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奶牛产后瘫痪又称乳热症,是以低血钙和产后瘫痪为主要特征的营养性代谢疾病,发病率为7%左右,对奶牛饲养业危害很大。营养因素同该病的发生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虽然产后瘫痪具体的发病机理尚未搞清,但是大量研究发现,控制日粮中的某些营养成分可有效地预防乳热症。现就这方面的研究结果加以综述,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设计引物扩增HSPA1A基因的5′侧翼区,通过PCR SSCP技术分析启动子区的多态性,寻找SNPs位点,分析发现:扩增片段大小280 bp,扩增产物具有基因多态性。供试的70头娟姗牛和荷斯坦奶牛共发现4种基因型,分别为AA型、BB型、AB型和AC型,卡方检验奶牛在该位点基因频率差异极显著(P<0.01),未达到Hardy Weinberg平衡。AC型奶牛耐热性能高于其他基因型(AA,AB,BB)奶牛,差异显著(P<0.05),建议作为抗热应激的奶牛选育分子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3.
从实际的观点看牛生长激素的利用牛生长激素(BST)有增加奶牛产奶量的作用,是在50年前被发现的.可是就其作用和用法进行充分的试验是在根据遗传基因重组技术研制出BST成品后以万次进行的.根据报告,到目前为止已有了用2万多头奶牛共1000次以上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奶牛子宫内膜炎早期诊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80头产后奶牛子宫分泌物抹片细胞学显微镜观察,发现中性粒细胞噬菌现象与子宫内膜炎有相关性,结合分泌物的眼观变化,可对子宫内膜炎做出早期诊断,本实验可为奶牛子宫内膜炎早期诊断提供细胞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因素较多,但归纳起来可分为九大因素。 1.品种 奶牛是家牛的一种。牛按用途又可分为乳用、肉用和兼用型。乳用型又有黑白花奶牛、荷斯坦牛、娟姗牛、瑞士褐牛、爱尔夏牛、更赛牛等。由于奶牛不同品种,年产奶量均有较大的差异.少的只有500~600千克.多的可达20000千克以上。要想多产奶,应首选黑白花奶牛和荷斯坦牛。  相似文献   

6.
<正> 奶牛产后胎衣滞留是一种常见的产科疾病,据资料统计发病率在15%以上。临床上人们对该病多采用人工剥离的办法进行处理,结果往往因胎衣滞留时间长或剥离不净,引起奶牛子宫感染,继发子宫内膜炎等产科疾病;或由于胎衣滞留时间长,奶牛产后子宫恢复慢,影响产后发情和配种受胎,降低奶牛的繁殖力。近几年,石河子一四七团畜牧场奶牛经常出现胎衣不下,仅1990年58头产犊奶牛就有10头发生产后胎衣滞留,发病率为17.24%,严重影响奶牛的繁殖机能。根据国内外有关报道,1991年我们应用亚硒酸钠和维生素E在该牛场对产前25天的奶牛进行预防性注射,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最近,弓形虫感染有从猪、鸡等动物身上向牛等大牲畜蔓延的趋势.济南某大型奶牛场,近年来就曾因弓形虫感染导致16头奶牛死亡.  相似文献   

8.
1.奶牛布氏杆菌病的特点 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又称传染性流产,是由布氏杆菌引起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奶牛布氏杆菌病,主要的传染源是病牛及其皮毛、乳汁、尿液和流产的胎儿、胎衣、羊水等. 2.奶牛布氏杆菌病的症状 布氏杆菌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4-21天.当奶牛感染此病后,主要症状以病原菌侵害生殖系统为特征,具体可引发子宫、腹膜、关节、睾丸、淋巴结等炎症,最显著的症状则是怀孕母牛发生流产或不孕症,有些奶牛还会从阴道流出恶臭的分泌物.人若患此病,其免疫力降低,并且感染者会逐渐增多,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9.
采用柱形图直观地分析了荷斯坦奶牛体型线性鉴定分与淘汰率的相关性。奶牛的体型与其健康水平和利用年限紧密相关,体型线性鉴定分越低,其淘汰率就越高,利用年限就越短,经济效益越低,奶牛经济价值也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0.
选择年龄、胎次、泌乳期相近的澳牛与我国本地奶牛各30头,采用单因素对比试验方法,测定澳牛与本地奶牛在全混日粮(TMR)饲养条件下体尺、体重及生产性能的差异。结果发现:澳牛与本地奶牛的体尺、体重相差不大,但澳牛的泌乳量、乳脂量和乳蛋白量均略优于我国奶牛。试验证明,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澳牛具有良好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1.
一、选购良种奶牛首先从外貌特征进行鉴定,一般认为,奶牛皮毛光亮、膘情适中、胸阔体健、棱角鲜明、肢蹄良好、后躯宽平,乳房前伸后延呈盆形、乳头长短适中、分布匀称者为佳。尽可能从规模较大、历史较长的国营或集体奶牛场采购奶牛,因为这些奶牛场都有较规范的育种计...  相似文献   

