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研究不同时期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根内球囊菌(Glomus intraradices,GI)对大棚土壤栽培黄瓜植株生长、产量及营
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不同时期接种GI 对其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与不接菌的对照相比,播种时接菌和移栽时接菌处理使黄瓜的单株产量分别提高54%、34%;播种时接菌处理的黄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比对照显著提高了14.7%~17.7%;播种时接菌和移栽时接菌的黄瓜硝酸盐含量较对照分别下降了9.4% 和15.0%,总糖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8.9% 和7.1%;移栽时接菌处理的黄瓜粗蛋白含量比对照提高了4.6%;播种时接菌和移栽时接菌显著提高了黄瓜VC 含量。表明接种GI 对黄瓜生长和产量品质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富有机质土壤栽培方式是提高大白菜产量和营养品质的重要方式。富有机质土壤栽培的大白菜与普通田园土壤栽培相比,不但能够明显降低大白菜硝酸盐的含量,而且能够显著提高其粗蛋白、干物质、总糖等营养物质,大大提高了大白菜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3.
追施不同氮肥对日光温室甜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甜椒为材料,研究追施不同氮肥对甜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追施含氮量相同的不同氮肥条件下,各处理甜椒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与普通土不追肥相比都有显著的提高,而不同氮肥处理间却没有显著差异;各追肥处理下的甜椒果实中VC、粗蛋白和总糖含量比不追肥都有明显的提高,各处理间互有高低差异不明显,追施硝酸钙处理下甜椒果实中硝酸盐含量明显的高于不追肥处理,而追施尿素和碳酸氢铵处理与不追肥相比还稍有下降;各追肥处理下甜椒产量较不追肥有显著的提高,处理间也无明显差别;尿素和碳酸氢铵的利用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4.
丛枝菌根真菌对不同甜瓜品种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锐竹  贺超兴  王怀松  张志斌 《园艺学报》2010,37(11):1767-1774
研究了大棚栽培条件下不同品种甜瓜播种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ihiza fungus,AM)GM(Glomus mossea-2)和GV(Glomus versiforme)对甜瓜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接菌处理的幼苗在光合速率、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上均优于对照;不同品种的单瓜质量均以接种GM的处理为最高;果实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都有显著性下降,维生素C含量GM处理显著高于对照,但GV处理有所下降。对根系侵染率分析表明,两个供试菌剂中GM为优势菌种,‘丰雷’和‘中蜜5号’为8个供试甜瓜品种中GM的最佳宿主。  相似文献   

5.
生物菌肥对土壤生态环境改良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黄瓜、甜椒和茄子为试材,通过高温闷棚与施用生物菌肥处理,研究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比较分析施用生物菌肥后不同作物产量及品质的变化,探讨土壤改良的效果成因及生物菌肥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影响。结果表明:土壤通过高温闷棚处理,有害微生物菌落数量降低,有助于减小因土壤带菌引起的土传病害发病机率。土壤施用生物菌肥后,有益菌在作物生长中后期对土壤微生物菌落结构进行了有效调整,明显提高了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同时降低了真菌数量,有效防止土壤真菌的形成,缓解了土壤连作障碍,达到土壤生态改良目的,并提高了果实产量,改善了果实品质。与未施肥相比,施用生物菌肥后,黄瓜、甜椒和茄子的后期产量分别提高了7.68%、5.54%、0.59%。施用生物菌肥还提高了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果实糖酸比,降低了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不同肥种对蓝莓菌根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7年生兔眼蓝莓‘灿烂’为试材,研究了6种处理(CK、DP、HH、KS、LZ和HF)对蓝莓菌根着生状态及侵染率、根系活力、根系丙二醛(MDA)含量、土壤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及蓝莓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蓝莓菌根菌着生普遍,DP处理的蓝莓菌根侵染率最高,且与HH、KS处理的菌根侵染率均达到3级;5种施肥处理均显著提升蓝莓的根系活力(P<0.05),DP处理的蓝莓根系活力最高;5种施肥处理显著降低了蓝莓根系MDA含量;LZ处理的结果数、坐果率、单果质量、单株产量均达到较高水平。综上所述,LZ、HF和DP处理均能显著降低土壤pH,整体提高土壤综合肥力,增加蓝莓产量。因此在蓝莓生产上,建议适当增加土壤有机质、有机酸和全钾的含量,有利于提高蓝莓菌根侵染率和根系活力,降低蓝莓根系MDA含量。  相似文献   

7.
