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季是鱼类生长旺季,也是鱼病流行季节,定期对鱼塘施用药物,可杀灭鱼体表、鳃部及水体中的病原体,防治鱼病效果显著.但是施药方法不当,不但起不到防治鱼病的作用,还会适得其反,加重鱼病,甚至造成严重的死亡,因此要注意高温季节鱼塘施药问题.  相似文献   

2.
炎热夏季、水温较高、池塘水质变化快,是鱼病多发季节。按照常规方法施药防治鱼病,因施药不当引起的事故比较多,有的甚至可引起大批死亡。因此,高温季节鱼病防治有其特定的要求。常规用药一般是水温在20.26℃范围内实验的数据,随着水温升高,药物理化因子发生变化使药物疗效减弱或毒性增强。为此,高温季节鱼病防治在施药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夏末秋初,水温仍然较高,鱼类摄食旺盛,是鱼类育肥的关键时期。然而,这一阶段,天气逐渐转凉,鱼塘水温变化大,也是鱼病的多发季节。因此,做好这一阶段的鱼病防治工作,对全年的养殖效益来说尤为关键。根据笔者近几年的养殖经验,现将此阶段易发的鱼病及其防治措施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鱼病防治施药七戒随着池塘精养、网箱养鱼的飞速发展,放养密度的提高,鱼病流行的机率也随之加大,鱼病防治工作越来越被重视,但在鱼病防治施药过程中,由于用药不合理,会给渔业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现就谈谈生产中易造成危害的几种用药误区,望渔者借戒。一、戒以直接...  相似文献   

5.
张文魁 《水产养殖》2009,30(12):37-38
低洼地区鱼塘养殖过程中,一般在天气变化剧烈,特别是大暴雨后最易发生鱼病,因此如何防治雨后鱼病是低洼地区鱼类养殖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通过多年的养殖生产,现将大暴雨后鱼病发生的原因以及鱼病的种类、症状、防治方法等简述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温防治鱼病十大注意事项夏秋之际,高温炎热,有时气温高达37~38℃,一般按照常规的方法防治鱼病,其效果不明显,甚至引起大批鱼死亡。现将高温防治鱼病注意事项介绍如下:1.鱼塘平均水深不到80厘米,水温在30℃以上,防治鱼病不可全池泼洒,否则容易引起死...  相似文献   

7.
高温防治鱼病的注意事项王声瑜(广德县水产站)夏秋之际,高温炎热,有时气温高达37~38℃。一般按照常规的方法防治鱼病,其效果不明显,甚至引起大批鱼死亡。现将高温防治鱼病注意事项介绍如下:1、鱼塘平均水深不到80厘米,水温在30℃以上,防治鱼病不可全池...  相似文献   

8.
李春青 《齐鲁渔业》2012,(10):23-25
每年的3~10月份是鱼病发生季节,5~9月则是鱼病的高发季节,鱼病防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当年鱼产量的高低。现将鱼病的诊断与防治介绍如下,以期对广大养殖户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9.
夏季是鱼类的生长旺季,此期间水温适宜,饵肥充足,鱼类摄食旺盛,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但是,此期间气温偏高,鱼类病害等安全隐患较大。搞好此期间鱼塘的饲养管理,是实现高产高效的关键,应重点做好科学投饵、合理施肥、加强水质管理和鱼病防治等工作。  相似文献   

10.
<正> 7~8月份正值鱼病发生高峰季节。鱼病防治应贯彻“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在生产中,我们发现一些鱼池施用鱼药后出现鱼类死亡的现象,究其原因与施药时间不当、施药量不准、水质和温度的变化等因素有关。 1 鱼池施药应注意的事项 1.1 要做到“对症下药”,根据药物性质和治病部位来决定治疗方法。内脏疾病用内服法,体外和鳃部鱼病,可用浸洗法和全池泼洒法。 1.2 池塘鱼发病率不超过5%,一般不要轻  相似文献   

