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灭蚜净防治华山松球蚜林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找防治华山松球蚜的有效药剂及浓度,进行了灭蚜净及其单剂不同浓度对华山松球蚜的系列林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灭蚜净与各单剂相比,增效作用十分显著,认为是合理的复配剂。在供试药剂中,是对防治华山松球蚜效果最好,且对天敌瓢虫比较安全的药剂。  相似文献   

3.
灭蚜净防治刺槐蚜药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灭蚜净水溶性粉剂按1:400、1:500和1:600倍兑水喷雾防治刺槐蚜的试验表明,用灭蚜净防治刺槐蚜的效果较理想,药后3天的校正防效为84.7%~89.5%药后9天的虫口减退率保持在97.3%以上。该药速效性好,持效期较长,对人畜低毒,残毒小,对刺槐安全。  相似文献   

4.
为了寻找防治华山松球蚜的有效药剂及浓度,进行了灭蚜净及其单剂不同浓度对华山松球蚜的系列林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灭蚜净与各单剂相比,增效作用十分显著,认为是合理的复配剂。在供试药剂中,是对防治华山松球蚜效果最好,且对天敌瓢虫比较安全的药剂。  相似文献   

5.
选用1%灭蚜净水溶性粉剂按1:400、1:500和1:600倍兑水喷雾防治刺槐蚜的试验表明,用灭蚜净防治刺槐蚜的效果较理想,药后3天的校正防效为84.7%~89.5%,药后9天的虫口减退率保持在97.3%以上。该药速效性好,持效期较长,对人畜低毒,残毒小,对刺槐安全。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频次分布 x~2检验法,聚集度指标测定法及 Taylor 幂法则,Iwao m—m 模型,徐汝梅等改进的Iwao m-m 模型,于秀林等再次改进的 Iwao m-m 模型,马占山 m-m 幂法则,兰星平 m-v 模型,对角倍蚜的春季迁移蚜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最适抽样数公式。  相似文献   

7.
桃蚜自述     
我是桃蚜家族中的最长辈,名子叫“干母”,是由一粒“越冬卵”孵化而来的。当我刚从卵壳里爬出来的时候,正是冰融雪解万物复苏的初春季节。因为身体幼嫩的缘故,对这初暖乍寒的气候还不太适应,我只好躲在背风向阳的枝杈间伺机而行。 和风徐徐,春意渐浓,桃树上的花芽已经露红,幼嫩的叶芽也慢慢吐露出来并散发出诱人的芳香。我拖着饥饿无力的身体,缓慢的爬到叶芽上,拼命刺吸嫩芽的汁液。由于得到了营养补充,身体的颜色由绿变为棕红,体质开始强壮起来。春色宜人,食物丰盈,我在这优雅的环境中开始了无忧无虑的生活。 上天赐予我族“…  相似文献   

8.
通过林间抽样调查,对落叶松球蚜侨蚜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侨蚜在树冠上各冠层、各方位以及不同年龄枝段上的分布无明显差异,其空间分布属聚集型,个体间相互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应用分布信息,导算出不同侨蚜密度下的最适抽样数,设计了决策防治的序贯抽样方案  相似文献   

9.
用微量点滴法对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桃树上桃蚜及桃粉蚜进行了敏感性测定,结果发现不同药剂的毒力水平不同。其测定试验结果为:吡虫啉、灭多威和阿维菌素的毒力水平桃蚜比桃粉蚜高,溴氰菊脂的毒力水平桃粉蚜比桃蚜高;其中,桃粉蚜的敏感性测定结果为吡虫啉灭多威阿维菌素溴氰菊脂,桃蚜的测定结果为吡虫啉溴氰菊脂灭多威阿维菌素。  相似文献   

10.
倍蚜寄主植物名录夏定久,李志国(中国林科院资源昆虫研究所)五倍子系倍蚜形成的一类虫瘿。倍蚜靠取食它们的夏、冬寄主植物而维持生命活动和繁衍后代。这些寄主植物过去系统报道不多,而误传、误刊者不少.经笔者调查和订正为:全国已记录倍蚜夏寄主5种,均为漆树科(...  相似文献   

11.
比较了不同类型虫袋和填充物对角倍春迁蚜产性蚜数量和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柱状虫袋填充玉米苞皮及对玉米苞皮进行浸泡处理可以提高性蚜的数量和雌蚜/干母的存活数;与传统的三角纸袋填充棕丝相比较,柱状虫袋填充浸泡玉米苞皮的雌蚜数、雌蚜/干母存活数、雄蚜数和性蚜总数分别增加了107.6%、229.1%、71.1%和87.5%,雌蚜/干母存活率提高了21.1%。虫袋内的雌蚜数、雄蚜数和性蚜总数与春迁蚜数呈显著负相关;雌蚜数和雌蚜/干母存活数与雄蚜数、性蚜总数和雌雄性比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角倍产区的环境因子明显影响春迁蚜的羽化期,但对春迁蚜产性蚜的数量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13.
蚜灰蝶及其他3种捕食性天敌对竹蚜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竹类是一类广为栽植的经济林和用材林树种,同时也发展成为城市园林重要的观赏植物,而竹蚜是竹林的一类重要害虫,常造成竹林生长衰退,进而引发的竹林霉污病可进一步加剧竹林残败,并降低城市园林竹类的观赏价值。据安徽皖东竹林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角倍蚜春迁蚜在倍林内的迁飞距离及春迁蚜上树量与温湿度的关系的研究表明,春迁蚜在倍林内的迁飞半径多在10m 以内,随着迁飞距离的增加,盐肤木上的春迁蚜数减少。其上树量与14时的温度成正相关,与相对湿度成负相关。并给出了相应的数学关系式.  相似文献   