在日光温室条件下,研究了普通土壤栽培增施CO2及有机土栽培对黄瓜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并对比了两种栽培方式下CO2的变化。结果表明:有机土栽培与增施CO2的普通土壤栽培均在上午提高了温室内CO2浓度,使温室中CO2浓度在上午光合作用最强的时期显著高于普通土壤栽培,最终表现为黄瓜生长优于普通土壤栽培。生理分析表明:普通土壤栽培增施CO2和有机土栽培均可增加黄瓜叶片叶绿素含量,并显著提高了植株的根系活力和净光合速率。增施CO2对盛果期黄瓜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有显著提高作用,分别提高10.21%和7.23%;而有机土栽培下黄瓜总糖和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黄瓜盛果期增施CO2增产效果明显,单株产量较对照显著提高,与有机土栽培产量相当。增施CO2对黄瓜产量的影响主要在采收中后期;而有机土栽培对黄瓜产量的影响主要是在采收的前中期。有机土栽培不仅改善了根区环境,还对温室CO2浓度有很好改善作用,可以不用增施CO2而实现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8.
金硕  王升厚 《现代园艺》2013,(18):13-14
试验研究了不同配比的双孢菇菌糠对土壤主要养分含量以及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配比中处理1(30%双孢菇菌糠+70%田土)的栽培效果最佳,不仅有效地增加土壤中碱解氮、速效钾、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而且显著改善了番茄果实的品质。处理1番茄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对照组提高了33.4%,Vc含量较对照组提高了11.4%,可溶性总糖含量较对照组提高了23.4%,有机酸含量无显著变化。可见,双孢菇菌糠堆肥具有提高土壤肥力和番茄果实品质的效应。  相似文献   

9.
以草莓和土壤为试验材料和研究对象,采用1.0mg·L-1的臭氧水对土壤进行浇灌处理,通过测定土壤矿质元素含量、有机质含量和pH及草莓幼苗根系活力、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研究了臭氧水浇灌对土壤营养成分及草莓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提高草莓产量和品质提供技术参考。结果表明:臭氧水浇灌可显著增加土壤中大量元素N和P及微量元素Zn的含量,显著增加草莓幼苗根系活力和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提高了草莓幼苗的抗逆性,对土壤pH及草莓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影响较小,但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海藻渣对甜椒生长及土壤改良的效果,通过盆栽试验分析不同用量海藻渣对甜椒生长、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添加不同比例海藻渣后甜椒叶片SPAD值均显著提高,根系鲜质量和根冠比均在添加量为8%时达到最大值。在海藻渣添加量为4%、6%和8%时,甜椒果横径、果纵径、单果质量和单株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3个处理单株总产量较对照分别提高18.45%、16.19%、14.32%。随海藻渣施用量的增加,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和pH值随之增加,土壤容重随之降低,土壤总孔隙度随之增加。综上所述,施用4%~8%海藻渣能有效改善酸性红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甜椒生长,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1.
非灭菌土接种AM真菌对油蒿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盆栽试验在正常水分和干旱胁迫条件下研究了非灭菌土接种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和土著AM真菌(Indigenous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对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生长及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抑制了AM真菌对油蒿的侵染。无论在正常水分还是干旱胁迫条件下,接种AM真菌都增加了植株的分枝数、地上部鲜重和干重、地下部鲜重和干重,但没有明显提高株高、茎粗和改善组织水分状况;与未接种相比,干旱胁迫下接种土著AM真菌显著提高了根系氮、磷含量,提高了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强了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并降低了丙二醛的含量,因此增强了植物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比较普通土、秸秆有机土和草碳蛭石3种育苗基质中接种两种丛枝菌根真菌GM、GV对甜椒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营养含量较高的有机土育苗基质中,接种AM真菌对甜椒苗的影响最弱,而在营养水平较低的草碳蛭石无土育苗基质中,接种AM真菌对甜椒苗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AM真菌在草炭蛭石中对甜椒苗根系的侵染率也最高,而GM的接种效果优于GV。  相似文献   

13.