12.
某奶牛场牛巴氏杆菌病的病原鉴定与防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 0 2年 4月新乡市某奶牛场散发一种奶牛急性热性传染病 ,死亡 12头牛 ,经病理剖检、细菌分离与鉴定 ,确诊为牛巴氏杆菌病 ,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该奶牛场为新建牛场 ,原有奶牛 30多头 ,于 2 0 0 2年 3月从山西省某地一次性引入 32头奶牛。 4月初一些奶牛开始发病 ,在不到两周时间内 ,陆续死亡 12头 ,死亡率达19 .36 % (12 /6 2 )。同时调查发现 ,在附近的奶牛场也有类似病例发生。2 临床症状病牛体温升高达 39.5~ 4 1.5℃ ,呈稽留热 ,精神沉郁 ,被毛蓬乱 ,食欲、反刍、泌乳降低乃至停止。肌肉震颤 ,体表温度不一 ,眼结膜充血、潮红。…  相似文献   

13.
奶牛初配年龄过早正常情况下,奶牛长到18个月、体重350千克以上时方可初配。急功近利、掠夺式的挤奶正常情况下,奶牛泌乳期为305天,中高产奶牛日挤奶3次。饲料单一奶牛的粗饲料不得少于2种,精饲料成分不得少于3种。管理粗放,只重视泌乳期饲养奶牛的饲养管理包括犊牛、育成牛、成乳牛(干乳牛、泌乳牛)的各阶段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4.
王伟  郭洪波  李玲 《北京农业》2016,(4):131-132
牛为单胎动物,在青年牛中用性控精液进行配种,能够让奶牛在短时间中实现良种扩繁,让养殖户获取更高养殖效益。为让人们对性控精液配种技术有更全面的了解,就性控精液技术的操作要点及效果意义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5.
巴氏杆菌病在和田地区呈散发。和田市某牛羊养殖场自 1 997年建场以来 ,临床上未发现过巴氏杆菌病发生。 1 999年 4月— 5月从外地引进怀孕黑白花奶牛 ,1 2月间所产犊牛突然发病造成死亡 ,经病理剖检、病原分离与鉴定等综合诊断 ,确诊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奶牛巴氏杆菌病。1 发病情况和田市某养殖场 ,于 1 999年 4月— 5月从新疆昌吉分两批购进 2 1头黑白花奶牛 ,至 1 1月底共产犊牛 1 6头。 1 2月 1 0日— 1 7日 ,先后有 3头犊牛发病死亡 ,其中 6日龄 1头 ,42日龄 1头 ,74日龄 1头。2 临床症状体温 39.5℃以上 ,心率 1 2 0次以上 mi…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提高芜湖地区荷斯坦牛的受胎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奶牛场多年生产记录,研究不同季节、胎次与年单产水平对芜湖地区中国荷斯坦奶牛受胎率的影响.[结果]气温对奶牛受胎率有显著影响(P<0.05),而湿度对奶牛受胎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胎次和年单产水平对奶牛受胎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夏季由于热应激,奶牛的受胎率会明显低于其他季节,秋季的奶牛受胎率最高.胎次越高的奶牛受胎率越低,青年奶牛的受胎率最高;年单产水平越高,奶牛的受胎率越低.[结论]不同季节、胎次与年单产水平对奶牛的受胎率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奶牛布氏杆菌病(简称奶牛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传染病,对奶牛危害极大,我区经过多年检疫淘汰,达到了省、市“稳定控制区”标准。但2005年4月份,我区某奶牛场发现疑似病例,区畜牧中心迅速组织技术人  相似文献   

18.
<正> 胆红素作为名贵药材牛黄的主要成分,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很大。在人工培植牛黄获得成功后,研究人员很重视开辟胆红素的新来源。我国有奶牛约200万头,每年有大批奶牛因疾病、生产性能低下等原因被淘汰。有效地利用淘汰奶牛进行胆囊造瘘活体引流胆汁提取胆红素,增加经济效益,乃急待解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尽早发现发情奶牛并及时进行配种,提高养殖场的经济效益,本文研究了基于机器视觉的奶牛爬跨行为识别.[方法]选取3种行为视频:侧爬跨101段,追随191段,行走343段,合计635段视频,构建VideoROI_set_Extended数据集.针对每一个视频段,在分割出奶牛目标后,使用最小外接矩形(包含运动奶牛对...  相似文献   

20.
一、消毒意识不强认为奶牛抗病力强,不用严格消毒,结果往往导致奶牛发病死亡。二、急于求成不少养奶牛户在犊牛出生未足18月龄,体重仅有250公斤时就配种,常造成难产,奶牛阴户破裂,继发子宫内膜炎,影响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