15.
异色瓢虫显现变种在野外对杨树上两种主要蚜虫白杨毛蚜和白毛蚜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异色瓢虫显现变种对两种蚜虫的选择效应。白杨毛蚜和白毛蚜种群数量同步增加时,EG-S值和EI值变化是从1到0,EI值是在0到-1范围内依次减少,且数值变化较少,表明异色瓢虫显现变种喜好捕食白毛蚜略高于白杨毛蚜;白杨毛蚜数量不变,白毛蚜数量增加时,EG-S值和EI值是从1到0,EI值在0到-1范围内依次减少,表明异色瓢虫显现变种明显喜好捕食白毛蚜;白毛蚜数量不变,白杨毛蚜数量增加时,EG-S值和EI值变化从+1到∞,EI值在0到+1范围内依次增加,表明异色瓢虫显现变种明显喜好捕食白杨毛蚜。  相似文献   

16.
松大蚜属同翅目大蚜科,是油松、黑松的主要害虫。当松大蚜严重发生时,松针尖端发红发干,枯针落针明显。在松大蚜的危害下,松针蜜露明显,远处可见明显亮点,当大量煤污沾在松针上时,油松可得煤污病,影响油松生长。   1生活习性   松大蚜在早春很脆弱,不能适应寒流的袭击,松大蚜产茗蚜时,多选择在一年生嫩枝上,松大蚜保护在茗蚜周围,脱皮以后,松大蚜分散危害,皮粘于蜜露上。   6月份是松大蚜危害盛期,这时有翅蚜到处迁飞,无翅蚜繁殖加快,是松大蚜密度最大期,蜜露到处可见,是防治的关键时期。   松大蚜的繁殖力很…  相似文献   

17.
2005-2009年利用4种药剂对3种害虫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均可有效地防治3种害虫。其中20%克百威、10%吡虫啉和48%乐斯本使红松大蚜的虫口减退率高达96%以上;施药后3d虫口减退率均达100%。1.2%苦参碱、10%吡虫啉和20%克百威的0.1%药液对红松枝缝球蚜的虫口减退率可达90%以上。10%吡虫啉1%药液防治红木蠹象成虫,防治效果71%。  相似文献   

18.
角倍蚜干母发生期和数量变化及秋迁蚜生殖能力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角倍蚜干母的发生期、数量变化、趋光行为及秋迁蚜生殖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存于峨眉、昆明实验室和地下室的虫袋,干母发生期分别为4月19-22日、3月31日至4月4日和4月7-10日,与原产地峨眉相比较,保存于昆明实验室和地下室的虫袋,干母发生期分别提前了19、12 d,但发生节律没有明显差异;干母发生期持续4 5 d,发生期中间的1 2 d发生量占总量的70%以上;干母发生时间集中在10:00-16:00,发生量占日发生总量的80%以上;干母对直射自然光或灯光有明显趋性。秋迁蚜密度、单头产若蚜量和怀卵量随着倍子体积的增加而增加,平均体积为(28.2±0.8)cm3的中倍子的秋迁蚜密度、单头产若蚜量和怀卵量分别为(387.7±52.3)头·cm-3、(26.4±3.8)头、(27.6±4.2)头,与体积为(5.4±0.3)cm3的小倍子相比分别增加了46.7%、24.5%和23.8%(p0.05)。在冬寄主藓类存在的条件下,秋迁蚜产若蚜的时间更为集中,持续时间缩短。14:00和18:00迁飞的秋迁蚜,迁飞后即开始产若蚜,并在4 h达到高峰,持续时间分别为30、28 h,而8:00迁飞的秋迁蚜,迁飞2 h后开始产若蚜,16 h后才达到高峰,持续时间为36 h。  相似文献   

19.
为评估白足蚜小蜂Aphelinus albipodus对桃蚜Myzus persicae的防控效果,在室内测定了白足蚜小蜂对不同发育阶段桃蚜的功能反应和搜寻效应,并对种内干扰和分摊竞争强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白足蚜小蜂对不同发育阶段桃蚜的取食量和寄生量均随着蚜虫密度增加而增加,取食量和寄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白足蚜小蜂对桃蚜的理论最大取食量2.809头,瞬时攻击率0.218,处理时间0.023 d;白足蚜小蜂对3~4日龄桃蚜寄生量最大,为47.62头,寄生瞬时攻击率0.723,处理时间0.021 d。搜寻效应均随蚜虫密度的增加而下降,且与蚜虫密度呈负相关。白足蚜小蜂个体之间存在种内干扰作用,随着自身密度增加,单头寄生率相对下降,分摊竞争强度增大,干扰效应符合Hassell-varley模型。由功能反应、种内干扰等指标可见白足蚜小蜂对桃蚜具有较好的防控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