通过温室试验研究了接种2种AM真菌(GM,GV)对风味三号甜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接种AM真菌能增加苗期甜瓜的植株茎粗、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收获时可提高甜瓜的产量,改善营养风味品质,表现为甜瓜果实VC含量增高及硝酸盐与亚硝酸盐含量的显著降低,2种菌剂以GM的应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以苏椒5号辣椒为材料,通过在有机育苗基质中添加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菌剂,研究AMF对辣椒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F的辣椒苗根系有明显的菌根侵染,接种菌剂后显著提高了辣椒幼苗的株高、茎粗,增加了叶片数,同时提高了辣椒幼苗的干质量和鲜质量;光合测定结果表明,AMF能够提高辣椒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而使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O2)显著降低;育苗基质中添加AMF菌剂可以培育菌根苗,菌根苗能够有效地提高辣椒幼苗的光合效率从而促进生长,是提高有机基质应用效果和培育菌根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0.5%和1.0%)NaCl胁迫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2 对番茄吸水特性的影响,并用realtime-PCR技术分析了根系中5个水孔蛋白基因(LePIP1,LePIP2,LeTRAMP,LeAQP2,LeTIP)的表达。结果表明:盐胁迫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能促进植株生长和对水分的吸收,显著提高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片水势及根系水导;丛枝菌根真菌和盐胁迫共同调控了5个水孔蛋白基因的表达;与未接菌株相比,接种植株LeAQP2基因表达上调,其余4个基因表达下调。LeAQP2基因在接菌株根中的过量表达与盐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提高番茄根系水导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丛枝菌根真菌与土壤养分交互作用的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养分影响AM真菌种属组成、AM真菌的丰度、孢子数量、孢子密度以及频度;AM真菌反过来影响宿主植物和土壤微生物及其群落多样性。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分析了土壤养分N、P、K以及土壤有机质等因子对AMF生长发育及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不同AMF在不同土壤养分环境中对宿主植物的生长及N、P、K营养元素的吸收的影响,以及AMF对土壤微生物及其群落的影响。最后提出了AM真菌与土壤交互作用的几个重要方向,为今后开展菌根多样性及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日光温室穴盘育苗,在黄瓜播种时接种2种不同的捷克商品丛枝菌根真菌(AMF)组合菌剂BF和VT,比较了不同菌剂对黄瓜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VT和BF组合菌剂均能不同程度地侵染黄瓜幼苗根系,接种35d时侵染率分别为49.30%、37.65%;接种BF和VT菌剂的幼苗株高、茎粗、干质量、鲜质量均明显高于未接菌处理,且以接种VT菌剂表现最佳;与未接菌对照相比,接种VT菌剂可使黄瓜幼苗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显著提高,表明蔬菜专用菌剂VT对黄瓜幼苗生长有较好的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对黄壤土活性有机碳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等量养分施肥条件下,有机肥替代化肥不同比例对黄壤土活性有机碳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贵州省典型的黄壤土为对象,研究不施肥(CK),单施化肥(T1),70%化肥+30%有机肥(T2),50%化肥+50%有机肥(T3),30%化肥+70%有机肥(T4)和单施有机肥(T5)对土壤总有机碳(TOC)、溶解性有机碳(DOC)、易氧化性有机碳(R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含量和土壤纤维素酶、蔗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及辣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替代化肥能显著提高土壤总有机碳和各组分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土壤TOC、DOC、ROC和MBC含量较单施化肥处理分别提高15.45%~55.82%、20.29%~91.30%、34.85%~51.21%和37.78%~71.11%;土壤有机碳库管理指数(CMI)较单施化肥处理提高36.95%~53.78%;随着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的增加,土壤纤维素酶、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则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与不施肥对照相比,施肥明显提高了辣椒产量,50%化肥+50%有机肥处理的辣椒产量达到25 765.63 kg·hm~(-2),较其他施肥处理显著提高13.90%~49.36%。整体来看,有机肥替代化肥有助于提升黄壤土活性有机碳含量、土壤有机碳库管理指数、微生物活性及辣椒产量。从提高土壤固碳角度和增产效应出发,50%化肥+50%有机肥施用比例为推荐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丛枝菌根真菌对重茬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于日光温室条件下,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Glomusmosseae(Nicol.&Gerd.)Gerd.&Trappe,GlomusintraradicesSchenck&Smith和Glomusversiforme(Karsten)Berch对重茬土壤中草莓生长、结实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真菌在同一时期的侵染率不同,同一菌种在不同时期侵染率有较大区别;无论土壤消毒与否,它们均可促进草莓的生长发育,提早开花4~12d,显著提高草莓单果重、单株果数和单株产量,单株产量提高27.6%~39.5%,提早4~6d成熟,而且有利于草莓前期产量的形成。接种处理还提高了草莓果实中维生素C和糖的含量,降低了可滴定酸的含量,改善了草莓果实品质。其中以Glomusversiforme接种效应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