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7 毫秒
1.
为深入开发利用油莎豆饼粕中氨基酸和蛋白质资源提供依据。本试验采用柱前衍生-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油莎豆中17种氨基酸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油莎豆饼粕中富含参与蛋白质合成的17种氨基酸,总量为95.7 g/kg,其中以精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较高,分别占总氨基酸的31.02%、15.92%和16.93%;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为14.4 g/kg,占总氨基酸的15.04%;呈味氨基酸总量为88.1 g/kg,占总氨基酸的92.06%,尤以鲜味和苦味氨基酸含量较高。17种氨基酸在25~1 250 mol/L线性关系良好(决定系数R2为0.942~0.997),检出限为0.060~0.753 mol/L。本方法简便、重复性好、精密度高,可用于油莎豆饼粕中氨基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大麻籽粕营养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开发利用大麻籽粕,探讨其作为蛋白质饲料的可能性和可行性,首次按照国标方法对其进行了化学成分和氨基酸成分测定,计算了氨基酸化学分数。结果:大麻籽粕的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分别为35.2%,0.5%,24.4%和8.7%,富含精氨酸、甘氨酸、丝氨酸和亮氨酸,蛋氨酸含量较低,蛋氨酸、胱氨酸和赖氨酸分别是大麻籽粕的第一、第二和第三限制性氨基酸,表明大麻籽粕可作为蛋白质饲料资源部分替代豆粕,但要在大麻籽的脱壳、提油工艺上注意提高粗脂肪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并注意氨基酸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为综合开发利用微孔草资源,以2,4-二硝基氟苯(DNFB)为衍生试剂,采用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微孔草籽粕的17种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微孔草籽粕中各种氨基酸含量丰富,总含量达99.392mg/g,7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为40.086mg/g,亮氨酸含量高达18.995mg/g;氨基酸配比合理,E/T为40.33%,E/N为0.676%,非常接近FAO/WHO提出的理想模式。超临界CO2萃取微孔草籽粕在医学和营养学上均具有较高的研究与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4.
花生粕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花生粕的营养组成及各成分含量。[方法]采用现时的国家标准方法测定花生粕的水分、粗蛋白、黄酮、粗脂肪和氨基酸含量。[结果]花生粕中水分含量为10.69%,粗蛋白质含量为45.42%,黄酮含量为1.12%,粗脂肪含量为1.04%;总氨基酸含量为39.65%,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0.85%。[结论]花生粕是一类富含蛋白质的食品资源。  相似文献   

5.
牡丹籽粕是牡丹籽榨油后的副产物,由于缺乏饲用标准,每年大量的牡丹籽粕被废弃,经测定牡丹籽粕粗蛋白含量为28.54%、粗脂肪含量为3.2%、粗纤维含量为5.3%、粗灰分含量为4.2%。从氨基酸组成来看,所测的17种氨基酸含量在0.4%~6.5%之间,必须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8.13%,因此牡丹籽粕是一种较好蛋白质饲料。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大规模畜牧产业化的形成,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显得更为重要。但由于油菜籽粕含有硫苷、单宁、植酸、芥子碱等有毒成分,使其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而经处理后不含硫苷、单宁、植酸、芥子碱等有毒成分的油菜籽粕可作为畜禽饲料使用。经无毒处理过的油菜籽粕,其粗蛋白含量高达45%,氨基酸的含量接近豆粕。是一种很好的畜禽饲料原料。  相似文献   

7.
用成年罗斯公鸡32只,用真代谢能法测定了莱粕氨基酸真利用率.结果表明:半合成日粮中菜粕含量大于20%时,氨基酸真利用率与单一菜粕测定的结果没有显著差异(P>0.05),低于20%时,氨基酸真利用率极显著的低于单一菜粕测定的结果(于<0.01)绝食法与无氮日粮法对AAmf+AAeu的损失无显著差异(P>0.05).本文就菜粕蛋白质对产蛋鸡的营养价值作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8.
花生多肽营养成分丰富,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且具有抗氧化、抑菌抗菌、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多种功能活性。本文概述近年来我国利用花生粕蛋白制备多肽的研究现状,展望其研究方向,为花生粕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花生粕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花生粕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预试和分析测定表明,花生粕含有丰富的有效物质-黄酮类、氨基酸、蛋白质、鞣质、糖类、三萜或甾体类化合物等成分;并对主要有效成分作了含量测定,其中,总黄酮含量高达1.095 mg/g,蛋白质含量达48.68%,多糖含量为32.50%,灰分5.61%,维生素E 0.871 mg/100 g,氨基酸含量丰富、种类齐全,总量为37.504 g/100 g,必需氨基酸14.362 g/100 g,并含有Mg、K、Ca、Fe、Na、Zn、P、Cu、Mn等多种矿质元素.花生粕具有潜在的综合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分析芦笋茎不同部位中氨基酸含量,为芦笋营养价值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氨基酸分析仪对芦笋茎不同部位氨基酸含量及组成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18种氨基酸在不同部位均有检出,嫩尖中氨基酸总量、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儿童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高;嫩茎中鲜味氨基酸含量、支/芳比最高。[结论]芦笋茎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这为芦笋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甘肃不同产地兰州大接杏成分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甘肃3个产地兰州大接杏为材料,进行基本成分、氨基酸及矿质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水分含量在90.1%~91.6%之间,灰分含量在 0.46%~0.89%之间,蛋白质含量在1.22%~1.73%之间,脂肪含量为0刀5%~0刀8%。维生素C的含量在109.3~215.9 mg/kg之间,胡萝卜素的含量在19.0~36.8 mg/kg之间,含酸量为 0.75%~1.23%,含糖量为 2.96%~4.98%。!8种氨基酸在杏中都含有,必需氨基酸以缬氨酸、苯丙氨酸和亮氨酸含量较高;非必需氨基酸以天门冬氨酸,谷氨酸和脯氨酸含量高。矿质元素以钾含量最高,磷、铁、锌、镁、钙等主要元素都可测出。不同产地杏的成分在含量上存在一定程度差异。  相似文献   

