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黑木耳品种“延农科1号”为试验材料,马铃薯、黄豆粉、麦麸、木屑、废弃黑木耳菌袋等浸出液为原料,研究对黑木耳菌种培养的影响,筛选黑木耳菌种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黑木耳菌种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配方3和配方5。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白城山新1号杨最佳增殖培养基配方,本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法经组织培养对其进行繁育,以MS培养基为基础配方,将6-BA质量浓度、NAA质量浓度、大量元素含量、蔗糖质量浓度分别设置5个水平进行试验。经回归分析,确定MS+6-BA 0.30 mg·L-1+NAA 0.05 mg·L-1+蔗糖20.00 g·L-1为白城山新1号杨组培增殖培养基优化配方。  相似文献   

3.
普洱地区白参菌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引进白参菌母种的培养基配方、原种的培养基配方、栽培料配方筛选和栽培方式的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麸皮综合培养基可作为白参菌的最佳母种培养基;在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香菇菌糠和咖啡壳以及菜园土来进行白参菌的栽培是可行的;在参试的三种出菇方式中,以脱袋菌筒直接覆土栽培出菇效果最好,生物学转化率可达90.8%。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珍稀野生黄伞驯化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黑龙江省野生黄伞的菌种分离、不同培养基配方对黄伞菌丝生长影响试验、参试优良菌株和高产栽培配方筛选试验、合理调控主要生态因子的优质黄伞培育技术试验,研究出了适宜我省栽培的黄伞优良菌株、高产培养基配方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优化黑木耳产业化生产,进行了黑木耳菌种和培养基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1)于7种黑木耳菌种中筛选出的延明1号、延明11和蛟耳329优良菌种可以作为黑木耳产业化生产菌种;黑木耳最适的母种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KH_2PO_43g,MgSO_41.5g,VB110mg,琼脂20g,水1 000mL。(2)最佳的原种培养基配方为:木屑78%,麦麸20%,蔗糖1%,石灰0.5%,石膏0.5%;其次为:木屑78%,米糠21%,蔗糖0.5%,石膏0.5%。(3)最佳栽培种培养料配方为锯末86.5%,麦麸10%,豆饼粉2%,生石灰0.5%,石膏粉1%。  相似文献   

6.
用香菇L 2 6作为省木栽培培养基配方的筛选菌株 ,通过 6个配方的菌丝生长速度测试、香菇出菇试验表明 ,省木培养料栽培香菇在产量和品质上是有保证的 ,其中配方 3较为适合省木栽培 ,与木屑对照相比 ,表现为菌丝生长快、菌筒成品率高、转色早、产量稳定。  相似文献   

7.
不同培养基配方对金针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培养基配方对金针菇菌丝体生长的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合金针菇生长的培养基配方,试验表明,金针菇一级种培养基以配方5最好,菌丝生长速度最快、生长势最强,配方5由马铃薯、白糖、KH2PO4、硫酸镁、蛋白胨另加琼脂、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金针菇二级种培养基以麦粒为主料的配方1最好,菌丝生长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能高效利用油茶粕进行培养的优质食用菌,就含有不同浓度油茶粕的培养基对11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情况及菌丝对茶皂素的降解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分别添加25%、50%、70%的油茶粕后,除鸡腿菇外,各菌种均能正常生长,其中羊肚菌、猴头菇、西峡椴木香菇、小白菇的生长状态最好;除鸡腿菇外,各菌种均能降低油茶粕培养基中茶皂素的含量,其中羊肚菌、西峡椴木香菇及小白菇这3种菌的降解效果最明显,最高降解率分别达到62.38%、70.52%、65.57%;根据菌丝的生长速度及其对茶皂素的降解情况,筛选出的优势食用菌种分别为羊肚菌、西峡椴木香菇、小白菇。  相似文献   

9.
以引自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菌种保藏中心菌种资源库的7个松乳菇菌株为材料,通过筛选出的碳源、氮源基础培养基,对菌丝形态、菌丝生长速度进行观察,确定出适宜的松乳菇菌种和固体培养基配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菌株菌丝生长速度有所不同,其最适碳、氮源亦有所不同;添加松针水可以有效提高菌种菌丝的生长速度。83417菌株为较适宜培养的菌株,其最适固体培养基组成为KH_2PO_4(0.3 g)、MgSO_4(0.5 g)、FeSO_4(0.5 g)、蔗糖(19.9 g)、琼脂(20 g)、蛋白胨(1 g)、VB_1(0.1 g)、松针水(1000 mL)。  相似文献   

10.
张军  刘佩印  张冬雪 《沙棘》2007,20(2):22-26
为筛选出适合沙棘酿醋的优良醋酸菌,以常规醋酸菌与优良的醋醅菌株为试材,进行产酸试验与品质分析.已筛选出沪酿1.01、JG1-1菌株,其沪酿1.01乙醇转化率达91.3%,JG1-1达86.3%.两菌种的发酵品均有沙棘和食醋特有的香气,酸味协调,醇厚,回味甜,典型性强.生产应用试验证明两菌种可在沙棘醋工厂化生产中选用.  相似文献   

11.
白灵菇培养基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豆秸粉为主料,设不同处理对白灵菇的原种培养基和栽培培养基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用豆秸粉做白灵菇的原种和栽培培养基的主料是可行的。原种培养基中以D处理菌丝生长最快,长势最好;栽培培养基中以B处理生物学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竹荪老法(常规)栽培的缺陷,从1988年~1994年进行了竹荪新法栽培研究.提出了新法制种、新法栽培、新法防虫方法.  相似文献   