11.
大水面养鱼由于水体较大,鱼类发病防治有一定的难度,再说大水面普遍施药,既不经济,又造成污染,为了控制大水面鱼病发生,现特介绍几种有效防治鱼病方法,仅供在生产实践第一线的同行参考。 一、防治鱼病方法 1、鱼种消毒 大水面养鱼必须在投放鱼种季节选择体强健壮的大规格鱼种,经过人工药物消毒后,方可投放,常用的有漂白粉、  相似文献   

12.
谨防农药对鱼的毒害鱼塘施药,是鱼塘管理中一项常见的管理工作。笔者常常听到渔民反映鱼中毒的情况,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种:1.药量不当。有的想及早治好鱼病,或因鱼池水体测量不准超剂量配药,浓度过量,对鱼造成毒害。2.在高毒农药配制、制毒土、制毒饵等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13.
夏季气温高,鱼塘水体中生物繁殖快,饵料丰富,鱼类生长最快。由于温度高,鱼类病原体也繁殖快,为鱼病发生提供了机会,稍有不慎,就会引起鱼病暴发。轻则降低产量,减少收入,重则一年生产付诸东流。因此说.鱼病流行季节切切莫忘防病。  相似文献   

14.
我县1990年夏秋之际,干旱天气持续50多天,有时气温高达37~38℃,致使一部分乡村鱼病盛发,不少养鱼户按照常规的方法防治鱼病,其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甚至引起大批死鱼。这说明在高温阶段防治鱼病不能按照常规方法和浓度施药,因为常规用药安全浓度一般是在水温22~26℃范围内实验的极限数据,随着水温的升高、理化因子的变化,有些药物毒性减弱,有些药物毒性加剧,为了总结经验教训,本人将高温季节防治鱼病的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养鱼池塘中,水质的管理和调节是整个养鱼过程都应注意的问题。夏季是鱼类生长旺盛的季节,又由于夏季温度高,日照时间长,向鱼塘中投饵施肥较多,鱼塘水质容易变坏,造成鱼类缺氧浮头,在气温高、气压低的闷热天气,甚至会泛塘,此外,鱼病的发生和蔓延也与鱼塘水质有密切关系,因此,夏季特别要重视鱼塘水质的调节。  相似文献   

16.
徐冰 《内陆水产》2001,26(7):42-42
夏季水温适宜是鱼类生长的旺季,但也是鱼类发病高峰期,特别是出血病、烂鳃病和肠炎病等较为突出,因此要注意鱼塘的消毒和投喂饲料的质量,严禁霉烂变质的饲料及有毒物质进入池塘。在针对鱼病施药时,不能完全按照常规方法施药,因为常规试验条件是在水温22~26℃时进行的,而夏季水温升高,其它理化因子也发生了变化。因此,施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鱼塘鱼类发病率低于5%时,可进行药物挂袋,或区域性施药,即取一定量的药物放入木桶内,加水溶化,然后在池塘内选2~4个小区泼洒,紧接着投喂人工饲料,吸引吃食,从而防病;当发病率大…  相似文献   

17.
防治鱼病节本一法随着鱼病盛行泛滥,各种鱼药价格飞涨,使鱼病防治成本迅猛增长,加重了养鱼者负担。我在95年的鱼病防治中,试用降水施药法,使用药节本40%,且防治效果更好。池塘情况:面积24.7亩,近似正方形,水深1.6米,高密度精养,有增氧设备,进排水...  相似文献   

18.
夏季是鱼病的高发季节,养鱼户要避免损失,必须重视鱼病的防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1986年以来,我乡使用广西水产研究所鱼病室的颗粒药饵等防治鱼病,参加防治试验的有8户,鱼塘8张,面积28.5亩,放养草鱼5400尾。经过两年防治试验,草鱼平均成活率为93.7%,比未用药饵防治时提高62.4%。现将防治药物,用量用法及效果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20.
鱼类健康养殖主要包括:鱼塘的选择、鱼种的挑选和放养、肥料饲料的合理投放、水质的控制以及鱼病的防治等。采用较为合理的养殖技术,对鱼塘水质、饲料等进行科学管理、防治病害,不仅可以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和健康状态,还可以实现鱼塘鱼类的优质和高产。本文主要通过鱼塘的选择、鱼种的挑选和放养、肥料饲料的合理投放、水质的控制以及鱼病的防治这四个方面来对鱼类养殖技术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