为0.29%;200份猫血清抗体检出率为2.5%,阳性率为0;898份犬、猫喉拭子中未检测到禽流感H5亚型病毒。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规范卵黄HI抗体效价检测方法,试验从所用红细胞的种源性、稀释液种类以及抗原厂家3方面对HI抗体效价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当卵黄样品抗体效价较高时使用异种家禽的红细胞对试验结果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样品抗体效价较低时使用异种家禽红细胞对试验结果有一定影响,但差异同样不显著(P0.05);选择1×PBS或者0.9%的生理盐水作为稀释液对试验结果影响不大(P0.05);使用不同厂家的抗原检测抗体效价禽流感H5亚型(Re-7株)、禽流感H7亚型(H7N9),差异极显著(P0.01)。卵黄抗体效价的检测,对稀释液的要求不高,但应尽量选择同种家禽的红细胞,抗体效价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应当选择正规厂家相同批次的抗原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0.
2017—2021年,每年春、秋两季在湖南省14个市州,随机抽取规模养禽场采集血清样品,采用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进行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检测,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湖南省规模养禽场H5亚型禽流感免疫抗体个体合格率和场合格率分别为93.75%和93.25%,H7亚型免疫抗体个体合格率和场合格率分别为80.62%和79.49%;不同禽种H5和H7亚型禽流感免疫抗体个体合格率和场合格率由高到低均为养鸡场、养鸭场、养鹅场;秋季规模养禽场H5和H7亚型禽流感免疫抗体个体合格率和H7亚型免疫抗体场合格率均高于春季;不同地区间个体合格率存在差异;H5亚型禽流感免疫抗体个体合格率与场合格率之间不存在线性回归关系,而H7亚型免疫抗体个体合格率与场合格率之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本研究为科学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效果评估和制定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政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