13.
1999~2004在牡丹江市西效林缘内对苍眉蝗莺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苍眉蝗莺(Locustllafasiollata)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迁来,8月初迁走,居留期约3个月。繁殖期间,苍眉蝗莺的配偶关系为一雄一雌,筑巢一般由雌鸟,大约在4~5d内完成。筑巢期间交配。巢筑成后的4~5d开始产卵。每窝4~9枚,平均6枚,年产1窝。最后1枚卵产出后,进入孵卵期。孵化期约为12~14d。经亲鸟喂食10d左右羽毛齐满,20d可飞行,24d基本成鸟。  相似文献   

14.
黑斑侧褶蛙蝌蚪栖息地和饲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斑侧褶蛙产卵、蝌蚪水中生活时期多与稻田相关,稻田是蛙类的最佳栖息地。蛙类从卵到幼蛙成活率约3%,很低。影响繁殖成活率因子从大到小的顺序是水源挖沙农药捞鱼水质天敌。人工饲养蛙卵,放归田间,实验数据支持这一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美国白蛾化学不育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灯蛾科(Arctiidae),是一种国际性检疫害虫,具有食性杂、寄主范围广、危害严重、繁殖力强等特点,常造成重大的生态灾害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落叶松菌根苗培育及造林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培育落叶松菌根苗木,营造速生丰产林,应遵循一定的操作规程,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即严格把好菌种关,进行常规种子处理及苗床准备,对播种苗、容器苗、移植苗、扦插苗接菌,实现苗木菌根化,加强菌根苗管理。在菌根苗造林起苗时,应避免菌根的脱落,并对菌根苗分级,做到适地适树适菌,只有按科学合理的方法操作管理,才能有效地发挥菌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怒江干热河谷区荔枝蝽象为害特点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荔枝蝽象的饲养观察和田间调查,初步揭示了云南怒江干热河谷高温少雨、立体气候的气候特点和寄主作物在不同海拔高度广为分布,能够在周年最宽阔的时空范围提供适于为害的物候状态,形成了荔枝蝽象产卵期、卵历期高度分散,成虫世代重叠,越冬期短,“避暑”越夏乃至周年成虫、若虫为害期长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8.
应用RAPD分析快速鉴定外生菌根蘑菇分离物的真伪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DNA指纹比较技术对部分外生菌根蘑菇分离菌株的真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点柄乳牛肝菌Suillus granulatus子实体之间的DNA相似系数为0.939。但各菌丝体分离菌株与其来源子实体的DNA相似系数为1.000,每个供试引物获得的RAPD指纹图谱全部对应相同,证实分离物为真正的牛肝菌分离菌株。试验还鉴定与子实体DNA具极高同源性的细裂硬皮马勃Sclerodema areolatum的组织分离菌丝体是真正的分离菌株。供试大红菇Russula rubra分离培养物与供试子实体之间存在很大的DNA异质性,因此判定该分离物为杂菌或其它生物体分离物,并非大红菇的分离菌株。试验结果显示:RAPD指纹技术是外生菌根蘑菇分离物真伪鉴定的一种快速可靠的方法。文章就RAPD鉴定共生真菌分离菌株的可靠性与技术范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在丛生竹林下对不同基质配方和硒浓度菌棒进行埋棒栽培以及覆土方式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菌棒不同基质配方对竹荪产量及其营养成分有显著影响,而且三列浅沟形和双列龟背形2种覆土方式有利于提高竹荪产量。改良基质配方菌棒竹荪产量比常规配方提高约50%;在添加外源硒质量分数为0~2.0 mg/kg的浓度范围内,竹荪子实体产量先随着硒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后再有所降低,基质中添加1.5 mg/kg硒肥比不添加产量提高了195.30%。基质中添加硒质量分数为1.0~2.0 mg/kg的硒肥可以较显著地提高竹荪花的硒含量,其干物质中硒含量平均值从约2.50 mg/kg提高到8.05~13.30 mg/kg,外源硒肥利用率达到9.70%~15.36%。菌棒不同基质配方对竹荪子实体的粗蛋白及粗多糖含量有明显影响,改良配方竹荪蛋与竹荪花的粗蛋白含量是常规配方的1.21和1.29倍,其粗多糖含量是常规配方的4.81和1.35倍;基质中添加硒肥与不添加硒肥相比,竹荪蛋与竹荪花中粗蛋白含量分别增加了40.90%和14.30%。在硒质量分数为1.0 mg/kg的竹荪菌棒林下覆土栽培试验中,三列浅沟形覆土方式单位面积鲜竹荪蛋产量最高,为10.27 kg/m2;双列龟背形覆土方式单个菌棒的鲜竹荪蛋产量最高,达1.40 kg。三列浅沟形和双列龟背形2种覆土方式基质生物转化率分别为93.00%和94.14%,达到了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20.
Modern irrigated horticulture provides society with a wide variety of quality produce at a cheap price. Set against this economic efficiency is the leakage of water and nutrients to the environment coupled with degradation of the resource base upon which future production depends. This paper illustrates why we might expect irrigated horticulture to spawn environmental problems related to excess water, excess nutrients and land degradation. The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 will entail much more than just better management by farmers. If we cannot manage or engineer away the problems of irrigated horticulture, we must then address the very way the agro- ecosystem functions, in the areas of water and nutrient capture and soil management. This will require the design of new agricultural systems where the sources and sinks of water and nutrients are more evenly matched in time and space.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ne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