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马铃薯是庄浪县仅次于冬小麦的第二大作物,种植面积达1.85万hm2,占耕地面积的30%。近年来,随着庄浪县马铃薯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对脱毒种薯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为了满足生产用种,庄浪县在关山海拔2 000 m左右的地区建立了马铃薯一级种薯基地。但由于脱毒马铃薯繁殖田晚疫病发生严重,影响了种薯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天水市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铃薯是天水市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7.0万hm2左右,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0年全市共推广脱毒种薯3.60万hm2,201 1年达6.47 hm2,种薯需求量逐年增大.但目前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体系比较落后,脱毒种薯普及率低,严重制约着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为此,我们加强了脱毒种薯繁育体系的研究,以促进天水市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满足市场对马铃薯脱毒种薯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为繁育马铃薯小种薯提供技术参考,设2种薯型和4个密度播植,研究不同密度下马铃薯原种繁育的产量和种薯规格情况。结果表明:整切薯播种密度为66700株/hm2时的马铃薯产量均最高,分别为31493.55 kg/hm2和30626.40 kg/hm2;密度为50025株/hm2时的整薯播种获得的小整薯最多,占5.88%;30~50g/个的小整薯率随播种密度的加大呈先增后减趋势;整薯播种的田间表现均优于切薯播种。桂北地区可选择50025株/hm2的整薯繁育原种。  相似文献   

4.
陕北地区是全国马铃薯优生区,但以种植晚熟品种为主,鲜薯大多数于9月中、下旬上市。本文通过早、中熟菜用马铃薯增密度栽培技术研究,集成了夏马铃薯宽垄双带增密栽培技术,种植密度增加25%~30%,单产水平明显提高。该项技术要点包括播前准备、种薯处理、播种规格、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地膜回收。在榆林市利用该技术种植马铃薯,净收入达到6.71万元/hm2,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胡麻是定西县的主要油料作物,常年播种面积1.33万hm2,但由于耕作粗放、栽培技术落后而产量低而不稳,对我县油料生产和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1997年我们将膜侧沟播技术引入胡麻栽培中,产量由常规种植的750.0 kg/hm2提高到1 057.0 kg/hm2,增产41%,增产效果十分显著.为进一步探索和研究胡麻增产增收的新途径,从1997-2001年我们经过5 a试验示范和推广,并和有关部门联合攻关,有效地解决了胡麻播种方式、播种机械、播种密度等问题,总结出了一套适宜中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胡麻高产综合栽培技术,使胡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1年全县胡麻种植面积达到1.36万hm2,其中膜侧沟播种植面积为1.15万hm2,其产量较同等地力露地对照平均增产455.6 kg/hm2,增产率43.3%.现将胡麻膜侧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西和县马铃薯产业开发工作以调整结构为重点,通过创办示范工程、拓宽营销渠道等措施,使全县马铃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科技含量逐步提高,产业水平稳步提升.2005年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达1.87万hm2,鲜薯总产达到18.7万t,其中商品薯11.2万t,为农民增加收入5 617.5万元;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2006年达2.24万hm2,2007年达2.67万hm2,在全县马铃薯、小麦、玉米三大作物中,马铃薯种植面积、产量都居第1位(马铃薯2.67万hm2,小麦1.21万hm2,玉米0.54万hm2).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地膜覆盖垄作侧播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马铃薯播种密度的增加,单株结薯重、单株商品薯数、单株商品薯重、商品率等性状逐渐降低,晚熟品种青薯9号地膜栽培种植密度不宜高,以播种37 378株/hm2鲜薯产量最高,以播种34 478株/hm2商品薯产量达到最高、效益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地处高寒地区,气候冷凉,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病毒传播媒介少,具有得天独厚的马铃薯生产条件,是我国主要的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生产基地。近年来,马铃薯在黑龙江省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7年全省马铃薯良种扩繁基地已发展到1万hm^2,年生产脱毒种薯25万t,马铃薯种植面积发展到40万hm^2,已成为排在玉米、水稻、大豆之后的第四大作物。2008年黑龙江垦区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4万hm^2。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抗春旱保全苗栽培技术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铃薯是克东县的主栽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1万hm^2左右,公顷产量可达22.5t,是克东县部分乡镇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由于2009年伏秋连旱,加之入冬时为干封地,土壤耕层旱象明显。为了确保克东县马铃薯全苗,创高产,针对克东县当前旱情,结合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抗春旱保全苗为目的,提出振动深松蓄水保墒、实施保护性耕作、使用抗旱保水剂、种薯困种催芽、整著播种、种薯消毒处理、适时早播、提高播种质量,机械播种播肥镇压覆式作业、灌水、大垄栽培、加强田间管理等技术措施,供农户在生产中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0.