12.
以氨基酸总量为主要指标,对杏及杏产品的氨基酸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氨基酸含量差异较大,做成杏产品,对其氨基酸含量几乎不会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13.
为科学评价布氏罗非鱼(Tilapia buttikoferi)的营养价值,采用常规方法检测布氏罗非鱼肌肉的营养成分,并与同科经济鱼类和常见的优质淡水鱼类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布氏罗非鱼肌肉中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分别为80.43%、18.63%、0.50%和1.28%;在肌肉(干样)中共测得16种氨基酸,总含量为干质量的82.03%,其中包含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EAA),占氨基酸总量(TAA)的40.70%;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73.43%,符合FAO/WHO所规定的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均衡模式;限制性氨基酸为Met+Cys和Val;特征性鲜味氨基酸(FAA)含量为32.13%;不饱和脂肪酸共10种,总量为65.09%,其中油酸和亚油酸分别为28.18%和17.09%,并且含有丰富的DHA和鱼油中相对缺乏的DPA,含量分别为3.32%和2.78%。综合分析,布氏罗非鱼营养丰富,具有优良的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仁用杏雌性器官败育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对仁用杏雌性器官败育研究结果表明,杏花芽分化期,雌蕊败育存在着8 种不同的形态;杏雌蕊败育的两个集中时期为11 月中旬至12 月中旬,2 月中旬至3 月中旬;杏雌蕊败育与品种特性、树体营养状况、外界气候因子等有关;在仁用杏花芽生理分化期和形态分化初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氨基酸营养液,可明显减少杏雌蕊败育。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不同寄主植物对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 Matsumura)主要代谢物质的影响,选取6种寄主植物(大枣、山楂、梨、桃、苹果、杏)饲喂的桃小食心虫,分别使用过碘酸钠法、硫酸蒽酮比色法和盐酸水解法测定其体内甘油、海藻糖和氨基酸含量;通过定磷法和2,4-二硝基苯肼法测定Na+-K+-ATP酶和LDH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桃小食心虫体内主要代谢物质含量在不同寄主植物间存在差异,取食山楂的桃小食心虫甘油含量最高(12.48μg/mg),取食大枣次之(12.44μg/mg),取食杏的含量最低(10.43μg/mg);海藻糖含量为取食大枣的最高(27.16μg/mg),取食杏的最低(9.86μg/mg);取食6种寄主的桃小食心虫体内均检测到16种氨基酸,取食山楂的桃小食心虫体内天冬氨酸Asp含量高于取食其他5种寄主植物的;超微量Na+-K+-ATP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取食桃的桃小食心虫活性最高(1.31 U/g pro),LDH酶活性以取食杏的最高(42.73 U/g pro)。  相似文献   