2014年全球马铃薯种植面积约1 920.5万hm2,鲜薯产量约3.85亿t;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约564.5万hm2,鲜薯产量达9 613.6万t;广东马铃薯种植面积约4.48万hm2,其中冬种马铃薯种植面积占75%以上,产业发展潜力大.近年来,广东省马铃薯产业化进程加速,产业抱团发展成为趋势,种植效益不断提高,但仍存在优质脱毒种薯供应比例偏低、机械化水平仍较为落后、精深加工水平不高等不利于产业健康发展的因素,建议通过“制定扶持政策,推动产业发展;挖掘冬闲田资源,提高单产潜力;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等对策措施推动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湖南秋马铃薯播种正值高温干旱,病毒病发生严重.该研究以"费乌瑞它"的脱毒微型薯和小个商品薯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时期喷施抗病毒药剂盐酸吗啉胍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薯级别的马铃薯产量差异不显著.其中,小个商品薯各处理的产量在14.81~17.15t/hm2,平均产量高于脱毒微型薯.种薯级别和抗病毒药剂共同影响马铃薯的产量,仅齐苗期喷施药剂的小个商品薯的总产量、商品薯产量和商品薯率最高,分别为17.15t/hm2、15.59t/hm2、90.91%.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吸肥特点及平衡施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马铃薯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主要作物,既是主要的粮食和蔬菜作物,也是广大旱作区的经济作物.近年来,随着我区脱毒种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种薯、商品薯及工业原料薯的开发和加工能力的提高,种植面积逐年增大,从1995年的35万hm2扩大到2002年的70多万hm2,占旱作区总播种面积的40%左右,主要集中于阴山北麓栗钙土地区.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是定西市种植的主要农作物,特别是自1996年以来,定西市委、政府把马铃薯作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加以开发,面积迅猛增加,单产水平逐年提高,2007年全市种植面积已达到24.3万hm2,经过引进、筛选初步形成了陇薯、武薯、青薯、甘农薯及外引薯等几大系列的马铃薯品种,但是这些品种在当地普遍表现为适应性较差,商品性能欠佳等诸多缺点,不能完全满足生产实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2010年,齐齐哈尔市马铃薯播种面积约200多万亩,种植的马铃薯仍以鲜食薯(菜薯)为主,品种有克新13号、紫花,早大自、费鸟瑞它、东农303、花525、黄麻子、尤金、中薯1号等.通过综合高产栽培技术的示范与推广,马铃薯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生产中依然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齐齐哈尔地区马铃薯栽培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大磏镇由于自然资源独特,气候、土壤对马铃种薯的种植有益,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达6000多亩,是当地主要农业作物。该文对该地区马铃种薯扩繁及大田优质薯种植两方面进行介绍,主要从加强地块与种薯选择,科学配比肥料,种薯播前、播种以及播后管理,加强病虫害防治等环节着手,有效提升马铃薯产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山东春马铃薯烂薯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已经被列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各地十分重视马铃薯生产,山东是马铃薯生产大省,2003年种植面积最大达到226.3万亩。目前,马铃薯已成为一些地区农业的支柱产业.成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据调查显示,2008年部分地区春播马铃薯田出现种薯腐烂现象,导致出苗不全。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是临夏县第三大农作物,常年播种面积3 159 hm2。近年来随着旱作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及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示范应用,干旱半干旱区马铃薯的生产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为了进一步挖掘马铃薯的增产潜力,临夏县种子管理站于2011年在干旱山区进行了马铃薯全膜垄播栽培试验,并示范种植105 hm2,平均产量达40 500.0 kg/hm2,较露地种植增产48.0%,增产效果明显。现将其栽  相似文献   

18.
2012年,甘肃省马铃薯原种扩繁面积达1733.33hm2,一级种薯9933.33hm2,二级种薯达6.69万hm2;全省66.67万hm2马铃薯基本实现了脱毒种薯全覆盖。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我县马铃薯种植水平,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根据实际,提出我县马铃薯良种布局推荐意见:一、发展马铃薯良种的必要性岷县是一个农业县,特别是以种植业生产为主,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6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38万亩左右。马铃薯的种植面积为30.1万亩。占粮播面积的79.2%,占总播面积的48.5%,马铃薯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当前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农业已全面进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小康向富裕型转变,马铃薯种植由原来单纯依靠扩充面积扩充总量型向依靠科技量质并举型转变。我们要抢抓省上将马铃薯产业列为全省重点产业的机遇,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中介组织促动、基地建设推动、专业市场牵动、科技创新驱动,才能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目前马铃薯种植品种多、乱、杂,各种高淀粉薯、菜用薯、专用薯品种所占比重小,优质马铃薯良种扩繁、精深加工、鲜薯储藏、市场营销“四位一体”的产业链条尚未形成,马铃薯品质没有明显改善,市场竞争力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加工企业效益滑坡,如果不失时机地对马铃薯品种结构进行重大的调整,将很难进一步提高马铃薯产业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小薯整播的优点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省是马铃薯的主要产区,习惯采用切块栽培法,这种方法易于借助切刀扩大感染环腐病、黑胫病和病毒病的机率。常因病害的影响,呈现烂薯缺苗,幼苗长势弱,严重的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选用小鸡蛋大的幼健小薯(最好是夏播的幼龄小薯)整播效果非常好。1整薯播种的优点1.1抗旱保苗整播因种皮不被破坏,保浆保苗。在严重干旱的条件下,经连续多年调查,整播的出苗率达到99%以上,切块播种的出苗率仅在75%左右。整播比切块出苗率提高24%,表现出抗旱保苗的作用。1.2长势旺盛整播由于选用幼龄块茎,加之顶芽优势,所以生命力强,长势旺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