16.
斑石鲷含肉率与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的营养价值与鲜美程度,采用营养测试方法对体质量为(272.11±33.89)g的斑石鲷含肉率和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斑石鲷的含肉率为66.06%±0.93%;肌肉(鲜样)中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灰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0.50%、20.20%、7.80%、1.30%;肌肉蛋白质中共检测出18种氨基酸,占干样品总量的65.17%,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8种)总量为27.15%(干样,下同),占氨基酸总量的41.65%,必需氨基酸组成与FAO/WHO要求一致;斑石鲷的必需氨基酸指数为82.98,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胱氨酸,4种鲜味氨基酸总质量分数为38.49%;肌肉中脂肪酸含量丰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28.41%,其中EPA、DHA含量分别为5.59%和13.60%,常量及微量元素含量丰富。研究表明,斑石鲷肌肉中含有丰富的EPA、DHA和矿物元素,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7.
江黄颡鱼肌肉氨基酸组成及营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涛  赵鑫  黄凯 《湖北农业科学》2011,(21):4448-4450,4480
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江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肌肉中的氨基酸组成,并进行相关营养分析。结果表明,江黄颡鱼肌肉中共检测到17种氨基酸,其中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为6.35%(占鲜样的比例,下同),占氨基酸总量的40.04%;4种鲜味氨基酸含量为6.43%,占氨基酸总量的40.58%;人体半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37%,占氨基酸总量的8.64%;必需氨基酸中除了亮氨酸、蛋氨酸+胱氨酸、缬氨酸外,其他氨基酸的含量均高于FAO/WHO评分模式;赖氨酸含量高于鸡蛋蛋白标准模式;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0.67;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中,苏氨酸、蛋氨酸和赖氨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较其他食物高。江黄颡鱼氨基酸含量丰富、味道鲜美,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8.
Food waste results in nutritional losses,ecological damage,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This survey is conducted in Beijing and aims to determine whether food waste can be reduced by food packing when leftovers are produced at the dining table and to identify factors that affect food packing behavior and the use of leftovers.Based on statistical and econometric analyse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ftovers packing and possible factors,this study finds that the age,educational level,employment status,farming experience,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food saving advertisement,families with old members,and reasons for dining out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 food packing behavior of the consumers.Moreover,the dining environ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leftovers packing.People with intimate relationships,such as families,friends,classmates,or colleagues,are more willing to take leftovers home.Business partners do the opposite.Finally,almost all packed leftovers(91.59%) are eaten by people and animals.Therefore,packing leftovers is an excellent approach to reduce food waste.  相似文献   

19.
新疆杏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明确新疆杏果实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的组成与含量特征,揭示果实发育过程中糖、酸动态变化规律。【方法】以5个新疆杏品种不同发育阶段的果皮和果肉为试验材料,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HPLC)检测各样品中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对比分析果实发育过程中其组成与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从新疆杏果实中共检测到3种可溶性糖(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其中,蔗糖和葡萄糖为主要糖。果实成熟时,果皮中两种主要糖分别占总糖含量的60.7%—79.1%和13.5%—34.7%,果肉中占总糖含量的65.5%—82.4%和8.2%—25.9%,果皮、果肉中果糖的含量相对较低,仅占总糖含量的4.6%—10.6%和6.5%—10.7%。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3种可溶性糖和总糖的含量均明显增加,各种糖的比例也发生明显变化。葡萄糖占总糖的比例不断减少,果皮中葡萄糖占总糖比例从79.4%降至13.5%,果肉中从74.1%降至8.2%;而蔗糖的比例不断增加,果皮中从11.0%增加到79.1%,果肉中从11.0%增加到82.4%,成为成熟果实中最主要的糖。从新疆杏果实中共检测到6种有机酸,包括苹果酸、奎宁酸、柠檬酸、酒石酸、草酸和富马酸。成熟果实中苹果酸、奎宁酸和柠檬酸是最主要的有机酸,占总酸含量的94.6%—98.3%。果实发育过程中,苹果酸和草酸呈下降趋势,柠檬酸、奎宁酸和富马酸呈上升趋势,酒石酸无明显变化规律。果实发育前期(幼果期至膨大期),总酸的含量明显增加,而在果实成熟过程中(转色期至完熟期)迅速下降。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尽管苹果酸占主导地位,但各品种在有机酸的积累模式上有明显差异,依据其变化特点可分为2种模式:由苹果酸和奎宁酸或苹果酸向苹果酸、奎宁酸和柠檬酸3种主要有机酸共积累。果实成熟时,3种共积累酸的比例在品种间差异较大:‘库尔勒托拥’(KE)、‘阿克牙勒克’(AK)和‘克孜佳娜丽’(KZ)中,柠檬酸苹果酸奎宁酸;‘索格佳娜丽’(SG)中,奎宁酸苹果酸柠檬酸;‘苏联2号’(SL)中苹果酸、奎宁酸和柠檬酸的比例相当。果皮和果肉在可溶性糖、有机酸的组成、含量和积累模式上均无明显差异。【结论】新疆杏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积累呈现明显的变化规律,糖的积累模式由葡萄糖积累型向蔗糖积累型转变,有机酸由苹果酸和奎宁酸积累型或苹果酸积累型向苹果酸、奎宁酸和柠檬酸3种酸共积累的模式转变,糖、酸积累模式的转变在新疆杏果实甜度和酸度以及风味品质决定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山东省珍稀地方名产珍珠油杏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其果实的糖酸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珍珠油杏果实含有3种糖组分:果糖、葡萄糖、蔗糖;5种有机酸组分:草酸、苹果酸、乙酸、柠檬酸、琥珀酸。糖组分以蔗糖含量最高,占糖总量的70.53%,其次为葡萄糖,果糖含量最低;有机酸组分以苹果酸较高,占酸总量的58.58%,柠檬酸次之,琥珀酸、乙酸、草酸含量较低。珍珠油杏属于苹果酸型杏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